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南 彭楚湘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7
針灸治熱的理論很早就已形成,《內經》中有針治熱病之論,主要記載于《素問·刺熱》、《靈樞·熱病》、《素問·水熱穴》等各篇中,成為后世針治熱病的重要依據。隨后一些醫(yī)家不僅在臨床上運用針灸等方法治療熱病,而且對熱病所表現(xiàn)的癥狀、不同證型、不同階段熱病的針灸治療及預后提出獨到的見解,形成了針灸熱病派。其突出代表人物是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宋代的龐安時及清代的王士雄。
張仲景在其《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屢屢論及陽證用刺法。張氏陽病用刺,其適應證主要有:一是三陽熱證,在于散邪瀉熱。如太陽中風取風池、風府以疏散風邪;二是熱入血室證,若是太陽病熱入血室刺期門以瀉邪熱,散血結;陽明病熱入血室者,刺期門以瀉血中之實邪;若因女性經期或其前后感受外邪,邪熱陷于血室者刺期門以瀉風木之火邪;因肝為藏血之臟,今因血室郁滯,致肝脈受阻,氣血流行不暢,故刺肝經的募穴期門以瀉熱除實。三是太陽病肝乘脾,肝乘肺,刺期門以瀉實;太陽與少陽并病,刺大椎、肺俞、肝俞以外解太陽之邪,宣肺暢肝;太少并治,若誤用汗法而見譫語脈弦,則刺期門以瀉風木之火;太陽之邪七日,未解者,針足陽明扶正祛邪[1]。
龐安時對于熱病的治療,龐氏在取穴和針刺的方法上,注重六經辨證[2]。王士雄臨證十分重視用針刺方法使“邪氣外泄”,讓“邪有出路”而達到“邪去則正安”的目的。其主要采用針刺出血和砭去惡血,方能使俾邪得外泄,可以望生,否則失治即死,以此法來治療熱?。?]。
對于灸法治療熱病,《內經》全文中不僅無“發(fā)熱不能用灸”的條文與字樣,而且特別重要的是有“熱病二十九灸”之說。熱癥禁灸為多數人所奉行,但熱癥可灸又為不少的人所提倡。不僅在以往的灸針文獻中對熱癥用灸的效果有著大量的實例可資憑證,在理論方面也多所論證[4]。如《理瀹駢文》中說:“若夫熱癥可以用熱者,一則得熱則行也,一則以熱能引熱,使熱外出也,即從治之法也”。又在太乙雷火針條下曰:“寒者正治,熱者從治?!薄都t爐點雪》痰火灸法條曰:“病之沉痼者,非針灸不解。以其針有劫奪之功。第今之針法,得妙者稀,且見效少,若虛怯之體,倏至天絕者有之。而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寒熱虛實,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蓋寒病得火而散者,猶烈日消冰,有寒隨溫解之義也;熱病得火而解者,猶暑極反涼,猶火郁發(fā)之之義也;虛病得火而壯者,猶火迫水而氣升,有溫補熱益之義也;實病得火麗解者,猶火能消物,有實則瀉之之義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熱則氣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這對灸和針的比較,熱癥可灸及灸的優(yōu)點和適應癥,以及施灸所應注意之處,作了闡明和論述[3]。
在臨床上,應用毫針治療熱病,療效確切。然而熱癥可灸與禁灸,自古以來即出現(xiàn)過不同的見解和爭議,直至目前認識還未一致。主張熱癥可灸者固然大有人在。但反對熱癥用灸者更多.許多的針灸教材與書刊皆認為是虛寒宜灸,實熱宜針。這已經成為灸針適應癥的規(guī)律。但一些醫(yī)家通過臨床療效來驗證針灸治熱的理論,如曹世強[6]運用刺絡放血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40例。方法:將72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0例,對照組32例,治療組采用三棱針點刺大椎,雙側少商,雙側關沖穴,其中大椎穴在點刺后施拔罐5~10分鐘每日治療1次,2日為1個療程;對照組用西藥撲熱息痛,2日為1個療程。結果:連續(xù)治療2日,2組患者發(fā)熱癥狀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明顯改善;2組比較 (P<0.05)。結論:刺絡放血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西藥的治療效果。