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聯(lián)春,王 東,晏麗明
(1.上海斐賽軸承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2.上海斐耐機電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在過去的三十年,滾動軸承技術(shù)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鋼材潔凈度、軸承設(shè)計和制造方面的進步,使得軸承的實際運行壽命遠長于預(yù)期壽命,甚至長于相配套的主機壽命,導(dǎo)致軸承的選型和設(shè)計更加緊湊。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詳細地考慮動載荷、污染和脂潤滑等軸承運轉(zhuǎn)環(huán)境的影響,對軸承壽命進行更加精確的計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軸承額定壽命計算國際標準歷經(jīng)數(shù)次修改,成為現(xiàn)行的ISO 281:2007《滾動軸承——額定動載荷和額定壽命》,修訂后修正額定壽命表達為[1-3]:
(1)
式中:L10為基本額定壽命;C為基本額定動載荷;P為當量動載荷;ε為壽命指數(shù);a1為可靠度壽命修正系數(shù);aISO為壽命修正系數(shù)。
這次修訂,除了將可靠度壽命修正系數(shù)a1值略微上調(diào),并且可靠度由原來的99%延伸至99.95%外,最根本的變化就是,基于接觸疲勞載荷極限和系統(tǒng)方法的思想,提出了壽命修正系數(shù)aISO,并給出了其計算方法。在由幾何參數(shù)和軸承材料決定的疲勞載荷極限和當量動載荷一定的情況下,aISO由軸承工作表面的潤滑狀態(tài)(由黏度比κ表示)和污染狀態(tài)(由污染系數(shù)eC表示)所決定,其極限范圍為0.1~50[1-3],最大值為最小值的500倍,足見其對軸承額定壽命的影響程度。
污染系數(shù)eC在精度要求不高時,可從標準查表得到,否則,根據(jù)標準附錄A進行精確計算。此時,在軸承類型、尺寸及污染情況一定的情況下,eC與κ0.68成正比[1]。
綜上,在軸承類型、尺寸、材料、運行條件及環(huán)境等確定的情況下,軸承修正額定壽命與黏度比κ通過壽命修正系數(shù)aISO緊密相聯(lián),κ值大小對修正額定壽命計算結(jié)果影響顯著。
ISO 281:2007給出了κ的兩種計算方法,但對各自適用前提條件的描述含糊不清,加之同種條件下兩種計算方法所得結(jié)果差異明顯,黏度比κ成為計算軸承修正額定壽命的一個關(guān)鍵點和難點,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討論,明確每一種算法的適用前提,以得到與實際軸承和運行工況相適合的κ值,為依據(jù)國際標準正確計算軸承額定壽命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
ISO 281:2007突出反映了潤滑及清潔度對軸承壽命的影響。潤滑的有效性取決于潤滑膜對兩滾動接觸表面的分離程度,在接觸表面微觀形貌一定的情況下,分離程度由油膜厚度決定。
圖1為Stribeck曲線[4],可以看出,在速度和載荷一定的情況下,油膜厚度與潤滑劑的黏度成正比。因此,在軸承工作溫度和壓力下,為使?jié)L動接觸表面之間形成充分的潤滑油膜,潤滑劑就必須保持一定的最小黏度。這就是用潤滑劑實際運動黏度ν與參考運動黏度ν1之比計算黏度比κ的基本思想。
圖1 Stribeck曲線
(2)
參考運動黏度取決于軸承轉(zhuǎn)速n和滾子組節(jié)圓直徑Dpw。
當n<1 000 r/min時,
ν1=45 000n-0.83Dpw-0.5
(3)
當n≥1 000 r/min時,
ν1=4 500n-0.5Dpw-0.5
(4)
