方愛華
1
在穿越了一條條寬闊馬路,躲過來來往往的車輛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準(zhǔn)備走進(jìn)那座高樓大廈的時候,卻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獨感襲擊。于是,我飛離城市,開始找尋那些遺失在遠(yuǎn)處的疼痛或者溫柔。我就是這樣被風(fēng)吹著,來到那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的。我一直覺得,我和它之間是該有點緣分的,否則,我怎么會因了報紙上一篇小小的報道,就跋山涉水來到了這個僻靜、偏遠(yuǎn)、陌生而美麗的小山村呢?
就像最純潔美麗的雪蓮總是喜歡生長在冰山雪峰的深處一樣,去永興一定要經(jīng)受一段寂寞的旅程。四個小時的車程竟然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圍著大山兜圈子,人被山巒包圍,東西南北無論哪個方向望過去都是山,起起伏伏,延綿不斷,潮水一樣不斷涌來,然后,在這深厚和博大中迷失,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似乎視覺上的單調(diào)也很容易讓心產(chǎn)生疲勞,長久地在窄窄長長的山道上走,淹在洪荒一樣的寂靜中,便有了一種說不出的錯覺。這種錯覺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是否?千百年前,自己也曾經(jīng)以一塊山石或者一棵草的姿勢在這里守望?看著風(fēng)一點點的從頭頂吹過,看著歲月一點點地把自己風(fēng)化。
真的很贊嘆人類歷史上一次次的造山運動,它們之間的一擠壓,一碰撞,忽然就改變了地殼的原始容貌,讓世界一下子變得神采起來,英武起來。一代又一代的人被它迷戀,被它誘惑,一代又一代的人被它洗塵,被它凈化,遁入一種空濛的境界,并與它相依相伴,生生不息。
2
終于在一個埡口停下來,一條山溝曲曲折折蜿蜒而去。
路,是最原始的泥土路,一些草兒自由地?fù)u動著。這原是草兒們喜愛的天堂吧,由于車轍的碾壓,卻被分成了三排,整整齊齊地做了護(hù)路使者。所有的寂靜都聚集在五、六米寬的山溝里,被擠在一些錯落有致、形態(tài)各異的群山中間。十月的秋風(fēng)在耳邊輕輕拂過,呼呼地唱著那首千年不變的歌,一種歲月的幽深感便滿山遍野地游蕩。
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藝術(shù)家,用它的智慧在大地上創(chuàng)作出無數(shù)的絕世珍品。轉(zhuǎn)過一道山梁,又穿過一道峽谷,眼前豁然開朗。那是一種驚詫!仿佛一下子掉進(jìn)了一幅最濃艷的油畫里,與剛才突兀、蒼茫的景色形成鮮明對比,這里簡直是五彩斑斕。安靜,秀氣,靜美,一切美好的詞用在它身上似乎都不為過。想起英國著名詩人華茲華斯的那句話:“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別的地方能在如此狹窄的范圍內(nèi),在光影的幻化之中,展示出如此壯觀優(yōu)美的精致?!笔堑?還有什么語言能夠形容它的精致呢。
一朵秋陽,斜掛山腰,被染紅的山風(fēng)成了最隨心的畫家。一筆畫山,山披燦爛,一筆描水,水放金光,一筆潑在山溝里,溝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3
水永遠(yuǎn)是萬物之源,一切的生命都因了水的滋潤而變得靈氣活現(xiàn)。
撥開路邊密密麻麻鮮嫩的細(xì)葉,下面,竟藏有一灣清溪。凝神斂息,閉目細(xì)聽,一股山泉之清涼,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剎那間沁過心田,直達(dá)肺腑,身心更是說不出的爽朗。久囚于高樓,看慣了繁華,整日被喧囂浸染的靈魂,乍來到這清凈之地,感受著溪水的純凈活潑,如孜孜甘霖,喚醒深藏心間的無數(shù)記憶。想起兒時捉魚、逮蝦、與水嬉戲、于大自然共舞的歡快情景,竟有說不出的甜蜜與感慨。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多少光陰如這流水般的靜靜流淌,消逝的又啟止是時間呢?
