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勇(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南開大學, 天津300000)
□韓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 北京100191)
亨利·米勒研究在國外
□王慶勇(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南開大學, 天津300000)
亨利·米勒研究 文獻回顧和梳理 自我重建主題
當代美國作家亨利·米勒在世時頗受爭議,死后似乎很快被人遺忘。本文主要以時間為順序,以米勒的創(chuàng)作主題“自我重建”為線索,梳理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外的亨利·米勒研究成果,旨在引起國內學界對這位作家的重視,同時為進一步研究他的作品做些鋪墊性的工作。
亨利·米勒(1891—1980)是美國當代一位頗有影響的作家,在20世紀的美國文壇上,米勒的位置一直受到爭議。從代表作《北回歸線》問世直到去世,他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詬病另一些人的推崇,死后又很快被人遺忘。他的文學生涯也像他的生活經歷一樣充滿了波折。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米勒是一位承上啟下、大器晚成的現代主義作家,以獨特的自傳體作品為美國文學和世界文學做出了他自己獨特的貢獻。不過,無論是在歐美國家還是在中國,批評界對他的關注都是遠遠不夠的,這對創(chuàng)作了大量重要作品的米勒而言顯然是不公平的。選取一個特定的角度對國外的米勒研究進行一番梳理,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可惜,國內外至今沒有人這樣做。本文正是要完成這一任務,以期拋磚引玉。
米勒名聲在上個世紀60年代達到頂峰,但是他的代表作《北回歸線》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就發(fā)表了。有意思的是,使得米勒的作品廣為流傳的是美國二戰(zhàn)士兵。他們在歐洲登陸之后發(fā)現了米勒的《北回歸線》,感到如獲至寶,于是爭相傳閱。然而,當時的評論界對他的作品卻并不看好,普遍視之為色情作品。此前,出版界也對該作品持冷淡態(tài)度。這就是為什么當時米勒只能找到一家以出版色情書籍為主的出版社為他出版《北回歸線》。然而,一些有眼光有影響力的批評家還是看到了米勒的成就。他們把米勒看作是美國的主要作家,有幾位甚至認為他能夠躋身美國經典作家之列,能和海明威、喬伊斯、勞倫斯相提并論。大批評家T.S.艾略特就曾在1935年寫信給米勒,稱贊《北回歸線》“……是一本了不起的書……”他甚至說,該書在見解的深度和實際的寫作上都遠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之上。龐德也盛贊這部作品,說:“它或許是男人能夠獲得快樂的唯一一本書……雖然比不上《尤利西斯》,至少比微不足道的弱智女性沃爾夫所寫的東西更屬于永久性文學的一部分?!卑蕴睾妄嫷陆o予米勒的評價顯然是溢美之詞,不過,如果說米勒在擴展文學題材、大膽創(chuàng)新文學語言等幾個方面為美國文學甚至世界文學做出了重要貢獻,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在亨利·米勒的整個文學生涯中,米勒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自傳體小說、游記和散文。他因為1934年《北回歸線》的問世而被看作是色情作家,但是很快該作品在美國和其他英語國家被列為禁書。此后,名噪一時的米勒似乎被人遺忘長達三十年,在此期間,他筆耕不輟,相繼創(chuàng)作了《黑色的春天》《南回歸線》《宇宙哲學的眼光》《玫瑰架下受刑》等眾多作品。1961年,美國法院裁定《北回歸線》不是色情作品,米勒的名氣又開始上升。越來越多的讀者和批評家開始接觸和了解米勒和他的作品,國內外的崇拜者不遠千里萬里到當時米勒的居住地,加利福尼亞的大瑟爾來拜訪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了他的作品的真正價值。實際上,他們只是將他奉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驅而加以崇拜。
