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燕萍
(1.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上海 200083;2.中北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山西太原 030051)
半個世紀以來,言語行為已經成為語言學、哲學(特別是語言和心智哲學)、心理學、人類學、人工智能(特別是自然語言理解)和神經科學的研究對象,覆蓋了認知科學的所有分支學科[1]。同時,對言語行為的研究成為“語言轉向”以來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2]。作為言語行為理論的核心部分,語用行為一直以來受到語言學家和哲學家們的關注,他們從語義、語用、邏輯、認知等方面對語用行為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究和思考,促進了相關學科領域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然而,縱觀國內外文獻資料,缺乏從哲學角度探索語用行為哲學意義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語言哲學的視角,旨在通過考察奧斯汀和塞爾提出的語用行為的含義和分類,分析語用行為的發(fā)展歷程,探討對語用行為進行研究的哲學意義,推動語用行為的研究向縱深發(fā)展。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西方哲學發(fā)生了一次“語言轉向”,主要的哲學流派,如分析哲學、詮釋學和結構主義哲學,都走上了語言哲學的道路。意義問題成為轉向之后哲學研究的核心。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后期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與世界之間所謂的共同“邏輯結構”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理想,我們應該回到日常語言中尋找語言與實在的關系。在他的后期名著《哲學研究》中,他強調語言的意義要在其使用中加以把握,語言哲學的任務在于研究日常語言的用法,語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3]。在這一觀點的影響下,奧斯汀、塞爾等人逐步從一種全新的角度研究意義問題,即將語言表達視為行為方式,對言語行為進行研究。
英國牛津學派分析哲學家奧斯汀(John Austin)是言語行為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語言除了具有描述功能外,更大的作用體現(xiàn)為它是一種行為,即它可以做事,而通過說話來做事是語言的一種特殊功能。此外,在日常語境下的人際交流中,語言行為又是可以分類的。從“做事”的角度來說,奧斯汀認為任何一個現(xiàn)實的言語行為都可以包含三個不同層次的目的,或者說完成了三種不同的“做事”行為:這就是語謂行為(locutionary acts)、語用行為(illocutionary acts)和語效行為(perlocutionary acts)[4-5]。這三種行為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既是言又是行,它們都體現(xiàn)了“說話也是做事”的觀點。奧斯汀認為,我們在關注語言的施事使用時,言即是行,言行合一,不可分離,而語用行為集中體現(xiàn)了說事、做事以及取效,因此成為這三種言語行為的核心。他對這三種行為區(qū)分的關鍵即在于強調語用行為,并用公式“In saying X,I was doing Y”表示這種行為。所謂“語用行為”,從字面意思看是指在說話當中所實施的行為,即在說話中實施了言外之事,所以有些中國學者將這一術語翻譯為言外行為[6]、意向行為[7]、以言行事[8]或以言行事的行為[9]等。言語行為的觀念反映出,語言的基本單位就不止是從語言內部來確定的,而是在生活場景中確定的。語用分析方法為哲學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語言分析手段,涉及到說話者的意圖的語用行為作為最重要的言語行為,因而成為研究語言交際的中心問題,并使人們對語言的關注重點由對語義的真值界定轉向了語用范疇,將傳統(tǒng)的語言哲學的研究推進了一步。
繼奧斯汀提出言語行為理論之后,他的弟子美國哲學家塞爾(Searle)對言語行為理論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塞爾的觀點更加明確,他認為人類語言交流的最小的單位就是言語行為中的語用行為,如陳述、提問、命令、允諾、道歉等。語用行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單獨出現(xiàn),總是作為日常會話或是一段語篇的一部分出現(xiàn)的。當說話人在一定的場合有目的地說出一個句子時,他表達的是一個或更多的語用行為。在日常語言表達中有各種各樣的語用行為表現(xiàn)手法,我們所關注的則主要是說話者為表達其意圖而在說話中顯示出來的力量??傮w來說,語用行為是由語用力量F和一個命題內容P構成的[10]。語用行為充分體現(xiàn)了說話者的話語力量對句子意義的作用,因而它成為自然語言句子意義中最根本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塞爾在對語用行為進行研究的基礎上,修正了奧斯汀關于語用行為的分類方法,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使整個言語行為理論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fā)展;而且提出了言語行為的邏輯分析系統(tǒng),將對言語行為的研究深入到心智哲學領域。
奧斯汀認為語言的使用方式是有限的,并且可以對它們進行概括和分類,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根據(jù)話語中具有明顯語用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的動詞進行區(qū)分。在此基礎上,奧斯汀區(qū)分出5 種不同類型的語用力量,每一類中都列出經過嚴格分析才確定下來的一些動詞。一是判定式(verdictives),其本質是對某種事實和價值作出判定,也可以對其進行估計、推斷和評價。二是執(zhí)行式(exercitives),它是為了對某一特定行為的方案作出贊成、反對或辯護的決定;具體的執(zhí)行式有任命、罷免、命名、審判等。三是承諾式(commissives),它是說話者用于表明意向或對所說的內容承擔義務;具體的承諾式有承擔、想要、保證、期望、反對等。四是行為式(behabitives),它的本質是對他人的行為和狀態(tài)所持的態(tài)度;具體的行為式有同情、贊頌、批評、寬容、希望等。五是闡述式(expositives),用于闡明行為、觀點和原因;具體的闡述式有肯定、否定、陳述、回答、提問等[11]。
