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峰(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吉林長春,130117;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投票悖論”的分析及其矯正
——理性選擇理論的“投票現(xiàn)象”應用批判
周佳峰(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吉林長春,130117;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投票機制是民主政治的制度性保障,但它卻存在著一個悖論。這一悖論可被簡單地表述為:在投票參與者意識到自己的選票對結果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會犧牲閑暇以及交通成本等方面的付出到投票站投出手中的選票。美國大選僅僅具有半數(shù)左右的參與率似乎也在事實上為以上“洞見”提供了心理學依據(jù)和社會學依據(jù)。在試圖解決投票悖論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具體分析理性選擇理論是如何從一個過分武斷化了的前提出發(fā),而走向一條循環(huán)論證的死胡同的;進而希望通過為投票動機添加新的變量的方式來緩解理性選擇理論的這種弊病。
理性選擇理論;投票悖論;“效益—成本”分析模式
對于人們投票動機的分析,我們可以簡要地區(qū)分為三種模式:一是基于“效益—成本”分析的模式。這種模式認為,人們在政治領域中的投票行為是與市場領域中的經(jīng)濟行為無異的,都是以個人的利益為最終目的的,這種模式將投票行為完全界定為是工具性的,理性選擇理論正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二種模式拒絕對投票行為所做的以上完全工具性解讀,而認為投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參與民主理論就處于這一模式中,如密爾和佩特曼就認為民主參與有利于教育公民和實現(xiàn)公共利益,這種模式雖然也沒有完全脫離工具性解讀的嫌疑,但它卻超越了基于“個體利益”的那種狹隘的經(jīng)濟學分析方式,而賦予了投票行為以一種內(nèi)在的意義;最后一種模式將投票行為視為一種公民責任的體現(xiàn),這種模式對公民美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認為公民參與投票是民主公民應該盡的責任。總體而言,理性選擇理論家都試圖避免以公共利益和公民責任來解釋投票行為,而是完全依據(jù)個人利益來解釋。
不得不承認的是,理性選擇理論在西方學術界的繁盛程度與復雜程度是令人嘆為觀止的,這種模式不僅主導著經(jīng)濟學的研究,而且還主導著政治科學的研究。正是理性選擇理論的這種復雜與繁盛,使得我們很難把握其具體的特征。但與對投票行為的探討相關,我們可以簡要列舉理性選擇理論的幾個基本假定,這些假定是理性選擇理論家都能接受的:(一)個人的理性行為以追求功利最大化為目標,“成本——效益”分析是個人行為之前的推理方式;(二)個人雖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但個人在做出相關決策時所具有的信息是并不充分的,在這種約束下,利益最大化僅僅意味著一種預期,而不是已成事實;(三)利益最大化的主體是個人,而不是集體或其他,這解釋了理性選擇理論所具有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特征,也解釋了理性選擇理論為什么沒有為公共利益和公民責任留有多大空間的原因;(四)理性選擇理論家通常假定其分析模式是適用于所有人的,即為了實現(xiàn)其分析的一致性,他們往往忽視一些差異,如人的利他主義和公共責任的可能性。理性選擇理論的這些基本假定所體現(xiàn)出的一個根本特征是:這種分析框架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經(jīng)濟學分析模式,當試圖用這種模式分析政治問題時,實際上是對政治問題的經(jīng)濟學解讀。
對于政治領域中的投票行為,從安東尼·唐斯開始,理性選擇理論家就將其作為一個集體行動的問題來探討。在這個問題中存在著兩個變量的博弈:一方面是與個體利益或公共利益相關的投票參與,另一方面是這種投票參與可能帶來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雖然對于大多數(shù)公民來說,他們也可能非常關心哪個政黨獲勝,但在國家大選這樣的民主投票中,每個公民都能預期到這樣一點,即自己手中的選票在數(shù)千萬計選票中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也即,個人并不能夠影響選舉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個體的公民為什么還要付出時間與經(jīng)歷去投票站呢?個體基于對“收益——成本”的分析,似乎并不會為了民主這類的集體性事業(yè)而參與投票。從理性選擇理論的那些基本假定出發(fā),這種投票悖論似乎是是理性選擇理論的必然結果。但理性選擇理論卻面臨著一個雙重的考驗,一方面,從經(jīng)驗性的角度上講,理性選擇理論并不能解釋美國大選中的那另一半?yún)⑴c者,作為國家大選中的投票者,在同樣面對投票悖論的情況下,他們?yōu)槭裁淳蛥⑴c了投票呢;另一方面,從價值選擇上講,沒有任何的理性選擇論者是反民主的,因此,他們也不愿意得出普遍的“投票冷漠”現(xiàn)象。所以,理性選擇理論意欲在投票現(xiàn)象中獲得其解釋力,要么就如布坎南和哈丁等理性選擇理論家所承認的那樣,把投票行為看作是理性選擇理論所不能有效解釋的,要么就拓展或完善其中的某些主張。
