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國 王永林
(通聯(lián):①成都市金堂縣農技站610400 ②成都市金堂縣福興片區(qū)農技站)
2009年8月6日,來自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農業(yè)廳的有關專家,會同成都市農委、市財政局、市統(tǒng)計局及我縣農發(fā)局、農技體系站相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對金堂縣2009年在福興鎮(zhèn)清河村17組、13組、4組和8組開展實施的“成都市2009年玉米豐產工程核心示范片”進行了現(xiàn)場實地驗收。驗收結果表明:一季玉米最高畝產量取得了834.34kg的好成績,同時創(chuàng)造了成都丘陵地區(qū)一季玉米最高畝產量紀錄。筆者是本核心示范片的技術實施人,現(xiàn)從技術角度總結高產田的技術創(chuàng)建途徑和方法,供農技人員參考。
福興鎮(zhèn)位于四川偏北丘陵地區(qū),氣候溫和,日照時數1 300小時左右,年均降雨1 000mm,適合玉米生長,也適合開展高產創(chuàng)建。1998年我縣就在該鎮(zhèn)開展旱地改制,使玉米2m開廂對半中帶輪作種植已在農戶中養(yǎng)成習慣,形成了一種新的耕作制度,從而成為全縣旱地改制示范鎮(zhèn)。
為了使我縣玉米單產不斷提高,近年來,縣農發(fā)局、農技體系站一直堅持在該鎮(zhèn)進行高產創(chuàng)建研究,并參考模仿宣漢縣玉米高產模式,進行適合當地生產實際的技術模式探索和組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8年旱地改制以來,雖然中帶輪作養(yǎng)成了習慣,但許多群眾怕玉米倒伏,因此,將中帶模式2m開廂的規(guī)格自行修改成2.2m開廂,近似寬帶模式的規(guī)格。這就導致無論怎樣縮小窩距,密度始終無法上去,從而制約了玉米單產的繼續(xù)提高。針對這一問題,2008年以來,我站在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省農業(yè)廳及成都市農技站專家指導下,大膽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將玉米密度從過去的3 000株/畝左右逐步提高到4 000株/畝,并進行了新的技術組裝,創(chuàng)建了新的技術模式,在高板、平橋、土橋、福興等鎮(zhèn)示范。
1.產量明顯高于以往年份,為低光值地區(qū)爭取玉米高產提供實例 福興鎮(zhèn)2009年實收產量為834.34kg/畝,比2006年同地4.6畝平均實收618.7kg/畝增加215.64kg/畝,達到該地氣候生產潛力1500kg/畝的56%,光熱資源利用達到了較高水平。雖然宣漢縣峰城鎮(zhèn)日照時數為1 400小時,而福興鎮(zhèn)日照時數1 300小時,但其生產潛力還是得到了較大發(fā)揮。在多云寡照的氣候條件下能獲得高產,無疑給我縣乃至我省川西淺丘低光地區(qū)及整個四川盆地玉米創(chuàng)建高產提高供了榜樣,使人們對在低光值條件下奪取玉米高產更有信心。
2.新創(chuàng)建技術組裝有重大創(chuàng)新和進步,且適應性強,利于大面積推廣 1998年改制以來,采用3 300/畝株密度,早播,全覆膜,該鎮(zhèn)玉米畝產量從1998年以前的286kg提高到2006年的354kg,提高了34kg/畝。但后來因為群眾自行擴大行距,使密度下降到了3 000株/畝,玉米產量始終徘徊在350kg/畝左右。2008~2009年,我站領導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大膽采用4 000株/畝的設計方案,對關鍵技術講行改革,重新組裝。即改3 000株/畝為4 000株/畝,改2m中帶開廂寬窄行種植為1.7m開廂窄帶寬窄行種植,改一般松散型品種為緊湊耐密大穗品種,改撒播育苗為玉米盤育苗,改打窩移栽為牽繩定距移栽,改地膜全覆蓋為地膜側膜覆蓋,施肥上改一底兩追為底肥重施深施一道清,灌水上改靠天下雨為猛灌抽穗水,改玉米單施農藥為病蟲綜合防治。