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春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載體,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成敗。課堂上總會有意外的沖突,常令正在進行教學活動的老師們措手不及,很多時候因一時沖動而激化了矛盾,影響到和諧的師生間關系。其實在課堂上與學生“短兵相接”時,是要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
一、靈機應變,轉“?!睘椤皺C”
教師在沖突管理過程中,要學會靈機應變,要有效地轉化沖突,實現由沖突危險到教學機遇的轉化。英語教師正在上一堂關于運動會的課。坐在后排的一位高個子男同學用腳在書桌下踢來踢去,不時發(fā)出“砰砰砰”地響聲。老師有些生氣地走到了這位同學面前,準備訓斥他一番。當老師走近時,發(fā)現這位同學正在玩足球。本來生氣的老師忽然平靜了下來,微笑著對這位同學說:“看樣子你特別愛運動嘛?!痹撏瑢W自己犯了紀律,本以為老師會批評,一幅等待挨訓的樣子。不料老師卻如此的平和,該同學有些過意不去了,就埋下了頭。老師接著問:“你知道足球用英語怎么說的嗎?”“不知道” 該同學低頭回答道。老師又問:“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足球用英語怎么說嗎?”同學們爭相發(fā)言。就這樣,老師不但避免的師生沖突的發(fā)生,維護了師生關系,反而將這種潛在的沖突危險有效地利用了起來,轉化為了一次教學機遇。
二、速戰(zhàn)速決,不拖泥帶水
課堂上批評學生不能“算總賬”,對學生的失常行為應及時提醒,點到為止,沒有必要揪住不放,由此及彼,拖泥帶水,喋喋不休地批評,那樣反而會適得其反。有一次上課鈴響了以后,兩個一向表現較差的學生仍旁若無人,爭執(zhí)不休。我示意他們停下來,其中一個學生理直氣壯地說別人欺負了他,看上去頗不服氣。想想這兩個學生平時的所作所為,我頓時火冒三丈:“你們眼里還有沒有紀律二字,一天到晚不是這事就是那事?!眱扇诵÷曕止镜?“我平時怎么了?”我正準備“痛述歷史”,講臺邊的一個學生對我說:“老師,別理他們,我們上課吧!”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的沖動,立刻嚴肅地說:“事情到此為止,誰對,誰錯,下課后解決,課堂是大家的,不能因你們兩人的矛盾影響大家的時間?!币环捔x正詞嚴,可以說是既指出了這兩個學生的錯誤,讓他們無話可說,又取得了學生們的支持。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注視下,那兩個學生乖乖地回到了位置上,課堂秩序恢復正常。
三、避其鋒芒,“秋后算賬”
學生年少氣盛,個別人更是一觸即發(fā),沖動起來往往不計后果。課堂上老師要理智對待,盡量避免與學生“唇槍舌劍”,發(fā)生直接沖突。有一次上課,有兩位男生總在交頭接耳,我看—眼,他們就靜下來,可我剛一轉身,他們的聲音又傳來了。反復幾次后,我忍不住發(fā)火了:“不想學了是嗎?不想學了到教室外面站—會?!币娎蠋熒鷼饬?學生們都看著那兩位肇事者,其中一個覺得很沒面子,一氣之下竟真的沖出了教室。教室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我更是惱火,犯了錯誤還批評不得,眼里還有沒有我這老師!很想把這學生叫過來狠狠地批評一通,但又想如果此時把學生強拉回來,一方面影響其他學生,另一方面只能激化矛盾。這是在課堂上,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緒,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繼續(xù)講課。下課后,我讓學生把那位學生找過來,首先表示是自己課堂上沖動了,不該說那樣的話,但同時也讓學生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該學生冷靜后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也體會到老師的苦心,主動在班上向老師和同學們承認了錯誤。
四、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課堂上老師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所有的情況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有時處理問題的最好辦法卻是視而不見。課堂上,有一位學生顯得無聊,趁老師不注意,將紙飛機悄悄扔出,紙飛機在教室中劃了一道弧線,落了下來。老師正準備發(fā)火,發(fā)現正在聽講的學生雖有人看到了這一幕,可沒有做出反應。見此情況,老師稍一停頓,裝作沒看見,繼續(xù)講下去。該學生發(fā)現沒人對他的“杰作”感興趣,他覺得不好意思,無地自容,臉紅了,很快端正地坐起來聽講,課堂教學繼續(xù)進行下去。
五、以柔克剛,以情動人
課堂上學生的一時沖動固然讓老師難堪,但老師也不必一味地從維持自己的形象出發(fā)而對學生大發(fā)脾氣,有時溫柔一刀更有殺傷力。課堂誦讀課文時,學生們都推薦一位同學,我高興地叫他起來給大家示范,可他站也不站起來,冷冷地說:“我不想讀?!睙崆榈膶W生們愣住了,我心里也很不舒服,但讀與不讀我應該尊重學生,總不至于因學生不讀課文而惱羞成怒吧。面對注視著我的學生,我若無其事地說:“這位同學可能心情不好,也可能身體不適,我們不要勉強他,換個人讀好不好?”學生們欣然接受,課堂教學有驚無險地進行下去。幾天后,那位同學找到我,向我道歉,說自己當時心情不好,不是有意為難老師的。我安慰他說,沒什么,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要注意克制自己。自此以后,他和我特別親近,我想可能就是因為我當時的寬容打動了他。
作為教師,要正確對待師生課堂沖突,講究策略,預防和化解沖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作者:甘肅省天祝縣新華中學教師)
責任編輯:張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