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昱
(西北師范大學文史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后世這樣評價靖節(jié)先生陶淵明。說他是田園之主,正是說對于田園詩這種詩歌題材,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說他是隱逸之宗,因為他給了人們一個精神家園,一個自由和舒展的空間。而這種自由舒展無不顯現(xiàn)在其田園詩情景理的渾融互見中,他崇尚自然,他將玄言詩注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情景事理的結合也就視為陶淵明田園詩最顯著的藝術特色,使得陶詩久而彌純,詩意盎然。
田園詩是陶淵明的人生態(tài)度與思想境界的自然又真實的表現(xiàn)?;虻歉?、或酌酒、或躬耕,或與家人團聚,或盥濯于檐下,又或采菊于東籬,在這人人可見之物,普普通通之事中,無不顯現(xiàn)出詩人的快慰之情,真率之意。從而表達出高于世人之情,寫出自己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只見其胸中天地,發(fā)乎事,源乎景,緣乎情,而以理為統(tǒng)攝,這就是陶淵明田園詩獨有的藝術啟示。
在表現(xiàn)自己的田園生活上,陶淵明的態(tài)度是十分真實自然的。在《歸園田居》之一中,他寫“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遠一近中,一動一靜中,寫得如此真切而又詩意盎然。在詩中,詩人把官場比“塵網”、“樊籠”,將觀者比作“羈鳥”、‘他魚”,將自己向往的田園比作“舊林”、“故淵”,守拙與世俗,園田與塵網,這種情懷,何等真率!詩人所描摹的生活寧靜淡泊,而詩中的景物悠然自得,卻又顯得整齊有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寧靜之中自有情趣,淡泊之中頗覺得愉悅愜意。詩人在和平寧靜的田園生活中抒發(fā)自己歸田后的歡樂心情。這種將日常生活的詩化,比起暮鼓晨鐘,斑竹老林,確是更讓人品得詩味的久而彌純。在詩人心中,村中的幾縷炊煙,幾聲雞鳴狗吠,都能使他產生“復得返自然”的喜悅?!吧贌o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這種質樸坦誠的抒寫,既無矯情也不矯飾,舒緩又沉穩(wěn),很能說明陶淵明詩體的藝術特征。這種內省似的話語如此坦誠的向我們交代了他的內心,自然流露出的心靈體驗十分動人。至于采菊時物我兩忘的境界,更令后人神往。這種情景事,情事理,景事理的真實抒寫,自然渾融,富有心靈節(jié)奏。
陶淵明的田園詩,始終都建筑了詩人胸中的一片天地。他的所看所聞,所知所感,所思所念,這片天地,就是一個情景事理所構筑的天地。在他的渾融之中,詩人所描摹的景與事既是客觀的又是體現(xiàn)了詩人主觀感情與個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詩中每每向我們展示了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關系,比如《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詩中講“心遠地自偏”,這就是很顯著的主觀精神與客觀環(huán)境的關系。詩人的這片天地始終是和俗世的喧囂有很大距離的。這個距離并不單說是空間位置上的,更是心靈感情上的。只要“心遠”了,在什么地方都不會受俗世的打擾。一個“遠”字,就展現(xiàn)了陶淵明的心靈世界,人生哲學。在這種心與境的感應中是有勘破的。在這片看似飄渺卻充滿人意的的美景中,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的情懷,人生的真諦,充溢我們心間。同時我們應當注意的是在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其主觀世界的展示從未脫離過客觀環(huán)境,也從不是突兀的,毫無基礎的展示。恰恰相反,在全詩中景的描摹,情的渲染是如此的自然和一致,以至于無法將情景事理注意分開去品味和分析。這種情景理的互見,就是因為,主觀與客觀的渾融。那一片客觀世界早已融入詩人心中,我們的所觀正是詩人的所感。
“真”屬于老莊道家的哲學范疇,老子把“真”視為道的精髓、修身的極致,莊子認為“真者,精誠之至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碧諟Y明崇道家“質性自然”,玄學“歸隱”的情結亦越發(fā)強烈,后來更是將道玄思想在精神歸隱中的地位提到極致。清人方東樹曾說:“讀陶公詩,專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煩繩削而自給?!碧諟Y明繼承正始文學阮籍的一面,表現(xiàn)對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學觀照的方式,從而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哲理的傾向。他明確提出了歸化自然的觀念,人與自然統(tǒng)一和諧的意識成為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使陶詩充滿了哲理性。因而就呈現(xiàn)出陶淵明情景事理渾融的一個顯要特征——理真。
理真,是說這個理質樸自然,不虛無。講的是實實在在的理。大家都明白。理真,也是說這個理是陶淵明的真心真意,是詩人將生活感觸的一個直接的流露,講的是真切深刻的生活體驗。理真,同時是包含著生活情趣的。陶淵明在“理”與“情”之中表現(xiàn)了他對宇宙、歷史、人生的認識,是探求其奧秘和意義的結晶,“而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樣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語言表現(xiàn)的,取得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如他在《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中講“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保ā讹嬀啤菲浒耍┭詼\意深,卻是情趣與理趣相合一,給人們以心靈的啟迪。白居易說,“常愛陶彭澤,文思何其玄”。何以,陶詩就如此匠心獨具呢?
