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泓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上海 200233)
徐建寅查驗威海船械史實考
徐 泓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上海 200233)
1894年,日本海軍在大東溝口外黃海海面突然襲擊中國海軍,中國戰(zhàn)敗。光緒皇帝召見徐建寅查驗北洋海軍,命將查驗結(jié)果據(jù)實稟報督辦軍務處轉(zhuǎn)奏,但朝廷未收到查驗報告,直到《徐建寅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手稿被發(fā)現(xiàn),終于知道查驗北洋海軍的經(jīng)過和內(nèi)容,徐建寅在報告中詳細表述了查驗船械和清點彈藥情況,訪察海軍主要軍官優(yōu)劣,沿途訪問海軍原定章程不妥之處,以及弊端陋習、近時軍情、敵情等??上н@個報告沒有到達朝廷,致使北洋海軍弊端陋習未能及時糾正。
徐建寅;查驗船械;甲午海戰(zhàn);《馬關(guān)條約》
1888年10月3日,北洋海軍法規(guī)《北洋海軍章程》經(jīng)清廷批準頒布施行,標志著北洋海軍正式成立。北洋海軍有艦艇50艘,總噸位約五萬噸。其中主要艦只22艘,魚雷艇10艘?!岸ㄟh號”“鎮(zhèn)遠號”是艦隊主力。此后多年,曾一度遏制日本的侵略擴張勢頭。
1894年,日本向中國發(fā)動殖民戰(zhàn)爭,中方戰(zhàn)敗。是年11月16日,光緒皇帝召見徐建寅命查驗北洋海軍威海船械以及皇帝面諭,“將海軍一切情形,一并訪察回京稟復?!盵1](P89)
1894年12月8日,徐建寅抵達威海,9日到達北洋海軍駐地劉公島,當時已遭革職留用處分的丁汝昌和右翼總兵、“定遠”管帶劉步蟾出面迎接。
徐建寅(1845—1901),字仲虎,無錫人,系中國近代科學之父,中國科學技術(shù)近代化奠基人,中國近代海軍戰(zhàn)法之父,中國近代海軍軍事學主要奠基人,中國近代造船、造艦、造蒸汽機和軍事工業(yè)奠基人,中國近代兵工事業(yè)主要奠基人。[2]
1894年,朝鮮爆發(fā)東學黨起義,日本政府則趁機發(fā)動侵華的殖民戰(zhàn)爭。
是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豐島附近海面,對中國軍艦和運兵船發(fā)動突然襲擊,不宣而戰(zhàn)。首次海戰(zhàn)中國失利。
對此,北洋大臣李鴻章、海軍提督丁汝昌在面對日本侵華的戰(zhàn)爭中,不是積極抗敵,而是避戰(zhàn)保船。置國家民族淪喪于不顧。
7月26日,李鴻章指令丁汝昌避戰(zhàn)保船。
李鴻章,《寄丁提督》:
“惟須相機進退,能保全堅船為妥,乃盼速回。”[3](P812)
8月1日,中日兩國政府同時宣戰(zhàn),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
同日,李鴻章電令北洋海軍前往仁川隨近截擊日方運兵船。并再次強調(diào)保全堅船。
李鴻章,《寄劉公島丁軍門》:
“速去速回,保住堅船為要?!盵3](P836)
8月3日,光緒皇帝諭請李鴻章。《發(fā)北洋大臣電》:
前報“丁汝昌尋倭船不遇,折回威海布置防務。威海僻處東境,并非敵鋒所指,究竟有何措置、抑借此為藏身之地?”著李鴻章察看丁汝昌有無畏葸縱寇事情,如必須更換,并將接統(tǒng)人員妥等具奏。[4](P7)
8月5日,皇帝又諭,《軍機處電寄李鴻章諭旨》:
“丁汝昌前稱追僂船不遇,今又稱帶船巡洋,倘日久無功,安知不仍以未遇敵船為諉卸地方?近日奏劾該提督怯懦規(guī)避,偷生縱寇者,幾于異口同聲,若眾論屬實,該大臣不行參辦,則貽誤軍機,該大臣身當其咎矣!”[4](P11)
當日,李鴻章復奏申辯:
“西人僉謂,我軍只八船為可用,北洋千里全資屏蔽,實未敢輕于一擲,致近畿門戶洞開……局外責備,恐未深知局中苦心。海軍全仿西法,事理精奧,絕非未學者所可勝任。且臨敵易將,古人所忌,似宜隨時訓勵,著令丁汝昌振刷精神,竭力防剿?!盵3](P854)
6日,李鴻章電問丁汝昌:“汝此行何以不至大洞江口?途間何以未遇倭船?豈真避敵而行?實不可解?!盵3](P855)9日,丁汝昌率船10艘,第三次出海巡航,至大同江口折返,未遇倭船,13日返母港威海。在此期間,日本艦隊乘機竄至威???,旅順口洋面,在口外發(fā)炮挑釁。13日,丁汝昌率艦隊返威海當天,朝廷致李鴻章諭旨:“丁汝昌巡洋數(shù)日,何以未遇一艘日艦。若再遲回觀望,致令敵船肆擾畿疆,定當重治其罪。”14日,丁汝昌率領(lǐng)艦隊第四次出海巡航渤海海面,未見敵艦,又是無果而回。
