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蘭 盧偉 秦兆冰 郭愛寬
與頭位變動相關的眩暈臨床上并不少見,患者多求治于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和骨科,常被診斷為后循環(huán)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頸椎病和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臨床上鑒別有一定困難,常需要借助特殊的檢查,如眼震電圖(electronystagmlography ,ENG)、頭顱MRI等。為了探討適合在基層醫(yī)院進行眩暈診治的簡便方法,本文回顧性分析了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科診治的112例與頭位改變相關的眩暈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診治的112例資料完整的與頭位改變相關的眩暈患者,男45例,女67例,年齡12~75歲,平均為44.1±11.8歲。主訴均為發(fā)作性的或由頭位改變所致的短暫眩暈。病程1月至3年,平均96±3.2天。其中有頸椎病史8例,有手術史5例(乳腺癌手術及化療后3例,頸椎、腰椎間盤術后各1例),高血壓10例,外傷史6例(車禍3例,從桌子上跳下后出現癥狀1例,地震時搖晃后出現癥狀1例,籃球撞擊頭部1 例);在有耳病病史的病例中,突發(fā)性聾5例,中耳炎10例,帶狀皰疹 1例,這些病例中,眩暈的出現與原發(fā)疾病間隔在2~12月。其中97例為頭位改變時發(fā)作性眩暈伴惡心嘔吐,持續(xù)約2~60 s后好轉; 9例患者頭在特定位置不變時眩暈也持續(xù)存在或加重,6例患者在改變頭位過程中出現數秒鐘的眩暈,這15例患者中,6例有頸椎病史,3例有頸部外傷史,轉頸試驗均為(+),顱腦MRI檢查無異常,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頸部疼痛、手腳麻木、耳鳴、視力模糊等癥狀,排除耳源性、眼源性、中樞疾病等引起的眩暈。
1.2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行耳鼻咽喉、神經系統(tǒng)的專科檢查及Dix-hallpike試驗和/或翻滾試驗,依據“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2006 貴陽)[1]進行診斷。若有下列情況時需作影像學檢查:①眩暈持續(xù)時間長;②眩暈無疲勞性及適應性;③伴有頸部疼痛、手腳麻木、耳鳴、視力模糊等癥狀和體征時;④在非特征性頭位運動時眩暈加重。本組15例曾行顱腦MRI檢查無異常,但頸椎X線檢查發(fā)現有頸椎不穩(wěn)(頸椎過伸、過屈時側位片上椎體間有滑移、成角的現象),其判斷標準:頸椎前屈后伸時X線片上相鄰節(jié)段前后位移之和≥3毫米和/或成角位移≥11°[2]。
1.3治療方法 確診為后/上半規(guī)管BPPV的患者均行Epley復位法治療[3]。水平半規(guī)管BPPV患者采用Barbecue 翻滾療法[4],若患者癥狀較重,選擇空腹時進行復位,復位前半小時肌肉注射安定和胃復安以減緩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診斷為頸性眩暈的患者,采用戴頸托物理療法及全身應用擴張血管(丹參、川芎嗪10 ml,1次/日,連續(xù)輸10~14天)和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甲鈷胺片0.5 mg,3次/日,口服10~14天)治療。
1.4療效評定 確診為BPPV的患者,療效按“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2006 貴陽)[1]評定。患者在首次治療結束后1周及3個月后進行療效評估,詢問癥狀改善情況,對有癥狀者重復上述療法。
88例在誘發(fā)試驗時可以觀察到特征性的眩暈和眼震[1],確診為BPPV,其中后半規(guī)管BPPV 76例、水平半規(guī)管BPPV 9例、上半規(guī)管BPPV 3例;9例有典型的眩暈發(fā)作但沒有觀察到特征性的位置性眼震,可疑為BPPV。這97例患者均行耳石復位法治療,1周后復查,痊愈90例,有效4例,無效3例,近期治愈率92.8%,有效率96.9%。隨訪1~6個月,平均4.5個月 ,15例復發(fā),其中3例病史超過30個月,復發(fā)者再次行耳石手法復位,癥狀于1周內消失。確診為頸性眩暈者15例,治療后眩暈消失4例,明顯好轉11例。