不過,可喜的是,隨著關注度的提升,有關米勒作品的評論也在20世紀60年代后逐漸多起來。這些評論從文化、宗教、文學、語言以及意識形態(tài)等幾個方面來解讀米勒。研究米勒的第一本專著《亨利·米勒》(Henry Miller)于1963年出版,著者是美國學者金斯利·韋德馬(Kingsley Widmer)。該書1990年再版時,他又加入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韋德馬稱米勒的作品是“多卷本的懺悔錄—散文—書信的結合體,”同時他承認,要想把米勒的那些“不斷縫合在一起的大量作品”組織起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韋德馬的這番話表明了米勒作品文體的復雜性和內容的龐雜性特征。然后,韋德馬討論了米勒的代表作《北回歸線》,并稱米勒是一位“預言家似的小丑”(apocalyptic comedian),接著,他探討了米勒三部曲中的自傳性主題。最后,韋德馬得出結論:作家米勒時常讓人開心和忍俊不禁,但大部分時間里卻不是一位好作家,他是一位夸張的二流文學修辭家,只能揭示些許真相——總之,米勒只是美國文化的叛逆小丑。但是,韋德馬也不得不承認,米勒是一位有著相當影響力和歷史重要性的作家,很值得我們研究,尤其應當將其置于美國語境下來考察。作為第一個以專著形式研究米勒的學者,韋德馬的研究缺乏深度,他對米勒的評價也有失偏頗,甚至有故意貶低的嫌疑。然而,他的專著中散落的一些句子卻在米勒的作品主題方面給予了我們不少啟示。比如,韋德馬說,《北回歸線》講的是“一個失敗、破碎的自我的界定、表達和重生的歷程”。他還說,做一個藝術家對于米勒而言就意味著叛逆,擺脫瑣碎的過去獲得自由,進入到神秘的、更高級的、更廣闊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韋德馬甚至稱米勒為20世紀大都市里的梭羅,在現代社會里追尋著原初的自我。同時,他還指出米勒的藝術在很多方面都背離了傳統(tǒng)。
與韋德馬的專著同年出版的還有一本米勒研究評論集《亨利·米勒與評論家》(Henry Miller and the Critics)。編者喬治·威克斯(GeorgeWickes)匯集了過去三十年間英美兩國的批評家所寫的有關米勒及其作品的文章。其中有幾位批評家的文章很值得關注。比如,喬治·奧威爾指出,《北回歸線》寫的是“街頭流浪者”(theman in the street)的故事,其成就在于將人們熟知的題材以口語化的風格呈現在紙上。赫伯特·穆勒(Herbert J.Muller)指出,亨利·米勒是一個矛盾的個體。菲利普·拉夫(Philip Rahv)注意到亨利·米勒在他的自傳體小說中所展現的雙重身份,即藝術家——主人公身份。他同時指出,這種采用雙重身份的敘述者來敘事的模式是現代小說比較普遍的敘事模式。此外,菲利普還指出,這位藝術家兼主人公一直處在社會的邊緣,他的故事“是勸世文、是敘事、是對世界文明史的批判,是散文詩也是即興的哲學思考,”——無論哪一種,都服務于作者竭盡全能表達自我的需要。然而,遺憾的是,《亨利·米勒與評論家》所收錄的絕大多數評論文章都僅僅關注《北回歸線》這部作品,對米勒的其他作品幾乎沒有涉及。不過,就整體而言,該書對米勒作品的語言、文風到主題思想都有所論及,可以看作是米勒研究成果的初步整合,它無疑有利于引導學界對米勒及其作品做更深入的研究。
1992年,另一本米勒研究文集《亨利·米勒評論集》(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Miller)出版了。該書正如它的編者羅納德·戈迪斯曼(Ronald Gottesman)所宣稱的那樣,是一部“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米勒研究文集”。盡管該書的主要觀點——米勒“是美國最重要的現代作家之一”——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它卻為米勒研究打開了一扇大門。首先,該書揭示了米勒其人和他的作品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它指出,“如果說很難將一位作家和他的作品完全分開的話,那么對于米勒而言,這樣做幾乎是不可能的?!苯又?,該文集引用米勒的話來強調其作品與其本人的緊密聯(lián)系:“我不在乎藝術家是誰,如果你深入、真誠地研究他,公正地對待他,你就會發(fā)現他和他的作品是一體的。”這就表明,在米勒研究中應用傳記批評方法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其次,該書的選材和編排意在說明,作為藝術家兼主人公的亨利·米勒不是單維的,而是多維的,這兩種身份都為我們提供了認識自我的可能性。羅納德所選用的材料和他所做的分析明確告訴我們:米勒的作品寫的就是他自己,他的作品就是他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再者,這本評論集還收錄了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保羅·杰克森(Paul R.Jackson)、艾倫·特拉奇騰伯格(Alan Trachtenberg)等批評家的文章。在梅勒看來,作家米勒和主人公米勒都是自戀狂。這種觀點為米勒重建自我的主題書寫提供了佐證。杰克森將米勒與美國浪漫主義代表人物愛默生聯(lián)系起來,突出了米勒追求個性和自由的一面。特拉奇騰伯格的文章試圖闡釋米勒潛意識中對美國夢的追求,將米勒的個性追求與美國民族的共性連為一體。