理性選擇理論家的確做了眾多的拓展性解釋,但在具體考察這些拓展了的主張之前,我們先對“投票悖論”所適用的理想范圍做一簡單的限定。首先,我們先區(qū)分下面這兩種投票情況:(a)適用于國家范圍的政黨大選;(b)適用于鄉(xiāng)鎮(zhèn)或社區(qū)的選舉。對于這兩種情況中的投票參與者而言,我們可以區(qū)分下面四方面的不同:(一)在與自己利益的直接相關性上,情況b要遠甚于a;(二)在手中選票對投票結果的影響所做的預期上,情況b要遠大于a;(三)在對共同體與公共善的認同方面,情況b要遠甚于情況a;(四)在選舉信息的獲取等成本考慮方面,情況b要遠少于情況a。這一切都決定了情況b中的投票率會遠高于情況a。另外,我們同樣區(qū)分這樣兩種投票情況:(c)針對某些于非政策性對象的投票,如針對于政黨或領導人的投票;(d)針對于某些特定政策的投票(這里所提到的特定政策,其適用對象不應是特指的,如不應特別地針對同性戀群體或女性群體等等,因為,這種特指一般會是投票行為先在地排除某些不相關的人),如“是否加入歐盟”或“是否管禁民間槍支”等。在這兩種情況中,與情況c相比,情況d與投票參與者的利益相關性要更大。在情況c中,參選的政黨或領導人當然也會許諾與投票者的利益相關的眾多政策和措施,但一方面,投票者會置疑這種承諾的實現(xiàn)力度,另一方面,投票者也會懷疑自己在獲取相關信息方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而且,在民主制運轉良善的社會中,政黨或領導人的選舉結果似乎并不會對大部分選民的利益形成多大改變。因此,在情況c與d中,情況d的投票率往往會高于情況c。因此,投票悖論的適用范圍最好被限制在情況a與c中,在經(jīng)驗現(xiàn)實中的最好例子就是美國的總統(tǒng)大選。因此,本文所探討的投票行為也主要針對類似美國的這種國家大選,這也是理性選擇理論所頭疼的地方所在,更是自由主義民主的一個痼疾所在。
上文提到,對于美國大選這類的投票現(xiàn)象,理性選擇理論家并不能確保其理論在論證上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但他們同時自始至終也沒有放棄將其理論適用于投票現(xiàn)象的努力。在這一努力的過程中,理性選擇理論家出現(xiàn)了分道揚鑣,占少數(shù)的一支。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的理性選擇理論家并沒有陷入上面這種極端,而是試圖對投票現(xiàn)象做某些拓展性的解釋。
為了避免投票率為零這樣的可悲結論,同時也為了使理性選擇理論能夠?qū)⑼镀眳⑴c作為論證的導向目標,自唐斯起,大多數(shù)的理性選擇理論家就開始拓展其理論對投票現(xiàn)象的解釋。唐斯認為,投票人之所以參加投票,是因為擔心民主制度會在大范圍棄權的情況下而崩潰。但是,這種解釋卻不能解決來自于理性選擇理論內(nèi)部的兩個主要挑戰(zhàn):(一)對于維護民主體制,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手中的選票是微不足道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動機不足,進而放棄手中的選票,正如當人們意識到彩票的中獎率是微乎其微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花費成本購買彩票一樣;(二)民主體制作為一種公共物品,在對其維護的過程中,無法避免選民的“搭便車”現(xiàn)象,也即,對于大多數(shù)選民來說,他們會預期到,即便自己不付出成本去參與投票,民主體制也會很好的運作,因為他人的投票參與也能夠維持民主制這種公共物品的提供。因此,唐斯的解釋過分唐突了。
理性選擇理論對投票現(xiàn)象問題的另一種補救是,將注意力集中到投票的可能性激勵上。一般而言,這種可能性的激勵可以分為實質(zhì)性的激勵和心理上的激勵。實質(zhì)性的激勵實際上是增加“效益——成本”考慮中的“效益”比重,例如對投票參與者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金錢激勵。暫且不考慮這種實質(zhì)性的激勵是否可行,如果投票率要依賴這種方式來維持的話,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建立民主投票這種機制呢,因為與民主政治相比,非民主政治不但可以取消民主投票的成本,而且同樣能夠給民眾許諾直接的金錢激勵。因此,當用實質(zhì)性激勵來維持民主投票率的時候,實際上這種做法的前提就是荒謬的。另一種激勵是心理上的激勵,賴克(Riker)和奧德舒克(Ordeshook)就將公民參與投票所產(chǎn)生的那種心理上的滿足納入投票動機的解釋范圍中,這類心理上的滿足包括:“遵守了選舉上的道德倫理”、“證實了自己對這種體制的忠誠”、“證實了自己黨派意識的偏好”、“對那些通知他們的人給予支持”和“證實了自己在政治體系中的效用”。