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宙強
湖北省輸變電工程公司,湖北武漢 430062
隨著經(jīng)濟的迅速的發(fā)展,基礎結構施工中大體積砼的應用越來越多,我國普通砼配合比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砼結構物中最小尺寸>1m的部位所用的砼即為大體積砼,工程實踐證明,大體積砼施工難度大,砼產(chǎn)生裂縫的機會較多,目前對溫度荷載引起的裂縫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擬通過對大體積砼裂縫的形成的原因的分析,結合實踐,提出減少和控制裂縫出現(xiàn)的建議。
砼生產(chǎn)如采用在現(xiàn)場攪拌時,如果控制不好攪拌時間,攪拌不均膠凝材料,使之不能與骨料充分粘結,就會造成膠凝材料局部自凝結,從而在砼內(nèi)部產(chǎn)生不均勻應力導致裂縫。
施工中如遇停水、停電或材料供應不足形成施工縫,施工縫處理不當極可能導致砼內(nèi)冷縫。
堿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nèi)部溫度不斷上升,表面引起拉應力,后期在降溫過程中,由于受到基礎的約束,又會在砼內(nèi)部出現(xiàn)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砼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砼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xiàn)裂縫。
一般砼的內(nèi)部溫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溫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fā)生劇烈變化,如養(yǎng)護不周,時干時濕,表面干縮形變受到內(nèi)部砼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
砼的收縮引起收縮裂縫。收縮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砼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 砼的收縮就越大。選用的水泥品種不同, 其干縮、收縮的量也不同。
砼內(nèi)外部溫差過大會產(chǎn)生裂縫。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泥水化熱引起的砼內(nèi)部和砼表面的溫差過大。特別是大體積砼更易發(fā)生此類裂縫。大體積砼結構一般要求一次性整體澆筑。澆筑后, 砼因水泥水化反應產(chǎn)生大量熱,由于砼體積大, 聚集在內(nèi)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fā), 砼內(nèi)部溫度將顯著升高, 而其表面則散熱較快, 形成了較大的溫度差, 使砼內(nèi)部產(chǎn)生壓應力, 表面產(chǎn)生拉應力。此時, 混凝齡期短, 抗拉強度很低。當溫差產(chǎn)生的表面抗拉應力超過砼極限抗拉強度, 則會在砼表面產(chǎn)生裂縫。
材料裂縫表現(xiàn)為龜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過多而引起的。
大體積砼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是由澆筑溫度、水泥水化熱引起的絕熱溫升和砼的散熱速率3部分決定的,而水泥的水化熱引起的絕熱升溫是主要因素。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熱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1)選用合適的材料,水泥要選用水化熱低,初凝時間長的礦山水泥,砂選用中粗砂,石子選用5mm~32mm的碎石,砂石堆料場要設遮陽棚,必要時向骨料噴水降溫。
2)可選用復合型外加劑和粉煤灰以減少絕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緩凝結時間。
3)可以采取預埋冷凝管來降溫,即在砼澆筑后,通過循環(huán)的水冷卻降溫,以減少砼的內(nèi)外溫差。
4)如承臺較厚,一次澆筑砼數(shù)量過大時,在設計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的同意下,可分層澆筑,通過增加表面系數(shù),利于砼內(nèi)部散熱。分層厚度以1.5m 左右為宜,層間間隔時間為5d~14d ,上層澆筑前,應清除下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的砼面層,并進行濕潤和清洗。
5)在溫度較高的季節(jié),通過對原材料和粗骨料進行遮陽覆蓋以及采用低于5℃的拌合水噴淋、冷卻、降溫來降低砼的澆筑溫度,削弱砼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減小總溫差。
