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梅,王瑞海,陳 琳,劉治中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基礎理論研究所中醫(yī)方證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
病證結合方證相應在證候動物模型研究中的應用
劉麗梅,王瑞海,陳 琳,劉治中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基礎理論研究所中醫(yī)方證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
病證結合;方證相應;證候動物模型
病證結合、方證相應是目前中醫(yī)藥領域中正在積極探索的中醫(yī)藥科研方法和臨床診療模式。筆者選取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 N K I)期刊全文數據庫1994~2008年近 10年的文獻,以病證結合/方證相應/方證對應等為關鍵詞檢索,篩選出相關文章,對病證結合方證相應在動物模型實驗研究中的應用進行綜述,以期有益于中醫(yī)藥基礎研究。
證候動物模型的研究已經有 40多年的歷史,從病因角度可分為兩大類:中醫(yī)傳統(tǒng)病因造模和西醫(yī)疾病造模[1]。在中醫(yī)實驗動物模型的研究與應用上,近幾十年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至今中醫(yī)動物模型已涉及了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等 20余種證型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各種檢測指標等,建立了百余種證的動物模型[2、3]。雖然證的模型曾為中醫(yī)的研究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中醫(yī)病因模型由于不確定和非特異性因素較多、造模條件不易控制、造模因素去除后可恢復、與臨床實際的結合較差,因而影響了這類模型在疾病病理研究中的應用。西醫(yī)疾病模型只有西醫(yī)的疾病及相關癥狀,沒有將疾病與中醫(yī)證候相聯系,最主要的問題是采用單純的現代醫(yī)學疾病動物模型進行中醫(yī)藥研究難以體現中醫(yī)藥的理論特色,這兩類模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1、3]?!白C”是對疾病過程動態(tài)描述后獲得的總的認識,在不同的發(fā)展時期有不同的變化特點?!白C”的概念過于寬泛,一個證通常包括多種病,證的層次越一般,包括的病種就越多。因此,指望制造一種代表多種疾病的證的動物模型是不可能的,需要具體的病種作為載體[3、4]。
復制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則可能成為解決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這個難題的突破口??山Y合現有的單因素“病”制備動物模型,再迭加其他與中醫(yī)病因、病機相關因素制備復合“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在動物實驗時做到“病證結合、方證相應”[4]。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優(yōu)勢在于它使很多“證”的不確定因素由于“病”的限制變得更加清晰,更符合臨床實際,更能精確地闡明中醫(yī)證候的本質[5]。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由于融合了中醫(yī)證候模型和現代醫(yī)學病理學模型兩方面共同的因素和特點,使模型動物同時具有西醫(yī)疾病和中醫(yī)證候特征。理論上講,可以更為全面客觀地反映中藥藥效作用情況。而在動物模型的研制上,病證結合的動物模型,如脾虛型潰瘍性結腸炎動物模型、腎陰虛型高血壓動物模型、血瘀型子宮肌瘤動物模型等,都是西醫(yī)的病和中醫(yī)的證的結合。這些模型運用于中藥非臨床有效性的評價,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單純用中醫(yī)證候模型或現代醫(yī)學病理模型進行評價中藥藥效的不足[6]。
現在常用的病證結合模型有 3種:①先造疾病模型再施以中醫(yī)病因造成中醫(yī)相應的證候;②先施以中醫(yī)病因造成中醫(yī)相應的證候再造疾病模型,這兩種模型的共同特點是疾病模型再加上中醫(yī)病因造模;③在動物疾病與人類疾病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和解剖結構基礎上,直接采用符合臨床實際的西醫(yī)疾病模型,不再另外施加任何中醫(yī)病因,對該種模型首先進行疾病的診斷,再直接動態(tài)觀察疾病模型在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中中醫(yī)證候的演變[1]。
利用病證結合方證相應原則開展實驗動物模型研究目前受到極大的關注,并且在心臟病、高血壓、腦出血、血管內皮功能、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證結合模型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其他病證的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將中西醫(yī)臨床和基礎研究中規(guī)范的、成熟的、統(tǒng)一的標準和方法引入中醫(yī)動物模型研究,可以成為中醫(yī)病證動物模型建立和評價的基本思路。王碩仁等報道,實驗研究的心氣虛、心陽虛血瘀病證模型是移植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大鼠的現代實驗醫(yī)學成熟的制作模型。采集四診信息并結合八綱辨證,運用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虛證和血瘀證的診斷標準進行臟腑氣血虛實辨證,將其定性的問診內容替代以同等意義的定量測試指標進行評價。研究結果表明,人類疾病中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形似)和病理(神同)是可以通過大鼠模型大部分再現和模擬的,同時人類心氣虛證和向心陽虛證發(fā)展的某些軀體類證候表觀也能通過大鼠心肌梗死、心衰疾病模型模擬出來,成為中西醫(yī)結合的病證動物模型[7]。
