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碧
(華僑大學法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共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提出了法人財產權的概念,我國1993年的《公司法》,1994年的《國有企業(yè)財產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均繼續(xù)沿用“法人財產權”概念。然而,我國公司法及相關規(guī)定并未對公司法人財產權的定義、性質進行明確界定。伴隨著我國的經濟改革與發(fā)展,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至今還未有定論。公司是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公司財產是公司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準確把握公司法人財產權的定義、性質,對于正確認識處理公司權力和股東權力、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的關系,完善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大的作用。
我國2005年的《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法人財產包括貨幣、實物等有體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產收益,以及以土地使用權出資形成的公司財產。目前對于公司法人財產權的性質,學者眾說紛紜。一是雙重所有權說。它認為,公司和股東各自都享有所有權,雙重結構也保證了公司內部權力配置和相互制衡的和諧狀態(tài),從而使股份制的生命力長盛不衰。二是分割所有權說。它認為,在公司全部財產上,股東全體和公司對公司財產都擁有所有權,但都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所有權,而是所有權的部分權能。三是法人所有權說。于光遠先生即認為,“產權(財產權)也就是所有權,它是某個主體擁有作為其財產的某個客體 (即擁有對某個客體的所有)所得到的法律上的承認和保護?!眳栆詫幗淌谝舱J為,“從理論上講用‘法人財產權’更為準確,更能體現現代企業(yè)的特征”。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公司法人財產權具有所有權性質,公司是唯一的所有權的主體。四是認為準物權說。它認為,公司財產權是由民法所規(guī)定的一種特殊物權類型——準物權。公司財產權是由《公司法》所規(guī)定的一項類似于物權之所有權的民事權利?!熬凸矩敭a的整體性而言,……可將其確定為體現整體性經濟價值的集合物,‘視為一物’而論,允許其在整體轉讓、價值評估等條件下準予適用一物一權的物權法則,這一點類似于物權之所有權的屬性。”五是認為經營權說。該說認為,我們現在所提的“公司法人財產權”,其實質是公司所享有的對股東所擁有的財產的經營權。六是認為綜合性權利說。該說認為,公司享有的法人財產權是對公司享有的各種具體財產權利的總稱,而不是一種特定的具體民事權利。①柳經緯.財產權與法人財產權[J].中國經濟問題,1996,(3).另見梁建平.關于法人財產權的幾個問題[J].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6,(1) ;紀漢林,喬桂銀.論股權和公司法人財產權[J].唯實,1998,(6) ;王新.公司法人財產權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00,(6) ;王利民.對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的民法思考[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0,(6);趙峰.淺議公司法人財產權——兼論公司法人所有權及其與股權的關系[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牟憲魁.公司權利結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夏雅麗.法人財產權法律性質評析[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公司法人財產權是包括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股權等在內的權利群組,它不是一個單一的權利。
就以上六種說法而言,其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于股東出資后,公司對出資財產取得的究竟是什么權利,股東對該出資財產權利是否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
筆者認為,以上幾種觀點均未能全面體現公司法人財產的性質,無法區(qū)分公司權力和股東權力、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的關系。
其一,雙重所有權說。首先,“雙重所有權說”違背了所有權的絕對排他性原理,即民法上的“一物一權”,使得一份出資上同時存在公司法人和股東分別享有的兩個所有權,造成了一物二權的局面。其次,《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司作為企業(yè)法人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公司依法享有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公司應當是公司財產權的唯一合法主體,股東不應當對公司財產享有所有權。