在控制了溫度以后,要預防砼裂縫,還要注意拆模時間的控制,一定要待砼達到強度后才能進行拆模,有許多施工單位,為了提高模板的周轉率,加快工程的進度,往往要求新澆筑的砼盡早拆模。當砼溫度高于氣溫時應適當考慮拆模時間,以免引起砼表面的早期裂縫,這種裂縫在施工中也較易發(fā)生。由于砼早期拆模,會在表面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此時表面溫度較氣溫高,此時拆模,表面溫度驟降,必然引起溫度梯度,從而在表面附加一拉應力,與水化熱應力迭加,再加上砼干縮,表面的拉應力達到很大的數(shù)值,就有導致裂縫的危險,但如果在拆模后及時在表面覆蓋一輕型保溫材料,如土工布,對于砼表面產(chǎn)生過大的拉應力,有顯著的效果。
在大體積砼施工時, 準確計算砼拌和溫度、砼出機溫度、砼絕熱溫升、砼內(nèi)部實際溫度、砼表面溫度及砼內(nèi)部與表面溫差, 有利于選取適宜的施工工藝、采取相應的降溫與養(yǎng)護措施, 從而避免出現(xiàn)砼溫度裂縫, 以保證砼結構的工程質量。
1)摻加粉煤灰。粉煤灰使砼水化熱在一定程度上延緩釋放,對大體積砼的溫度控制較為有效,同時增加了砼的和易性,促進了砼的后期強度,施工也較為方便,費用相對便宜。
2)摻加緩凝型減水劑能有效延緩水化熱的釋放時間,減少砼內(nèi)部水化熱峰值并減小溫度應力,避免出現(xiàn)冷接縫的可能。
3)使用砼外加劑能有效補償砼干縮,并在一定程度上補償砼冷縮,減小砼應力,同時可有效改變混凝內(nèi)部分子結構,增加密實度,提高砼抗?jié)B、抗裂能力。
由于水泥的品種及用量直接影響水化熱的多少及砼溫升。大體積砼應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等。并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細骨料宜采用中砂,因使用中砂比用細砂可減少水及水泥用量,使用摻和料,應用添加粉煤灰技術,在砼中摻用粉煤灰不僅能夠節(jié)約水泥,降低水化熱,增加砼和易性,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砼后期強度,推后溫升峰值出現(xiàn)時間。
選用10mm~40mm 連續(xù)級配碎石(其中10mm~30mm 級配含量65%左右),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內(nèi),并不得混有有機質等雜物,不得使用海砂。
如采用減水劑、緩凝劑、膨脹劑等外加劑能提高砼的和易性,減少20%左右用水量,水灰比可控制在0.55 以下,初凝延長到5h 左右,添加膨脹劑后砼內(nèi)部產(chǎn)生的膨脹應力可抵消一部分砼的收縮應力,相應提高砼抗裂強度。
澆筑前經(jīng)詳細計算確定分塊、分層澆筑次序、流向、澆筑厚度、寬度、長度、前后澆筑的搭接時間,應保持搭接時間不超過砼初凝時間,加強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距離和插入深度,保持振搗密度、嚴防漏振和過振,確保砼均勻密實,澆筑后對大體砼表面較厚的水泥漿進行必要的處理,一般澆筑后用長木尺刮平、初凝前用滾筒碾壓數(shù)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壓實,以閉合砼的收水裂縫。
砼澆筑后應盡快回填土。土是砼最好的養(yǎng)護材料之一,是砼保溫保濕最有效的方法,若采用內(nèi)散法保溫養(yǎng)護,在砼施工期間,用鋼管在一些砼層中設冷卻水管,并在施工中通入冷卻循環(huán)水。以便加快砼內(nèi)部熱量的散發(fā),砼外表用毛氈或草袋覆蓋,全天候不間斷灑水養(yǎng)生,養(yǎng)生應不少于14d。
實踐證明,對大體積砼施工,工程技術人員對裂縫產(chǎn)生原因需認真分析,引起重視,實施工序間只要嚴格把關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控制措施,就能保證大體積砼的質量,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1]曾旭峰.大體積砼施工裂縫控制應注意的問題[J].山西建筑,2005(2):94-95.
[2]徐敏生,譚江龍,張萬通.談大體積砼裂縫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5(8):96-97.
[3]富文權,韓素芳.砼工程裂縫分析與控制[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4]朱伯芳.大體積砼溫度應力與溫度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5]彭立海.大體積砼溫控與防裂[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
[6]戴會超.國內(nèi)外水利水電工程砼裂縫及其防治技術研究[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
[7]潘偉兵.長大橋梁的裂縫影響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