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陽
(大連市第七十九中學小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1)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 陽
(大連市第七十九中學小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1)
構成任何一種語言的核心和主體的都是詞匯,語言的學習之本就該落腳于詞語教學。對于小學語文學習來說,此法同樣適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對“語言”的定義為: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由語音、詞匯和語法構成一定的系統(tǒng)。語文學習,本就是一種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語文教學的關鍵就應是詞匯的理解與應用。但是,在很多語文課上,存在著忽視詞語教學的現象,詞語教學只是某些教師閱讀教學前掃清字詞障礙的一個過程,而不是探討研究的重要內容,一些有深入分析價值的優(yōu)美、精當的詞匯在我們分析、深挖教材時從學生的雙眸中悄然劃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提高對詞語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加強詞語訓練,提高學生運用詞語的能力。
究竟如何學好詞匯,將書本上的好詞語為我所用?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如果每天為一年級小學生提供3~5個詞語(包括成語、疊詞等),并且將詞語的大致意思為學生解釋明白。一年之后,在進入二年級時,學生已經掌握基本規(guī)律,一部分學生開始自己尋找類似詞語進行積累,并試著運用。兩年后,學生不僅從書本中,甚至可以從生活中,從報紙、雜志、課外書籍中尋找并試著將其分類進行歸納整理。這樣積累下來,三年時間大約累計積累超過2000個詞語,絕大多數學生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寫時均能準確使用,而作為判斷形式出現準確率則高達98%。
同時,我們更應關注到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是書面語言的寶庫,它們的語言準確、精煉、規(guī)范化,極富于表現力,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滋養(yǎng),多進行課外閱讀是豐富語言、積累詞匯的最好的辦法。
教師在教學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讓學生背書,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學會思考、創(chuàng)造,也就是說,認識詞本身的極其細膩的感情色彩并借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從而產生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所以教師在詞語教學中,應當把詞匯教學和思維形式的訓練聯系起來。語文教師中不乏關注學生詞匯量的掌握與應用的人。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在執(zhí)教《捕魚的人》一文時就曾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之時、之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或在文中結合具體語境把理解不同意思的詞語作為教學重點。特級教師余映潮先生在執(zhí)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中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這類的別具風格的引領,必定會增加學生對詞語的敏感性,在語文教學的時效性上事半功倍。
對于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思考是建立在學生語文學習認知規(guī)律上具有科學性的思考,如果我們對詞語教學能夠進一步重視,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扎實。
[責任編輯:閱文]
book=70,ebook=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