通過技術上八大改革措施后的創(chuàng)建技術組裝,在4 135穗/畝情況下,單穗重達201g,千粒重305g,比2006年實收3 126穗/畝的單穗重198g、千粒重301g增加有效穗120g穗/畝、單穗重增加3g、千粒重增加4g,完全適合目前玉米主攻大穗和穗數型奪高產的要求。其中緊湊耐密品種、寬窄行種植、增株增穗、牽繩定距、單株側膜、重底深施一道清,猛灌抽穗水、綜合防治為本技術創(chuàng)建的主要內容。
3.創(chuàng)建集成組裝技術簡單,推廣時群眾易于接受 福興鎮(zhèn)1998年改制以來,實行高產高投入的技術路線,采用換種增肥增株蓋地膜的技術模式,應用2m開廂對半種植,更換良種,拱膜早育,深挖炕土,地膜覆蓋,增加密度,增加施肥,人工授粉,猛追穗肥,綜合防治十大技術,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通過換種增肥增密蓋膜,玉米產量由1998年以前的286kg/畝猛增到2006年的354kg/畝,畝產值達到了708元,畝純收入達到558元。
2008年和2009年,我站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多,種地勞力缺乏,化肥、農藥價格上漲的現(xiàn)狀,提出簡化技術,降低消耗,增株增穗奪高產的技術路線,以利群眾接受容易,易于推廣。實行使用緊湊型玉米品種,玉米盤育苗,縮行疏株,增株增穗,牽繩定距,雙行錯窩,精準移栽,葉向垂直,底肥深施重施一道清,猛灌穗水和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高產田塊畝產值為1 668元,畝純收入1 418元,比1998年高產田塊畝產值972元增加696元,增收42%。
1.勇于解放思想,積極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 福興鎮(zhèn)1998年改制以來,玉米密度從1998以前的2 800株/畝左右上升到2008年3 200株左右,此密度一直成為我縣的示范密度,持續(xù)到2008年和2009年。近年,我站在四川省農科院和四川省農業(yè)廳糧油處專家指導下,大膽探索,根據近年來緊湊耐密品種增多和施肥水平升高等因素,決定啟動密謀為4 000株/畝的玉米增產預案,并大膽創(chuàng)新,集成組裝出緊湊耐密品種。采取玉米盤育苗、深耕炕土、縮行疏株、葉片定向、牽扯繩定距、雙行錯窩、精準移栽、底肥深施重施一道清、猛灌穗水和綜合防治系列集成配套完整技術,形成高產新模式,促進了玉米高產技術的發(fā)展。
2.應用良種補貼政策和項目,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推行玉米豐產工程新技術,許多人開始對此并不在乎,針對這些情況,我站應用良種補貼政策和項目補貼,對核心示范片及其輻射帶動區(qū)實行三補:即補助良種,補助農膜,補助肥料;對核心示范片還實行勞動力補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熱情,使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3.分類指導,全面推進 無論核心示范片,還是輻射帶動區(qū),都存在上、中、下各類情況。從勞力上講,有強弱之分;從技術接受角度來講,有愿意和不愿意之分;從肥力上講,有好地、孬地和一臺地、二臺地、三臺地之分;從氣候來看,有干旱年、風調雨順年之分等。針對這些情況,我站在當地政府和農技站配合下,對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如采用玉米盤育苗一項,因為是才推廣的一項新技術,怕分散育苗五花八門,因此,進行了集中統(tǒng)一育苗;在移栽上對移栽技術實行統(tǒng)一牽繩定距,卡死行窩距,保證了幼苗質量和移栽畝株數。再如在今年玉米需水臨界期,由于正處于深度干旱,嚴重缺水,這時就由鎮(zhèn)、村干部出面,統(tǒng)一抽水灌水,以避免用水糾紛,同時保證了玉米正常生長。