其二,分割所有權說。首先,“分割所有權”混淆了股東個體、股東全體和股東大會的關系,將本為公司內部機關的股東大會的權利當作了全體股東的權利,進而就推導出即是股東個體的權利,從而得出了公司與股東對公司的財產都擁有部分所有權權能,二者結合起來方構成一個完整所有權的結論。其次,該說也與股東和公司之間的財產分離、公司法人人格獨立的性質不符,難以厘清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權責關系,更難以使公司真正成為法人。
其三,“經營權說”。經營權只是法人財產權的它物權而已,只享有經營權尚不能確立公司完整的法人地位?!敖洜I權”是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時期為了解決“政企不分”、“國有企業(yè)深層次矛盾”而創(chuàng)設的,是一個政策性產物,并不是獨立的一項民事權利。首先,從世界范圍的立法來看,現行的 《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均沒有“經營權”這一概念。其次,2005年《公司法》刪除了“公司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于國家所有”;增加了“一人有限公司的特別規(guī)定”。一方面,在經營權理念下推行的國有企業(yè)改革,實踐證明已產生了巨大的弊端。它使國有企業(yè)負責人的權利在瞬間迅速膨脹而缺乏及時、相應的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一人公司的出現使公司財產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無法區(qū)別開來,股東成立公司的動機主要是通過公司的有限責任來回避風險,而不是兩權分離。若把一人公司的財產權認定為經營權(他物權),顯然不妥。
其四,“準物權說”。首先,我國立法中本身未出現準物權這一概念,也沒有哪一部民法的特別法有“準物權”的規(guī)定,所以準物權不是法定權利。奧斯?。ˋustin)的實證主義法學只承認法定權利,否定任何自然權利。他說,“權利的含義就是指法律權利,即嚴格地或簡單地由所謂法律設定的權利。”所以,不能用模糊語言來界定公司法人財產權。其次,“準物權說”并未對股權和公司法人財產權的性質進行區(qū)分,無法正確處理好公司權力和股東權力、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的關系。
其五,“綜合性權利說”。雖然“綜合性權利說”是能夠清晰地說明公司法人財產權包括什么,但無法體現公司法人財產權的實質,同樣無法處理公司權力和股東權力、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的關系。
其六,法人所有權說。若將法人財產權視為法人所有權,那么至少有一個問題是難以解釋的,即所有權的客體是否能涵蓋全部公司財產的問題。我國的理論通說,認為民法上的物權客體僅限于有體物。根據《公司法》,公司法人財產的范圍包括了貨幣、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債權和股權等,可以說是有體物和無體物的集合體。而當有體物和無體物成為公司財產的組合時,便具有系統(tǒng)性的經濟價值,即整體的價值大于各部分的價值之和。由此可見,公司財產并不等于各有體物與無體物的簡單相加。若將公司法人財產權定性為所有權,那么對無體物的權利就會被排斥在外,就難以解釋我國現行公司法中股東出資的規(guī)定,是不可取的。
筆者認為,要界定“法人財產權”的性質,要解決以下兩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是法人財產權的形成、結構。我國新《公司法》第27條規(guī)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這些是對股東出資種類上的要求,可以看出股東用來出資的財產是非常廣泛的。根據我國的經濟現實,可以總結的出資形式主要有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和非專利技術等。另外,股權出資、債權出資、勞務出資和信用出資等也必將隨著我國新公司法的實施而逐漸成為我國公司股東出資的新形式。
發(fā)起人的出資即形成了公司的最初財產,因而要探究其構成首先要研究發(fā)起人(股東)因出資而向公司轉讓了哪些財產權。這種出資行為的性質是什么呢?它會引起財產權利的何種得與失?出資人(股東)喪失了其出資財產權利后又獲得了什么作為對價呢?不妨一一進行分析。發(fā)起人以貨幣出資的,要把貨幣足額存入設立中公司開設的銀行賬戶,公司成立后該貨幣出資即轉變成公司的法人財產;以實物、知識產權和非專利技術出資的,根據出資協(xié)議若以實物、知識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的實際作價價值出資的,辦理產權轉移手續(xù),公司成立后它們就成為了公司的法人財產。若出資人以土地使用權出資的,向公司轉讓的是土地使用權。土地的使用權從出資人那里流轉給了成立后的公司。如果出資人以股權出資的,向公司轉讓的是原出資人行使的股東權利;出資人以債權出資的向公司轉讓的是其對債務人所享有的一切權利。
由此,可以看出發(fā)起人(股東)向公司轉讓的權利包括:財產所有權、使用權、股權和債權等,因而公司法人財產權最初也就應由這些部分的權利組成。因此,公司法人財產權不是一個單一的權利,是包括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股權等在內的權利群組。
