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競 曹 政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0054]
如何科學合理地做好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
□盧 競 曹 政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0054]
本文指出了我國高?,F(xiàn)行的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了解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受資助學生作誠信承諾以及輔導員深入家訪等;旨在增強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力度,使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變得更加合理和完善。
貧困生; 大學生資助; 助學金; 困難認定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院校的擴招、大學收費制度改革的深入,大學教育的成本逐年增加;盡管我國經(jīng)濟在不斷地飛速增長,但我國居民的貧富差距仍然逐年拉大,對于那些來自城市低保戶或者農(nóng)村的家庭來說,要承擔孩子就讀大學的學雜費及生活費用只能望而生畏。在這種形勢下,國家的大學生資助政策就成為了解決大學生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難以接受高等教育問題的重要措施,對于平衡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培養(yǎng)大批社會急需人才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解放初到1992年,我國一直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即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都能得到全額的人民助學金,大致能支付基本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隨著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高校的不斷擴招,教育經(jīng)費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助學金已變成政府的沉重負擔;于是,1993年我國開始改革了這種資助方式,即施行了獎學金、助學金、貸學金并存的資助模式[1]。發(fā)展到現(xiàn)在,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日臻完善,已經(jīng)在我國各個高校基本確立了“獎、貸、助、勤、補、減”一體化式資助模式,即分別指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及減免學雜費;其中獎學金的評定和發(fā)放直接跟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掛鉤,面向的是全體大學生,而“貸、助、勤、補、減”的資助對象多傾斜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更能體現(xiàn)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政策。據(jù)統(tǒng)計,在全國高校學生中,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平均約占20%,在一些欠發(fā)達的西南地區(qū)這種比例甚至達到30%以上。在大學生資助政策的正確導向下,國家撥給各高校的資助資金是否基本發(fā)放到這20%貧困大學生的手中,直接影響到大學生資助工作的落實。在發(fā)放“貸、助、勤、補、減”等相關資金給貧困大學生前,首先應該做好對貧困大學生的認定工作,保證最需要資助的貧困大學生能得到國家的扶貧資助;對貧困大學生認定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國家對大學生資助工作的開展,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
高校貧困生是指在國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粕校捎诩彝ソ?jīng)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它分為一般貧困生,貧困生和特困生。
一般貧困生是指學生家庭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條件,但因突發(fā)變故,發(fā)生局部性或暫時性困難,需要借錢繳費,使學生在?;ㄥX緊張,面臨間歇性困難的學生。
貧困生是指家庭經(jīng)濟收入很少,并有相當數(shù)額的債務,只能繳納一部分學雜費,其基本生活費用接近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學生。
特困生是指家庭沒有收入來源,基本上靠借債上學,無力繳納學雜費,在校生活水平處于當?shù)刈畹蜕畋U暇€以下的學生。
現(xiàn)行我國各高?;旧隙际峭ㄟ^對學生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材料中的家庭困難程度的鑒定作為依據(jù),對貧困大學生進行上述三種貧困程度的認定;針對一般貧困生,貧困生和特困生,給以不用程度的貸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或減免學費等幫助[2]。
然而對貧困生的界定問題是一個大難題。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我國不同地區(qū)之間的生活指數(shù)差異較大,再加上收入申報制度、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評估、統(tǒng)計制度不健全等眾多因素,制定全國統(tǒng)一的貧困生認定標準十分困難,而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凡是學生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當?shù)刈畹腿司罹€的都算是困難學生。學校對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沒有科學準確的評估,各部門對貧困生也沒有明確的界定,導致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求助和勤工助學往往只憑學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長單位所開的一紙證明來定,從而導致在資助工作中隨意性較大,操作透明度不高,使一些真正處于絕對貧困的學生得不到有效的資助,而另外一些家庭經(jīng)濟相對較好的學生卻得到了資助,甚至是多重資助。此外,完全依靠一紙證明來對來大學生貧困程度進行界定,沒有考慮一些動態(tài)情況,一些起初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同學可能在被資助的過程中,家庭經(jīng)濟狀況有所好轉而不再那么需要國家的資助,卻繼續(xù)接受了資助;或者是一些開始家庭經(jīng)濟情況較好的同學,突然遇上家庭變故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而變得窮困,反而沒有得到應有的資助[3]。