實際上,這類所謂的心理激勵是將公民責任轉譯為一種心理的滿足效用,進而增加“效益——成本”考慮中的“效益”比重,但這種轉譯同時也降低了公民責任的神圣性,因為它將公民的投票參與看作是一種取得“虛榮感”的手段,而不是將公民參與看作是一種自發(fā)的責任。試問,如果公民的參與動機是為了通過向外界證明什么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的話,那么,民主體制本身如何獲得其在民眾中的神圣地位呢。這種心理效用的思考方式所具有的另一個弊端是,在“效用——成本”的比重權衡中,不可測量的心理效用如何與可測量的時間成本或金錢成本相比較呢?很顯然,這是賴克和奧德舒克所不能給出回答的。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投票現(xiàn)象中的“效益——成本”考慮時,理性選擇理論家試圖通過提升效益的比重來提高其解釋力度的努力是不合適的。因此,另一種可能思路就是降低“成本”的比重,進而解釋人們的投票行為。
最后,我們考察一下博弈論的解釋。就投票現(xiàn)象而言,由于“效益——成本”的分析并不能為理性選擇理論提供多大幫助,因此,另一種可能就是讓持票者意識到自己手中選票的重要性。通常的理解是,在一個僅僅擁有三個人參與投票的場合中,持票者自然而然就能夠意識到其選票的重要性。但在一個擁有數(shù)千萬選民的國家大選中呢?理性選擇理論家(如Meehl)提出了博弈論的解釋路徑,博弈論的解釋是:如果有許多人投票,某一個人的選票成為決定性選票的機會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這一理由導致了其他人都不去投票,那么,這個人的選票將證明是決定性的。但這種策略性的心理博弈卻是同樣存在問題的,一方面,這種解釋存在著循環(huán)論證的可能,因為持票者如果再進行下一步推理的話,就又會意識到自己的選票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博弈論解釋的另一個致命缺陷是,他忽視了人們是歷史性存在的這樣一個事實,因為以前的大選經(jīng)驗會告訴持票者每次大選的投票人數(shù),即便是半數(shù)的參與者,也會使得每個人意識到自己選票的微不足道。
由此,理性選擇理論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并不如其所期望的那么成功,這也是許多理性選擇理論家將投票現(xiàn)象視為是一個不可攻破的“陣地”的原因所在。其實,理性選擇理論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挫敗,其癥結是易見的,即它過分夸大了政治領域與經(jīng)濟領域的相似性,尤其是夸大了人的行為動機在兩種領域中的相似性。與本文的論題相關,我們可以區(qū)分出政治領域與經(jīng)濟領域的幾點不同:(一)經(jīng)濟行為往往是與個人利益直接相關的,而政治行為卻往往表現(xiàn)的不那么明顯,因此,即便將“成本——效益”分析視為人類行為的普遍法則,與在經(jīng)濟領域中相比,人們在政治領域中受利益的驅(qū)使強度要小得多;(二)個人參與經(jīng)濟活動的動機是以個人利益為主導的,在很大程度上,將“功利最大化”視為經(jīng)濟參與的一種普遍動機是符合心理學事實的,但試圖將這種“普遍法則”應用到政治領域時,實際上是忽視了政治問題的復雜性;(三)政治問題的復雜性是由政治領域與經(jīng)濟領域的另一個不同決定的,即政治問題的“公共性”特征,這一特征刻畫了“公共利益”、“公共善”、“共同體認同”與“公共責任”等論題,這些論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民的政治參與動機;(四)政治參與是人們可以回避的,而經(jīng)濟活動則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這種差異決定著這樣一個逆向思維的不同,即我們可以從經(jīng)濟活動中抽繹出某些普遍主義的特征,而政治活動則很難。
政治領域與經(jīng)濟領域的這些不同,從不同的側面指向了理性選擇理論的一個根本病變:在解釋政治問題時存在著經(jīng)濟學的錯置。因此,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到投票現(xiàn)象這一問題上時,我們便會自然而然地質(zhì)疑理性選擇理論的那些普遍假定,這里,我們將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所提到的那四個假定化約為這樣三個方面: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動機分析的工具主義、論證意圖的普遍主義。理性選擇理論在論證“投票現(xiàn)象”時,這三個方面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為交織、互為論證的。下面我們從這三個前提性的假定入手,簡單地談一下,在投票問題上,理性選擇理論走向挫敗的根源。