1970年,一本很有分量的米勒研究專著面世了。它就是簡·納爾遜(Jane A.Nelson)的《亨利·米勒小說的形式與形象》(Form and Image in the Fiction of Henry Miller)。此書第一次應用世界心理學大師榮格的心理分析理論來分析米勒的主要作品,試圖揭示隱藏其中的原型和意象,以發(fā)掘和確立米勒作品的深度。納爾遜對榮格的心理分析方法的應用稍微有些過頭,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她借此方法對米勒兩個三部曲(第一個三部曲Tropics Trilogy包括Tropic of Cancer,Tropic of Capricorn and Black Spring;第二個三部曲Rosy Crucifixion包括Plexus,Sexus and Nexus)中女性人物和女性形象的分析確實能啟發(fā)我們后來的米勒研究者。簡·納爾遜的貢獻在于:第一,她的專著第一次研究了米勒主要作品中的寓言模式,同時向讀者闡明米勒小說中的城市、(女性)人物和場景等都是“自我”(the self)成長和完善過程中的“事件”(events)。這等于將米勒小說中主要元素與主人公的自我重建過程清晰明確地聯(lián)系起來。第二,在所有米勒研究者中,簡·納爾遜第一次單純聚焦于文本,而她的細讀無疑也是新穎和有效的。以心理分析為手段以文本細讀為基礎,簡·納爾遜得出如下結論:米勒主要作品中的人物不再屬于傳統(tǒng)小說塑造出來的為廣大讀者所熟悉的人物類型,而是僅僅具有象征意義的“心中的人物”(figures of themind)。她進一步分析說,這些人物恰巧構成了正負兩種人物原型,掙扎在這兩者(分別代表肯定和否定的力量)之間的就是那個不斷尋求發(fā)展和完善的“自我”(“I”)。簡·納爾遜的著作所采用的心理分析方法既為米勒作品中飽受詬病的所謂“淫穢”做了辯護,又提出了一條線索——米勒的寫作意在探討自我在肯定和否定中不斷前進和走向完善的歷程——將米勒結構松散的作品連接成統(tǒng)一的整體,同時也將他的幾部主要作品聯(lián)系了起來。
1978年,杰伊·馬丁寫出了第一本最全面最詳實也最權威的米勒傳記《總是興高采烈》。正如杰伊所稱,這本書參考了分散在二十三個圖書館的大量手稿以及私人收藏的手稿,并搜集了信件、便條、日記、書頁邊的旁注、朋友信件、合同、來往賬目、寫作提綱、剪報、小說和散文的草稿、掛圖、不同時期的照片等等各種材料。這本傳記基本上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米勒”,給讀者提供了大量翔實的米勒生平資料。其中有關米勒愛恨交織的母子關系,以及其整個家庭關系和婚姻經歷的描述十分有助于讀者和評論者理解米勒作品中“重建自我”的主題和嬉笑怒罵的風格。
1986年,利昂·路易斯的《亨利·米勒的主要作品分析》(Henry Miller:The Major Writings)同讀者見面了。該書稍顯冗長和乏味,也缺少獨創(chuàng)性,但是它在幫助我們分析米勒眾多的作品時卻不失為一個好幫手,因為該書非常認真地研讀了米勒的每一部重要作品,為我們提供并探討一個又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ji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作者在不厭其煩地分析細節(jié)的同時也注意到米勒的作品對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所做的有益探索。而個人與社會歷來都是作家探討自我重建主題時難以回避的一對矛盾。
1990年和1996年,分別有兩本米勒研究專著問世。第一本是蓋伊·露易絲·巴莉特(Gay Louise Balliet)的《亨利·米勒和超現實主義隱喻》(Henry Miller and SurrealistMetaphor)。第二本是約翰·帕金(John Parkin)的《亨利·米勒:現代拉伯雷》(Henry Miller:The Modern Rabelais)。這兩本書分別從超現實主義意象和污穢的語言兩個方面研究米勒的主要作品中獨特的美學特征。第一本著作有助于我們理解米勒借助超現實主義手法構建自己非理性世界的過程,第二本則提示我們米勒污穢暴力的語言其實是針對現存的制度和秩序,即外在世界,是個體爆發(fā)的必然結果。