潤滑劑的黏度隨著溫度而變化,稱為黏溫特性。在一定范圍內(nèi),任意兩個溫度點t1和t2對應(yīng)的黏度νt1和νt2滿足[5]:
(5)
式中:T1和T2為t1和t2對應(yīng)的開氏溫度;m是基于Ubbelohde-Walter黏溫方程式的黏溫線斜率。一般,潤滑劑供應(yīng)商會提供潤滑劑在40 ℃和100 ℃的運動黏度ν40和ν100。這時,可由(5)式先求得m,然后再利用(5)式求出潤滑劑在實際工作溫度t時的運動黏度νt。
潤滑劑的黏度是隨壓力變化的,EHL條件下,當工作壓力特別高時,還需要考慮黏度的這一變化。
Roelands提出了到目前為止被認為是最精確的黏-壓關(guān)系式,在壓力高達1 GPa的范圍內(nèi)非常有效,潤滑劑在壓力p下的動力黏度η表示為[6]:
η=η0exp{(lnη0+9.67)[(1+p/pr)z-1]}
(6)
式中:pr=1.96×108;z為試驗常數(shù),近似為0.1~1.5,缺乏試驗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可以用Barus黏-壓關(guān)系式中的黏壓系數(shù)α代替;下標0指大氣壓力下或室溫下。運動黏度等于動力黏度除以潤滑劑密度ρ。
當EHL油膜壓力很高時,壓力對密度的影響同樣不能忽略。Dowson和Higginson給出了潤滑劑密度與壓力的經(jīng)驗關(guān)系式[6]:
(7)
至此,考慮了實際的軸承溫度、速度和接觸壓力,求出實際運動黏度ν和參考運動黏度ν1后,黏度比κ就可由(2)式求得,圖2所示為計算流程。
圖2 按照黏度的比值計算流程
下面以6319脂潤滑接觸式密封軸承為例,按照黏度的比值實例計算黏度比κ和aISO,所需軸承及運行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軸承及運行參數(shù)
計算得到:污染系數(shù)ec=0.85,實際運動黏度ν95=21.5 mm2/s,參考運動黏度ν1=18.8 mm2/s。
由此可得黏度比κ=21.5/18.8=1.14。
根據(jù)ISO 281:2007,由
(8)
算得aISO=7.88。
根據(jù)油膜參數(shù)計算方法,標準中給出了黏度比κ與膜厚比Λ的關(guān)系式:
κ≈Λ1.3
(9)
Λ等于最小油膜厚度hm與滾動接觸表面綜合粗糙度之比:
(10)
最小油膜厚度參照文獻[4,6]進行計算。
同樣針對上述6319-2RS軸承,計算得hm=0.4 μm。
鋼球表面粗糙度Ra1=0.02 μm,內(nèi)溝道表面粗糙度Ra2=0.05 μm,由(9)和(10)式得Λ=7.42;κ=13.56。
因κ=13.56>4,故取κ=4[1],代入(8)式得aISO=32.48。
圖3為按照油膜參數(shù)計算黏度比κ的基本流程。
圖3 按照油膜參數(shù)計算流程
可以看出,同樣的條件,根據(jù)黏度的比值和油膜參數(shù)兩種方法計算出的黏度比κ差異較大。在上例中,按照油膜參數(shù)得出的κ明顯大于按照黏度的比值得出的κ,并進而導(dǎo)致壽命修正系數(shù)aISO有4倍以上的差異,這意味著修正額定壽命Lnm也有4倍以上的差異。因此需要對兩種計算方法的適用條件進行分析討論。
從上可以看出,采用黏度的比值進行計算,相對簡單易行。但該方法顯然隱含著下列前提條件:軸承運轉(zhuǎn)速度適中,不過高也不過低;軸承所受載荷不能過重;軸承滾動接觸表面形貌較好,粗糙度值較低。當滿足這些前提時,此種計算方法簡單、客觀、可靠;當不滿足這些條件時,比如軸承最終工作表面由磨削而非超精研完成,此種計算方法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油膜參數(shù)計算方法采用膜厚比似乎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精確算法,但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滿足上述采用黏度比值進行計算的條件下,如果采用油膜參數(shù)進行計算,則因為:(1)最小油膜厚度總是介于0.2~0.4 μm;(2)綜合粗糙度值過低,會得到幾乎恒定不變的過于樂觀的κ值。因此,當滿足按照黏度的比值進行計算的前提條件時,不宜采用油膜參數(shù)進行計算。
