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芹
(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湖南商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共產黨執(zhí)政各國提高黨員素質以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比較研究
唐小芹
(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湖南商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各國共產黨提高黨員素質以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相同點,表現(xiàn)為基本上都能關注到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廉潔從政意識及民主意識的培育;各國共產黨提高黨員素質以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不同點,表現(xiàn)在黨員干部隊伍政治信仰及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優(yōu)劣不同,聯(lián)系群眾的工作作風上疏密有別,民主法治素質及依法行政上差異較大,以及執(zhí)政黨懲治腐敗力度和民眾對執(zhí)政黨及黨員干部信任度存有差別。通過對各國共產黨提高黨員素質以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進行比較,能使我們深刻認識加強黨員素質建設的緊迫性與重要性,進一步提升黨員素質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各國共產黨;黨員素質;執(zhí)政能力;比較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lián)乃至東歐共產黨領導的9個社會主義國家相繼喪失政權、改旗變色,且因比較平靜、少有抗爭及大規(guī)模暴亂(除羅馬尼亞外),被西方稱之為“天鵝絨般的革命”。探究其深層根由,乃蘇聯(lián)東歐各國內部和外部、歷史和現(xiàn)實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及合力作用的結果??v觀蘇東劇變的全過程則不難發(fā)現(xiàn),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存在的嚴重問題是劇變的關鍵,而在黨的自身建設中黨員干部整體素質優(yōu)劣又是影響執(zhí)政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汲取歷史教訓,著力加強黨員素質建設,理應成為執(zhí)政黨建設特別是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
1.看到了從政治思想上建設黨的重要性,重視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
早在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成立之初,列寧就強調,俄國社會民主黨應“完全站在馬克思理論的基礎上”[1](P202)。為了建設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為了確立馬克思主義在俄國黨內的指導地位,列寧同形形色色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進行了堅決斗爭。1927年斯大林也指出:“組織統(tǒng)一只有建立在牢固的思想統(tǒng)一基礎之上,那它才是不可動搖的。”[2](P246)蘇東共產黨在早期、中期能夠注重從思想上建黨,保障了黨的思想統(tǒng)一與組織統(tǒng)一。此外,越南共產黨和古巴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都重視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越共在“革新開放”時期,堅持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擺在首位,并借此提升黨的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古共在四屆五中全會專門討論了改革開放時期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卡斯特羅明確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到古共“生存的基礎”的高度。這一認識還落實到古共對黨的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上。1990年以來,黨員干部先后有50多萬人次參加體系完備的黨校系統(tǒng)的培訓,每個新黨員在基層黨校接受至少100個小時的黨性教育[3]。重視思想建設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共產黨員的永恒課題”[4]。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黨仍然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各項建設的首位,把它作為黨的組織建設與作風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致力于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
2.開展反腐敗斗爭,并通過反腐倡廉教育培育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政意識