2007年,托馬斯·奈斯比特(Thomas Nesbit)出版了第一部以亨利·米勒作品中的宗教思想為研究對象的專著《亨利·米勒和宗教》(Henry Miller and Religion)。該書從宗教角度切入,在仔細發(fā)掘并分析亨利·米勒龐雜的宗教思想及其淵源之后,指出:米勒通過描寫自己長期經受的苦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他的很多讀者。作為國外亨利·米勒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第一部從宗教角度研究米勒的專著,《亨利·米勒和宗教》無疑將幫助后來的研究者從宗教層面解讀米勒和他的獨特美學抑或反美學(anti-aesthetic)。
盡管上文所述并沒有窮盡國外的米勒研究成果,但是基本上涵蓋了主要成果。從以上的文獻回顧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盡管米勒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名噪天下,而且就其作品而言也可謂著作等身,但國外的米勒研究卻起步很晚,進展很慢,直至目前仍可以說是處在起步階段。不僅有關米勒的傳記很少,評論文章不多,研究性專著更是寥寥無幾。這些研究大多深度不夠,有的只關注米勒的生活,有的局限于探討米勒的《北回歸線》,有的僅僅限于提出問題,缺乏足夠的文本分析來做支撐,更談不上解決問題了。比如,學術界對米勒的語言特點就缺乏深入研究;米勒的主要作品對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主義特別是非理性主義的運用及其目的,至今仍很少有人探討;也沒有哪位研究者深入挖掘米勒的主題。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事,但同時它也是好事,因為這就意味著我們后來者有更大的研究空間,可以作更多的文章。比如,縱觀上文提到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看出,米勒作品中的自我重建的主題幾乎總是被直接或者間接提及,但是米勒研究者們總是對此一帶而過或者點到為止,卻從來沒有人將它作為一個單獨的主題或者母題加以構建和探討。比如,他重建自我的動因是什么?重建自我的具體方式又是什么?他的詩學和美國文學甚至世界文學的關系又是如何?……這一系列疑問和問題等待著我們去分析、回答和探討。
本文得到“天津理工大學教學基金”項目資助
[1]Gottesman,Ronald,ed.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Miller.New York:G.K.Hall,1992.
[2]Widmer,Kingsley.Henry Miller.Rev.ed.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90.
[3]Wickes,George,ed.Henry Miller and the Critics.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Press,1963.
[4]Nelson,Jane A.Form and Image in the Fiction of Henry Miller.Detroit:Wayne State UP,1970.
[5]Martin,Jay.Always Merry and Bright:the Life of Henry Miller.Santa Barbara,California:1978.
[6]Balliet,Gay Louise.Henry Miller and Surrealist Metaphor.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6.
[7]Lewis,Leon.Henry Miller:The Major Writings.New York:Schocken,1986.
[8]Nesbit,Thomas.Henry Miller and Religion.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Taylor&Francis Group,2007.
[9]Parkin,J.Henry Miller,the Modern Rabelais.Lewiston,New York:Edwin Mellen,1990.
(責任編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王慶勇,天津理工大學副教授,南開大學博士生,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和文化研究;韓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