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本利,王劍英,付文友,王長彥
(深圳綠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5)
脂肪酶是由綠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脂肪酶K-900,酶活力為20 000 U。
試驗隨機選用28日齡斷奶仔豬128頭,按遺傳背景相同、體重相近(約8 kg),隨機分為4個處理組,每個處理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8頭,公母各半;試驗于2006年8月在中國農(nóng)科院飼料所科研豬場進行,完全按試驗豬場的常規(guī)管理及防疫程序進行,每天記錄仔豬采食量、腹瀉豬頭數(shù)和腹瀉程度,對發(fā)病仔豬及時進行治療。
基礎日糧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基礎日糧參照斷奶仔豬推薦營養(yǎng)標準配制。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Ⅲ組分別在基礎日糧中添加脂肪酶200 g·t-1、脂肪粉 3%、脂肪酶 200 g·t-1+脂肪粉3%。
每天記錄腹瀉仔豬頭數(shù),計算試驗期腹瀉總頭數(shù)與試驗天數(shù)、仔豬數(shù)之比,計算仔豬腹瀉率。腹瀉指數(shù)評分是以人工打分法對仔豬腹瀉嚴重程度作出分類,一般為1~5分。試驗期間準確測定和記錄每天每欄豬采食量,計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別在試驗起始和試驗結(jié)束時早上稱量仔豬空腹重,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AS 8.12的ANOVA過程進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較。
添加脂肪粉和脂肪酶對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見表2。由表2可知,試驗Ⅲ組仔豬試驗末體重分別比對照組、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提高3.89%、5.43%和12.18%,試驗Ⅱ組仔豬試驗末體重最輕,由此推測,仔豬斷奶初期由于消化道內(nèi)分泌的脂肪酶不足不能有效的利用脂肪,從而造成消化不良體重增長下降,這與艾琴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2]。樸香淑等也認為仔豬斷奶早期不能對過多的脂肪進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3]。
表2 添加脂肪酶和脂肪粉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以試驗Ⅱ組仔豬平均日增重最小,對照組和試驗Ⅰ組平均日增重均比試驗Ⅱ組高14.52%,試驗Ⅲ組日增重比試驗Ⅱ組高 23.27%。這可能是由仔豬斷奶初期,其消化道內(nèi)脂肪酶由于斷奶應激的影響急劇減少,導致仔豬對脂肪無法充分利用,而外源脂肪酶的添加,以脂肪粉為底物,將脂肪粉分解從而加以吸收利用[1,4,5]。
由表2可知,對照組、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平均日采食量分別比試驗Ⅰ組高10.23%、7.94%和7.41%,這可能是由于與試驗Ⅰ組相比,試驗Ⅱ組對脂肪粉和日糧中的粗脂肪的利用率低,導致日糧中的實際利用的能值還不如試驗Ⅰ組高,卻高于對照組,為保證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需要提高采食量來補充缺少的能量。而試驗Ⅲ組與試驗Ⅱ組采食量均高于試驗Ⅰ組,也有可能是脂肪粉的添加增加了飼料的適口性。
由表2可知,4個處理組間,試驗Ⅰ組較對照組飼料轉(zhuǎn)化效率提高9.52%;試驗Ⅲ組飼料轉(zhuǎn)化效率較試驗Ⅰ組提高 20.28%,由此說明通過本試驗脂肪酶確實促進了飼料脂肪的消化吸收。
由表2可知,4個處理組之間在腹瀉率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說明添加脂肪酶或脂肪粉對仔豬的腹瀉沒有影響。
[1] Engberg R M,Hedemann M S,Leser T D,et al.Effect of zinc bacitracin and salinomycin on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performance of broilers[J].Poult Sci,2000,79(9):1 311-1 319.
[2] 艾琴,楚燕軍,顧憲紅.利舒寶乳化劑對生長豬能量利用效率的影響[J].飼料廣角,2006(18):45-46 .
[3] 樸香淑,李德發(fā),代建國,等.不同脂肪來源對早期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01,13(4):34-39.
[4] 張振斌,蔣宗勇,林映才,等.仔豬的消化生理與早期斷奶[J].廣東飼料,1999(3):20-24.
[5] 熊家林,張珩.飼料添加劑[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