世界上由共產黨執(zhí)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均認識到腐敗問題的嚴重性,開展了建章立制、嚴治嚴打的整黨整風運動。1995年起越共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肅貪和反行賄運動。1996年越共八大將反腐敗列為主要議題之一。1997年越南國會通過新《刑法》,規(guī)定貪污達到一定數(shù)額將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標志重典治腐的大幕開啟。1998年越南國會頒布反腐敗斗爭專項法令,界定各種腐敗行為并規(guī)定相應處罰措施。2001年4月,越共九大再次強調堅決開展反腐斗爭并決定繼續(xù)加強整黨、建黨工作,以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戰(zhàn)斗力[5](P12)。當時的越共總書記農德孟指出,根除腐敗和官僚作風是“保證黨完全純潔和健康,鞏固人民對越南黨和國家的信心和信任的惟一手段”[6]。在反腐問題上,古共認識也較為清醒,第二書記勞爾·卡斯特羅強調:“腐敗將一直伴隨我們,但是我們必須將腐敗控制在踝關節(jié)以下,絕不能讓它達到我們的脖子位置?!保?]同時,致力于法制化反腐,制定《國家干部道德法規(guī)》,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規(guī)定了26條戒律。還構建起黨內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組成的監(jiān)督網絡,如設立直屬古共政治局領導的全國群眾舉報委員會和從屬財政部領導的全國審計辦公室,加大對干部隊伍和財政運行的監(jiān)管力度。在中國,針對我們黨的黨員干部中出現(xiàn)的腐敗問題,鄧小平早就看到“在整個改革開放中都要反對腐敗”,把反腐敗視為關系到黨生死存亡的一場嚴重的政治斗爭。黨的十七大以來,更注重從根本和源頭上反腐,加強了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將黨員干部的廉政意識、法紀意識等方面教育提到新的認識高度。
3.提升黨員干部法律素質,推進制度建黨與依法行政
實行“革新開放”以來,越共就注重從制度上加強黨的建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如中央委員會工作制度、基層民主制度、財產申報制度、財政公開制度等。越共九大通過的新黨章,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和每個黨員都要按照這一黨內根本法規(guī)辦事。越共七大通過的《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國家建設綱領》規(guī)定:“黨保持與人民的密切關系,將自己置于人民的監(jiān)督之下,并且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開展活動。”在我國,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寫入憲法,使“依法治國”方略成為憲政目標。同時還借助強化黨員干部法律知識任前考試和在崗培訓,促使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法制觀念增強,法律素質和執(zhí)法水平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國的進程得以不斷推進。
4.注意推進人民民主和黨內民主,培育黨員民主意識
一方面在二戰(zhàn)后,東歐各國共產黨在國內建立共產黨起領導作用、各政黨共同參與的人民民主制度,國家政治生活和諧有序??上Т酥贫鹊奶剿骱蛧L試旋遭中斷。另一方面,各國共產黨開展黨內民主建設,如在波蘭,哥穆爾卡在1956年10月舉行的波蘭統(tǒng)一工人黨二屆八中全會上提出民主化的改革方向,并將黨內生活民主化作為整個民主化進程的基本保障條件,后又推行議會三級差額選舉和工會秘密表決制。在匈牙利,納吉·伊姆雷等中央領導人曾提出發(fā)展民主的要求,但因步驟過急而誘發(fā)“匈牙利事件”。在捷克斯洛伐克,主張黨的作用通過黨組織、黨員來發(fā)揮,加強黨內民主等??梢哉f,東歐各國共產黨在推進黨內民主化方面做出了改善蘇聯(lián)模式的大膽嘗試,但此類改革因為蘇聯(lián)所不容而遭扼殺。蘇聯(lián)在戈爾巴喬夫執(zhí)政后,正式開始解決“專制官僚體制”這一“黨革新的根本問題”,但因其引發(fā)各
種反共的政黨、組織的恣意發(fā)展并造成蘇共的悲劇性結局,而使推進黨內民主化的努力成效盡失[8](P80-82)。而中共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十六大、十七大以來高度重視民主集中制建設,健全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制度、黨內選舉制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以保障黨內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1.黨員干部隊伍政治信仰及其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優(yōu)劣不同
首先,蘇東等國共產黨放棄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導致黨的思想路線異?;靵y,而以中共為代表的共產黨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蘇聯(lián)領導人特別是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逐步在黨的指導思想上去馬克思主義化,從1988年6月到1991年7月的中央全會所通過的黨的重要文件里對馬克思主義只字不提。其次,不同國家共產黨廣大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度不同。蘇共在黨內推行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造成黨員失去共同信念和理想,進而導致思想上的混亂與組織上的分裂。自1990年1月戈爾巴喬夫表示愿意接受多黨制始,蘇共黨內思想日趨混亂,廣大黨員失去依歸感。與蘇共不同,古共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引領古巴渡過困難的根本動力,同時堅定廣大黨員的政治理想信念,提出“古巴寧可沉入大海,也絕不改變航向”,這使古巴作為地處美國等資本主義勢力包圍之下西半球唯一的共產黨執(zhí)政的國家屹立不倒。而中共中央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即提出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1992年初,鄧小平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時又指出:“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 保?](P369)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江澤民再次深刻指出:“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以及最近南斯拉夫政局的演變等事件,除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外,執(zhí)政黨內和群眾發(fā)生了思想變化,思想混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保?0]隨后開展“三講”教育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等活動,致力于提高廣大黨員的黨員意識、宗旨意識及思想政治素質。其后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也起到了統(tǒng)一全黨思想及提高黨員干部思想理論素質的作用。