個人主義的方法論本身是無可厚非的,這種分析模式不僅在政治科學中獲得了生命力,而且在一般的政治理論中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問題在于,當理性選擇理論試圖將這種方法論與絕對化了的科學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而分析政治問題時,它的漏洞就是明顯的。理性選擇理論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這種科學化了的個人主義方法論具有下面三個根本的特征:(一)個人投票的動機是基于“效益——成本”分析的“功利最大化”;(二)個人的這種投票動機不僅僅是適用于每個人的,而且也是人們投票行為的唯一動機;(三)支持投票行為的所有因素是可被量化的。由方法論的個人主義所刻畫的這三個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呼應了理性選擇理論的另外兩個假定:動機分析的工具主義和論證意圖的普遍主義。動機分析的工具主義即指人們將投票參與僅僅視為是實現(xiàn)個人利益——主要指經(jīng)濟利益的手段;論證意圖的普遍主義在理性選擇理論家那里則主要包括下面兩層含義:(a)分析前提的普遍適用性;(b)理性選擇理論在解釋經(jīng)驗性事實時能夠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對于含義(b),我們需要做這樣一種進一步的解釋:即指,按照理性選擇理論的基本假定所進行的推理能夠在經(jīng)驗性的事實中得到普遍化的驗證,具體到國家范圍的投票現(xiàn)象,按照理性選擇理論的推理,只有當投票率為零或為一百時,理性選擇理論才是成功的,這也是大多數(shù)理性選擇理論家要逆向思考那些投票參與者的原因所在。
當我們將三個前提假定做出這種解釋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便已經(jīng)易于發(fā)現(xiàn)理性選擇理論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的根本癥結所在,這一癥結既不在于個人主義的方法論本身,也不在于工具主義的分析框架本身,而在于理性選擇理論對二者所做的絕對化了的科學主義處理和普遍主義處理上。首先,在投票現(xiàn)象中,許多因素是不可能被量化的,如人們從投票參與中得到的心理滿足,在這種情況下,依賴于科學化推理的“效益——成本”模式就會自我瓦解;其次,人們參與投票的動機不僅僅是個人功利,如存在這樣一些人,他們僅僅將參與投票看作是與看球一樣的嗜好,還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公民責任而投票的,在這種情況下,普遍主義的工具主義分析模式就是荒謬的;最后,如果說上面一種荒謬性是源于理性選擇理論的前提性假定,那么,當理性選擇理論家試圖繼續(xù)借助其分析框架而解釋美國大選中的那些“反常行為”,并進而試圖做進一步的普遍化處理時,那么,他們便是在將這種“科學主義的自負”推向極致。
因此,對于理性選擇理論,本文所反對的并不是用經(jīng)濟視角來分析政治問題,也并不反對就政治問題所做的科學化和工具化分析。事實上,理性選擇理論對政治學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它彌補了傳統(tǒng)政治理論的許多缺陷,并提高了政治問題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所反對的是理性選擇理論對這種科學主義所做的絕對化處理和普遍化處理。當我們深信政治領域中的多元主義與復雜性等特征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事實時,我們便會易于理解理性選擇理論所表現(xiàn)出的“自負”,這種“自負”不僅僅是方法論意義上的,還在于它對經(jīng)驗性事實所試圖做的普遍化處理上。
如果我們認可了理性選擇理論的這些缺陷,那么,理性選擇理論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要想取得成功,它就不得不做出自我修正。首先,“效益——成本”的分析模式必須被修正,即它不再作為唯一的分析工具而出現(xiàn),而是作為所有分析工具中的其中之一而出現(xiàn);其次,且與之相關的是,人們的投票動機也不能被僅僅局限于“功利最大化”的模式之中,實際上,理性選擇理論是試圖將這種在經(jīng)濟學領域中具有普遍心理學依據(jù)的“動機——行為”分析模式嫁接到投票現(xiàn)象中,然而,在投票現(xiàn)象這類政治領域中,諸如公共責任、參與嗜好、政治冷漠等相關的因素是完全獨立于“功利最大化”的算計之外的,而且,事實的情況是,這些因素在對投票行為的影響上并不比“功利因素”來的弱。反過來思考一下,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如果理性選擇理論家能夠?qū)ⅰ肮蛩亍币暈槭俏ㄒ坏挠绊懸蛩?,那么,也可以產(chǎn)生這樣一些理論,它們將公共責任或政治冷漠視為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但情況是,這些做法都是過于武斷了。