“猛志逸四?!?,有如此等豪情卻最終躬身農耕,他所有的情懷,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思考都寄托在他隱逸的這片田園天地中。所有的沉淀,生成自然,生成一個真我?!捌?、淡、枯”的生活寫實在此之中呈現(xiàn)出“奇、美、腴”。這就是陶詩情切理真的美妙。這也是陶淵明田園詩情景事理渾融的關鍵所在。注入了作者人生體驗,沉淀了詩人志向豪情,飽含著躬耕滋味,卻蘊著率真自然的高遠美,他的田園詩最終別具風格,百世流芳。
我們要嘆服陶詩中用字的精妙,往往成為陶淵明田園詩中情景事理融合的關鍵,這言簡意賅的用字,不露痕跡,于平淡中顯生動。使得陶詩感情貫穿始終,流暢自然,以理統(tǒng)攝,更顯意味深長。比如“有風自南,翼彼新苗”,一個普通的“翼”字,就使我們仿佛看到那和煦的南風溫存撫愛著欣欣向榮的禾苗景象,一片生意盎然。在平淡的描寫中蘊含著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熱愛。又如“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一個“貯”字。仿佛仲夏清幽涼爽的樹陰下貯存了一甕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平淡中有韻昧。再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可以怡情。俯下身去采摘三兩朵。就在偶然抬起頭的一瞬間,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我”與“山”仿佛交融而達到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一個平常的“見”字產生無窮之意味。同時,陶淵明的詩歌中也大量運用了重言,如“翼翼歸鳥”、“邁邁時運”、“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每每顧園林”、“雙雙入我廬”、“飄飄吹我衣”等等。不僅聲韻優(yōu)美,朗朗上口,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同時更使詩句生動,富有感情,在平實的景事描摹中漾著作者的真情實感,因而,我們很容易就從這看似記事述景之中體味詩人的內心波瀾。在此之中陶淵明每每所觸發(fā)的人生體驗,這也是我們容易在陶詩樸素中見綺麗,在淺顯平淡中見奇趣,在平淡中見警策。如元好問所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钡辣M了陶詩平淡之中的精彩。
陶淵明田園詩大量涉及飛鳥、菊花、淡酒、山水等自然景色,詩人的感情像一股山泉一樣滲透在景物描寫之中,將自己的抱負、思想和情感意象為這些自然景色,借以凸顯自己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抱負,勤奮向上的高尚人品和情操,鐘情自然率真任性的不羈性格。因而陶淵明的詩歌表面上是在寫自然景色,實則是在寫自己,詩歌中的象征意象就是理想中的自己的真實寫照。其中飛鳥、菊花、淡酒、青山、孤云就最為陶淵明喜歡。
菊是陶淵明的化身,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物我兩忘的情景,讓菊象征著高情遠致。青山孤云歸鳥,陶淵明的詩文通過這些成了“孤獨者的自白”。最應說到的是酒,就和陶淵明密不可分,他非酒鬼,他與朋友把酒言歡,他在躬耕之后一祛困乏辛勞,他在酒中品人生滋味,解人生真諦。他識酒中深味。
這些意象,無不與宇宙自然相俯仰,陶淵明在其中所寄予的感情可見一斑。景非無謂的景,事非無味的事,全都寓著詩人的生死,義利和沉甸甸的人生真意。在平淡自然中高遠拔俗。陶詩情景事理的渾融就是情感上和藝術手法上的雙重結合。
正如陶淵明自己說道:“常著文章自誤,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蔽覀兛梢韵胍姡趧?chuàng)作總是會把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鳴的東兩攝取到詩中來,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極不平凡的思想意境。我們也就不難想見他是如何將自己的情、人生的理與眼前的事與景完美合一的了。
景中寓情,由事談理,陶淵明田園詩情景事理相結合的獨特的美學風格為中國詩歌發(fā)展開辟了一塊新的天地。歷代“擬陶”“和陶”相沿成風。杜甫說:“焉得思如陶謝手”;梁啟超更說:“唐以前的詩人真能把他的個性整個端出來和我們接觸的,就是陶淵明?!倍陌藏殬返溃缟凶匀?,連同這些詩作,一起給予了后世一個精神家園,讓我們在其中體會和還原一個真我。無論在何種意義上,陶淵明及其田園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1]袁行霈.陶淵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2]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3]何小五.陶淵明田園詩的美學特征淺析[J].語文學刊,2009,(6).
[4]馬麗紅.陶淵明田園詩特色淺析[J].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