2.黨員干部在民主法治素質及依法行政上有較大差異
最初俄共還保留黨內民主的好傳統(tǒng)。但在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的集權制使黨內民主遭受嚴重踐踏,由此導致官僚主義的泛濫和黨群關系的疏離。1991年7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的蘇共綱領草案完全放棄民主集中制,導致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在黨內嚴重泛濫,黨員紀律松弛,從而走向反面,加速了蘇共的瓦解。二戰(zhàn)后誕生的歐亞社會主義國家對蘇共式高度集權政黨運作模式的盲目移植引進,在相當長一段時期造成其黨內生活的不正常,黨內民主在“政治鹽堿地”之上生長艱難。由此,一度生機勃勃的東歐共產黨逐步演化成萬馬齊喑的官僚化組織。正是因為缺乏現(xiàn)代民主政治經驗,在民主政治的迅猛發(fā)展和突如其來的民主選舉中,東歐共產黨驚慌失措并紛紛喪失政權[11]。從蘇東各黨的蛻變到社會制度逆轉的過程來看,正在于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這些嚴重的現(xiàn)實教訓,使中國共產黨更深刻認識到“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把民主集中制置于黨的制度建設的首位,將民主集中制作為科學的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并建立健全了各項具體的制度。
3.黨員干部在聯(lián)系群眾的工作作風上疏密有別
長期以來,在以黨代政、黨政合一的高度集權模式下,蘇東國家的共產黨內一些領導干部逐漸脫離了人民群眾,在黨內形成了一個官僚特權階層,嚴重損害了黨群關系??梢哉f,蘇共垮臺正是被它一直宣稱所代表的工人階級和蘇聯(lián)人民拋棄所致。而中、古、越等國的共產黨則與廣大人民群眾形成了良好的的黨群關系。如古共在黨群關系方面堅持“一切立足于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重大決定要傾聽群眾的意見,一切活動要由群眾配合”的基本原則。古共在制定和實施重大決策前,經常在全國進行廣泛的群眾大討論。更重要的是古共關心群眾疾苦,及時解決緊迫問題。當蘇聯(lián)解體使古巴糧食供應出現(xiàn)極度困難時,第二書記勞爾·卡斯特羅提出“蕓豆比大炮更重要”的思想,1991年古共四大即制訂大力發(fā)展食品的計劃,增加對農業(yè)的投入。經過艱苦的努力,古巴人民食品供應的緊張狀況得到緩解[3]。密切聯(lián)系群眾更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在“三個代表”中鮮明提出“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作為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在執(zhí)政實踐中高度關注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致力于建設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的和諧社會。各地群眾在對各級黨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滿意度測評中所給出的高分,說明了他們對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工作作風及成效的肯定。
4.執(zhí)政黨對腐敗的懲治力度及民眾對執(zhí)政黨、黨員干部信任支持度不同
東歐共產黨在執(zhí)政初期憑借對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和意識形態(tài)的純潔性,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的現(xiàn)象少有出現(xiàn)。但由于生產力落后引發(fā)的短缺經濟,加之嚴格紀律約束的缺失,政黨腐敗現(xiàn)象得以萌生并惡性發(fā)展,從東歐國家黨、政府乃至軍隊部門的領導干部中逐步衍生出新的利益集團。以羅馬尼亞為典型,不少黨內高級領導干部還任人唯親、排斥異己,實行封建式家族統(tǒng)治。而東歐各國共產黨面對黨內腐敗現(xiàn)象的無能,更使人民由憤怒到失望,不得不把把反腐敗的希望寄托于別的政黨,自覺不自覺地站在了共產黨的反對面?!?·19”事件前的蘇共各級黨組織也已為官僚特權階層、腐敗分子所操控。俄羅斯新聞媒體直陳,俄國61%的暴發(fā)戶起家于國有企業(yè)私有化,90%的私有企業(yè)老板為之前國營企業(yè)領導人“變臉”而成。美國一個專門研究俄問題的工作小組負責人弗蘭克·希福德更是一語中的:(蘇聯(lián))共產黨是唯一一個在他們自己的葬禮上致富的政黨。在亞洲,近年來越南的革新開放事業(yè)在促進經濟建設的同時,由于制度和機制不健全,各種消極腐敗現(xiàn)象日益嚴重,一度被國際知名的政治經濟風險咨詢機構評估為“亞洲最腐敗的國家”。但越共在反腐敗方面較有力度并取得一些成效,自1996年以后的5年中共查處近7萬名犯有貪污腐敗罪行的共產黨員,其中包括100名政府高級官員,調查審理了一大批貪污腐敗大案要案[12]。古共同樣把嚴懲腐敗作為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對貪污金額在300美元以上的領導干部即撤銷其領導職務或法辦。如在1989年肅貪反腐運動中,西部軍區(qū)司令阿納爾多·奧喬亞作為古巴5名“共和國英雄”之一的功臣,因參與販毒經古巴特別軍事法庭審判后判處死刑。重典治腐的力舉提升了古巴共產黨的威信,增強了古共的凝聚力。我們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把黨的反腐倡廉建設與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及制度建設并提,著力構建反腐敗的制度體系與工作體系,更注重通過預防腐敗實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并結合反腐倡廉教育提升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政意識及道德法律素質。廣大群眾雖看到了少數(shù)黨員干部表現(xiàn)上的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對我們黨領導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高度認同的。
