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澄
大量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從頭到腳,不同部位的身材比例,往往預示著不同疾病的發(fā)生。
個頭太高
乳腺癌。高于175厘米的女性非常容易患乳腺癌并因此而喪生。一個原因是影響婦女身高的激素會引起乳腺組織的增多,乳腺導管越多,越易罹患乳腺癌。
前列腺癌。美國波士頓一項對2.2萬名男子跟蹤12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超過182厘米的男性比矮于170厘米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幾率增加了59%。研究顯示,男性每高出10厘米,增加6%的患癌幾率。
胰腺癌。超過185厘米的男性和超過168厘米的女性患胰腺癌的幾率比其他人增加81%。美國全國癌癥研究所的研究員表示,每高出2.5厘米,患胰腺癌的幾率就會增加6%~10%。華盛頓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說明,這可能是因為讓人長高的激素會同時增加癌變細胞生長的幾率。
身材矮小
心臟病。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認為,矮于170厘米的男性比高于185厘米的男性更易患上心臟病。身高每高出2.5厘米,風險就減少2%~3%。原因是矮小男性的血管相應也窄,更容易堵塞,從而引發(fā)心臟病。
胃癌。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guān),這種病毒也是導致胃潰瘍的直接原因。如果兒童時期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生長減緩。因此,身材矮小的人胃癌發(fā)生率相對較高。
脖子短腰粗
心臟病。雙下巴、脖子短粗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美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學會專家調(diào)查了3300名平均年齡為51歲的志愿者,結(jié)果顯示,男性頸圍每增加3厘米,體內(nèi)高密度脂蛋白平均降低0.12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因此,科學家認為,頸圍是測量人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而上半身脂肪與心臟病密切相關(guān)。
此外,腰圍粗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概率要比其他男性高出42%。粗腰女性患心臟病的概率比其他女性高出44%。法國科學家對1967-1984年間死于心臟病的7000名中年法國警察進行了研究,著重分析了腰圍和體重系數(shù)BMI(全球通用的標準,用于判斷一個人是否超重和肥胖)對疾病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腹便便的男性更容易猝死,突然死亡的風險隨著腰圍的增加而增大。
腿短
糖尿病。腿短者比腿長者患病幾率高20%。布里斯托大學一項對4200人的研究表明,腿長每增加4.3厘米,得糖尿病的幾率就減少19%。原因是多方面的,嬰兒時期營養(yǎng)不良會直接影響腿的發(fā)育,這一原因也與糖尿病的發(fā)生有關(guān)。
高血壓。倫敦大學一項對3000人從出生起就開始的追蹤研究表明,腿越短,高血壓危險越高。特別是那些在出生第一年里身高增長有限的人,更容易在年老后遭受到血管問題困擾。
肝損傷。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阿比杰·弗雷澤及其同事對3600名60-79歲的志愿者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測量了志愿者腿部的長度,并同軀干長度作了比較,同時還檢查了志愿者肝功能的各項指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這些人當中,腿越短越有可能出現(xiàn)肝損傷的跡象,在排除了吸煙、飲酒及其他行為因素后,這一關(guān)聯(lián)仍然存在。(摘自《上海星期三》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