許文玉等報道,采用病證結合的方法即動物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第一間隔支起始部遠端放置A m e r o i d縮窄環(huán)的方法復制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證模型。實驗結果顯示,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證模型小型豬血中 T X B2、6-K-P G F1α、T N F-α濃度和心功能等指標與假手術組相比都發(fā)生了明顯變化;T X B2與E D V呈負相關,與 T N F-α呈正相關,T N F-α表達水平與 E D V、E S V均呈負相關,隨心功能的惡化,其表達量增高。說明血小板的激活程度與心功能有關,心功能越差,血小板的活性越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就越大,尤其易造成微血栓[8],提示血小板的激活指標可以作為反映心功能狀態(tài)的指標之一。
在中醫(yī)藥研究中,腦出血動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有膠原酶誘導法、腦內注血法、自發(fā)性腦出血大鼠法、明礬溶液腦內注射法、病證結合法。賈真等對這些方法的應用進行了綜述并做評價。指出在西醫(yī)病理型腦出血動物模型所造成的“病”的基礎上,從本病多種致病因素及本病多種病證之間相互轉化的角度入手,建立某種“證”的模型,并從血腫的大小、神經體征的缺失評分及中醫(yī)所特有的舌象、脈象等角度進行評價,設計一種符合中醫(yī)臨床腦出血動物模型[9]。孫景波等用腦內注射膠原酶配合大鼠自體糞便灌胃的方法,復制中風病痰熱腑實證大鼠模型,結果表明通腑醒神膠囊治療組大鼠神經體征和糞便干結、煩躁、鼻分泌物多、喉中痰鳴等痰熱腑實證表現明顯減輕,腦組織含水量明顯低于痰熱腑實證模型組和單純腦出血模型組(P均 <0.01)。該實驗反證了該病證結合模型的可行性[10]。
在高血壓腦出血陽類證的病證結合大鼠模型研究中,鄭春葉等報道從疾病、病因、病機、證候等角度出發(fā),采用多因素(高血壓性腦出血、中藥藥物所致陽熱并腑實、病因病機模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進行復制,并從行為學、證候相關指標、微觀指標以及針對陽類證治療等角度對模型進行評價。該實驗采用的制模方法比較符合中醫(yī)陽類證病因病機理論,模型的形成過程也與臨床出血性中風病陽類證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接近,即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加之痰熱腑實,導致氣血逆亂、直沖犯腦、血溢脈外;組織學檢查、神經功能評估、生化指標檢測結果均表明,該模型具有人類高血壓腦出血陽類證的基本特征。該模型的評價從病因入手進行正論,從臨床癥狀本身進行本證,從客觀指標進行佐證,中藥治療進行反證。但是對于眩暈、頭痛、煩躁、口苦等主觀感受癥狀,目前仍缺乏理想的評價方法,尚有待進一步探索[11]。
S H R是國際公認的原發(fā)性高血壓實驗研究的動物模型。既往研究結果表明,S H R的癥狀、體征、組織學、病理學及生化指標等,都隨周齡增長而發(fā)生變化。屈會化等報道,根據 S H R的生物學特征研究文獻、臨床高血壓的辨證分型標準、中醫(yī)動物模型證候屬性研究文獻、參照臨床證候觀察量表設計標準,在初步確定了 S H R證候屬性觀察指標后,將臨床定性的問診內容,盡可能代以定量或半定量的同等意義的觀察和測試指標,即將高血壓臨床中所表現的眩暈、頭痛、面紅目赤、煩躁易怒、心悸、便秘、尿赤、舌象等四診信息,轉化為一般行為、旋轉耐受時間、痛閾、易激惹程度、飲水量、飲食量、大小便狀況、毛發(fā)色澤、毛發(fā)生長速度、體溫、體重、舌象、眼球突出度、眼結膜色度、血壓、心率等宏觀表征和行為學指標的觀察,并建立了相應的觀察和測定方法以及操作規(guī)范。采用上述方法,針對早期 S H R的證候屬性進行了初步的宏觀表征及行為學研究。綜合辨析所得到的信息,該模型基本符合高血壓中醫(yī)辨證分型中肝火上炎證的診斷。S H R早期階段(14~18周齡)的中醫(yī)證候屬性類似人類高血壓肝火上炎證[12]。
在建立絡氣郁滯-內皮功能障礙病證結合大鼠動物模型中,吳相春等報道以束縛即刻即可引起血清 H c y增高、N O降低為切入點,將慢性束縛應激與高蛋氨酸飲食結合起來,立足于發(fā)病學、臨床表現和治療效應,并結合相關疾病(內皮功能障礙)和相關證(絡氣郁滯)的現代認識,所建立的絡氣郁滯內皮功能障礙病證結合大鼠模型基本符合中醫(yī)絡病理論。根據中醫(yī)以方測證的理論,應用傳統(tǒng)中藥對病證結合復合模型進行治療,同時根據辨證論治的理論,以攝食量、體重、1%蔗糖水攝取量、尾懸掛試驗、CORT、5-HT、ET、NO等作為評價指標,對其療效進行觀察,這樣一方面可以確定證候模型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又可以確定疾病的狀況。結果表明,本病證結合復合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該制作方法簡單,評價指標客觀,為脈絡-血管系統(tǒng)病的研究提供了實驗基礎[13]。
在建立絡氣虛滯型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病證結合動物模型中,梁俊清等報道以絡氣虛滯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研究資料為背景,結合“饑則損氣”、“勞則氣耗”的中醫(yī)病機理論,首先以高蛋氨酸飲食誘發(f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為病理基礎模型,采用“基礎進食 +強迫負重游泳”的方法誘發(fā)氣虛證候,所建模型表現出的精神萎靡、眼瞼下垂、反應遲鈍、體質量下降等一般狀況與臨床患者絡氣虛滯證候特征基本吻合,同時血管內皮功能障礙也較 H C Y組進一步加重。另外,以方測證,應用單味益氣、益氣活血配伍、通絡復方 3種通絡方藥對所建模型進行干預,使上述證候及血管內皮病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所建立的絡氣虛滯型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動物模型,基本反映了該類患者的病理及證候特點,提示所建立的絡氣虛滯型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模型是成功的。由于此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基于目前的研究技術手段,在所建動物模型身上只檢測到該類患者的部分證候,卻未反映出該類患者的其他或特異性證候表現。因此,尚需更多的實驗進一步探討該模型所表現出的證候與臨床患者證候的一致性[14]。