與頭位改變相關的眩暈系指頭位改變時出現的眩暈,臨床上常見的是BPPV,但PCI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也可以出現中樞性位置性眩暈[5]。本組中確診和可疑為BPPV者占86.61%(97/112),與文獻相符。BPPV是一種特發(fā)的以頭位改變誘發(fā)的短暫眩暈為主要特征的外周前庭疾患,后半規(guī)管發(fā)病率最高,其次是水平半規(guī)管,上半規(guī)管最少。Dix—Hallpike 試驗是診斷后半規(guī)管性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PC-BPPV)和上半規(guī)管性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變位試驗方法,PC-BPPV的治療方法有Parnes顆粒復位法(Parnes’ 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neuver, PRM)、Epley 耳石復位法(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 CRM)、Semont 復位法和 Brandt—Daroff 法[6]。翻滾試驗用于診斷水平半規(guī)管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HC-BPPV),其治療多用Barbecue 翻滾法。本組97例BPPV患者即分別采用Epley復位療法和Barbecue翻滾法治療,取得良好療效,驗證了上述觀點。BPPV具有自愈性,尤其病史不超1個月者自愈率較高[6]。盡管如此,但手法復位的簡單有效性可以明顯縮短病程[7,8]。本組病例中,為排除自愈性因素,將病史短于1個月的病例予以剔除。
典型的BPPV表現為短暫性眩暈發(fā)作,有潛伏期、疲勞性和眼球震顫,根據眼震方向可以確定受累半規(guī)管,但臨床上部分患者有BPPV的臨床表現而不出現眼震。本組患者中即有9例符合BPPV的臨床特征而無相應的眼震,但手法復位可以治愈??紤]其不出現眼震的原因主要為患者半規(guī)管中的耳石量較少或較分散,不足以激發(fā)眼震,導致臨床眼震輕微或不出現眼震[7]。眼球震顫對臨床判斷受累半規(guī)管及隨后的復位治療很重要,因為根據受累半規(guī)管來決定復位的方法和復位方向。前半規(guī)管BPPV與后半規(guī)管BPPV的臨床表現及誘發(fā)體位幾乎完全一致,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伴隨的眼震類型不同,前者表現為離地、扭轉向下性眼震,后者表現為向地、扭轉向上性眼震,采用Frenze眼鏡或視頻眼震圖監(jiān)視能對眼震的特征進行較為細致和準確的觀察,并提高眼震的檢出率。本組中據此診斷為上半規(guī)管BPPV 3例,后半規(guī)管BPPV 76例。從本組治療過程看,在沒有輔助診斷設備的情況下,即使不能明確地診斷是上半規(guī)管BPPV還是后半規(guī)管BPPV,只要Dix—hallpike 試驗(+),從誘發(fā)試驗出現眩暈較重的一側向另一側用Epley法進行復位治療均有效。
BPPV 屬于周圍性位置性眩暈,應與中樞性位置性眩暈/眼震(central positional vertigo/nystagmus,CPVN )相鑒別[5]:①中樞性位置性眩暈無潛伏期;眼震持續(xù)時間多長于30 s,眼震無疲勞性,眼震方向與受刺激的半規(guī)管無關;②BPPV和CPVN都有可能出現惡心,但前者更嚴重,BPPV在第一次檢查時出現嘔吐的幾率較少,而CPVN則經常出現嘔吐;③BPPV能被Dix—Hallpike 試驗和翻滾試驗誘發(fā),而CPVN則較少;BPPV手法復位有效而CPVN手法復位無效;④如果伴隨神經系統(tǒng)表現,提示可能是CPVN。
BPPV一旦確診,用耳石復位法可以很快治愈。耳石復位法治療無明顯禁忌癥,方法簡單,患者無痛苦和不良反應,一次性治療療效高,適合在臨床普遍推廣。但對于中老年人,有頸部外傷史、長期伏案工作者、尤其伴有頸部疼痛和耳部癥狀者,應與頸性眩暈相鑒別,而慎用耳石復位法治療。
頸性眩暈又稱頸綜合征,其發(fā)病主要與頸部疾病有關,如頸椎、肌肉、韌帶、血管和神經等疾病均可引起頸性眩暈[9]。該病與頸椎病密切相關。頸椎階段性不穩(wěn)定在頸椎病發(fā)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0]。根據臨近組織和結構的受累情況,臨床上可將頸椎病分為4型:脊髓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與頸性眩暈有關的是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由頸椎椎間盤側突壓迫導致的椎動脈供血不足非常罕見,由椎體不穩(wěn)引起的交感型頸椎病較多,但后者也有其嚴格的診斷標準[11]。
在水平半規(guī)管BPPV的診斷中,有作者介紹誘發(fā)體位為“仰臥,向左或右轉頭90度”[12],這種體位改變似乎易與頸性眩暈的體位變化相混淆。因此,在誘發(fā)HC-BPPV時,應囑患者在向左或右側身時,盡可能保持頭、頸部與軀干在一條軸線上。
