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進本 李 敏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邊河鄉(xiāng)中學 山東淄博 255440
淺議教育技術與新課程改革的關系
許進本 李 敏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邊河鄉(xiāng)中學 山東淄博 255440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那些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法已經難以跟上新課改的發(fā)展步伐。為了加快教育的信息化,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我國教育部已經在各大學校開展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希望能為教學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最先進的生產工具,能改變教育的觀念和形態(tài)。本文論述了教育技術與新課程改革的關系,以求為素質教育的順利推行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教育技術 課程改革 關系
2001年,教育部頒發(fā)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它是實施課程改革的指南,共有九大條,從第一條的“課程改革目標”起,到“課程結構”“教學過程”“教材開發(fā)與管理”“課程評價”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教育技術應用的問題,從中我們可以明白兩點:第一,教育技術推進了基礎課程改革,為其提供了理論、技術和資源支持。第二,新課程改革也促進了教育技術學科自身的發(fā)展,在提高教育技術學科地位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在教師和學生中逐漸形成。而網絡教學和遠程教育的發(fā)展,使學校成為虛擬、開放、社會化的學校,同時也會使受教育者逐步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這些都為新課改提供了實踐的環(huán)境,而新課改的實踐也不斷為教育技術提出新的問題,有助于完善教育技術的理論。各類應用新理論、新方法嘗試教學的研究正在進行,各類如《現代教育技術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有效教學論》等新理論、新方法的應用論文不斷發(fā)表,以課改的實踐驗證、完善教育技術的理論,如此種種現代教育技術成果都為當代新課程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
以音像技術、衛(wèi)星電視、多媒體計算機、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有著可存儲性、可讀寫性、遠距離傳輸、數字信息技術、信息壓縮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特點,這些特點為新課程改革帶來技術支持。使教育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教師傳教的手段。
1.教育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我們知道,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轉變。而在當今時代,獲取知識、培養(yǎng)品德的學習途徑與方法是多元化的、開放的,教育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能幫助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運用多種媒體如音像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及新通訊工具等去學習,教育技術用技術手段支持了新課程改革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利于開發(fā)和提升學生的潛能。
2.教育技術成為教師傳教的手段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課程改革要創(chuàng)建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就必須轉變教師的地位、角色和教學的行為,從“講”到“導”,不再僅僅用教育技術為“講”服務,更要著力于“導”的需求與運用。為此,教師可以把教育技術作為演示工具、交流評價工具、個別輔導工具,使教育技術真正成為教學的一種手段。
新課程改革重視知識與能力,不再片面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因此,在這種基于“學”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必然要選擇與應用大量的教與學的資源。而教育技術恰好能為新課程改革提供大量的課程資源、網絡資源、影視資源。特別是影視資源,一般由電視臺專業(yè)制作,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娛樂性、趣味性和時效性,而且獲取較容易。教師可以利用各類電視節(jié)目為課程改革、德育教育服務,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通過“真實案例、感同身受”的方式讓學生無形中接受品德教育。
教育技術是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一直以來,雖然從電教改名為教育技術,其學科地位與教育學一樣尷尬,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新課改開展后,教育技術對于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給我國師范院校教育技術公共課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技術學科的地位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同時,教育技術學科地位的提高,教育技術效果的顯現,使人們認識到新課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將把課程改革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地位。
教育技術為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技術和資源支持,推進了新課程改革,提高了新課程改革的地位。同時,新課程改革也促進了教育技術學科自身的發(fā)展,提高了教育技術的學科地位。只要我們遵循教育部頒發(fā)的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落實新課程改革,中國教育的未來就將會是光明的。
[1]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2]黎加厚.現代教育技術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J].課程·教材·教法,1997,4
[3]呂達,張廷凱.試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2000,2
[4]王達光,劉滿元,周培春.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推進教育教學改革[J].高教論壇,2004,4
2010-01-29
許進本,本科,中教二級。李敏,本科,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