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華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中醫(yī)院,463000)
近幾年來,我們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45例,同時設(shè)對照組30例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本組病例是2007~2009年我院住院確診為AECOPD臨床資料較完整的患者。治療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45歲,最大82歲,平均65.86歲;有吸煙史者45例;病史5年6個月~45年。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4~84歲,平均63.25歲;有吸煙史者24例;病史5~48年。兩組病例的一般情況相似,均合并肺部感染、2型呼吸衰竭、肺動脈高壓等。
對照組:常規(guī)使用抗菌、抗感染治療及一般治療和對癥支持治療。
治療組:按中醫(yī)辨證分為肺腎虧虛及脾腎陽虛兩大類(方藥適合所有患者),14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1個療程。西藥治療方法及用藥同對照組。①肺腎虧虛:證見胸悶心悸,活動后氣促明顯,頭面部浮腫,咳嗽痰少,舌淡或紅,少苔,脈沉細(xì)或沉而弱。治以補肺益腎、止咳平喘為法。藥用:人參10~15g,麥門冬15g,五味子10g,丹參 10g,杏仁 10g。痰多加茯苓 10g,陳皮10g;咳甚加白前 10g,前胡10g;喘甚加地龍10g,炙麻黃10g;血瘀加赤芍10g,當(dāng)歸10g。②脾腎陽虛:證見胸悶,氣促,呼多吸少,活動加重,冷汗自出,四肢不溫,畏寒神怯,尿清長或失禁,下肢浮腫,舌淡而胖,脈微細(xì)。治以脾腎雙補、溫陽利水為法。藥用金匱腎氣丸加減:附子5~10g,肉桂3g,熟地黃15~ 20g,澤瀉 10g,山茱萸20g,淮山藥10g,茯苓15g,牡丹皮10g。下肢腫加真武湯;喘促甚加蘇子10g,地龍10g;腹脹加枳實10g;心悸嚴(yán)重加石菖蒲10g,遠(yuǎn)志10g。
療效評定標(biāo)準(zhǔn):①單項癥狀療效評定:分別觀察咳、喘、痰、腫四大主癥治療前后變化情況。②體征療效評定:分別觀察肺部聽診和腹部體檢治療前后變化情況。③心電圖:分別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心電圖變化情況。④綜合療效評定:以四大主癥的改變、體征的改變和心電圖變化等綜合評價。
兩組單項癥狀治療前后比較:咳、喘、痰、腫四項有效率治療組依次分別為 66.7%、51.1%、60.0%、77.8%;對照組依次分別為 46.7%、43.3%、60.0%、50.0%。兩組各項癥狀的有效率比較,除治療組對水腫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外(P<0.01),其余3項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兩組治療前后體征的變化:治療組45例中,治療前肺部有干啰音者38例,治療后消失26例;肺內(nèi)有濕啰音者38例,治療后消失者29例;治療前肺內(nèi)有哮鳴音者45例,治療后消失者39例;肝大2~6cm 者42例,治療后恢復(fù)正常者2例。對照組中,肺部有干啰音者30例,治療后消失 15例;肺內(nèi)有濕啰音者26例,治療后消失者14例;治療前肺內(nèi)有哮鳴音者23例,治療后消失者11例;肝大2~6cm者28例,治療后恢復(fù)正常1例。
兩組治療前后心電圖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心電圖變化情況
兩組治療前后綜合療效比較:治療組45例,顯效(癥狀、體征、心電圖均明顯好轉(zhuǎn))14例,好轉(zhuǎn)(癥狀、體征、心電圖部分好轉(zhuǎn))24例,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7例。對照組30例,顯效 1例,好轉(zhuǎn) 14例,無效 15例。治療組總有效率84.4%對照組總有效率50.0%。兩組比較,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
慢性阻塞性肺病屬中醫(yī)“肺脹”范疇。中醫(yī)認(rèn)為其急性加重是肺脾腎俱虛,又有窠囊之痰,感受外邪引動夙根引起,病情危重,屬于本虛標(biāo)實之證。單純對痰、瘀、腫等治標(biāo),而不注意扶正,恐更傷正氣,而導(dǎo)致肺腎功能衰竭、氣血陰陽失調(diào)。如合用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之品,則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提高免疫功能。單純從補益內(nèi)臟功能入手,又使邪留病情難愈,咳喘等癥難以緩解。因此,需標(biāo)本兼治方能奏效。臨床辨證為肺腎虧虛者,宜以生脈散為基礎(chǔ)方并隨痰瘀兼證加減。生脈散中以人參甘平補肺,大補元氣,更助麥門冬、五味子以收益肺養(yǎng)陰、補氣生津之功。近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脈散有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強心肌收縮力,旺盛血行的作用。臨床辨證脾腎陽虛者,金匱腎氣丸為基礎(chǔ)方并隨水腫、喘促、腹脹、心悸等兼證加減。金匱腎氣丸以六味地黃湯補陰,更佐少量附子、肉桂溫補腎中之陽,微微生長少火以生腎氣,乃“陰中求陽”之法。
AECOPD臨床常見,治療組病例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在綜合療效、臨床體征、心電圖改善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可避免洋地黃類藥物中毒、抗菌藥過度使用致細(xì)菌耐藥等弊端。在提高臨床緩解率、減輕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質(zhì)量等方面都有明顯優(yōu)勢。臨床應(yīng)用時應(yīng)注意:有危及生命的AECOPD可配合現(xiàn)代先進的診療技術(shù)綜合處置,以免錯過救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