1.在直面嚴峻現(xiàn)實中深刻認識加強黨員素質建設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執(zhí)政數(shù)十年之久的蘇聯(lián)東歐共產黨紛紛政權雪崩,成為20世紀政黨政治發(fā)展進程中最發(fā)人深省的現(xiàn)象。蘇東劇變的震蕩也極大地沖擊了各社會主義國家及其政黨,乃至世界各國的共產黨。正因為如此,蘇聯(lián)東歐共產黨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我們進行政黨比較研究所必須格外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只有直面蘇聯(lián)東歐各黨被人民所拋棄的嚴峻現(xiàn)實,才能真正從生死存亡的高度認識加強黨員素質建設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列寧曾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東歐共產黨用極大的代價換來的歷史教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東歐共產黨黨建過程中的共同特點,反映了共產黨執(zhí)政的規(guī)律性特點,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無產階級政黨不對廣大黨員干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不密切聯(lián)系群眾,不擴大黨內民主,不依法行政,不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只有是死路一條。尊重這一規(guī)律,優(yōu)化黨員干部素質,共產黨就能增強執(zhí)政能力,黨的事業(yè)就興旺發(fā)達;違背這一規(guī)律,共產黨就將自我毀滅、喪權下臺。在改革開放和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黨要保持和發(fā)揮自己的戰(zhàn)斗力,執(zhí)政黨建設面臨的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把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好。正如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議中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zhí)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zhí)掌好政權更不容易。黨的執(zhí)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執(zhí)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始終為人民執(zhí)好政,掌好權。”
2.在汲取歷史教訓中獲取加強黨員素質建設的重要啟示
蘇聯(lián)東歐共產黨在發(fā)展坦途上傳下的經驗,在喪失政權后留存的教訓,對我們而言,都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和啟示意義。
啟示之一:治國必先治黨,而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基石又在于千千萬萬黨員的素質。首先,從蘇共與社會主義蘇聯(lián)的興亡看,黨興則國興,黨亡則國亡;黨強則國強,黨弱則國弱。十月革命后,正因為列寧重視從思想、組織及作風等方面提高執(zhí)政黨的領導素質,俄共方能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尤其是在實行新經濟政策中取得巨大成就。而自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執(zhí)政時提出“全民黨”口號,到戈爾巴喬夫對黨的綱領、性質、指導思想等重大問題進行徹底“改革”,黨的領導地位和作用遭到削弱,黨的先進性漸趨泯滅,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泛濫,終使蘇聯(lián)走上不歸路。其次,黨員素質建設關乎黨的前途命運與生死存亡,絕對不可懈怠而只能加強。黨員素質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一旦松懈就會造成黨的執(zhí)政能力下降和黨的先進性弱化。在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們黨對黨員素質建設有了更高的歷史感、時代感與理性自覺。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萬萬高素質黨員來體現(xiàn)。要扎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堅持不懈地提高黨員素質。”
啟示之二: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致力于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并堅定其理想信念。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理論武裝,堅定黨員的政治理想信念。蘇聯(lián)解體的最沉痛教訓是黨的領導人不再相信“老祖宗”,背離了馬克思主義。蘇共領導集團出問題的直接根源正在于其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喪失。他在1999年土耳其首都安卜拉美國大學研討會上說:“當我離開克里姆林宮時,上百的記者們以為我會哭泣,我沒有哭,因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我消滅了蘇聯(lián)和所有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主義?!