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儉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100053,北京)
我國長江以南諸省,有一種極特殊的水土流失現象——崩崗,由于大多產生在風化的花崗巖山地,挺拔而破碎,遇暴雨侵襲泥沙俱下,對周邊的農田、河流、村莊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威脅巨大。多年來,結合國家重點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各地對崩崗的治理開發(fā)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但是,由于崩崗治理始終沒有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而實施整體的、大規(guī)模的綜合整治,致使南方廣大地區(qū)的這一生態(tài)大患得不到有效地根除。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南方崩崗治理”,水利部部長陳雷年初在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明確提出“啟動南方崩崗治理工程”??梢灶A見,在認真總結經驗、縝密科學規(guī)劃的基礎上,我國的崩崗治理與開發(fā)前景將大有可為。
南方崩崗涉及長江、珠江和太湖三大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7?。ㄗ灾螀^(qū))。2005年,由水利部統(tǒng)一部署,各省派出專家對崩崗進行了大規(guī)模普查摸底,結果表明:大于或等于60m2的崩崗總計近24萬個,其中,廣東省最多,有10萬多個;其次為江西省,近5萬個;湖南、廣西、福建3省均在2萬個以上;湖北、安徽的崩崗均在1千個以上。
廣東梅縣是南方丘陵山地崩崗發(fā)育較典型的類型區(qū),自然成土母巖以花崗巖、混合花崗巖、砂礫巖、紫色砂頁巖為主。由于受南方暴雨氣候的影響,各類巖石風化成不同類型的土壤,主要是黃壤、紅壤、赤紅壤、磚紅壤和紫色土。遠望梅縣,叢嵐疊嶂、梅江環(huán)繞、郁郁蔥蔥。然而走近梅縣,看到的卻往往是一座座裸露的塌山崩嶺。據調查,崩崗雖然是由暴雨的水流沖蝕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但與人類的活動也不無干系。梅縣的水土流失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34km2迅速發(fā)展到1983年的306多km2,崩崗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708個到2009年的7215個,與20世紀50—80年代大規(guī)模亂砍濫伐造成原生植被大面積破壞密切相關。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提供的資料,目前遍布南方7省的24萬多座崩崗狀況十分復雜,按形態(tài)大體可分為5類,即坡面上腹大口小,似葫蘆狀的瓢形;分布在直坡的縱象侵蝕溝為條形;由多條侵蝕溝交錯而生成的爪形;崩崗邊沿似彎弓狀的弧形;由兩種不同類型崩崗復合而成的混合形。總之,崩崗的多類型意味著治理難度大、技術異常復雜。
此外,根據崩崗所處發(fā)育活動狀況,專家們把崩崗分為活動型和相對穩(wěn)定型。所謂活動型,就是崩崗處于活躍期,植被覆蓋率低,崩塌嚴重,土壤侵蝕量大。所謂相對穩(wěn)定型,就是崩壁沒有新的崩塌發(fā)生,侵蝕沖積物少,植被覆蓋率較高。崩崗的這兩種類型劃分,目的在于摸清它的治理指向,探明治理規(guī)模和投入產出量等。摸底表明,7省近24萬個崩崗中活動型就達21萬個,占總量的87%以上。這意味著今后崩崗的治理任務和投入將是巨大的。
福建省安溪縣是我國著名的鐵觀音茶之鄉(xiāng),然而,該縣歷史上卻受盡崩崗的危害。安溪的國土面積只有3 000多km2,崩崗就達12 828個。據統(tǒng)計,近10年來,受崩崗侵蝕危害水田面積3333多hm2,因泥石流沖蝕全縣52座水庫不同程度受損,受災人口達13000人。
從南方7省的情況看,24萬個崩崗的土壤侵蝕面積多達1 200多km2,年侵蝕總量6 000萬t以上,對山下的影響范圍近200萬hm2。
據綜合分析,崩崗的主要危害可以歸結為山光、地瘦、人窮。山光,是首當其沖的生態(tài)災難。據專家推算,7省受崩崗侵蝕直接威脅的森林面積達12萬hm2,如果不能進行有效控制,按照崩崗自然發(fā)展速度,每年將減少森林面積1 800 hm2,進而會加快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趨勢。
地瘦,是泥沙俱泄帶來的跑土跑水跑肥。廣東五華縣是7省有崩崗的362個縣中崩崗最多的縣域,全縣崩崗多達5萬多個,這個數字幾乎占全省一半。該縣侵蝕最嚴重的烏陂河流域年均表土侵蝕深度有2cm多,每年流失有機質9萬多t、氮5 000 t、磷6 000 t、鉀 5 萬 t,嚴重的土地退化,使該流域的糧食生產受到極大影響。
人窮,就是由生態(tài)安全、糧食安全和發(fā)展空間長期得不到保障帶來的民生問題。據統(tǒng)計,7省的362個崩崗縣中,有121個縣屬于革命老區(qū)和國家級重點扶持貧困縣,還有45個省級重點扶持貧困縣。那里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經濟發(fā)展落后,農民生產生活困難,因此,盡快實施崩崗的治理,實為當地脫貧致富的良策。
20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院和福建省聯合組建山地利用與水土保持考察隊,在對惠安、安溪等地實地考察后提出了“上攔、下堵”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1983年開始,江西省在花崗巖分布密集的贛南市建立了5個崩崗治理示范點,總結經驗和推廣應用,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資料。崩崗數量最多的廣東省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茂名、高要、德慶、五華、羅定等市(縣)相繼成立了水土保持試驗站,并且選擇了數百個不同類型的崩崗,運用精心研究的各種技術措施進行攻堅治理。據調查,至2005年,7省各地市縣共治理崩崗35 701個,防治面積達3.5萬多hm2。