然而,無論北洋海軍玩躲貓貓,回避日艦,忽悠朝廷,日艦蓄謀已久,攻打北洋艦隊的海戰(zhàn)終于發(fā)生了。1894年9月17日,日本再次侵略中國,北洋海軍在大東口外的黃海海面與日本發(fā)生一場海戰(zhàn),中國戰(zhàn)敗,北洋海軍損失艦艇“超勇”、“揚威”、“致遠”、“經(jīng)遠”、“廣甲”等五艘巡洋艦。黃海海戰(zhàn)失敗,震驚了朝廷,也震動全國。李鴻章、丁汝昌難辭其咎。9月17日,奉命護送運兵船至大東溝的北洋艦隊完成任務,準備起錨返航,一場海戰(zhàn)發(fā)生。日艦有備而來,北洋艦隊被動應戰(zhàn),倉促迎敵,結(jié)果中方戰(zhàn)敗。這就是李鴻章,丁汝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戰(zhàn)后半月逾,李鴻章又表演了。10月4日,李鴻章致電丁汝昌,不必與彼尋戰(zhàn)。
“不必與彼尋戰(zhàn),彼亦慮我躡其后,現(xiàn)船全數(shù)伏匿,將欲何為?用兵虛虛實實,汝等當善體此意?!盵5](P16)
9日,朝廷致湖南巡撫吳大瀓上諭:
“丁汝昌臂受板傷,因流黃水,并非傷重難期速痊者可比,而請假調(diào)理,竟可置身事外。著吳大瀓確切查明?!盵6](P23)
11月6日,李鴻章復丁汝昌電:
“旅本水師口岸,若船塢有失,船斷不可全毀??谕庥袩o敵船,須探明在定進止,汝自妥酌,勿得張惶膽卻,致干大戾?!盵5](P129)
11月7日,大連灣失守。
8日,李鴻章致丁汝昌電:
“昨電旨方令汝與劉步蟾帶船往 貔子窩設(shè)法堵剿,斷期后路接濟,力固不能,然如此倉皇出走,恐干重咎!”[5](P138)
8日晚,李鴻章再致丁汝昌電:
“寇在門庭,汝豈能避處威海,坐視潰裂,速帶六船來沽,面商往旅拼戰(zhàn),渡兵運糧械接濟。成敗成鈍,故不暇計,盡力為之而已??碳雌痦郑疬t
誤。”[5](P140)
10日,丁汝昌率艦抵天津,與李鴻章、漢納根商討海軍護送運兵船增援旅順,漢納根認為,護船去旅順,遇敵必有大戰(zhàn),而以寡敵眾,鐵甲艦難保,運兵船必毀。丁汝昌同意此說,但他表示愿意率艦6艘赴旅順口巡徼,遇敵即去,相機進退。[5](P152-153)放棄了護送運兵船增援旅順計劃。又作虛功。
13日上午,率艦到達 旅順口后,丁汝昌又以附近出現(xiàn)日海軍和魚雷艇為由,當晚即退回威海。他的遇敵即擊。變成,聞敵即逃了。
11月16日,光緒皇帝召見徐建寅。
自從9月17日(大東溝口外黃海海面中日海戰(zhàn))至11月16日光緒皇帝召見徐建寅。在此期間,李鴻章和丁汝昌如何避戰(zhàn)保船,如何運用海軍,足以讓人驚訝。
早在皇帝召見徐建寅一個月前,文廷式大臣向朝廷上奏保舉人才。
10月10日,文廷式以軍務緊急,向光緒皇帝上奏折,保舉人才,徐建寅列為受保舉的三人之一,另外兩人是湖北候補道裕寅、候選道員黃遵憲。
文廷式,軍務緊急敬舉人材以資器使折:
“直隸候補道徐建寅,才大心細,誠樸耐勞。同治年間,曾經(jīng)山東撫臣丁寶楨以奇才異能保薦。后充出使德國參贊,‘鎮(zhèn)遠’,‘定遠’鐵艦即其手定,洋人至今稱之。其翻譯機器書至數(shù)十種,于攻戰(zhàn)防守之事,尤所熟諳。該員現(xiàn)辦金陵機器局差,若蒙恩命飭下隨同辦理江海防務,必能規(guī)劃機宜,確有把握?!盵7](P27-28)
1894年11月16日,清廷光緒皇帝頒諭,以旅順告急,丁汝昌統(tǒng)帥海軍不能得力,著革去尚書銜,摘去頂戴帶罪立功,以觀后效。
同日,光緒皇帝召見直隸后補道徐建寅,著他前往北洋查驗船械?;实勖嬷I他“海軍一切情形,一并訪查,回京稟報”。[1](P89)
1894年11月16日(光緒二十年十月十九日),光緒皇帝著徐建寅赴北洋查驗軍械諭旨:
諭軍機大臣等:本日召見之直隸后補道徐建寅,著赴北洋,將“鎮(zhèn)遠”、“定遠”等船炮位情形,詳細察看,并赴機器局查驗合膛炮彈現(xiàn)存若干,是否敷用,據(jù)實稟明督辦軍務處轉(zhuǎn)奏。[1](P54)
第二天,朝廷傳諭李鴻章,著將北洋各艦開赴大沽,令徐建寅查驗復奏。
徐建寅雖不是北洋海軍的官員,卻對海軍戰(zhàn)法及艦炮運用理論深有造詣,無疑是奉旨查驗北洋海軍公正辦事的最佳人選。徐建寅奉旨查驗赴天津,面謁北洋大臣李鴻章。李鴻章早已看透這次查驗海軍主要是針對他和丁汝昌而來,但他不敢公開抗旨,便暗中抵制,聲稱海軍各艦不能來大沽,要徐建寅去威海查驗。徐建寅經(jīng)請示朝廷同意,先赴天津機器局(生產(chǎn)彈藥,其總辦張士珩系李鴻章外甥),再赴軍械局(彈藥存儲、調(diào)拔部門)查驗,并將查驗結(jié)果先行具稟在案。
徐建寅前往北洋任務有二件,一是查驗艦艇及武器彈藥,二是訪察海軍將領(lǐng)的海戰(zhàn)能力。前者是評估北洋海軍實際戰(zhàn)斗力,后者是考察海軍將領(lǐng)的海戰(zhàn)素養(yǎng)及知識技能,以便就北洋海軍的領(lǐng)導改組或人事調(diào)整提供依據(jù)。
12月2日,徐建寅離開大沽,搭乘輪船赴煙臺。8日,徐建寅由陸路到威海。9日到達劉公島查驗北洋海軍。在威海基地,徐建寅詳細查驗北洋海軍除魚雷艇以外的全部兵艦、艦炮、彈藥。有兵艦“定遠”、“鎮(zhèn)遠”兩艘鐵甲艦以及“鎮(zhèn)邊”、“鎮(zhèn)中”、“鎮(zhèn)南”、“鎮(zhèn)北”、“鎮(zhèn)東”、“鎮(zhèn)西”六艘炮艇,其中“來遠”艦在黃海海戰(zhàn)受重創(chuàng)尚未修復,“鎮(zhèn)遠”在返航威海進港時發(fā)生觸礁事故后,就地搶修。徐建寅商令“將塞門敦土填入夾層之門,以期堅固”,做權(quán)宜之計,但不能出海作戰(zhàn),要進船塢修理?!版?zhèn)遠”號在威海進港中的觸礁事故不是偶然的,它暴露出海軍平時訓練、管理的弊端。