第二是股東出資后,公司對出資財產取得的究竟是什么權利,股東對該出資財產權利是否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公司法人財產權與股東的關系。發(fā)起人(股東)這種出資行為的性質與可能引起財產權利的得與失。股東(發(fā)起人)對公司的出資依賴于其對財產的所有權和其對公司投資的意愿,因而公司法人通過繼受取得出資人的出資財產,但出資這種方式很顯然不同于傳統(tǒng)的繼受取得方式。也就是說不同于買賣、互易、贈與、繼承與遺贈等方式,出資也不是依據發(fā)起人和公司之間的協(xié)議而是依據發(fā)起人之間的出資協(xié)議進行的。它不是發(fā)起人對其財產的無償處分,出資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從中獲取更大的收益。因而,股東(發(fā)起人)轉讓財產權后必須獲得對價權利。
根據公司法的規(guī)定,在公司成立后,股東不能抽回其出資,即股東向公司出資的財產權不能再回復。再次,公司處分其財產的行為由其意思表示機關決定,股東個人意志不能再直接支配其出資財產。從公司法對股東(發(fā)起人)出資后的規(guī)定,可以理解為,股東(發(fā)起人)出資后喪失了對其出資的直接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取得了公司股份作為對價,通過股份,以股東大會形式,由公司按照股東大會集體的決定以公司法人身份直接代替股東行使對出資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即可認為該財產所有權及其他權利已轉為公司法人的所有,股東的對出資財產的權利轉變?yōu)楣煞?,也就是對公司財產的間接權利,而股東擁有公司股份所享有的權利既不是所有權,也不是債權,而是公司法賦予股東的一種獨立的權利即股份。股份是股東對公司所享有的各種利益和權利。股東(發(fā)起人)出資后公司成立時股東即成為公司的所有權人,享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各種權利和利益,即對公司的用益權(包括表決權、建議權、批評權、查閱公司章程和財務情況權、股東代表訴訟權等)和自益權(包括股利和分紅、股票轉讓權、公司解散時對剩余財產分配權等)。股份是股東的個人財產可以買賣、轉移、繼承或提供擔保。股東在行使股份權利時是通過股東大會為橋梁和紐帶,股東所享有股份的權利與公司法人財產權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衡,從而達到公司內部權利的均衡,保證公司平穩(wěn)運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公司法人財產權是公司法人依據《民法通則》、《公司法》等法律的規(guī)定所取得的由發(fā)起人(股東)根據出資協(xié)議投入公司的財產權利。其次,公司法人財產權不是一個單一的權利,而是一個權利群,包括所有權、知識產權、使用權、股權和債權等。英、美、日等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法規(guī)涵蓋的內容更為廣泛。如美國《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6節(jié)第21條規(guī)定:“任何有形或無形的財產以及其他任何對公司有利的利益”都可以作為公司的股票的對價,由公司享有原股東所享有的權利。其三,股東(發(fā)起人)出資后,該財產所有權及其他 權利已轉為公司法人所有,股東完全喪失對該財產的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股東出資后對出資財產的獨立權利轉變?yōu)楣竟煞?,股東通過股東大會等為橋梁和紐帶行使所享有公司的股份權利即對公司的用益權和自益權。公司一旦成立后即享有公司的獨立人格,獨立于自己的股東,公司的財產即獨立于股東的個人財產,公司法人即享有對出資財產的獨立、完整的權利。公司的債務和責任即獨立于股東的債務和責任,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對外從事商事活動,可以獨立對財產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可以獨立對他人承擔法律責任。股東的股份權利與公司法人財產權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衡,使公司具有獨立法人人格,保障公司高效、靈活、快捷地開展商事活動,促進公司的發(fā)展壯大和公司股東利益的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同時又有效地保護股東的利益,保護投資人的積極性。
[1]王利明.論國家所有權與企業(yè)法人所有權[C].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法學卷(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28.
[2]厲以寧.確立企業(yè)法人財產權的意義[N].金融時報,1994-2-2.
[3]孔德周.分割所有權論——也論公司財產權和股權的性質[J].法學前沿,1998,(2).
[4]麻昌華,南慶明.論公司財產權性質[J].法商研究,2001,(2).
[5]馬俊駒,梅夏英.財產權制度的歷史評析和現實思考[J].中國社會科學,1999,(1).
[6]張民安,劉興桂.商事法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157.
[7]卞耀武.當代外國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