根據7省數十年來積累的豐富治理經驗,筆者認為關鍵有三點。
一是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并積極推動此項工作。最為典型的是福建省。該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原省委書記項南同志多次到崩崗嚴重的長汀調研,親自總結寫出了適合福建特點的水土保持72字三字經:“責任制,最重要;嚴封山,要做到。多種樹,密植好;薪炭林,喬灌草。防為主,治抓早;講法治,不可少。搞工程,講實效;小水電,建設好。辦沼氣,電飯煲;省柴灶,推廣好。窮變富,水土保;三字經,永記牢?!比缃?,長汀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和一些群眾都會背誦老書記的這首感言。2000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把長汀水土保持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連續(xù)10年每年從省財政中撥出千萬元資金用于防治工作。10年來,這個惠民舉措不但使近百萬畝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治理,還使7個鄉(xiāng)鎮(zhèn)106個村的20萬人脫貧,走上富裕道路。
二是治理技術措施日趨完備。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實踐,工程技術人員已總結出一整套成熟的治理經驗。大體概括為“上截、中削、下堵、內外綠化”。上截,就是在上游集雨區(qū)布設截排水溝等設施,以便把剖面集中注入崩崗的雨水徑流引排到安全地帶,以防止徑流沖擊崩口、沖刷崩壁,擴大崩塌范圍,預防災害發(fā)生。中削,就是對那些陡峭的崩崗進行坡改梯,使之降緩坡面,減少崩塌的發(fā)生。下堵,就是在崩崗下游修筑谷坊、攔沙壩,以攔擋下泄的泥沙。內外綠化,就是因地制宜在崩崗區(qū)和其集雨區(qū)采取喬灌草生物措施,進行植被重建和恢復。
三是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治理大思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的迅速發(fā)展,南方許多省份的土地后備資源愈加緊缺。為此,廣東、江西、福建等省看準了崩崗整治后潛在的巨大土地效應,許多地方迅速改變了過去單純追求生態(tài)效果的崩崗治理老套路,更新為治理與開發(fā)相結合,甚至是治理以開發(fā)為目的,以開發(fā)促進治理,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的雙贏。
福建安溪崩崗治理開發(fā)中的“三變”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證。21世紀初,安溪縣委、縣政府確立了建設現代山水茶鄉(xiāng)的戰(zhàn)略,把崩崗的生態(tài)治理和土地開發(fā)有機結合,顯示出巨大的綜合效益。主要為:
①崩崗侵蝕區(qū)變成了工業(yè)開發(fā)區(qū)。安溪的部分崩崗靠近工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廈門和泉州,利用這個區(qū)位優(yōu)勢,安溪組織機械會戰(zhàn),把一片片大小不等的崩崗化為平川,再進行道路、供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由此形成了許多投資環(huán)境優(yōu)良的工業(yè)園區(qū)。2009年,筆者來到已成為福建省級開發(fā)區(qū)的安溪龍橋工業(yè)園時,不想幾年前曾經是荒崗一片的榜寨小流域,如今,旺旺食品、八馬茶葉、大華集團、波特鞋業(yè)等60多個知名企業(yè)已在此安家落戶。
②舒緩山地改造成了座座茶果園。官橋鎮(zhèn)恒美村有一片溝壑密布的崩崗群,縣里先后投入800萬元進行開發(fā)整治,不到兩年的工夫,昔日寸草不生的“蠟炷山”就變成了200多hm2的水土保持生態(tài)茶園。安溪縣大力發(fā)展鐵觀音的出路,就是認準崩崗的治理潛力,向崩崗要規(guī)模要產量。據該縣統(tǒng)計,全縣治理后可用來建設成為經濟作物的崩崗達5 600處,可以增加農業(yè)用地1.5萬多hm2。
③遠山崩嶺修復成水保生態(tài)區(qū)。針對一些遠離居民區(qū)、交通不便、群眾治理積極性不高,但危害性大、必須采取措施進行防治的崩崗,加大各級政府的投入力度,有效地組織群眾,主要是采取工程手段和林草措施加以防治。
綜上所述,我國南方崩崗雖然規(guī)模大、座數多、技術復雜,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治理實踐檢驗證明,應用水土保持工作者總結出的一整套技術手段,特別是
積極借鑒吸收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政府和部門大膽創(chuàng)新的治理開發(fā)戰(zhàn)略思路。我們認為,崩崗不但可以治理,而且,崩崗的治理開發(fā)成效,很有可能會成為中國南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1]廖純艷,馮明漢.中國南方崩崗調查及防治技術研究[R].2006.
[2]梅州水務局.梅縣崩崗調查[R].2005.
[3]長汀縣水土保持事業(yè)局.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情況研究[R].2008.
[4]安溪縣政府.安溪縣崩崗侵蝕及治理[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