徐建寅查驗北洋海軍,遂寫出查驗報告《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見文后“附錄”),此稟系手稿,由中國書店張宗遜先生在古籍舊書中發(fā)現(xiàn),由煙臺海軍學院教授蘇小東獲悉處置,手稿原件,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編研室。此稟除正文外,還有三個附件,《察訪北洋海軍優(yōu)劣折》,《北洋海軍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種彈子數(shù)目清折》,《北洋海軍存庫備用各種大炮彈子數(shù)目清折》。
徐建寅查驗北洋海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訪察海軍各級將領(lǐng)優(yōu)劣,這項工作是對北洋海軍軍官的素質(zhì)評估,并寫出16名將官 “言過其實,不可用”、“人尚可用,操守難信”、“狡猾不可用”、“樸誠可用”、“誠實可用”、“尚可用”、“勇敢,可帶兵船”、“勇敢,可帶雷艇”等評語。
于此同時,徐建寅查驗海軍武器裝備。在海戰(zhàn)中,艦艇,火炮,彈藥是基本要素,彈藥充沛,炮火猛烈,才能戰(zhàn)勝敵艦。然而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zhàn)中,彈藥不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徐建寅對北洋海軍艦艇,火炮的查驗,尤其是彈藥的查驗是數(shù)學計算,清點統(tǒng)計它的客觀和公證性,它的準確和可靠性,無庸置疑。這個奉旨查驗船械的報告對研究日本侵略中國的甲午戰(zhàn)爭,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其報告本身具有極大的權(quán)威性。
從稟文中,船存大炮彈子數(shù)目清折和庫存大炮彈子數(shù)目清折中,觀察到一個事實,艦船在攜帶炮彈不足的情況參加海戰(zhàn),而大量炮彈卻躺在倉庫里,其直接削弱戰(zhàn)斗力發(fā)揮如“定遠”,“鎮(zhèn)遠”兩艦載305毫米主炮4門(1門被倭彈擊傷),現(xiàn)“定遠”船存開花子炮彈147顆,鋼子炮彈128顆,“鎮(zhèn)遠”船存開花子炮彈146顆,鋼子炮彈116顆。其它“靖遠”,“來遠”,“濟遠”等艦船存,庫存眾多炮彈數(shù)目也清楚列明。
由此可知,如此眾多炮彈為何沒有參與黃海海戰(zhàn),顯然該炮彈不在戰(zhàn)艦上。顯然它躺海軍基地的倉庫里。卻犯下戰(zhàn)備上的嚴重錯誤。其有悖海軍章程,也是公理和法規(guī)所不允許的。
1894年12月10日,徐建寅離開威海,經(jīng)煙臺返回津京。在他離開威海的第二天,丁汝昌致電李鴻章,請求將徐建寅調(diào)派到北洋海軍任職。該電文對徐建寅作了良好的評價,說他“來威海勘驗,所說悉中機竅,戰(zhàn)守機宜,頗知要領(lǐng),忠勇之發(fā),溢于言表?!边@封電函經(jīng)總理衙門轉(zhuǎn)奏朝廷。然而光緒皇帝此時要撤換丁汝昌,而不是給丁汝昌配副手,所以朝廷沒有批準丁汝昌的請求。
李鴻章為丁汝昌代奏,寄譯署(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已該)李鴻章發(fā)丁提督電:
“定”“鎮(zhèn)”兩艦,原系徐建寅監(jiān)造,昨來威勘驗,所論悉中機竅,戰(zhàn)守機宜,頗知要領(lǐng),忠勇之發(fā),溢于言表??煞穹钆闪舸驗樘岫綆娃k,或作監(jiān)戰(zhàn)大員,良多裨益云。請代奏。鴻。[8](P259)
同年12 月12日,山東巡撫李秉衡奏請將丁汝昌以貽軍機罪明正典刑。17日,皇帝發(fā)布上諭,將丁汝昌拿交刑部治罪。12月18日,皇帝又諭,著李鴻章詳加遴選,奏保海軍統(tǒng)帥。諭旨中提出三名人選,李和,楊用霖,徐建寅。
譯署(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致電旨李鴻章
譯署發(fā)電(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戌刻到):
奉旨:昨降旨將丁汝昌拿問治罪。海軍統(tǒng)帥需人,著李鴻章于海軍將領(lǐng)中詳加遴選,據(jù)實奏保,侯旨擢用。李和、楊用霖二員管駕海艦,素稱得力,道員徐建寅近往威海察看船只,據(jù)丁汝昌電,頗稱其能。此數(shù)人才是否能擢受提鎮(zhèn),抑或暫令署缺,察其果能勝任,再予除授,李鴻章應悉心酌度,迅速復奏。[8](P279)
