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任丹鳳 王建東 (杭州市蕭山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311201)
產痛在醫(yī)學疼痛指數上排第二位,僅次于燒灼傷痛。有相當多的產婦由于懼怕疼痛而選擇剖宮產,使得近年來剖宮產率大大提高。目前我國主要采取的分娩鎮(zhèn)痛法有精神心理支持、非藥物鎮(zhèn)痛及藥物鎮(zhèn)痛三類,其中硬膜外阻滯或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用于分娩鎮(zhèn)痛最廣泛。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我院將羅哌卡因復合蘇芬太尼硬膜外阻滯用于分娩鎮(zhèn)痛,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上述期間在我院產科住院分娩的單胎頭位、足月臨產,無陰道分娩禁忌證的初產婦共2380例,將其中自愿選擇無痛分娩方式的330例作為觀察組,并抽取同期未使用鎮(zhèn)痛藥分娩的45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產婦的一般情況大體相似,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表1 兩組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
1.2 方法 觀察組:當產婦產程進入活躍期,即宮口開大3~4cm時,經陰道檢查排除頭盆不稱后,由麻醉師將一根微細導管(硬膜外導管)置入L2-3椎管的硬膜外腔。首劑量以0.1ml/kg注入鎮(zhèn)痛液(0.1%羅哌卡因30ml+蘇芬太尼9μg),控制平面低于第10胸椎,將鎮(zhèn)痛泵連接在硬膜外導管上,以0.1ml/(kg·h)的速度注藥,每次鎖定時間30min,4h限量30ml,宮口開全時停藥,分娩結束后拔除麻醉導管。對照組不予用藥,自然進入產程。兩組產婦產程進入活躍期均常規(guī)給氧3L/min,并行多參數心電監(jiān)護,觀察母體生命體征。應用胎兒電子監(jiān)護儀全程監(jiān)護胎兒。
1.3 疼痛分級判定標準 按WHO規(guī)定分級[1]。0級,腰酸腹脹,稍有不適;Ⅰ級,腰酸腹脹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Ⅱ級,明顯腰腹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Ⅲ級,劇烈腰酸腹痛,不能忍受,多伴叫喊,輾轉不安。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產婦疼痛分級情況及分娩方式;②兩組經陰道分娩的第1、2、3產程時間和總產程時間;③兩組產后尿潴留、頭痛、惡心、產后出血,以及新生兒窒息情況。產后6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暢,經B超檢測殘余尿量大于200ml考慮尿潴留。胎兒娩出后2h內出血量大于450ml為產后出血。按聚血盆計量法,即胎兒娩出后在產婦臀部墊上一標有刻度的聚血盆,直至產后2h,收集并記錄出血量。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u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疼痛分級(表2)表2顯示,觀察組產婦分娩時疼痛較對照組有較大改善;兩組疼痛分級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2 兩組產婦疼痛分級情況比較 [例(%)]
2.2 分娩方式(表3)表3顯示,兩組自然陰道分娩率及剖宮產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4.95、8.13,P<0.05);兩組陰道助產率差別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5,P>0.05)。
表3 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比較 [例(%)]
2.3 產程時間(表4)由于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有71例和138例行剖宮產術,而這些病例多在第1產程就采取剖宮產,無法觀察產程,故排除在外。表4顯示,觀察組第1產程和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值分別為9.58、3.09,P<0.01);觀察組第2、3產程時間均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值分別為2.19、2.57,P<0.05)。
表4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的比較
表4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的比較
?
2.4 產后情況 觀察組產后出血7例,尿潴留10例,頭痛、惡心5例,新生兒窒息6例;對照組產后出血5例,尿潴留11例,頭痛、惡心1例,新生兒窒息5例。
分娩是一個較復雜的生理過程,產婦無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處于應激狀態(tài),多數產婦在分娩中有恐懼感。緊張、焦慮的情緒能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使產婦對疼痛敏感,而疼痛又加劇了產婦的焦慮和恐懼,造成惡性循環(huán),從而抑制大腦皮質,導致繼發(fā)性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出血增加、手術產率上升[2]。而恰當的分娩鎮(zhèn)痛不僅可消除產婦的痛苦,還可減輕應激反應,改善胎兒、胎盤血流,縮短產褥期恢復過程,對母兒均有利。因此,為產婦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無痛的分娩環(huán)境是圍生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理想的分娩鎮(zhèn)痛應最大限度滿足以下要求:①對母嬰影響小;②給藥起效快,作用可靠,能滿足整個產程鎮(zhèn)痛的需求;③不影響宮縮和產婦活動;④產婦清醒可參與分娩過程;⑤必要時可滿足手術的需要[3]。
硬膜外阻滯分娩鎮(zhèn)痛可減少疼痛引起的內源性兒茶酚胺的分泌釋放,從而增加子宮胎盤血流灌注。疼痛的減輕可緩解子宮收縮時的過度通氣,從而減少堿中毒引起的子宮胎盤血流灌注下降。硬膜外阻滯有效解決了產婦的產痛,同時使用自控鎮(zhèn)痛泵技術,通過設置來控制給藥的劑量和時機,使用藥個體化,確保安全。本法采用的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長效局麻藥,在低濃度下具有感覺與神經阻滯相分離的特點,不影響子宮收縮。而小劑量蘇芬太尼能增強羅哌卡因的鎮(zhèn)痛效果,二者聯用可降低麻醉藥量,減少不良反應。這種小劑量、低濃度的給藥方法,不影響產婦的肌力和交感神經,產婦可自由活動和進食。此外,硬膜外阻滯還可使會陰部肌肉組織松弛利于胎頭下降,同時由于鎮(zhèn)痛效果好,消除了部分產婦由于懼怕疼痛而導致的人為因素剖宮產,從而降低剖宮產率。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分娩時疼痛較對照組有較大改善;前者剖宮產率和總產程時間均低于后者。表現為產婦在無痛分娩過程中,生理和心理上處于放松、樂觀狀態(tài),情緒穩(wěn)定,體力充沛,有利于增強分娩信心,促進有效宮縮。本研究中兩組的產后并發(fā)癥及新生兒窒息情況差別不大,說明本法對母兒無明顯不良影響,臨床應用較安全。同時,硬膜外阻滯分娩鎮(zhèn)痛還滿足了現代社會產婦不同層次生育消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產科服務質量。此外,本研究中硬膜外阻滯分娩鎮(zhèn)痛導致產婦的第2、3產程輕度延長,考慮與鎮(zhèn)痛后產婦對宮縮的感覺減弱,從而影響腹壓的運用有關,故無痛分娩時需加強監(jiān)護,最好由專人指導產婦運用腹壓。由于麻醉后低血壓也可造成子宮胎盤灌注不足,因此硬膜外置管前需開放靜脈,預先輸注晶體液。首次硬膜外注藥30min內應注意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半小時后可由產婦使用PCA裝置按需鎮(zhèn)痛。另外,凝血功能障礙者(如胎盤早剝或先兆子癇者)、低血容量者、穿刺部位感染及脊柱畸形者禁用硬膜外阻滯分娩鎮(zhèn)痛。
[1]王紅霞,吳敏,任素英.不同分娩鎮(zhèn)痛方法對母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697.
[2]賀小維.自控式電腦無痛分娩儀臨床應用觀察[J].重慶醫(yī)學,1999,28(6):58.
[3]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