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軍
(新沂市小湖中學,江蘇 新沂 221427)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要適應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從他們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fā),多用通俗語言、生動典型事例和喜聞樂見的形式,要用參與的方法及體驗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實踐……以上這些是人文精神的要求,是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要求,是對學生尊嚴和價值的關切,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長遠的發(fā)展。我結合十幾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在政治課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30多年改革開放的有力推動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擺脫了落后愚昧和不文明的意識的束縛,不斷地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對于處在青春發(fā)育期、就要長大的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內心世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世界觀開始萌芽,自我意識漸強,在平等、獨立方面的要求更為強烈。如果課堂中充滿民主和諧的氣氛,學生們就會獲得心靈的寬松和精神的愉悅,會情緒飽滿地配合教師的要求,會激發(fā)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和情感。在這種歡愉而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喚醒,有利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展現(xiàn)主體自覺性。在自覺性的引領下,學生會全身心投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自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力促進教育教學取得更大的實效。
作為政治教師,在這方面我是這樣做的,首先,從心里欣賞學生,愛學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接受學生青春朝氣的感染,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以消除師生間的心理隔閡,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這樣在教學中就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其產(chǎn)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
其次,不僅重視師生間的民主平等,而且不能忽視學生間的平等。學生間的平等,有助于互助友愛和共同進步。為此,我合理安排學生的座位,不因成績好坐好位置,也不因成績不好坐偏位置。平時對后進生多關愛體貼,多觀察了解后進生的思想和生活,多解決后進生的實際困難。這樣就會讓他們與好學生一樣平等地受到老師的關心,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培養(yǎng)出共同進步的情感。
傳統(tǒng)的教學程基本上是“一刀切”地往下“灌”,不問學生是否思考、是否理解,只讓學生去聽,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削弱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變得懶惰,越來越依靠老師。因此必須改變教師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實施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挖掘學生潛力的重要途徑,體現(xiàn)的是人文關懷,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
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是主動的求知者,是主動地、非強迫地、相對獨立地進行學習,而不是過分依賴老師。在實施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之前,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心態(tài)。他們就會集中精力,自愿自覺地去學習,樂于思考,樂于探究,成為學習的主人。然后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重難點和學生的心理認知能力,設計出有難易梯度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內容。應鼓勵學生獨立探索新知,提醒他們勤于思考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如果確實解決不了問題再提供適當?shù)奶崾净蛑v解,如思考的角度、分析的切入點等,在這一過程中就必須留出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
[案例]
在學習九年級思想品德《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這一課時,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中的人們奮力自救和全國人民勇躍支援災區(qū)的動人場面,以這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切入本課的主題。教師在深刻領會教材內容的基礎上 (課前完成)設計出以下問題:(1)責任的含義;(2)誰對我負責;(3)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意義。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理解,感知、體驗責任。然后讓學生分組,每4人一組,組員進行合作和探究學習,可討論,可質疑,可辯論。教師要適時點撥:責任是一種能力和正義,對個人、他人、集體和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培養(yǎng)和升華學生的價值觀,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學習,學生不僅知道要為自身發(fā)展負責,而且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睂W生得到不斷的贊賞以后,會漸漸地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慢慢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利于為教學創(chuàng)設和諧而生動的氛圍,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不無夸張地說,欣賞的話語能讓學生生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喚起學生的智慧和熱情,能有力地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對學生評價要力求使用激勵的語言。
教師的評價要注意以下幾點:(1)上課時要盡量使用和藹的語氣和熱情的眼光及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教學,在這種氣氛下,學生不會形成心理抗拒,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評價效果;(2)青少年在心理上總是期待別人多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因此贊賞性評價要化整為零,要讓學生常在愛和贊美的環(huán)境中學習,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些許進步并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3)要使用委婉而個性化的語言,表揚中暗含批評,不要刺激學生;(4)對有錯誤的學生,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交流。
[案例]
在執(zhí)教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下)過程中,我是這樣進行教學評價的。
我?guī)У囊粋€班有點讓人頭疼,學生素質一般,紀律一般,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也很多。我精心準備了第一節(jié)課的開場白。當我準備好走進教室時,大部分學生在交頭接耳,課桌上亂七八糟,他們看到老師進來似乎沒有收斂的打算,我費了一番周折才讓他們安靜下來。為了拉近與他們的距離,不讓他們產(chǎn)生抵觸情緒,我說:“同學們,我上中學的時候也不想學政治,認為那是小科,不重要?!庇幸粋€學生接著說:“那你為什么讓我們學政治?”我說:“政治雖然是小科,但不是說不重要,學政治能讓我們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能培養(yǎng)大家的道德品質,鍛煉堅強的意志,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明確人生的方向,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又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政治那么枯燥無味,我們沒有興趣,怎么辦?”我告訴他們,請你們相信老師會給你們帶來全新的感覺……
通過這節(jié)課的交流,我以平等待人的姿態(tài)走近了學生,他們對政治老師有了新的看法,為以后的教學作了良好的鋪墊。
在學習《珍惜學習機會》這一課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校園里常有不三不四的人來擾亂教學秩序,怎么辦?”經(jīng)過討論以后,有的同學說,打“110”報警;有的同學說,讓門位制止;還有的同學說,讓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來勸告。其中第三種答案思維角度新穎,當屬妙想。我趁機進行了以下點評:“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們能夠認真對待老師的要求,已經(jīng)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是熱愛學習、會思考的孩子,你們中間有不少人能想他人所不想,相信你們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聽到這些贊美的話,同學們臉上露出了笑容和自信,在以后的課堂上基本沒有出現(xiàn)過違反紀律的現(xiàn)象,不僅更加積極地思考,而且能夠按時完成課內課外作業(yè),期終考試時取得了出色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