冉青珍等報道,模擬女性“腎虛血瘀”的中醫(yī)病因病機,與傳統(tǒng)的自體移植子宮內膜異位癥動物模型相結合,建立病證結合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動物模型。具體模型有:①“墮胎傷腎”致“腎虛血瘀”模型;②“產褥期勞倦”致“血瘀”模型;③“產褥期受寒 ”致“產后留瘀 ”模型;④“產褥期氣滯”致 “產后留瘀”模型;⑤子宮內膜異位癥“自體移植法”疾病模型;⑥疾病模型。對于以上模型,用中醫(yī)實驗動物證候學指標與理化檢驗指標共同評價該模型的臨床代表性,并與單純的自體移植子宮內膜異位癥動物模型相比較。結果表明,病證結合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鼠既能反映腎虛血瘀的中醫(yī)證候基本特點,又與現代醫(yī)學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不孕癥疾病的特點相一致。該病證結合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鼠可代表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患者進行妊娠功能方面的中醫(yī)藥研究[15]。
綜上所述,病證結合的方法是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制作模型時,從疾病、病因、病機、證候等角度出發(fā),采用多因素進行復制,病因的選擇既要根據臨床流行病學特點,又要結合臨床實際,使病因病機符合中醫(yī)理論及西醫(yī)學對疾病的認識,從病因、臨床癥狀、客觀指標、方藥治療等幾方面進行論證,建立基于臨床成熟和規(guī)范的辨證標準的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評價體系。應用病證結合原則建立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的研究剛剛起步,成熟的模型建立要根據不同疾病、證候特點不斷完善,需要一個不斷探索、修正的過程,并要經過實踐檢驗,才能真正地為中醫(yī)藥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可靠的實驗依據。
[1]趙明鏡,吳愛明,王碩仁.心衰心氣虛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研究思路[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31(5):306-311.
[2]衷敬柏,王階.血瘀證與內皮細胞、血清細胞因子相關性的研究進展及思考[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3,10(5):8-9.
[3]苗明三,張玉林,楊保新.病證方結合研究的思路[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95-96.
[4]郭麗麗,王階.論中藥復方藥效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7):851-853.
[5]白云靜,申洪波,孟慶剛,等.基于復雜性科學的中醫(yī)學發(fā)展取向與方略[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5,12(1):2-5.
[6]張曉東,潘國鳳.病證結合模式評價中藥臨床前有效性探討[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10:161-163.
[7]王碩仁,趙明鏡,王振濤,等.建立心肌梗死心氣虛血瘀證和心陽虛血瘀證病證動物模型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28(3):245-254.
[8]許文玉,王偉,劉蕾,等.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證模型小型豬T X B2、6-K-P G F1α與心功能的變化及其相關性研究[J].吉林中醫(yī)藥,2008,28(1):62-64.
[9]賈真,鄭春葉,盧明,黃燕.中醫(yī)藥研究中腦出血動物模型的應用現狀[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8 35(1):155-157.
[10]孫景波,華榮,黃培新,等.通腑醒神膠囊對中風病痰熱腑實證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1,8(6):341-343.
[11]鄭春葉,黃燕,賈真.一種出血中風陽類證大鼠模型的初建與評價[J].中成藥,2008,30(6):822-826.
[12]屈會化,趙琰,曲榮波,等.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早期中醫(yī)證候的研究[J].中醫(yī)雜志,2008,49(5):446-448.
[13]吳相春,吳以嶺,賈振華,等.絡氣郁滯內皮功能障礙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和評價[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8,14(1):30-33.
[14]梁俊清,孫士然,吳以嶺,等.絡氣虛滯型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病證結合動物模的建立及通絡方藥干預研究[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32(1):52-57.
[15]冉青珍,陳萬群.腎虛血瘀證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癥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10(1):130-132.
R 226
D
1006-3250(2010)01-0088-03
2009-07-09
劉麗梅 (1965-),女,黑龍江人,副研究員,醫(yī)學學士,從事中藥研究及中醫(yī)方證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