循著水聲一路走來,水卻似多羞的少女般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會兒被濃蔭掩翠,一會兒環(huán)佩叮當(dāng),一會兒灣成一枚碧玉,一會兒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索性停下追逐的腳步盡情陶醉在它的清涼里。水卻總有一份驚喜給你,一叢蘆葦佇于水邊,細(xì)細(xì)的身影裊娜于風(fēng)中,竟疑是《詩經(jīng)》里走出的女子。再細(xì)看那水寧靜之極,無波無痕,柔潤如美玉。那是誰家女兒懸掛于頸間的玉璞?押著唐韻,攜著漢風(fēng),一點點的走近,走近,將心清涼成一片溫潤的水域。那水仿佛跨越了千年,流至我的面前,恍惚還閃著漣漪,疑是女子憂思的目光了。
上帝一定十分偏愛這個女兒,才讓她遠(yuǎn)離塵世的喧囂,只把她一人孤孤單單地藏在著深谷里,獨自享受寂寞,而這水,給她單調(diào)的生活增添了多少靈動呢。那一縷縷寂寞,一把把惆悵,一頁頁日子,都蘊在水的皺褶里流走了,只留下這無邊的靜,風(fēng)一樣的在山谷里回蕩著。
在這里,一切都是停滯的,你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差別,忘記了塵世,只把一顆心簡簡單單地裸露,和這最純凈、最原始的大自然融為一體。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塵世苦苦尋求而不得的心靈的棲息地。
4
我在進(jìn)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變得很寧靜。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從這幅靜默的油畫中走出來,一路跋山涉水而來的疲倦和煩躁一掃而光。一處處低矮的農(nóng)舍以最簡單的裝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錦緞裝扮起來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間的贊歌,我看見純樸與艷麗和諧的統(tǒng)一。
田園,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讓許許多多流浪的心靈找到了家的溫暖。裊娜的炊煙,雞鳴狗叫,滿山遍野的牛羊,子孫繞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經(jīng)在這里上演過的那些溫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親情圖啊。然而這里擁有的除了安靜還是安靜??床灰姶稛?聽不見鳥語,也聽不見動物的歡鳴,就連風(fēng)都停駐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邊。
物競天擇,時代猶如一列火車,轟鳴著滾滾向前。貧困終被繁華取代,寧靜總被喧嘩掩蓋。那些沒了主人的房屋,虛掩的房門,荒涼的院落,都似在訴說著一種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樹上,掛滿紅艷艷的小燈籠,就連地上也落了許多熟透的柿子。這些原本代表豐收的累累果實,在這里忽然受到冷落。
一方石碾,豐碑一樣默默地站在時光的懷抱里。深深的皺紋里記載著多少酸甜苦辣的過往?它在懷念那些五谷豐登的日子吧,還有那吱吱唱著的遠(yuǎn)去的歌謠。
是誰開啟而又無人痛飲的陳釀,我看見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裝滿了生活的百般滋味。多少多少年前,是不是會有女子坐在它的旁邊,以水為鏡,對井梳妝。想象著你從前的清麗可人,想象著你唱著歌兒在田野里玩耍的歡快,對井觀望,竟只見我獨自凝思的樣子。
所有的土地都荒蕪著,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稈,懷抱成一堆坐在秋陽里,哀傷而無助。曾幾何時啊,仿佛還看到它們挺拔著腰桿,向上生長著濃濃的豐收和喜悅。一些被開墾的梯田就那么閑散地敞著懷,留著斑駁的印記,像是刻滿了主人點滴的心事。幾壟白菜,幾棵蘿卜成了這些被棄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我停下探訪的腳步,對著一片寧靜和絢麗沉默。
我知道,石碾、井、土地、村莊、炊煙、甚至是一些包含最原始的親切的事物,最終,都將以靜物的方式留存在人類的記憶中,但究竟是人類讓它們走遠(yuǎn),還是它們遠(yuǎn)離了人類呢?
5
我不知道繁華在身后隱退的時候,是不是一些東西也會隨之消失。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村莊就這樣被遺棄在遠(yuǎn)離塵世的地方,在時光的隧道里獨自演繹著一場興衰與榮辱。美麗與孤獨同在,寂寞與哀愁共存。世事如此。
陶淵明《飲酒》詩中以“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來形容自己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和那種悠然、恬靜、淡雅的心情,但這種心情該是用一生的孤獨和寂寞來換取的。捫心自問,假若自己真的身處這樣一份純凈的時光里,是否能夠忍受那份生活的單調(diào)和物質(zhì)的匱乏呢?
在村莊的深處,終于見到了真正的主人。金燦燦的苞谷做背景,映襯著主人也發(fā)出金燦燦的光。
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在門口倚了,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兩棵參天的老槐,像碩大的兩把巨傘,衛(wèi)士一樣的護(hù)著庭院。樹是老人出生時爺爺種下的。
老人手捧了山里紅,熱情地招待我們這些遠(yuǎn)方來的客人,她說家里沒什么好吃的只有這些山里的果子。問之為什么不和兒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幾十年的家!”
已是夕陽西下,那些山、那些樹、那些落寞的房屋都開始變得暗淡起來。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時候,老人正被金色籠罩,仿佛坐在一片燈影里。
她在守望著一個人的山水,守望著一個她自己的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