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學云 白飛虎 惠亮亮 白芳蕓 張濤
上消化道內異物取出術是消化內鏡下常見的操作,當異物為特殊形狀時手術危險程度增加,難度增高,需要有經驗的醫(yī)師,采用特殊的異物鉗或特殊方法,甚至采用胃鏡前端安裝透明帽及套管才能將異物取出,我們總結76例上消化道內特殊異物取出術,分析了不同手術方法?,F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全部病例為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門診的特殊上消化道異物患者76例,其中食管異物34例,胃內異物39例,十二指腸內異物5例;玻璃類異物16例(如體溫表),金屬類異物23例(如剪刀),塑料類異物21例(如牙刷),胃石樣物質10例(食柿餅后發(fā)病),其他如碎石子、假牙、魚刺、打火機、雞骨頭、甲魚骨各1例,患者最大年齡78歲,最小5歲,男56例,女20例。就診時間為 0.5h~30d。臨床表現主要有:胸骨后疼痛18例,胸骨后疼痛伴惡心12例,中上腹疼痛17例,胸骨后梗阻感12例,腹脹4例,其余病例無明顯臨床表現。
1.2 方法 (1)術前準備 術前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吞食異物的時間、種類、性質、形態(tài)、數量。所有患者均行急診頸、胸、腹部 X線透視及攝片,提示異物位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腸內。(2)術前用藥 能配合內鏡操作的患者,按普通上消化管內鏡檢查方法作準備,含服2%利多卡因膠漿。不能配合的患者用咪唑安定或異丙酚靜脈麻醉,須在麻醉師配合下并進行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監(jiān)測。(3)器械準備 選擇前視式電子內鏡(Olympus GIF XQ 260)。鉗取異物的器械根據異物的形狀、性質而定,可選擇鱷口鉗、圈套器、三爪鉗及網籃取石鉗。(4)胃鏡下取出異物手術前應了解異物的形狀、大小、硬度,通過食管上段及咽喉的難度等,并根據不同種類異物選擇不同的異物鉗,設計不同的取出方法:體積較大胃結石可選擇圈套器將其勒碎分次取出,較小硬而不規(guī)則的結石可用三爪鉗及腭嘴鉗取,術中密切注意監(jiān)測血氧、呼吸及心率情況。(5)計算各取出術方法的成功率及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大出血、縱隔炎、氣胸、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采用SAS 8.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部位的取出成功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異物所在部位包括梨狀隱窩2例,食管34例(食管上段8例,中段17例,下段9例),胃內35例(胃底9例,胃體8例,胃竇15例,幽門口3例),十二指腸球部2例,降部3例。異物的種類包括金屬異物23例(如硬幣、金戒指、剃須刀片、金屬針鏈、鉆頭、剪刀等)、塑料類異物21例(如牙刷、打火機等)、食物肉糜團10例及其他異物26例。76例上消化道異物患者中成功取出70例,成功率為92%。異物取出時間為2min~2h不等,平均15min,取出后禁食2h,21例患者出現少量出血,34例(44.7%)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等反應,偶見黏膜輕度破損,76例患者未見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大出血、縱隔炎、氣胸、吸入性肺炎等明顯并發(fā)癥。不同類型異物及治療方式結果見表1、表2。
上消化道異物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常需內鏡下急診取出或外科手術治療,如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可引發(fā)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大出血、縱隔炎、氣胸、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1-3]。本研究顯示76例上消化道異物患者經內鏡取出成功率達到92.1%,與國內王琛等[4]人的報道結果相似,而且70例患者沒有出現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大出血、縱隔炎、氣胸、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發(fā)癥,其余6例患者可能因就診時間較長,異物已到十二指腸降部,普通內鏡無法取出,而轉外科治療。一些特殊的異物如改錐、鐵條等,取出過程中,易造成食管劃傷或破裂,我們采用圈套器套取后,胃鏡加塑料軟套管,將異物拉進套管后,讓患者頭部向后仰,慢慢將胃鏡及套管順勢拔出,極大的避免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鱷口鉗取出術將胃鏡前端放置安全帽或套管,將骨頭尖端或假牙兩端的鋼絲收入安全帽或套管內,避免骨頭尖端或假牙的鋼絲劃傷食管及咽喉壁,將其順利取出。本研究顯示小于20歲的上消化道異物患者,尤其是小兒,異物以紐扣、螺絲帽發(fā)生居多,常用三爪鉗??;對于青少年人群中,由于該類患者活動范圍廣,異物種類多以筆帽、小刀等居多,這些異物在體積、形狀,硬度等方面與紐扣等普通異物有很大不同,應用普通異物鉗不容易將其順利取出,均屬難取異物,可采用網籃等取出。