自從11月16日,皇帝召見徐建寅奉旨查驗威海船械到12月18日上諭,他成為接替丁汝昌的人選之一,一般看來,似乎難以揣測。在外界認為,這是朝廷早有此意,即“道員徐建寅自京來威海勘‘鎮(zhèn)遠’,蓋軍務處將以建寅代汝昌”。[9](P69)其實,不論是朝廷早有此意,還是后來的想法,從皇帝接連頒諭內(nèi)容可知,都表明光緒皇帝撤換丁汝昌決心。
同年12月20日,李鴻章致電譯署復奏說,李和為小船“平遠”管帶,才具稍短,楊用霖以大副代理“鎮(zhèn)遠”管帶,未便超升,徐建寅系文官,未經(jīng)戰(zhàn)陣。李鴻章用三言兩語就把皇帝諭旨推翻掉。皇帝審定的三個海軍提督人選,竟然無法推行。
李鴻章復奏諭旨致電總理衙門
寄譯署督辦軍務處(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辰到)李鴻章發(fā):
東海關(guān)道劉含芳電:頃閱邸鈔,丁提督逮問進京,在朝廷馭將之法,操縱自有權(quán)衡。然水師統(tǒng)將,卻僅實缺總兵劉步蟾一人,更難駕馭得宜。……鴻章昨奉電諭,垂詢提督勝任之員,躊躇再四,未敢遽行定擬?!缋詈透А捌竭h”小船,才具稍短,楊用霖以大副代理“鎮(zhèn)遠”管駕。雖尚得力,未便超升。徐建寅系文員,未經(jīng)戰(zhàn)陣。丁汝昌前請幫辦、監(jiān)戰(zhàn),似系借此卸責之意,未可遽為定論。……鴻。[8](P284)
然而李鴻章在復奏譯署電諭中,卻說假話,事實上李和甫帶的“平遠”號不是小船,而“是一艘排水量2100噸,航速14節(jié),載炮11門,魚雷發(fā)射管4具的巡洋艦?!盵10](P67)
李鴻章在復奏中又稱,徐建寅系文員,未經(jīng)戰(zhàn)陣,丁汝昌前請幫辦監(jiān)戰(zhàn),似系借此卸責之意。其實,在我國歷史上的儒將,并不乏人,宋朝的文職官員、未經(jīng)戰(zhàn)陣的李綱在金兵圍攻開封時。臨危受命,守住開封京城。至于近代各國將領(lǐng)均有軍官學校出身,不乏其人。徐建寅對海軍戰(zhàn)法早有研究。他翻譯引進西方先進戰(zhàn)法書籍,《水師操練》、《輪船布陣》二種,江南制造局翻譯館1873年刊印。前者是部海軍訓練和戰(zhàn)法的教材,后者是部艦艇編隊陣法海戰(zhàn)著作。還譯《炮與鐵甲論》等。他又熟諳魚雷、水雷的戰(zhàn)術(shù)運用。他在德國基爾海軍基地,曾和鎮(zhèn)將交流、切磋鐵甲艦的功效,深知“鐵甲艦保護海邊者,須乘敵船尚未泊定,或尚未據(jù)我??谥畷r,我應由內(nèi)速即沖出攻擊,使其潰退,方操勝算?!盵10]
李鴻章在復奏中又稱,“丁汝昌前請幫辦監(jiān)戰(zhàn),似系卸責之意”。 丁汝昌自知在海戰(zhàn)上不行,他推祟徐建寅,奉派留艦或為提督幫辦,或做監(jiān)戰(zhàn)大員,這元可非議。客觀上丁汝昌要為北洋海軍渡過難關(guān),然而李鴻章先為丁汝昌代奏此請求,現(xiàn)又改口說丁汝晶“似有卸責之意”。前后兩次奏折,僅隔9天,其內(nèi)容截然不同,李鴻章用揣測取代丁汝昌主張,又玩出爾反爾手法。李鴻章用心目的,首先用揣測卸責之意,阻止朝廷派來海軍幫辦或監(jiān)戰(zhàn)大員,其次,用徐建寅系文員阻止諭旨。
李鴻章剛拒絕三名提督候選人,又得“線報”,朝廷提議馬復恒替代丁汝昌,李鴻章?lián)屜戎码姸∪瓴苤\對策。
1895年1月17日傍晚,李鴻章給丁汝昌發(fā)密電稱,“聞徐建寅力贊馬復恒任海軍提督一職,即日籌度,密復?!?/p>
李鴻章致電丁汝昌密謀對策,寄丁提督(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十二日申刻):
峴師電,督辦軍務處公論,均以馬復恒勝任海軍提督之任,囑即奏保。聞徐建寅力贊馬道。其才具魄力,是否尚勘造就?鹿島之戰(zhàn),是否在船駕馭?中外各員能否妥協(xié)?望即日籌度,據(jù)實密復。鴻[8](P334)
在當天深夜,李鴻章接到新任欽差大臣劉坤一來電,“海軍提督缺懸已久,此間公論均以馬道復恒力能勝任?!坝纱丝吹剑铠櫿略谶@以前,已致電丁汝昌籌度、密謀對策。李鴻章可稱是耍詭計、玩權(quán)術(shù)的老手。其用意是先采集馬復恒數(shù)據(jù),然后用此數(shù)據(jù)否定馬復恒接任提督之職。
劉坤一致電李鴻章,傳旨:
劉峴師來電(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十二日亥刻到):
頃有旨令馬道復恒引見,大約為海軍提督一缺,應請尊處保奏,或補或署,暫緩引見,以免往返需時,得以及早整頓。所遺海軍海軍營務處差,可否以徐建寅接辦?統(tǒng)籌卓裁。坤,文。[8](P335)
第二天(1月18日)上午,丁汝昌就李鴻章密電,回復密電說,馬復恒當過幾艘艦的管帶,會辦魚雷局,鹿島之戰(zhàn),尚未到船。頃接電后,面與馬道熟商,馬復恒表示自己才力不及,萬難勝任,懇切力辭。談及徐建寅才力勝其百倍,于海軍情形大局實能勝任。對此,丁汝昌仍然是據(jù)實密電稟報,說明丁汝昌仍然想覓海軍將才。
