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軍
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終于在全世界的熱切關注中盛大啟幕,246個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將歡聚在這個神奇的東方城市,進行一次空前規(guī)模的人類文明交流,作為首次舉辦世博會的東道主國,又是發(fā)展中國家首個世博會舉辦者,我們心中的喜悅、自豪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簡直無以言表。
世博是機遇,世博是舞臺,世博更是一次全球大聯(lián)歡。如何更好地凸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不但把上海世博會辦出高水準,而且讓上海世博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和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無疑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智慧、汗水和真誠。筆者以為,本次盛會的亮點,在于“四博”。
一是博展。自從1982年重返世博舞臺,2002年成功申辦本屆世博會,我國的改革開放就一直備受世界關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令世人矚目。借助上海世博會這個平臺,以最大的誠意、最廣泛地展示中國的自信、自強和自主發(fā)展的成果,讓世界更真切、更形象、更感性地了解中國,無疑將為今后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理解、溝通、合作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
二是博覽。上海世博會參展規(guī)模之大、參觀人數(shù)之多創(chuàng)歷屆世博會之最,這不但是自我展示的良機,更是我們飽覽全球文明發(fā)展成果的大好機會。因而,我們不僅要全身心投入,盡地主之誼組織好、服務好,而且要善于以廣闊的視角縱覽他國發(fā)展經驗和成果,進而做到知己知彼,既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又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在資源共享中激發(fā)奮進的激情和力量。
三是博納。世博會是全球性的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和人文交匯,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更需要以開放的胸懷、學習的姿態(tài),集納世界全球智慧,匯聚世界經驗,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又好又快地推進國家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經濟振興和文化繁榮,這也是不斷提升綜合國力,實現(xiàn)“讓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智慧源泉和力量源泉。
四是博思。世博的精彩在于共享,世博的魅力在于交流,而世博的深度則在于思考。善于思考,才會更加理性,才能加快進步。世界各國發(fā)展水平不一,如何進一步促進各種文明成果的全球共享和人類的共同進步;一個日益崛起的大國如何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更大、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作用;如何在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讓全體國民更多地分享到改革發(fā)展成果,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思考,并拿出富有成效的改革、改進措施,這正是讓城市更美好、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世博會主題的要義所在。
(選自2010年5月10日《恩施晚報》)
閱讀訓練: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樣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行文過程中采用了何種結構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六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說“世博的深度則在于思考”,結合選文,談談我們要思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曉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