在滾動接觸表面綜合粗糙度較大(比如滾道表面非超精研加工成形)、軸承運行速度過低和過高等特別情況下,油膜稀薄或膜厚比較小,此時,黏度的比值已經(jīng)不能反應(yīng)潤滑劑將滾動接觸表面分離的程度,應(yīng)該采用油膜參數(shù)計算黏度比κ。
對非超精研加工接觸表面,采用油膜參數(shù)計算黏度比κ,其過程與上述超精研加工接觸表面相同。
對高速、超高速運行的滾動軸承,高速運轉(zhuǎn)時由于熱效應(yīng)和貧油現(xiàn)象的影響,油膜厚度公式應(yīng)進行修正[6]??紤]熱效應(yīng)和貧油后的最小油膜厚度hmh表示為:
hmh=hmΦThΦS
(11)
式中:ΦTH和ΦS分別為熱影響系數(shù)和貧油影響系數(shù)。
對低速、超低速運行的滾動軸承,滾動接觸表面間由于缺乏卷吸效應(yīng),難以形成彈性流體動力潤滑(EHL)油膜,此時,接觸表面間的潤滑狀態(tài)不是正常的彈性流體動力潤滑而是薄膜潤滑,盡管膜厚比計算公式(10)和黏度比計算公式(9)仍然成立,但最小油膜厚度不能再按照EHL最小油膜厚度公式進行計算,而應(yīng)根據(jù)潤滑劑的具體情況,比如添加劑的類型和含量、是否含有固體潤滑粉粒等等,按照薄膜潤滑狀態(tài)進行確定[4,7]。
仍以6319-2RS軸承為例,保持軸承宏觀幾何參數(shù)、潤滑脂及運行條件不變,僅按照表2改變鋼球及內(nèi)圈溝道表面粗糙度,分別按照上述兩種方法計算黏度比,結(jié)果如圖4所示。由圖可以看出,按照黏度的比值計算的黏度比與綜合表面粗糙度的變化無關(guān),為一水平直線;按照油膜參數(shù)計算的黏度比隨著綜合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減小,兩種計算方法在綜合表面粗糙度為0.36 μm時所得黏度比κ相同。
表2 滾動接觸表面粗糙度 μm
圖4 黏度比κ隨綜合粗糙度的變化
某一推力軸承51211,轉(zhuǎn)速僅為2 r/min,顯然為非EHL潤滑狀態(tài),是薄膜潤滑,考慮到其采用的潤滑脂含有固體潤滑粉粒和極壓添加劑,因此,將最小油膜厚度取為0.05 μm,鋼球和套圈溝道的粗糙度為0.06和0.09 μm,采用油膜參數(shù)計算,得黏度比κ=0.46。由于在潤滑劑中加入的是被證明有效的極壓添加劑,所以,在隨后ec和aISO的計算中應(yīng)采用κ=1。
綜上,對于滾動接觸表面由(超精研)形成彈流潤滑狀態(tài)下運行的常規(guī)情況,黏度比κ宜采用潤滑劑黏度的比值進行計算;除此之外的其他非常規(guī)情況,黏度比κ應(yīng)該采用油膜參數(shù)進行計算。
(1)ISO 281:2007中給出了黏度比κ的兩種計算方法,通過計算說明,采用不同方法計算的黏度比κ相差較大,進而導(dǎo)致壽命修正系數(shù)aISO和修正額定壽命Lnm差異顯著,繼而在分析的基礎(chǔ)上澄清了兩種計算方法各自適用的前提條件。
(2)對滾動接觸表面超精研加工、運行速度適中、EHL狀態(tài)的一般情況,如果按照油膜參數(shù)計算方法,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將得到過大的黏度比κ(κ>4),因此宜采用黏度的比值進行計算。
(3)對滾道非超精研加工、運轉(zhuǎn)速度過低或過高等特殊情況,應(yīng)該按照油膜參數(shù)計算方法,并需注意,速度過高和過低時,呈薄膜潤滑狀態(tài),不能直接采用EHL下油膜厚度計算公式計算最小油膜厚度。
以上對黏度比κ的計算和分析,為得出合適的aISO以及對軸承額定壽命進行正確計算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同時,對軸承潤滑劑的選擇和軸承摩擦學(xué)設(shè)計也具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