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純鶴,魏祥英,孫明睿,宋麗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北京東燕郊 101601)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用于電子組裝的PCB板線寬、間距、焊盤越來越細小,已到幾十微米級,復合層數(shù)最高已達到60層。傳統(tǒng)的人工目測和針床在線測試遠遠不能適應現(xiàn)在工藝技術水平和產(chǎn)品批量的要求,更嚴重的是,有些產(chǎn)品缺陷是顯微鏡也檢查不出來的,因此,檢驗手段己成為工藝線上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而PCB自動光學檢測系統(tǒng)就是以檢測出印刷線路板生產(chǎn)工藝造成的各種細微缺陷為目的的設備。該設備以相機獲取的圖像為處理目標,為了減少誤檢和漏檢,缺陷檢測算法要求圖像在指定的放大倍率下有清晰的圖像。此外,考慮到增強設備的適應性,并且兼顧效率和檢測精度,對于不同線寬標準的PCB板,設備使用了高精度變倍鏡頭。當線寬較大時,可縮小成像倍數(shù)以提高效率;當線寬較小時,可以增大成像倍數(shù)以提高檢測精度。如果通過人工進行設備的焦距和倍率校正,需要用調(diào)焦光柵板對每種倍率都進行校正,費工費時。而且,由于操作人員不同、評價標準單一、光柵板放置角度存在誤差和圖像清晰度超出人眼分辨極限等原因,會產(chǎn)生不確定性誤差。因此,PCB自動光學檢測系統(tǒng)中需要一種能精確快捷的自動調(diào)節(jié)焦距和倍率的方法,對于生產(chǎn)中微米級缺陷檢測要求的印刷版,調(diào)焦的焦距誤差應達到±5 μm,倍率的誤差1.22‰,才能滿足整機系統(tǒng)對采集圖像環(huán)節(jié)的要求。
該系統(tǒng)中包括工控機、采集圖像的鏡頭、CCD、運動控制卡、步進電機,控制照明的D/A卡及光源,其中工控機控制所有的調(diào)焦、變倍、照明控制、圖像采集及處理等過程。
圖1 系統(tǒng)結(jié)構示意圖
參考目標是圖2所示的光柵玻璃板,該板上是固定線寬及間距的光刻線條,圖形尺寸精度達到±1 μm,能滿足作為調(diào)焦參照物的精度要求。光柵玻璃板安裝在工作臺上相應位置,固定時光柵線條的排列方向與線陣CCD方向要嚴格正交,從而保證板上作為已知數(shù)據(jù)的線間距與CCD上的對應測量結(jié)果能嚴格對應,不會因角度誤差過大帶來計算上的偏差。因采用的CCD像元尺寸為7 μm,如取像倍數(shù)為7:6,則物方對應的像素分辨率為6 μm,用于計算的取像寬度則為6 μm的整數(shù)倍。
圖2 參考目標
本系統(tǒng)自動調(diào)焦的思想是根據(jù)所需倍率下的理論物像距,把CCD和鏡頭移動到其相應的理論物像距位置。因為鏡頭的焦距會有一定誤差,所以此時的圖像并不清晰,倍率也不準確。此時設置CCD的采樣步長為相應倍率下焦深的一半,并設置采樣次數(shù),CCD每移動一個步長就采集一幅圖像并進行圖像處理。在一定的采樣次數(shù)和移動范圍內(nèi),獲取的圖像會從不清晰到清晰然后又不清晰,軟件會根據(jù)圖像處理對比度的高低來推薦CCD聚焦的最佳位置。根據(jù)最佳位置時采到的圖像中光柵板圖像尺寸,計算出當前圖像的實際倍率,并與要求進行比較,根據(jù)差值計算出物像距相應的移動量,之后通過步進電機帶動鏡頭和CCD移動相應的距離。重復上述過程,兩個循環(huán)過程內(nèi)就可以找到所需的成像清晰的焦距和指定倍率下的物像距電機位置。流程圖如圖3所示:
焦距評價函數(shù)應具有的特性有:無偏性、單峰性、能反映離焦極性、較高的信噪比以及計算量小等。常用的幾種集聚評價函數(shù)有以下5種:
(1)高頻分量法,即對圖像進行傅立葉變換,提取其中的高頻成分作為焦距評價函數(shù)。這種方法計算量大,不適于一般情況下的快速、實時測量;
(2)平滑法,即計算圖像上相鄰像素的平滑度,再對整個像面求和作為集聚評價函數(shù),其最大值為圖像的聚焦判據(jù),該方法靈敏度不高;