保ǜ隊柊蛦谭颍骸段疑畹哪康木褪窍麥绻伯a主義》,見《黨史文匯》2001年第1期第48頁)而在中國,針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搞和平演變,鄧小平尖銳指出:“我們這些老人嗚呼哀哉之后,誰來保險?所以,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我們的專政機構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8](P380)事實證明,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其次,蘇東共產黨執(zhí)政失敗的教訓表明,僵化對待馬克思主義而不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會使馬克思主義失去生命力并導致黨員出現(xiàn)信仰危機。長期以來,蘇共僵化地對待馬克思主義,造成廣大黨員淡漠理論、認同僵化,伴隨馬克思主義失去活力,廣大黨員由信仰危機到信仰轉移。這種思想上的破產,與其歸罪于其他思潮和理論的沖擊,還不如說是由于馬克思主義的長期僵化導致了黨的整體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的喪失[7](P71)。
啟示之三:提高黨員干部民主意識與宗旨意識,加強民主建設,密切黨群關系。首先,無產階級執(zhí)政黨必須注意培育黨員民主意識,充分發(fā)揚民主,并以此推進國家民主政治和社會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fā)展來看,當民主集中制貫徹執(zhí)行比較好的時候,我們黨的組織內部就團結,黨內生活就健康活潑,黨的事業(yè)就興旺發(fā)達;反之,則事業(yè)受挫。東歐共產黨在黨內民主問題上所犯的過錯、所走的彎路,也啟迪我們: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成為民主性政黨,而不能變成專制性政黨。其次,黨員干部必須加強宗旨意識,密切黨群關系。蘇共的失敗,歸根到底,是失去了人民的信賴與支持。共產黨的生命力和領導干部存在的依據(jù)就在于它和廣大群眾的緊密聯(lián)系,共產黨人如果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成為脫離人民群眾的既得利益集團,始則拋棄人民群眾,終則為人民群眾所拋棄。正如江澤民深刻指出的,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
啟示之四:強化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和道德法律素質,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東歐共產黨在執(zhí)政以前,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曾英勇斗爭,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但在執(zhí)政后,不少黨的干部尤其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以權謀私、濫用職權、任人唯親,在行使權力的考驗中失敗了。黨內存在的腐敗現(xiàn)象惡性發(fā)展,引起群眾義憤并導致東歐共產黨在選舉中最終喪失政權。蘇聯(lián)領導集體出問題也出在自身的嚴重腐敗上。這警示我們:如果一個黨、一個領導集團,不注意同腐敗現(xiàn)象作堅決斗爭,即便沒有外力攻擊,“堡壘也會從內部攻破”。因此,只有把反腐敗提到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高度來認識,堅定不移地按照從嚴治黨的方針,抓好各級領導干部的廉政建設,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切實使各級領導干部能夠經受各種風險的考驗,才能使我們黨以政治清明獲取民心并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3.在把握規(guī)律中提升黨員素質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中國共產黨在黨員素質建設方面有自己的特點,有許多其他政黨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點。結合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宏觀背景來探求黨員素質建設特定的內在規(guī)律,除開展科學化研究之外,還應注意多學科的交融和多種方法的并用,“積極借鑒哲學、社會學、倫理學、文化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思路及話語系統(tǒng)的優(yōu)長之處,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地研究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建設問題?!保?3]這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黨員素質的增強提高同樣不能違背政黨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及黨員素質建設的具體規(guī)律。違背了,黨員素質建設的成效就會打折扣,黨的建設就要遭受挫折。長期以來,我們比較多地關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近些年又特別重視反腐倡廉建設。但對黨員素質建設的系統(tǒng)性思考不夠,對其一般性規(guī)律和具體原則的研究、探討也不夠,這使黨員素質建設和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思路不開闊、認識欠深刻,自然也影響到黨員素質建設在科學化軌道上的有效進展。