丁汝昌給李鴻章回復密電(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辰刻到):
馬道復恒,前曾管帶“操江”、“康濟”、“海鏡”各艦,嗣經(jīng)會辦旅順魚雷局,鹿島之戰(zhàn),尚未到船。因昌戰(zhàn)后回旅,受傷臥病,不能照料全軍,素知馬道心地明爽,故邀會辦海軍營務處,借資臂助。頃接電后,面與馬道熟商,據(jù)稱才力不及,萬難勝任,中外各員亦未能妥協(xié),懇切力辭。談及徐道建寅,才力勝其百倍,于海軍情形大局實能勝任。若奉簡來統(tǒng)水師,必有成效等語。亦是實情,不能不據(jù)實電復,請憲裁酌奪。昌。元子。[8](P336)
在同一時刻,李鴻章把丁汝昌回復密電轉(zhuǎn)發(fā)給劉坤一。該電文說,查馬道復恒前曾管帶“操江”、“康濟”各運船,皆非外海戰(zhàn)船。以此說明才具不長戰(zhàn)船,難以駕馭洋將,故不勝提督之任。同時該電文中,他只字不提丁汝昌回復密電中,馬復恒對徐建寅的高度評價和舉薦。李鴻章目的就是免除劉坤一再向朝廷奏報馬復恒推薦、舉薦徐建寅,“才力勝其百倍……若奉簡來統(tǒng)水師,必有成效等語?!边@是李鴻章又一次用權(quán)力對徐建寅的阻撓。然后,丁汝昌在回復密電中說:“這是實情,不得不據(jù)實電復?!惫卣f,丁汝昌在電文中并無私心,他仍然盼望覓得海戰(zhàn)人才,以達到抗擊日本海軍??墒抢铠櫿聟s不同,就國家民族安危不顧,用種種借口,阻撓拒絕馬復恒接任北洋海軍提督之職。
李鴻章復電給劉坤一。
寄劉峴師(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辰刻):
文電悉。承關(guān)照,感甚。本日奉電旨,飭海軍當差之馬道復恒來京引見等因。查海軍奏定章程內(nèi)開,提督缺出,在實缺總兵內(nèi)擇其資深勞多勛望素著者,由北洋大臣咨會海軍衙門請簡放,又海軍各缺,一時無合例應補人員,準擇其資深勞多者升署。仍扣滿應歷資俸,辦事無過,再請補授各等語。是提督統(tǒng)帥全軍,責任綦重,定章本極詳慎。查馬復恒曾管帶“操江”、“康濟”各運船,皆非外海戰(zhàn)船。嗣經(jīng)會辦魚雷局,九月間丁汝昌鹿島戰(zhàn)后,傷病綦重,委令會辦海軍營務處,尚能耐勞。該道質(zhì)地樸實,才具不長戰(zhàn)船,閱歷亦少。現(xiàn)海軍各艦,雇用洋弁頗多,駕馭不易,將來快船購到,仍非參用洋將不可,若非統(tǒng)帥得人,鮮不僨事,未敢遽許馬復恒能勝提督之任。前奉電旨,令左翼總兵劉步蟾署理提督,似較穩(wěn)治。鄙見馬復恒仍令與徐道建寅會辦海軍營務處,俟察看該員等如果整頓得力,再引咨會海軍衙門照章核辦。倭欲猛撲威海,戰(zhàn)事方殷,未可遽易生手。乞轉(zhuǎn)商督辦軍務處核奏。鴻。[8](P336-337)
由此可知,從皇帝接連頒諭內(nèi)容可知,都表明光緒皇帝決心撤換海軍提督丁汝昌,然而皇帝上諭遭到李鴻章的抵制和阻撓。
本來,徐建寅查驗北洋海軍,負有訪察海軍提督的使命。而徐建寅也確實完成這項任務。他在《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中寫道,“至于海軍人才,訪有候選道馬復恒,現(xiàn)當海軍提督營務處差使。其人忠勇、樸誠、穩(wěn)練、精干,前歷充各船管帶十余年,嗣后總辦魚雷營,均能實力整頓,勞怨不辭,于海軍駕駛、行陣各事,皆極精熟,詢勘領(lǐng)袖海軍各軍?!钡旖ㄒ摹胺A”沒有抵達朝廷。
徐建寅在查驗威海船械后返京出任督辦軍務章京,在訪晤翁同和等廷臣時細言丁汝昌不能整頓海軍,可由馬復恒取而代之。此番評語一經(jīng)傳開,終于又掀起撤換丁汝昌之事。[11](P128)
綜上所述,北洋海軍提督人選,李和、楊用霖、徐建寅、馬復恒,在北洋大臣李鴻章的精心策劃、阻撓和封殺下,皇帝的諭旨無用了,皇帝的權(quán)威失靈了。在這場推行北洋海軍提督改組中,它遠遠地超越了主戰(zhàn)派和主和派之爭。其實質(zhì)是抗敵保國與畏敵避戰(zhàn)二者決策之爭。后者李鴻章取得了勝利,光緒皇帝以失敗而告終。顯然積極主張抗戰(zhàn)本身,無可厚非。當抗敵決策定下,那么在外海作戰(zhàn),御敵于國門之外,就海軍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的運用,要有海戰(zhàn)素養(yǎng)的主管人員去實施完成。可以說,責無旁貸的李鴻章既不懂海軍,又不會治軍,他是無法勝任的。
李鴻章領(lǐng)導北洋海軍無能,已成為朝廷諫臣們的眾矢之的。公眾和輿論也普遍認為李鴻章不懂海軍,治理無方,應對黃海海戰(zhàn)失敗負責。然而死豬不怕開(沸)水燙,依然我行我素。
1894年11月16日,光緒皇帝召見徐建寅,命他查驗北洋海軍船械,隨后赴天津面謁北洋大臣李鴻章。當他得知徐建寅的來意,心中頗不悅,海軍提督丁汝昌是他培植的親信,李鴻章歷來視北洋海軍為自家私產(chǎn)。不過李鴻章也盤算著,在創(chuàng)辦洋務時,徐建寅是他的舊屬,也許徐建寅不會給他難堪。據(jù)說,李鴻章曾令人暗示徐建寅,把調(diào)查船械報告做得“好”,就把山東青萊登道缺給他;據(jù)徐寶均說,三叔徐少虎(徐建寅第三個兒子)曾對他說,查驗威海船械,此行隨員12人,李鴻章要徐建寅代為搪塞,并允事過之后籌以肥缺。但是秉性耿直的徐建寅勉為其難。