耿霞[7]運用十宣放血為主治療高熱42例。方法:采用三棱針點刺十宣,穴取十宣、大椎、曲池、合谷,每日治療1次,2日為1個療程。袁志太[8]運用灸百會、點刺大椎穴治療發(fā)熱。方法:治療43例患者,治療組采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百會穴采用艾條溫和灸,其中大椎穴在點刺后施拔罐15min,每日治療1次;結果:痊愈:體溫降至正常者25例,占58.1%;顯效:體溫明顯下降 (大于1℃),但仍高于正常體溫者10例,占23.3%;有效:體溫有所下降 (小于1℃),但仍高于正常體溫者8例,占18.6%??傆行?00%。肖蕾等[9]通過針刺大椎對感冒高熱退熱效果進行臨床觀察。方法:將261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 (133例)和對照組(128例),治療組采用電針大椎,對照組采用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觀察24小時的即時退熱效果。結果:治療組治療后各時點體溫均低于對照組 (P<0.01)。治療組 (P<0.01)起效時間為 (1.42±1.79)小時,短于對照組的(3.44±5.10)小時 (P<0.01)。治療組痊愈率為27.8%,解熱率為75.9%;對照組痊愈率為10.9%,解熱率為55.5%,兩組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意義 (P<0.01)。結論:電針大椎治療上感冒高熱的即時退熱效果優(yōu)于西藥的治療效果。鄧玲[10]通過針刺大椎治療感冒高熱臨床觀察。方法:將86例高熱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針刺組45例,針刺大椎;藥物組41例,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觀察治療前后24小時內患者的相關癥狀的改善和體溫變化。結果:針刺組痊愈9例,藥物組痊愈2例。結論:針刺組退熱效果明顯優(yōu)于藥物組。趙利冰[11]通過針灸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42例。方法:將63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2例,對照組21例,治療組采用針刺取雙側曲池,三棱針點刺大椎、雙側肺俞穴,出針后拔罐5-10分鐘,每日1次,2天為1個療程。對照組服用撲熱息痛。觀察治療前后24小時內患者的體溫變化。結果:針刺組顯效28例,藥物組顯效6例。結論:針刺組退熱效果明顯優(yōu)于藥物組。李明[12]通過針灸治療暑熱12例。方法:12例患者采用針刺足三里、中脘、肺俞、腎俞、大椎、風池、曲池、合谷等穴。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結果:12例患者均獲痊愈。結論:針刺治療暑熱效果明顯。余麗娥[13]運用針刺大椎穴治療長期低熱30例。方法:30例患者針刺大椎,采用透天涼手法。結果:30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轉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結論:針刺退熱效果明顯。
在臨床上,應用毫針治療熱病,療效確切。如魏稼教授1982年在《中醫(yī)雜志》第一期報導用“針刺治療普通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28例的療效觀察”,獲得了非常好的療效。魏氏認為針刺主要有鎮(zhèn)痛、消炎和調整三大作用。所以治愈了因藥物抗炎失敗的不少病例。又如有研究者用強刺激手法針刺大椎、合谷 (雙)、曲池 (雙),治療流行性感冒及急性菌痢引起的急性發(fā)熱521例,觀察針刺的降溫作用,方法是每天1次,有時每天2~3次,結果體溫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者有298例,48小時內正常者有141例,72小時內正常者有28例,記載不詳者節(jié)有54例,證明針刺對某些急性發(fā)熱有良好的退熱作用。再如,有人用重按快進針刺法,治療急性結膜炎72例,選穴睛明、太陽、合谷等穴,留針10~15分鐘,每天1次,經4~7次治療而痊愈。總之,針刺治療熱病已經得到臨床認可。