圖3 調(diào)焦流程圖
(3)閾值積分法,即根據(jù)圖像的灰度分布,選取一個閾值,并對大于閾值的灰度進行求和,其最大值為圖像的聚焦判據(jù),該方法測量精度不高;
(4)灰度差分法,這是一個形式簡單但很有效的焦距評價函數(shù),如式(1)所示:
它是利用圖像的相鄰像素灰度值差的絕對值之和作為焦距評價函數(shù),即:當圖像聚集時,取最大值;
(5)拉普拉斯像能函數(shù),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評價函數(shù),在焦距附近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計算量較大,其形式如式(2)和式(3)所示,當圖像聚焦時,拉普拉斯像能函數(shù)取得最大值。
根據(jù)以上分析,本系統(tǒng)采用一種類似灰度差分的方法,能實現(xiàn)快速、實時和有效的測量要求。用已知厚度、線寬及間距的光柵玻璃板作為調(diào)焦目標物,通過采集的圖像計算光柵線條與間距邊界的像素灰度變化曲線,若邊界的灰度值過渡的曲線斜率越大,即圖像越銳利,那么聚焦效果就越好。為了消除偶然誤差,將圖像進行y向投影得到f(x)灰度曲線,如公式(4)所示:
h為采集圖像的高度,|f(x)|越大聚焦效果越好,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圖像的y向灰度投影曲線
由于圖像本身是黑白相間的線條與間距,進行二值化處理后更容易計算,且二值化閾值選擇灰度平均值即可。二值化閾值如式(5)所示:y向投影后f(x)的二值化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二值化結(jié)果
從x=0開始,第一次(f(x)+f(x+1))的值不為零時記下當前x坐標的值,條數(shù)N置為1,此后每一次(f(x)+f(x+1))的值不為零時N加1,最后一個(f(x)+f(x+1))的值不為零時記下當前x坐標的值,當前倍率T如公式(6)所示:
因光柵條上線寬與線間距相等,故d為圖像中線條或間距的實際寬度。
設所需倍率為T,物距為l,像距為l',鏡頭焦距為 f,在倍率 T 下,物距為 l1,像距為 l1:
將已上結(jié)果帶入下式:
圖6所示為調(diào)整過程中的一組圖像及Y向灰度投影曲線,按圖號遞增的順序像距是遞增的,圖6.3為最佳倍率的最佳焦面,從圖中也可明顯地看出圖像由不清晰到清晰的變化趨勢。
圖6 自動調(diào)焦效果圖
本文描述的自動調(diào)節(jié)焦距和倍率的方法,可以達到線掃描相機在8192個像素的取像范圍內(nèi)誤差不超過10個像素的效果,即倍率誤差在1.22‰之內(nèi),精確到10-3量級,整個調(diào)整焦距和倍率的過程簡單快捷,加快了設備初始校正過程,能滿足整機系統(tǒng)的使用要求。
[1] 任四剛,李見為,謝利利.基于灰度差分法的自動調(diào)焦技術[J].光電工程,2003,30(2):53-55.
[2] 鄭玉珍,吳勇,倪旭翔.實時自動對焦的研究[J].光電工程,2004,31(4),64-66.
[3] 王鳳宇,王睿,張廣軍.基于DSP的自動聚焦系統(tǒng),光電工程,2007,34,134-138.
[4] 崔繼文,譚久彬,敖磊,康文靜.模糊控制與圖像處理技術實現(xiàn)的聚焦方法,光電工程,2005,32,12-16.
[5] 吳振鋒,左洪福,邱根良.光學顯微鏡自動調(diào)焦的技術研究[J].光學儀器,2000,22(4):410-412.
[6] 徐定杰,王曉溪.數(shù)字圖像處理在焦距測量中的應用[J].國內(nèi)科技,1998,(7):37-38.
[7] 劉榴娣,劉明奇,黨長民.實用數(shù)字圖像處理.[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107-111.
[8] 蘇光大.圖像并行處理技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