清廷派徐建寅到天津、威海衛(wèi)等地調(diào)查海戰(zhàn)失敗原因。臨行前,“李鴻章派人向徐建寅示意,將授以美缺,并以厚禮贈徐之隨行人員?!盵12](P32)
此說系徐寶均聽其三叔徐少虎(徐建寅之三子,系作者之祖父)口述,徐少虎當時為徐仲虎(徐建寅)的隨員之一。[12](P32)
調(diào)查結(jié)果,便得罪了力圖粉飾自己治軍無方的李鴻章。在李鴻章看來,自己多年對徐建寅有提攜,去查驗前,又事先另有“關(guān)照”。據(jù)經(jīng)過情形稱,慶親王奕匡力劻一向仰慕徐建寅的洋務才能,曾親自結(jié)識并常請他王府內(nèi)治宴。親王聽說徐建寅從山東查驗返京,就派人中途迎接,在王府內(nèi)洗塵宴上,酒過三巡,徐建寅便把北洋海軍的衰敗情形,道得一清二楚。慶親王據(jù)此傳揚出去。這樣一來,自然令李鴻章極為不快,深怪徐建寅不顧二代情誼,遂遷怒于徐建寅了。但也自知理短,不敢公開發(fā)作。
李鴻章視北洋海軍為私產(chǎn),對海軍又一竅不通,用龜縮軍港、避戰(zhàn)保船,就注定了被動挨打,失敗告終。
中日大東溝口外海戰(zhàn),中國戰(zhàn)敗,還一意孤行,阻撓、拒絕海軍提督換人。最后致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滅,致使建設(shè)北洋海軍巨額軍費及歷年海軍費用打水漂。還造成我國北部海疆洞開。隨后中日海戰(zhàn),北洋海軍全軍覆滅。丁汝昌服毒自殺。李鴻章則把丁汝昌逼上了死路。
在甲午戰(zhàn)爭中,就主動出擊,拒敵于國門之外。如果要朝廷諫臣供謀略,他無此職責,要諫臣為布局獻策,也不符合《北洋海軍章程》。豈非越俎代皰。就外海殲敵,近海制敵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的運用,以及作戰(zhàn)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就港灣,基地的防衛(wèi)布局其戰(zhàn)法和作戰(zhàn)方案的制定和執(zhí)行,身居北洋海軍高官要職的李鴻章、丁汝昌責無旁貸理應完成這項任務和使命。李鴻章、丁汝昌實在無法勝任。
世人的常識,社會公認的準則,是居其職,應盡其事。基于此理,社會大眾期待李鴻章,丁汝昌治軍有方:軍紀嚴明,訓練有素,深諳戰(zhàn)法,善于編隊布陣,善于御敵于外海。然而,令人失望,丁汝昌屢戰(zhàn)屢?。夯诖死恚⒅G臣、社會賢達、公眾輿論要求撤換海軍提督丁汝昌是必然的。試問,這難道是帝后兩黨權(quán)利之爭嗎?
它是愛國和保國與乞和及投降之爭。它是反對入侵,反對日本殖民戰(zhàn)爭之爭。
1895年3月2日,李鴻章上奏折陳述對日議和的主張,認為割地之事,古今中外皆有,“但能力圖自強之計,原不嫌暫屈以求伸”,只是地有多寡要次之分,需力與爭辯,談判定有一番周折,……等等。[13](P311)居然他是一副茍延偷生的嘴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此乃婦幼皆知。然而李鴻章對日議和、談判、簽訂《馬關(guān)條約》,他竟用割地賠金之法,其一,確認朝鮮“獨立”,丟失傳統(tǒng)友邦;其二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其三,賠款銀二億兩又加三千萬兩;其四,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由此,國家和民族遭受深重災難,我國財力大傷,日本財力猛增,其侵華野心更瘋狂。
1895年4月13日,李鴻章簽約心切,竟“一天連發(fā)三電”,[13](P311)催逼清政府照日方改款定約。4月14日,清廷批準李鴻章“遵前旨與之定約”。李鴻章如愿以償,賣國求榮,報效敵國,創(chuàng)訂立喪權(quán)辱國的賣國條約之最。
李鴻章不懂海軍,治軍無能,卻力排主戰(zhàn)眾諫臣,堅持避戰(zhàn)保船,龜縮軍港。致使黃海大東溝中日海戰(zhàn),中方戰(zhàn)敗,繼又百般阻撓、抵制皇帝諭旨,拒絕海軍提督換人,對日乞和,照日方改款定約,迅速快捷簽約。實是耐人尋味!
甲午戰(zhàn)爭,中方戰(zhàn)敗,賴以支持李鴻章權(quán)力的北洋海軍潰敗殆盡,加之李鴻章對日乞和,簽訂喪權(quán)辱國《馬關(guān)條約》,致使國土喪失,遭殃。李鴻章“一生事業(yè),掃地無余”。
雖然李鴻章也是洋務運動開創(chuàng)人,其時做過善事。然而李鴻章背棄了洋務運動富國強民的指導思想。落得如此下場,可謂咎由自取。李鴻章必然把自已鉚釘在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
