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家齊
據印度《電訊報》28日報道,俄羅斯最近正就對華出售50架蘇-33戰(zhàn)斗機與中國接觸,這是關于中俄艦載機軍售談判的最新傳聞。不過分析人士認為,蘇-33并非唯一可供中國選擇的艦載機型號,即便中國購買蘇-33,也不可能大批量購買俄羅斯海軍這種即將淘汰的型號。
印媒猜中俄恢復談判
印度《電訊報》的報道稱,由于印度自行研制的輕型艦載機“難產”,印度海軍向五家全球戰(zhàn)機供應商招標,其中包括蘇霍伊公司的蘇-33戰(zhàn)機。但是來自印度海軍的消息稱,蘇-33戰(zhàn)機已經退出競標,因為俄方正逐步淘汰這種戰(zhàn)機。文章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俄羅斯卻正就對華出售50架該款戰(zhàn)機與中方談判。
報道稱,目前俄羅斯海軍裝備的蘇-33艦載機仍然是蘇聯(lián)時代研制的型號,其在雷達、電子系統(tǒng)等方面已經大幅落后參加競標的F/A - 18“超級大黃蜂”、“臺風”等戰(zhàn)機。
今年3月份,印度媒體曾經報道稱,俄羅斯已經拒絕向中國出售蘇-33艦載戰(zhàn)斗機,因為擔心中國可能仿制生產更加便宜的出口型飛機。印度《電訊報》28日的報道則認為,中俄可能已經重啟了蘇-33軍售談判。
蘇-33傳聞由來已久
實際上,關于中俄談判購買蘇-33艦載機的傳聞由來已久。今年3月份,俄新社曾報道稱,從2006年起,中國就開始和俄羅斯就購買蘇-33戰(zhàn)斗機進行談判,并稱該型戰(zhàn)斗機將用于裝備中國未來的航母。但是該談判因為中國要求俄羅斯先提供兩架飛機用于“試驗”而破裂。不過該報道當時預測,蘇-33談判很可能會重新展開,因為“中國非常希望盡快裝備其獨立建造的首艘4.8萬噸級的航空母艦。”
今年5月4日出版的美國《防務新聞》也報道稱,自從北京宣布即將建造其首艘航母以來,人們就猜測解放軍海軍將如何獲取艦載戰(zhàn)斗機了。而具有可折疊機翼的蘇-33戰(zhàn)斗機是中國唯一的選擇,因為美國和歐洲的軍火公司都無法向中國出售武器。但是俄羅斯在得知中國正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仿制一種蘇-33的改進型后,暫停了向中國出售蘇-33的談判。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則報道稱,中國擁有一架蘇-33的原型機用于仿造,這架飛機來自于烏克蘭飛行訓練試驗中心。
中國不會買老式蘇-33
中國會一口氣購進50架“即將淘汰”的蘇-33嗎?一位中國軍方人士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認為,即便中國購買蘇-33戰(zhàn)斗機,也不會是目前俄羅斯海軍裝備的老舊型號。這種戰(zhàn)斗機雷達航電系統(tǒng)落后,用途單一。不過其氣動布局和結構仍能滿足要求,如果在此基礎上裝備新型相控陣雷達,改進航電系統(tǒng),增加武器的多樣性,仍將是一種競爭力很強的艦載戰(zhàn)斗機。不過這需要俄羅斯的巨額投入,僅僅重啟蘇-33的生產線就需要幾億美元。目前俄羅斯方面還沒有公開透露過關于新型號的消息。
此外,蘇-33也并非中國唯一的選擇。俄羅斯《消息報》12月28日刊文稱,中國軍方已在不久前成功地對艦載型的殲-10戰(zhàn)斗機進行了測試。中方此舉證明了其具備了獨立生產艦載戰(zhàn)斗機的能力。報道特別提到,艦載型殲-10是在中國于上世紀90年代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上完成起降試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