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想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和綜合素質,開發(fā)利用英語課程資源,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舉措。
一、對課程資源的認識
1.課程資源的內涵。簡單地說,課程資源就是與課程相關的一切資源。具體地說,課程資源就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過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學生素質的,真正進入課程,與教育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各種資源。
2.課程資源的特點。具體說來,課程資源具有潛在性、多質性、具體性。潛在性與開發(fā)、利用有著密切關系。開發(fā)是前提,利用是目的,兩者之間相互包含。從這種意義上看,一切可能的課程資源都具有價值潛在性的特點。
3.課程資源的分類。按資源的功能特點來劃分,課程資源可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其中素材性資源是指直接作用于課程并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培養(yǎng)目標等因素:條件性資源是指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huán)境,以及對于課程的認識狀況等因素,屬于課程的實施條件。
二、充分挖掘素材性資源
我們要大力開發(fā)素材性資源,毫無疑問教材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找出最大限度的“營養(yǎng)成分”供學生吸收。
(一)拓展教學時空,開發(fā)課程資源
我們現行的PEP教材結構主要包括:Let’s learn,Let’s talk, Let’s read, Let’s practice,Group work, Let’s do, Let’s sing, Good to know,Story time等。在平常教學中有些老師只注重對Let’s learn, Let’s talk, Let’s read等基本詞匯和語言的聽說讀寫,而對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內容涉及甚少或挖掘不深。這大大浪費了教材的課程資源,為此我們提出教學目標應多元化。
1.挖掘教材內容,比較文化差異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補充相關背景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2.激活教材內容,培養(yǎng)合作意識。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它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互相幫助,相互影響,充分體現優(yōu)化組合的整體功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3.拓展教材內容,養(yǎng)成良好習慣。學習語言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教學中有必要滲透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如在教學PEP第八冊第二單元A部分Let’sread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What do you do if you have the flu?”學生們紛紛回答患者首先需要休息,必要時應臥床或住院治療,多飲開水,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對癥治療,要嚴防細菌繼發(fā)性感染等等。問題的答案也就浮出水面。
(二)優(yōu)化教學方式,整合課程資源
1.學習主動化。朗朗上口的“chant”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通過“chant”的形式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語言生活化。人的語言來自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照本宣科的英語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有意識地將課本上的內容向生活實際延伸,找尋語言材料與生活的切入點,以教材為框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內容,以課堂為舞臺,使師生進入交流狀態(tài)。
3.活動任務化。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學生樂于合作參與、勇于進行交際實踐。
三、有效開發(fā)條件性資源
學好一種語言,光靠一本教科書和每周幾課時的學習是不行的,英語學習尤其如此。我們應有效開發(fā)英語條件性資源,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大環(huán)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英語,使學生感受到濃烈的英語學習氛圍。
1.文化布置,讓校園充滿濃濃的英語氣息。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英語的濃烈氛圍,如走進學校寫有“Welcome to our school!”。在學校的走廊里用英文寫上一些積極向上的名人名言。
在班級文化布置時也給英語的一席之地。
2.課外活動,讓學生感受濃濃的英語氛圍。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建設校園文化,組織多姿多彩的英語班級活動、英語校園活動,盡量讓學生在英語的海洋里游淌。
英語角是學生練習口語的實踐活動,由教師和學生分年級組共同參與。英語角活動讓學生無拘無束地用英語進行交流、講故事、朗讀比賽,表演話劇、小游戲等。
我們舉行英語手抄報設計比賽,學生辦報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從語言材料的收集到版面的設計,學生會非常投入。這一活動的開展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其展示英語才華搭設了舞臺。
3.即時即景,讓媒體煥發(fā)濃濃的英語魅力。語言環(huán)境是人類習得語言的重要條件。英語的實踐性、交際性決定了英語必須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教師應充分利用學?,F有設備,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提供恰當的英語錄像、英語刊物、英語碟片、英語磁帶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即使英語動畫片里大部分語言是他們聽不懂的,他們還是抗拒不了鮮艷的色彩、可愛的人物和神奇的故事情節(jié)。無形之中,英語又溜進了他們的耳朵,溜進了他們的生活。
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系統(tǒng),通過紅領巾廣播,播放英語節(jié)目,增加英語氛圍。利用語音室,開設“英語屋”,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聽力,欣賞體驗純正英美語音。
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話題,在當前執(zhí)行新課程計劃中,我們應當樹立新的課程資源觀,發(fā)揮課程資源的作用,使各類課程資源與學生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實現其更大的功能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