徐建寅著:《兵學新書》十六卷,進呈皇帝,奉旨留覽,1898年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書。徐建寅在該書的后序中對主和派(李鴻章)評論說:“歷觀史鑒,凡將兵主戰(zhàn)者,其子孫都不昌盛;割地償金主和者(賣國投降者),其子孫皆蕃衍。如有宋岳少保之后代,湮沒無聞,而秦檜之裔孫,至今蕃盛,此其尤彰明較著者也?!┦歉畹貎斀鹫撸渌钪?,系國家之版圖,其所償之金,系民間之脂膏,本非自己之財產(chǎn),故而不甚愛惜,樂得慷他人之慨,大作人情,以圖顯達,并可以從中染指而牟其利?!戎疗鋾r,而版圖已盡,寸金全無,常作愚公,仰人鼻息者,國家也。脂膏已竭,室如懸磬,野無青草者,民間也;甚至常作他人奴隸牛馬,子子孫孫永無出頭自主之日者,四萬萬黃種之民人也。而彼割地償金主和之臣,方且坐擁厚貲以作富翁,早附他族而作貴官?!盵14]
在這篇評論中,可以看到只要有向敵國乞和的割地償金(賣國投降)的主和派在策劃或參與其中,其結(jié)果必然是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無盡的禍害。李鴻章就是扮演這個角色。
據(jù)此就李鴻章而言,他在甲午戰(zhàn)爭和簽訂《馬關(guān)條約》過程中,他刻意達到了私欲得逞,既是把持北洋海軍視作已有,又是乞和求榮,保持榮華富貴。顯然,不是工作失誤。
盡管李鴻章知道,高官厚祿予以功者,恥辱懲罰予以罪者,李鴻章不是無功不受祿,而是相反,他作事理應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要知道,他多做善事是應當?shù)摹H欢铠櫿聢?zhí)意走向禍國殃民之極端。但是功與罪、善與惡不是財務帳。從這個意義上說,功罪之間不能用抵扣行事,更不能用加減法結(jié)算。
在中國社會,無論從法律層面比照,還是從道德范疇審視,它都是與法與理有悖。李鴻章應當知道,凡是策劃、參與、訂立、組織、實施分裂國家領(lǐng)土、危害國家主權(quán)、侵犯民族利益的人。必然難免其責。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國與賣國,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慨念,倘使把兩者混為一談,要么是愛國理念不清,致使認定害國行徑不明;要么是模糊到是非不分,從而導致善惡、好壞分辨不清。試問,在這樣的叛國案例中,難道主犯、首犯、共犯不復存在?那定是咄咄怪事。顯而易見,這種做法或理念,只是戲弄自己,無助于弘揚正氣,無助于頌揚愛國者高尚情操,無助于愛國主義教育和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更無助于國家領(lǐng)土完整和中國社會繁榮昌盛。
附錄:
上督辦軍務處 查驗北洋海軍稟
徐建寅
敬稟者,竊建寅于十月二十日接奉扎行內(nèi)開:光緒二十年十月十九日,軍機處交出本日軍機大臣面奉諭旨:本日召見之直隸候補道徐建寅著前赴北洋,將“鎮(zhèn)遠”、“定遠”等船炮位情形詳細察看,并赴機器局查驗合膛炮彈現(xiàn)存若干,是否敷用,據(jù)實稟明督辦軍務處轉(zhuǎn)奏。欽此。合亟恭錄,札該道欽遵辦理。等因。奉此,并蒙面諭:將海軍一切情形,一并訪察,回京稟覆。遵即馳赴天津,面謁北洋大臣李鴻章。據(jù)稱海軍各艦未能駛來大沽,飭即前赴威海察驗。當即電請鈞示遵行,一面先赴機器局軍械局查驗。將所造各彈,親自比量尺寸,均尚合度。據(jù)稱九月初以后已造三百余顆運送威海。續(xù)經(jīng)造成存局者尚有二百余顆,又九月間向外洋定購一千顆,明春二月間可到等語。業(yè)將大概情形先行具稟在案。嗣于十一月初六日搭附商輪前往煙臺,由陸路馳抵威海。歷將“鎮(zhèn)遠”、“定遠”、“濟遠”、“靖遠”、“來遠”、“平遠”、“廣丙”等各鐵甲兵輪之船身、炮位、子彈詳細察驗。所有各炮合膛彈子,在船在庫數(shù)目另單開呈。查得“鎮(zhèn)遠”于十月中旬由旅順駛回威海,進口之時,”定遠“在前,”“鎮(zhèn)遠”隨之,值橫風甚大,誤至下風,觸于礁石。在后船之人目見“鎮(zhèn)遠”跳躍五次,蓋因船身甚堅,駛力甚猛,下觸堅石,兩堅相遇,故致跳上鄭下也。幸船有夾底,外層雖破,內(nèi)層未損,不致沉沒?,F(xiàn)經(jīng)設(shè)法修理,建寅商令將塞門敦土填入夾層之內(nèi),以期堅固。此乃權(quán)宜之法,總不如進塢修理之善。所惜旅順已失,北洋無船塢可進。如能設(shè)法駛至南洋進塢修理,自屬益臻妥善。至于海軍人才,訪有候選道馬復恒,現(xiàn)當海軍提督營務處差使。其人忠勇,樸誠,穩(wěn)練,精干,前歷充各船管帶十余年,嗣后總辦魚雷營,均能實力整頓,勞怨不辭,于海軍駕駛,行陣各事皆極精熟,洵堪領(lǐng)袖海軍各員。其余各員優(yōu)劣另單開呈。此外,尚有沿途訪聞海軍原定章程多有不妥,并弊端陋習以及近時軍情,敵情,容隨即詳晰稟陳。所有察驗緣由理合稟覆。是否有當,伏候。
鈞鑒。專肅恭請
福安!