要研究黨員素質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就必須對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各國共產黨黨員素質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進行系統(tǒng)研究。只有通過這種深入的科學研究,才能從各國共產黨黨員素質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橫向對比、立體解剖中總結、歸納、提煉出帶規(guī)律性的東西。而僅僅局限于一個政黨的孤立研究顯然是不能達到這一目標的。只有帶著放眼全球的開放的視界,才有可能把經驗和教訓、理論和實踐及革命性與科學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構建起比較系統(tǒng)、比較完整的科學的理性認識。這一點,早為馬列主義建黨學說的發(fā)展實踐所印證。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之所以成為科學的理論體系,正在于它善于學習、借鑒及從政黨實踐活動中吸取營養(yǎng)。在世界上政黨林立、無處不有政黨活動的當下,我們要完善黨的建設理論,要形成黨員素質建設的整體思路,找到黨員素質建設的有效路徑,就一定要對各國共產黨如何加強黨員素質建設以增進黨的執(zhí)政能力進行精細、深度的比較研究,而決不能把探討的范圍局限在一國之域、一黨之內。這才是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開放的科學的態(tài)度,才是提升黨員素質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必然選擇。
[1] 列寧.列寧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 李錦華.蘇東劇變后的古巴共產黨[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0,(3):57-58.
[4] 唐之享.加強黨性修養(yǎng)是共產黨員的永恒課題[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5):50.
[5] 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M].河內:越南世界出版社,2001.
[6] 越南新聞(電子版)[N].2001-08-24.
[7] 張登文.對前蘇聯(lián)解體后古巴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再認識[J].北京社會科學,2006,(3):83.
[8] 王長江.世界政黨比較概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
[9]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澤民.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1-01-10(1).
[11]王子奇.東歐劇變深層次原因與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J].科學社會主義,2003,(5):73-74.
[12]許寶友.轉型時期的越南執(zhí)政黨建設特點、挑戰(zhàn)與應對[J].科學社會主義,2001,(6):69.
[13]肖光榮.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回顧與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2):50.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st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Ruling Ability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s
TANG Xiao-qi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The same point of communist countr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s to strengthen ruling ability can be expressed as basically concerned ab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legal qu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The different points reflect in the following four:the ranks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in political beliefs and their the pros and con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the different style of work contacted with the masses on the density,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and the capacity of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the punishment to corrup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confidence in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st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ruling ability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s will enable u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urgency as well as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s,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Party members.
communist countries;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s;governance capacity;comparative study
D263.3
A
1000-2529(2010)03-0088-05
(責任編校:彭大成)
2010-01-05
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黨員素質與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研究”[04YB111]
唐小芹(1970-),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