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文丹
南少林八寶門
文/莫文丹
八寶拳是我國南派少林武術(shù)中的一門獨特的拳種。
據(jù)《陰陽八寶拳》拳譜記載,清代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少林寺的至善禪師首創(chuàng)八寶拳法。八寶拳取天上三寶日、月、星,人身三寶精、氣、神,加上精湛的硬氣功和嫻熟的技藝這武家二寶,共為八寶,故名。又因八寶拳門分為陰拳與陽拳兩大類,因此又名“陰陽八寶拳”。
由于福建泉州少林寺在當(dāng)時是全國志士暗中聚集進行“反清復(fù)明”活動的中心,因此,八寶拳法開始僅在寺內(nèi)永春殿里僧人當(dāng)中秘密練習(xí)。后來殿里的僧人胡惠乾到了福州西郊外的西禪寺授拳,便首次將八寶拳傳于民間。八寶拳門傳至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代,已有三百多年的傳藝史了。由于歷代掌門人均以單傳方式擇徒授藝,且門規(guī)極嚴(yán),故八寶拳法流傳面越來越窄,會者漸趨寥寥,幾成絕學(xué)。
八寶拳門分為陰拳和陽拳。陰拳共有五個套路,是本門的精華部分,故八寶拳門有“八寶陰與陽,用功在陰上”之說。陰拳主柔,以柔克剛,先化后發(fā)。演拳時以意會神,要求以意導(dǎo)引動作,心胸虛靜,意念在先,動作隨行,以靜制動,一靜百靜,一動百動。靜則以意守氣,靜養(yǎng)氣神,動則快速、剛勁、勇猛,講究精、氣、神、手、眼、節(jié)的配合。行拳中始終要使架式達到“松、柔、圓、勻”四字。發(fā)勁時氣從丹田發(fā),以氣催力,勁從足跟起。腰、腿、臂要貫穿一氣,力求圓滑、順達,講究蓄勁。用勁要綿綿不斷,浮、沉、吞、吐要與呼吸緊密配合。對手、眼、身、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出掌滾出滾入,疾如閃電,講究五行變化;眼法上講究以目視目,目光敏銳,一眼關(guān)七,手眼相隨,手到眼到,眼神專注,快若流星;身法要求虛靈頂頸,沉肩墜肘,含胸撥背,寬胸實腹,緊襠沉胯,浮沉吞吐,靠崩閃轉(zhuǎn);步法要求快捷靈敏,落地生根,并講究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陽拳主剛,拳勢剛烈,以快取勝,共有三路,分打上、中、下三盤。行拳時要求剛健有力,快速兇猛,具有南拳之特點。
總之,八寶門拳法不尚華麗,以求實效為宗旨。它非常重視內(nèi)功(八寶門稱之為“禪定”)的修煉,講究采精、藏精、蓄氣、煉丹,以培精氣神為本,并將內(nèi)功融于每個拳路中去,一招一式都含有內(nèi)氣的收蓄與奔瀉。用于技擊,可以起到以柔制剛,以剛克柔,剛?cè)嵯酀睢3跞氚藢毴T者,首先練習(xí)兩年的腰、腿、樁功和三路陽拳,然后才能練習(xí)八寶內(nèi)功(即禪定)和各種硬氣功絕技。在內(nèi)功練就之后,方可練習(xí)陰拳。常言道:“打拳容易換勁難”,八寶門徒要從外家陽拳轉(zhuǎn)換練習(xí)內(nèi)家陰拳,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陰拳柔中寓剛,剛中含柔,剛?cè)嵯酀?,變化莫測,習(xí)者如非持之以恒地悉心揣悟,則很難得其奧秘巧妙。故此,民間中知陽拳者頗多,而識陰拳者甚寡。當(dāng)然,這與八寶拳門擇徒苛嚴(yán)以及歷代均采用單傳形式授藝有密切關(guān)系。
八寶門的拳、械套路較少。在拳術(shù)套路方面,陽拳套路有一路陽拳、二路陽拳、三路陽拳,陰拳套路有一路昆侖陰拳、二路中原陰指、三路地龍陰腿、八寶正宗七十二手、八寶三十六連手掌(又名八寶天罡三十六閉門掌),另外有八寶小鷹拳、梅花拳(又名五朵落地梅花沖煞拳)、蓮花出水拳、猛虎下山拳、蝴蝶雙飛掌、八卦掌等輔助練習(xí)拳路,器械有梅花鉤卦刀、龍泉七星劍、雪花槍、黑虎棍、軟鞭(即特制的腰帶,稱為“腰鞭”)、九節(jié)鞭以及叉、凳、鏟、匕首等,暗器有飛鏢、飛石,氣功有子午功、周天功等藏精蓄氣的養(yǎng)身功法,有鐵肚桶子功(又名銅桶子勁)、大力鷹爪功(又名鷹爪千斤力)、羅漢鐵頭功、大力金剛掌、金槍鴛鴦指(又名鐵指功)、鐵橋功(又名鐵臂功)、鐵脖功、鐵襠功等硬氣功功法,尚有五行追魂奪命手、混元一氣陰腿功、點打三十六秘法和閉穴解穴回春十二手等氣功特技,藥物方面有練功秘方、悶香迷、迷魂散等武林秘傳藥功等。
——摘自莫文丹《八寶硬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