奧斯汀通過對語用力量的分類來解釋語用行為,說明不同的動詞表示著不同的語用力量,而且語用力量和語境緊密相關。即使是相同的語用力量在不同的語境中所體現(xiàn)的力量也有所不同,這一觀點不僅為語用學領域如何言說提供了依據(jù),而且對于日常語言分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如對法律言語行為的分析。
塞爾基本同意奧斯汀的言語行為三分法,但是他用命題行為(propositional act)取代了三分法中的語謂行為,他認為后者其實也是語用行為中的一類。然而關于對語用行為的分類,塞爾卻與奧斯汀持不同意見。在實際應用中,他發(fā)現(xiàn)奧斯汀的分類原則并不清楚,有的地方出現(xiàn)前后不一致甚至重復的現(xiàn)象,如“describe”一詞既被歸為“判定式”又被歸為“闡述式”。塞爾首先從句子的語用邏輯的角度對語用行為進行分析,他提出表達語用行為的語句具有一個邏輯表達形式:F(P)。其中,命題內容P是與語用力量F伴隨出現(xiàn)的。塞爾把自然語言中任何能夠按照字義用來說明話語的語用力量,或說明語用力量范圍的要素分為七種:①語用要點;②語用要點的力度;③完成模式;④命題內容條件;⑤前提條件;⑥誠實性條件;⑦誠實性條件的力度。塞爾采用這一分類的目的是用來說明什么是成功的、無缺陷的基本語用表達的決定條件。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塞爾提出將語用行為分為新的五類,每一類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的、普遍的目的,他的分類更加突出了語用行為的活動特征。一是斷定式(assertives), 陳述或描述說話者認為是真實的情況,這類行為的目的是使說話者確保命題的真實性,承認所表述命題的真理性。這類動詞包括suggest, insist, affirm, deny等。二是指令式(directives), 這類行為的目的是說話者試圖讓聽者去做某事,命題內容總是聽者去做一個將來的行為。這類動詞包括ask, order, request等。三是承諾式(commissives),這類行為的目的是使說話者對將來的某一行為作出承諾,命題內容總是說話者做某一個將來的行為。這類動詞包括guarantee, pledge, promise, swear等。四是表情式( expressives),這類行為的目的是表達命題內容里事態(tài)真誠條件的心理狀態(tài),命題條件是對某種事態(tài)的描寫。這類動詞包括thank, pologize, condole, deplore等。五是宣布式(declarations), 這類行為的基本條件是說話者想改變某一對象或情形的外部條件,這類動詞包括resign, define, declare等[12]。
可以看出,塞爾對語用行為的分類及其依據(jù)與奧斯汀有所不同,在很多情況下,根據(jù)他的分類標準不需要判別句子的真值條件就可以作出準確理解。他指出,雖然每一類行為都有同樣的目的,但具有同樣目的的言語行為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言外之力。塞爾的新的分類和其所依據(jù)的標準更加系統(tǒng)、規(guī)范,因此成為關于言語行為的權威理論,并為語言哲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哲學就是對思想的反思”,事實上,我們能直接把握的不是人的思想,而是通過言語行為看出他的思想和理性[13]。言語行為理論改變了人們對語言的性質和功能的看法,其中對語用行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哲學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根據(jù)言語行為理論,語言的意義是與說話人、聽話人、時間、地點和語境這五大要素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語言的意義取決于其言語行為的具體條件。自20世紀50年代奧斯汀提出言語行為理論之后,通過對日常語言行為進行分類,從而相對分離出語用行為進行專門的研究,旨在探討語言意義和語言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超出話語字面意義的說話行為,注重對語境的分析,強調說話人和聽話人對話語的共同理解。尤其是語用力量概念的引入,使人們認識到句子的意義除真、假之外還有其他理解,這就為語用學與語義學劃出了界線。
言語行為理論內在地要求一門與之相適應的語言邏輯的科學,這就是語用邏輯學。語用邏輯學研究各種語用因素(尤其是語境、語感、預設和言語行為等)與邏輯思維的聯(lián)系。塞爾在對言語行為的研究過程中,希望通過用現(xiàn)代邏輯學的原理來構建一種關于語用力量的精確的、正式的理論,在此基礎上回答諸如什么是語用力量、語用力量與句子意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施事句的邏輯形式是什么等問題。因此,正是通過對語用力量的研究奠定了語用邏輯學的產生與發(fā)展,特別是語用邏輯在當今人工智能與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奧斯汀的著名哲學觀點“語言是用來做事的”。塞爾和范德維克在對語用力量進行分析(如斷言、提問、請求、允諾、命令、宣稱等)的基礎上建立了語用邏輯,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語用力量的各種特性形式化。作為哲學邏輯的一個分支,語用邏輯又將言語行為理論的研究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階段[14]。
言語行為理論要建立說話與做事的統(tǒng)一,就不得不涉及二者統(tǒng)一的條件,這就是人的心智(mind)。在人類思想史中早就有了對心智奧秘的探索,特別是在過去的30年里,心智哲學成為哲學研究的中心論題之一,它帶動和涵蓋了其他許多哲學分支的研究。但在科學的具體領域,心智研究長久以來缺乏其明確而相對獨立的位置。直到言語行為理論和語用邏輯學誕生后,心智才從其非主流研究狀態(tài)中找到了自己的科學定位。顧曰國[15]指出,如果說言語行為理論是關于語言交際的理論,那么心智哲學就是言語行為理論的理論,是其哲學基礎。塞爾認為,語言對現(xiàn)實的表征依賴于心智的具體功能,語言學中談到的表征只不過是更加基本的心智表征(諸如信念、愿望和意向等)的延伸。對語言問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有賴于對心智功能的研究。對語用行為的研究即是將人的因素引入到哲學研究的范疇,而心智哲學恰是一種將一般哲學與人的心理、身體、心智狀況密切聯(lián)系起來的哲學。在塞爾提出的語用行為基本表達式F(P)中,通過考察語用力量F和命題內容P這兩個要素的變化,從而考察和表達一個語用行為所反映出來的說話者的信念、意愿或是意向,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到對心智的分析。因此,可以說,對語用行為的研究已深入到心智哲學的研究中。