臨床應用灸法治療熱證的范圍日趨擴大,涉及內、外、皮、兒、五官及傳染病等。其中包括實熱證和虛熱證。但歷來多將熱證列為灸法禁忌,針對這一情況,諸多醫(yī)家就“熱證可灸”進行了探討。有人引述古今治驗,認為“熱證禁灸”之說是把疾病本身自然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癥狀,或用其他療法引起的不良反應,責之于灸法。有人報道應用灸法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總有效率達到97%,更有人以艾條溫和灸治療154例有明確診斷的12種發(fā)熱疾病 (體溫均在38℃以上)灸后體溫可明顯下降。用灸法治療肺結核也為近代臨床廣泛應用,均收到可喜療效。有采用溫灸器灸患處治療外科急性感染,化膿性炎癥38例,除1例外,其余均獲效。用艾卷溫和灸,取穴肩井、乳根及手、足三里穴,治療急性乳腺炎和用艾炷隔蒜灸膻中、天宗穴均取得滿意療效。對于急性結膜炎、麥粒腫、中耳炎、急性扁桃體炎、小兒急驚風、口腔炎、小兒暑癤以多種灸法治療,均取得較好療效。又臨床上有人采用棉花灸治療蛇竄瘡獲得滿意療效。
從中醫(yī)文獻中和大量的臨床實例中獲得證明。在以往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不論是對流行性出血熱、肝炎、肺炎、腦炎、腸炎以及對許多化膿性與非化膿性的發(fā)熱病癥,不論是細菌、病毒與原蟲感染,不論是內臟、體表。局部與全身的病種與病變,均可采用灸法取得速效與偉效,這足以充分證明中醫(yī)理論的正確性與可靠性。
針刺治療熱病已經得到臨床認可。但是許多醫(yī)家認為熱證不可灸,這是對熱性病不能用灸的一些片面認識,我們不但從熱癥禁灸雖為多數人所奉行,但熱癥可灸又為不少的人所提倡。不僅在以往的灸針文獻中對熱癥用灸的效果有著大量的實例可資憑證,在理論方面也多所論證。但熱癥用灸也有其注意事項,并非說對任何類型的高熱,均為其治療手段,我們既應從以往的文獻中找出熱癥用灸的先例與理論依據,更應從臨床實踐中進行細心觀察和反復驗證,打破“熱癥禁灸”的陳規(guī),更好的發(fā)揮灸的療效。
綜上所述,針灸治療熱病的作用早已得到證實,其療效確切。但是對于灸法治療熱病有很多人仍不贊同,我們還需從中醫(yī)文獻中和大量的臨床實例中證明應用毫針治療熱病及灸法治療熱證的。不論是細菌、病毒與原蟲感染,不論是內臟、體表。局部與全身的病種與病變,均可采用針灸療法并取得一定的療效,以證明針灸治療熱病理論的正確性與可靠性。
[1]梅國強.傷寒論講義[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1).
[2]龐安時.傷寒總病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9(1).
[3]郭永潔.宋代醫(yī)家龐安時的溫病學觀[J].湖北中醫(yī)雜志,1997,19(1):27.
[4-5]周楣聲.灸繩[M].青島,青島出版社出版.1998,1(1).
[6]曹世強.運用刺絡放血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40例[J].河北中醫(yī),2004,26(3):205.
[7]耿霞.運用十宣放血為主治療高熱42例[J].中國針灸 ,2003,23(8):466.
[8]袁志太.運用灸百會、點刺大椎穴治療發(fā)熱[J].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2005,4(4):311-313.
[9]肖蕾,蔣戈利,趙建國,等.針刺大椎對感冒高熱退熱效果進行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2007,27(3):169-172.
[10]鄧玲,趙建國.針刺大椎治療感冒高熱臨床觀察 [J].中國針灸,2006,26(8):554-556.
[11]趙利冰.針灸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42例[J].四川中醫(yī),2002,20(11):79.
[12]李明.針灸治療暑熱12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4):10.
[13]余麗娥.針刺大椎穴治療長期低熱30例[J].新中醫(yī).2001,3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