有些人或許會產(chǎn)生疑問,即當理性選擇理論做出以上修正以后,這種理論與一般的政治理論還有什么區(qū)別嗎?問題的關鍵在于這樣一點,即便做出這種修正,理性選擇理論并沒有犧牲科學主義的態(tài)度。因為,一方面,它可以將“功利因素”作為一種普遍的動因進行考察,但同時它需要將參與嗜好、政治冷漠及公共責任等其他的因素納入其分析模式中,即在這種情況下,理性選擇理論雖然可以承認“功利因素”是普遍的因素,但卻也承認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選擇理論甚至可以更退一步,即它甚至可以將“功利因素”視為是與參與嗜好、政治冷漠等因素相平行的。這樣的話,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對于某持票者來說,“功利因素”可能是影響其投票行為的一級動因,也可能是二級動因或三級動因,而參與嗜好、政治冷漠等因素也可能成為一級動因。
如果理性選擇理論認可了這些前提性的修正,那么,對于它所不能解釋的美國大選現(xiàn)象也便迎刃而解了。即,在解釋投票現(xiàn)象時,由于理性選擇理論不再將“功利因素”視為是唯一的影響因素,理性選擇理論就沒有必要刻意解釋那些大選中的“反?,F(xiàn)象”。一方面,對于那些堅持將“零投票率”作為結論的理性選擇理論家而言,他們就可以強調(diào)大選中那近五成的未參與者是如何支持其論證的;另一方面,對于那些試圖逆向推演的理性選擇理論家而言,即對于那些試圖解釋人們?yōu)槭裁磿⑴c投票的理論家而言,他們就可以直接借助于參與嗜好或政治責任等動因,而不用為了實現(xiàn)其一致性而將這些因素做一種粗陋且單一的功利化處理。因此,當理性選擇理論放棄對經(jīng)驗性現(xiàn)實做一種絕對科學主義和普遍性論證的企圖時,在很大程度上,現(xiàn)實中的投票現(xiàn)象能夠支持、而不是削弱理性選擇理論的論證。
[1] 格林,沙皮羅.理性選擇理論的病變[M].徐湘林,等,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0-70,77.
[2] 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唐斯.民主的經(jīng)濟理論[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4] 布坎南,洛克.同意的計算[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On the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of“Voting Paradox”——The Application and Criticism of“Voting Phenomenon”in Rational Choice Theory
ZHOU Jia-feng
Voting mechanismis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democratic politics,but ithas a paradox.This paradox can be simply described as follows:when the voting participants realize that their votes have inappreciable influence on the result,they will not cast their votes in sacrifice of their free time and the transportation costs.The fact that there is only about half of the participant rate in the US General Election in fact provides the“insight”above with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bases.This thesis mak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is voting paradox and aims to indicate the following points of view:namely,in the process of attempting to solve the voting paradox problem,and how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starts from an excessively arbitrary premise and goes to the impasse of circular argument;thus it hopes to solve the malady of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by means of adding new variables to the voting motivation.
rational choice theory;voting paradox;analysis pattern of“benefit-cost”
D09
A
周佳峰(1977-),男,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