頸性眩暈的診斷應結合以下幾點:①既往有頸部外傷或頸部疾病史;②反復發(fā)作性眩暈,持續(xù)數秒至數分鐘,甚至數小時,多數發(fā)作于頭頸部活動時,無疲勞性;③伴有頸部疼痛、惡心、嘔吐、出汗、耳鳴、聽力下降、視物模糊、猝倒等癥狀;④頸椎X線檢查示頸椎退行性改變/頸椎不穩(wěn);⑤轉頸試驗陽性;⑥排除耳源性、眼源性、中樞疾病等引起的眩暈[9,13]。頸性眩暈可以持續(xù)幾分鐘到幾小時,輕者僅為一過性、暫時性,重者可延至數天到數周后逐漸緩解[13]。推測體位改變時出現的一過性眩暈可能與頸交感神經受刺激有關;如果在頸部變動時出現了眩暈,保持誘發(fā)體位不變時眩暈持續(xù)存在甚至加重,可能和椎動脈受壓有關。
除脊髓型外,絕大部分神經根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患者通過保守療法可以緩解甚至治愈,有一定的自限性,可能與頸椎不穩(wěn)導致的局部損傷因素、神經結構受到刺激等有關,其臨床癥狀由退變和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反應等對神經組織的刺激引起,常常是可以逆轉的[14]。本組患者中確診為頸性眩暈15例,經物理療法和藥物治療療效良好。
綜上所述,體位試驗及影像學檢查是診斷與頭位改變相關的眩暈最簡明的方法,物理療法和藥物治療療效好,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4 參考文獻
1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2006 年,貴陽)[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163.
2 劉延青,劉熙海,孫宇,等.交感型頸椎病患者頸椎不穩(wěn)的X線測量[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3(10):600.
3 邢光前,卜行寬. 顆粒復位法治療后半規(guī)管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J].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1999, 34:163.
4 邢光前,陳智斌,卜行寬. 水平半規(guī)管性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治療[J].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1,36:28.
5 Karatas M.Central vertigo and dizziness:Epidemiology,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common causes[J]. The Neurologist,2008,14:355.
6 Steenerson RL, Cronin GW, Marbach PM.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techniques in 923 case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The Laryngoscope,2005,115:226.
7 宋海濤, 高波, 彭好, 等.165例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管石復位治療療效觀察[J]. 中華耳科學雜志,2006, 4:283.
8 區(qū)永康,梁象逢,鄭億慶,等. 管石解脫法治療后半規(guī)管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J].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4,39:507.
9 廉能靜. 頸性眩暈[M].見:劉鋋,主編. 內耳病.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57~563.
10 孫宇. 第二屆頸椎病專題研討會紀要[J].中華外科雜志,1993,31:472.
11 樊東升. 頸性眩暈——神經科醫(yī)師的舊識新知[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2008,2:91.
12 陳秀伍.位置性眩暈 [M].見:劉鋋,主編.內耳病.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18~529.
13 王福根. 頸性眩暈的診斷治療[M].見:張素珍,主編. 眩暈癥的診斷與治 療(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 :369~389.
14 孫宇. 頸椎病的命名與分型應與病理損害相結合[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3,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