4.精心組織,認真實施 為了搞好市縣玉米豐產示范工程,我縣2009年成立了玉米豐產工程項目領導小組,確定了首席專家、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實施人和實施鄉(xiāng)鎮(zhèn)及村組,認真分析了區(qū)域特點和制約技術瓶頸,實行全過程服務,組織百畝攻關田、千畝展示田、萬畝示范片,通過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宣傳、發(fā)動,駐點入戶指導,現(xiàn)場示范,使核心示范片高產田塊高產技術不斷擴散推廣,并逐步為大家所接受而成為大田生產技術。2009年全鎮(zhèn)1.25萬畝玉米平均產量368kg/畝,比2008年的343kg/畝增加25kg/畝,增產7.2%。
金堂縣福興鎮(zhèn)玉米高產創(chuàng)建成果表明,精選高產品種,推廣先進配套技術,加強管理,使我縣玉米高產達4 00kg以上,是完全能夠實現(xiàn)的。因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高產技術示范,為大面積增產打下基礎 福興鎮(zhèn)的高產經驗表明,群眾對口傳耳聞但沒有親眼所見的技術,心里沒有底,都不愿意當出頭鳥。因此,在科技部門引導下,開展高產技術示范,讓高產模式展示在大家面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建議各地農技站以鎮(zhèn)為基礎,開展好當地玉米高產示范,為當地老百姓提供教育實材。
2.充分發(fā)揮基層農技站作用,全面推進高產技術入戶 福興鎮(zhèn)高產示范成功的另一原因,與基層農技站能夠協(xié)調配合密不可分。因此,要使大面積玉米采用高產技術,必須要各地技術部門,特別是基層農技部門都要行動起來。如果基層農技部門無動于衷,玉米高產技術就無法傳授給農戶,大面積高產就是一句空話。建議各地上級部門應從政策、資金上向基層農技部門傾斜,充分調動基層農技人員積極性,使高產新技術能順利推廣。
3.堅持長抓不懈,不斷創(chuàng)新,使高產更高產 福興鎮(zhèn)1998年成為旱地改制核心示范鎮(zhèn)以后,當地政府一直堅持長抓不懈。當時為了鞏固旱地改制成果,普及地膜覆蓋,政府從1998年開始,對采用地膜覆蓋玉米的農戶給予20~30元/畝不等的補貼。幾年后,就使這個鎮(zhèn)的玉米全部實現(xiàn)了中帶寬窄行種植,并全部蓋上了地膜。目前,該鎮(zhèn)的農民都自覺進行地膜覆蓋,使玉米產量從1998年的286kg/畝增加到現(xiàn)在的378kg/畝。如果1998年縣上搞完試點就撤退,當地政府和技術部門不接著繼續(xù)抓下去,這個鎮(zhèn)的改制成果就得不到鞏固。因此,建議上級部門應長期堅持,并且及時規(guī)劃,及時下達任務,不要等季節(jié)到了才安排,讓基層有備耕的時間。
4.建立玉米豐產工程專項資金,大力推廣高產技術 從高產玉米對生產技術的要求出發(fā),對品種、投入品如肥料、農藥及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要有一定的資金保障。比如地膜技術應用到玉米上,要推廣到老百姓那里,需要有人講解、宣傳,需要做示范給老百姓看,必要時還得發(fā)資料,還要下田間檢查農民做法是否正確。而這些技術沒有實物,不能獲得利潤,不僅如此,必要時還要贈送地膜給開展示范的農民。但這些環(huán)節(jié)又是玉米高產的核心技術部分,如果高產沒有資金作支撐,生產技術落不到實處(如密度上不去),要取得玉米高產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建議設立玉米豐產工程專項資金,主要在生產技術領域使用,如支持高產技術創(chuàng)建,試驗、示范、推廣,基層農技站開展技術進村入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