該組患者一般配合較差,因此取出率顯著低于其他組(P<0.05),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其他兩組(P<0.05),有時我們與麻醉科醫(yī)生合作,采用無痛麻醉胃鏡,將異物取出,提高了異物的取出成功率。在胃鏡下異物取出術中,牢固地鉗夾到異物很重要,否則異物在食管上段脫落會造成出血、窒息等。76例上消化道特殊異物中僅有10%的異物應用普通活檢鉗取出,其余應用特殊異物鉗或特殊方法取出,不同異物鉗適合不同形狀、不同種類的異物,根據異物特點,選合適的異物鉗是取出異物的關鍵。筆者應用圈套器取異物占39.4%,圈套器適合取筆帽,改錐等大的異物,該鉗既能把異物很好固定,又能最大可能減少異物從食管腔內脫落,使異物容易取出。應用腭嘴鉗取異物占28.1%,該鉗摩擦力大,能將各種形狀的異物牢固地抓住,是針對不同形狀特殊異物較為理想的異物鉗。選取了合適的異物鉗,還應設計合理的取出方法,本研究采用根據異物形狀設計取出方案能增加取出成功機會。細長或銳利尖端的異物如圖釘、棗核、啤酒瓶蓋等,我們用三爪鉗取,將尖端部收入其三爪鉗內便能順利取出,有效地避免了異物劃傷食管及咽喉壁等情況的發(fā)生。完整胃石等較大異物,整體通過賁門有一定難度,我們采取將其夾碎,分次取出的辦法取得了成功,如果因為一端有細小孔狀,可使用腭嘴鉗,將一頭插入網眼內口中,另一頭抓住外沿將異物取出,該種方法減少了異物的脫落,有利于異物的取出。我們分別應用腭嘴鉗成功地取出了假牙,各類骨頭等難取異物,對于特殊形狀的異物,術前應了解異物的形狀,異物鉗與異物的接觸情況,以及異物鉗能否抓牢異物,有否松動或滑脫等,這些體外模擬實驗會增加異物取出成功的機會,筆者應用圈套器,鱷魚嘴鉗及成人食管鏡鉗異物成功率為95%,這與術前充分準備有重要關系。了解電子胃鏡與消化道解剖關系在異物取出成功中也有重要作用,我們應用鱷嘴鉗取改錐時,異物較長,卡在咽喉壁上,我們采取讓患者頭部后仰,順應食管的解剖結構后取出。有時對于特殊異物,為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應采取綜合措施,必要時與胸外等相關科室合作[5-7],異物是否可取與術者的經驗及技巧有關[8-9],如其中1例羊骨頭卡在食道壁上,患者1周后就診,骨頭尖端部已扎破食道壁,形成漏口,周邊潰瘍形成,建議患者開胸手術治療,另一患者棗核橫嵌食道壁3d后就診,在外院取異物失敗,到我院就診,胃鏡下所見棗核以扎破食道壁,形成漏口,建議手術治療??傊喇愇锓N類各異,只有術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設立合理的手術方法,才能順利取出異物,有效地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表1 不同器械取出率及并發(fā)癥的比較
表2 76例患者病理特征與異物取出率以及不良反應率的比較
[1]Abid M, Derbel R, Annabi S, et al.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a Tunisian woman: peritonitis due to a fishbone[J].Med Trop (Mars),2010,70(1):77-79.
[2]Chaves DM, Ishioka S, Felix VN, et al. Removal of a foreign body from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ith a exible endoscope: a prospective study[J].Endoscopy,2004,36:887-892.
[3]Smith MT, Wong RK. Foreign bodies[J].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2007,17:361-382.
王琛,許樹長,張霞,等.上消化道異物鏡下治61例[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8,29:59-61.
[4]Wishner JD, Rogers AM.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a swallowed toothbrush[J].Surg Endosc,1997.11:472-473.
[5]Schrom T, Amm S.Unusual case of oesophageal foreign body as part of a self-harm syndrome[J]. Laryngorhinootologie.2009,88(4):253-256.
[6]Pokharel R, Adhikari P, Bhusal CL,et al. O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 in children[J]. J Nepal Med Assoc, 2008,47(172):186-188.
[7]Asery A, El-Matary W. An oesophageal foreign body[J].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9,45(7-8):473.
[8]Zhang S, Cui Y, Gong X,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South China: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561 cases[J]. Dig Dis Sci, 2010,55(5):1305-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