這些各種各樣的情況都使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變得不再絕對客觀真實,造成國家教育扶持資金的一定浪費,沒有使資金完全得到有效利用。此外,無論是對于那些得到資助的經(jīng)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學生,還是沒有得到資助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較差的學生,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
為了增強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力度,使這些資助資金都能發(fā)揮它應有的效用,改進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大學生的認定工作刻不容緩,盡可能保證其客觀性和公正性,最終制定出一套公正、公平和合理的認定方案,保證這種資助制度更持久、有效的進行下去。為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向即將跨入大學校園的準大學生及其家長,充分宣傳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政策和資助體系,即“獎、貸、助、勤、補、減”一體化的資助模式,以及我國相對來說并不寬裕的社會資助形勢(資助資金來源不穩(wěn)定,資金相對比較緊缺,以及需要資助的群體比較龐大)。這樣,既能對那些家庭確實比較貧窮的同學帶來希望,免除其上大學的后顧之憂,拋棄那些因為沒有錢交學費而產(chǎn)生的輟學念頭,又能讓他們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使大學生資助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對于那些家庭經(jīng)濟相對不是那么困難的同學,減少了他們通過投機取巧通過獲得不真實的證明信息的方式而僥幸獲得資助的想法。
其次,當大學生提交申請資助的時候,要求其做一個誠信承諾,即該學生確實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以至于不能承擔其大學期間的部分或者全部學雜費及生活費用,才向國家或者所在學校申請相關的資金資助,且所提供的家庭貧困證明材料也完全屬實。一旦查證其所提供的材料與事實部分或者全部不符,則取消以后繼續(xù)對他的資助,情節(jié)嚴重的要追回已經(jīng)發(fā)放的資助資金,甚至在其誠信檔案中記錄這種不誠實行為。希望這樣,可以有效地遏制家庭經(jīng)濟情況相對較好的學生同樣申請并獲得對大學生資助的現(xiàn)象。
第三,倡導大學從事資助工作的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如學生輔導員等利用寒暑假,對申請了大學生資助的學生進行家訪。這樣進行深入的調研,可以進一步從貧困學生的家庭成員、收入來源和具體的生活水平等實際情況,以及當?shù)厝说纳钏胶徒?jīng)濟情況方面,來綜合了解學生實際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程度。為后期做家庭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提供一個更全面、更深入、更客觀的印證。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一些突發(fā)的生活困難問題也可以及時提供相應的幫助。
第四,不再是只通過一紙證明來界定貧困學生,而是結合當?shù)卣募彝デ闆r證明材料,學生個人申報材料,對申報人的日常生活調查以及老師對其家庭的調研信息四者相結合的辦法,力爭評定工作盡可能公正、公平。
第五,鑒于以往一直參考申報人大學入學前提交的證明材料,而忽略了一些家庭變化的動態(tài)情況,建議在“一年一評定”的基礎上采取動態(tài)調整。以避免給那些家庭經(jīng)濟情況有所好轉的學生繼續(xù)提供并發(fā)放資金資助,及時照顧到因突然遭受自然災害或家庭發(fā)生變故的學生。
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具體落實,不能完全依賴于政策實施者的公正、廉明和受益者的無私、謙讓,得依靠合理具體的大學生資助法律法規(guī)作為依據(jù),這樣才能保證國家對大學生的資助發(fā)揮更大的作用[4]??茖W合理地做好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是這種資助工作實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了資助資金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也只有在國家正確的大學生資助政策和體制的導向下,科學合理地做好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國家對大學生的這種支持和關愛才會產(chǎn)生更大的作用和社會效益,真正解決貧困大學生沒錢上學、上學難的問題[5]。
[1] 王海生. 大學生資助觀念和方式亟待轉變[J]. 高等教育研究,2000, (5): 18-20.
[2] 王昆來. 論深化大學生資助方法的改革[J]. 云南社會科學,2000, (6): 20-22.
[3] 靳云全,吳時明,吳蘭平. 制定大學生資助法律法規(guī)的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2002, (2): 16-19.
[4] 徐國興. 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力度的實證分析——以H大學為例[J]. 教師教育研究,2008, (3): 15-18.
[5] 徐國興. 國家獎助學金政策和高等教育機會均等[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8, (4): 95-101.
How to Identify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ppropriately
LU Jing CAO Zhe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tate about how to identify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the issue, such as getting more familiar student financial aid policies in China,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aids making faith commitment, and teachers visiting their home, etc. This aim is to strengthen the state financial aids to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enable the financial aids system becoming more appropriat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financial aids; grants; identify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913.1
A
1008-8105(2010)04-0107-03
編輯 范華麗
2010 ?05?20
盧 競(1986 ?)男,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曹 政(1987 ?)男,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