在計算機科學蓬勃發(fā)展的現(xiàn)代背景下,關于語言邏輯與心智功能的哲學研究和關于機械計算與自動化功能的科學研究的聯(lián)合成為可能??茖W哲學終究難以擺脫機械論的思想基礎,人腦與電腦的類比觀念一直在認識論問題中居于不可忽視的地位。計算機的核心部件與人腦在存儲性記憶、類型識別、理智計算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共通性。科學上將二者的這些共性統(tǒng)歸于認知功能。從認知科學開始,意識哲學、語言哲學、心智哲學、數(shù)理邏輯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具體學科空前地聯(lián)系起來,人們對于記憶、意識、思維、表象等認知功能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多門學科合作的結果。
塞爾正是在論述語用問題的過程中,開啟并深化了對認知科學的認識。他贊同維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認為“一個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主張語言交流中最基本的意義單位不是語詞或語句而是言語行為,它認為意向性是言語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征。在語用行為中,不僅使用了言語,而且還表達了說話者的意向。從意向性理論的角度來看,意向性決定了言語行為會采取這些類型方式。塞爾對語用行為的研究,在社會學、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乃至整個認知科學領域都產生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奧斯汀和塞爾建立的言語行為理論是一個較完整的理論,它將人類日常生活當中最基礎的語言交流當做實施行為進行研究,建立“通過說事來做事”的重要思想。在此基礎上奧斯汀提出語用行為概念,特別是通過對語用行為的分類,把語言功能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為解釋語言的功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可以說,語用行為的分類不僅反映了傳統(tǒng)語言哲學觀點的轉變,而且推進了語用學、現(xiàn)代哲學等相關學科研究的發(fā)展??v觀奧斯汀和塞爾對語用行為研究的發(fā)展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隨著塞爾對語用分類新標準的建立和完善,對語用行為問題的系統(tǒng)探討也逐步深入到了人類語言、認知、心智等各個層面,塞爾也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形成和建立了語用邏輯學理論。事實上,言語行為理論就是通過研究語用行為來研究意義問題。對語用行為的研究不但開創(chuàng)了語言學和哲學研究的新領域,而且對人類整個認知領域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蔡曙山. 關于哲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12個問題----與約翰·塞爾教授的對話[J]. 學術界, 2007(3):7-17.
[2]Losonsky M. Linguistic Turns in Modern Philosoph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3]維特根斯坦. 哲學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5-26.
[4]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94-108.
[5]蔡曙山. 言語行為和語用邏輯[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6]何兆熊. 語用學文獻選讀[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3:92.
[7]陳嘉映. 語言哲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238-240.
[8]李紅儒. 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句義理論的發(fā)展----“語句中的說話人因素”理論探討之一[J]. 外語學刊, 2001(1):31-38.
[9]徐友漁,周國平,陳嘉映,等. 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tǒng)比較研究[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 1996:73.
[10]Searle J R. Foundation of Illocutionary Logic[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1.
[11]邱惠麗. 奧斯汀言語行為論的當代哲學意義[J].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6,22(7):37-40.
[12]Searle J R.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5-11.
[13]錢冠連. 哲學軌道上的語言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0(1):21-23.
[14]蔡曙山. 20世紀語言哲學和心智哲學的發(fā)展走向----以塞爾為例[J]. 河北學刊, 2008(1):44-45.
[15]顧曰國. John 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與心智哲學[J]. 國外語言學, 199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