職道徐建寅謹稟
附件一 察訪北洋海軍各員優(yōu)劣折
海軍右翼總兵帶“定遠”鐵甲船劉步蟾,福建侯官縣人。言過其實,不可用。
代理海軍中軍左營帶“濟遠”快船盡先都司林國祥,廣東新會縣人。人尚可用,操守難信。
升用總兵海軍右翼左營副將帶“來遠”快船邱寶仁,福建侯官縣人。奸猾不可用。
海軍中軍右營副將帶“靖遠”快船葉祖珪,福建侯官縣人。樸誠可用。
升用游擊海軍后軍前營都司帶“平遠”兵船李和,廣東三水縣人。樸誠可用。
海軍中營游擊代帶“鎮(zhèn)遠”鐵甲船本任副管駕楊用霖,福建閩縣人。樸誠可用。
盡先補用守備帶“廣丙”快船程璧光,廣東香山縣人。尚可用。
海軍精練左營游擊帶“康濟”練船薩鎮(zhèn)冰,福建人。樸誠可用。
海軍精練前營游擊帶“威遠”練船林穎啟,福建人。尚可用。
福建盡先游擊代理海軍后營都司帶“鎮(zhèn)北”炮船呂文經(jīng),福建廈門人。誠實可用。
前遇順大副千總范效國,浙江鄞縣人。勝兵船大副之任。
守備充“鎮(zhèn)遠”槍炮大副曹嘉祥,廣東人。勇敢,可帶兵船。
千總前充“靖遠”船械三副又充“廣乙”大副溫朝儀,安徽人。勝兵船大副之任。
海軍盡先游擊充“靖遠”大副劉冠雄,福建人??蓭П?。
縣丞銜帶左一魚雷艇王登云,天津縣人。勇敢。
王春榮,奉天小平島人。勇敢,可帶雷艇。
附件二 北洋海軍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種彈子數(shù)目清折
計開
“定遠”三十生特半炮四尊(內(nèi)一尊于大東溝接仗被倭彈擊傷)
開花子 一百四十七顆 鋼子 一百二十八顆
十五生特炮兩尊
開花子 二百零三顆 鋼子 三十八顆
子母彈 三十顆
“鎮(zhèn)遠”三十生特半炮四尊
開花子 一百四十六顆 鋼子 一百十六顆
十五生特炮兩尊
子母彈 三十顆 鋼子 三十七顆
開花子 三百零二顆 (“鎮(zhèn)遠”船現(xiàn)尚未修好)
“靖遠”二十一生特炮三尊
開花子 一百零一顆 鋼子 六十三顆
六[英]寸口徑炮二尊
開花子 一百三十七顆 鋼子 二十三顆
“來遠”二十一生特炮兩尊
開花子 五十六顆 鋼子 四十四顆
十五生特炮一尊(原系兩尊,于大東溝接仗被倭擊毀一尊)
開花子 七十九顆 鋼子 二十三顆
子母彈 十九顆 (“來遠”船現(xiàn)尚未修好)
“濟遠”二十一生特炮兩尊
開花子 一百十四顆 鋼子 五十六顆
十五生特炮一尊
開花子 一百十六顆 鋼子 八十六顆
子母彈 十顆
“平遠”二十六生特炮一尊
開花子 無 鋼子 三十五顆
十五生特炮兩尊
開花子 一百五十二顆 鋼子 一十八顆
子母彈 二十顆
“廣丙”十二生特快放炮三尊
開花子 二百零五顆 鋼子 三十八顆
“鎮(zhèn)遠[邊]”守口炮船十一[英]寸口徑炮一尊
開花子 十六顆 群子 十顆
凝鐵彈 二十五顆 子母彈 四顆
三[英]寸口徑十三磅子炮兩尊
開花子 七十四顆 子母彈 六十六顆
雙層開花子 七十九顆 群子 二十顆
“鎮(zhèn)中”守口炮船十一〔英〕寸口徑炮一尊
開花子 十八顆 子母彈 十四顆
凝鐵彈 二十顆 群子 六顆
三[英]寸口徑十三磅子炮兩尊
開花子 三十顆 子母彈 七十顆
雙層開花子 八十顆 群子 二十八顆
“鎮(zhèn)南”守口炮船十一[英]寸口徑前膛炮一尊
開花子 二十五顆 子母彈 四顆
凝鐵彈 二十七顆 群子 十四顆
三[英]寸口徑十二磅子炮二尊
開花子 一百九十九顆 子母彈 七十顆
雙層開花子 八十顆 群子 二十四顆
“鎮(zhèn)北”守口炮船十一[英]寸口徑炮一尊
開花子 十八顆 子母彈 九顆
凝鐵彈 三十三顆 群子 十六顆
三[英]寸口徑十二磅子炮二尊
開花子 四百三十三顆 子母彈 七十一顆
雙層開花子 八十顆 群子 十六顆
“鎮(zhèn)東”守口炮船十一[英]寸口徑炮一尊
開花子 十九顆 子母彈 十顆
凝鐵彈 三十八顆 群子 十一顆
三[英]寸口徑十二磅子炮二尊
開花子 五十七顆 子母彈 七十顆
雙層開花子 七十九顆 群子 二十顆
“鎮(zhèn)西”守口炮船十一[英]寸口徑炮一尊
開花子 二十二顆 子母彈 八顆
凝鐵彈 三十三顆 群子 十八顆
三[英]寸口徑十二磅子炮二尊
開花子 二百六十五顆 子母彈 六十幾顆
雙層開花子 八十顆 群子 二十四顆(光緒二十年十一月 日)
附件三 北洋海軍存庫備用各種大炮彈子數(shù)目清折
計開
三十生特半開花子(定、鎮(zhèn)兩船用) 一百十顆
二十一生[特]開花子(靖、來、濟三船用) 六百八十一顆
十五生[特]開花子(定、鎮(zhèn)、來、濟、平五船用) 三百八十五顆
六[英]寸口徑炮用開花子(靖遠用) 三百四十顆
十二生[特]快放炮用開花子(廣丙用) 一百五十七顆
[1] 汪廣仁、徐振亞.中國近代科學先驅(qū)徐壽父子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2] 徐泓.徐壽、徐建寅與中國近代科學的引進[J].出版史料,2008,(2).
[3] 李鴻章全集?電稿:第二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299)[Z].卷十六,故宮博物院1932年鉛印本.
[5] 李鴻章全集?電稿:第三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763)卷二一[Z].故宮博物院1932年鉛印本.
[7] 汪叔子編.文廷式集[M].北京:中華書局,1933.
[8] 李鴻章全集:(三),電稿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9] 姚錫光.東方兵事記略[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zhàn)爭(第1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0] 徐建寅著.歐游雜錄[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11] 翁同和.翁文恭公日記:第33冊[M].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12] 徐寶均.關(guān)于先祖徐壽、徐建寅的一些軼事[J].無錫文史資料:第七輯,1984年.
[13] 徐泰來.中國近代史記:上冊[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14] 徐建寅.兵學新書[M].1898年印,北京大學圖書館,書號:8909/2913.
責任編輯:侯德彤
An Examination of Xu Jian-yin’s Inspection of Warships and Weapons
XU Hong
(Advanced Training Center, China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Shanghai 200233, China)
In 1894, the Chinese navy was defeated by the Japanese navy on the Yellow Sea. Emperor Guang Xu decreed Xu Jian-yin investigate and inspect the North Marine Navy, but did not receive any report. Later Xu’s manuscript was discovered, revealing 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his investigation and inspection. It was a pity that the report with the problems he had discovered failed to reach the court and that the malpractice of the North Marine was not corrected.
Xu Jianyin; inspect warships and weapons; colonial war; Treaty of Shimonoseki
K256.3
A
1005-7110(2010)03-0091-09
2010-05-28
徐泓(1933-),男,江蘇無錫人,研究員,徐壽研究會副理事長,系徐建寅曾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