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雁萍
(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91)
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現狀及其對策研究
武雁萍
(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91)
目的:探討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特點與現狀,并提出減輕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的對策與建議。方法:以河北省195名中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應用Maslach編的“教師職業(yè)倦怠問卷MBI-ES”為研究工具,進行團體施測。結論: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己經存在,而且呈現出一定的態(tài)勢,具體表現為:(1)女校長職業(yè)倦怠狀況顯著高于男校長;(2)中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狀況顯著高于小學校長;(3)40-50歲校長職業(yè)倦怠最嚴重;(4)農村校長職業(yè)倦怠顯著高于城市校長。
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情緒衰竭;去個性化;低自我成就感
職業(yè)倦怠是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時所產生的生理、情緒、行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狀態(tài)[1],其特點是身體的衰竭和慢性疲勞,對工作和他人的負性態(tài)度,最終導致對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自身價值的評價降低。它包括情緒衰竭(emotion exhaustion,EE)、去個性化(depersonalization,DP)和低自我成就感(a reduced sense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PA)三個維度。情感耗竭是職業(yè)倦怠的個體壓力維度,是指個體的情緒處于極度疲勞的狀態(tài),情感資源過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喪失;去個性化是職業(yè)倦怠的人際關系維度,指個體感受到對待服務對象的一種負性情緒,并在工作中對工作對象表現出消極、冷漠、疏遠的態(tài)度;低自我成就感是職業(yè)倦怠的自我評價維度,指在工作中對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對自己消極評價傾向的增長。職業(yè)倦怠主要產生于助人行業(yè)中,如教師、警察、醫(yī)護人員等服務人員。教師職業(yè)作為助人職業(yè)的典型,面對著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多重的社會角色,我國中小學教師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有些教師的心理壓力己經對教學和學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呈現出明顯的職業(yè)倦怠癥狀。中小學校長作為特殊的教師群體,承擔著學校的領導責任,是學校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所在,“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2]。這種較高的社會期望及工作壓力,加重了校長的負性情緒,降低了校長的職業(yè)滿足感,校長職業(yè)倦怠問題的重要性便凸現出來。本文通過對中小學校長的職業(yè)倦怠現狀與特點的問卷調查,來了解中小學校長這一群體的職業(yè)倦怠程度,希望能對預防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提高中小學校整體發(fā)展的工作績效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本研究采用隨機取樣法,選取河北省的石家莊、承德、邢臺、邯鄲、唐山等五個城市的各類中小學校長為被試,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其職業(yè)倦怠狀況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50份,回收230份,有效問卷 195份,回收率 92%,有效率78%。被試具體情況如下(表1)。
表1 被試主要特征分布情況(N=195)
采用Maslach編的教師職業(yè)倦怠問卷[3](MBI-ES),該問卷共包括22個條目,包含教師職業(yè)倦怠的三個維度: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低自我成就感。量表采用Likert五點量表計分,“1”代表“無”、“2”代表“很少”、“3”代表“有時(介于 2—4之間)”、“4”代表“經?!?、“5”代表“總是”。分數越高表明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程度越嚴重。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796,情感耗竭、低自我成就感、去個性化分量表的 Cronbach’s Alpha系數分別為:0.834、0.781、0.723,說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和 Execle進行數據管理和統(tǒng)計分析。
中小學校長在職業(yè)倦怠總量表上的得分和各個維度上的得分情況(表2)。
表2 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總體情況(M±S)
由表2可知,中小學校長在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成就感三個維度上得分分別為:3.284、2.815、3.393。因為MBI-ES量表采用5點計分,以平均分3分為分界線,發(fā)現本調查中中小學校長在情緒衰竭和低自我成就感以及職業(yè)倦怠總分上超過中等水平,表明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己經存在,而且呈現出一定的態(tài)勢。
通過對男女校長和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的差異t檢驗發(fā)現,女校長在情緒衰竭、去個性化以及職業(yè)倦怠總分上顯著高于男校長,在低成就感因子上男校長得分顯著高于女校長;中學校長的職業(yè)倦怠各因子分和總分都顯著高于小學校長。t檢驗結果(表3),平均分分布如下(圖1、圖2)。
表3 男女校長、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差異(M±S)
以職業(yè)倦怠總分為因變量,分別以年齡、學校所在地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因變量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年齡(F=3.49*,p=0.01<0.05)和學校所在地(F=3.75*,p=0.02<0.05)都對職業(yè)倦怠有顯著影響,差異達到了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水平。通過事后檢驗得出,在年齡影響中,40歲以下校長感受到職業(yè)倦怠較輕,而處于40—50歲之間的校長職業(yè)倦怠最嚴重;在學校所在地影響中,農村校長職業(yè)倦怠最嚴重,城市校長職業(yè)倦怠最輕。具體變化趨勢如下(圖 3)。
圖3 不同年齡、不同學校所在地校長職業(yè)倦怠差異
女性校長在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分量表以及職業(yè)倦怠總分上得分顯著高于男性校長,這與朱浩亮等人2008年的研究結果一致[3]。這是因為女校長除了要完成與男校長相應的工作量外,還要照顧家庭,再加上男女本身生理因素和性格特點的差異,從而使女同志更容易感到勞累,情感處于疲勞狀態(tài)。同時發(fā)現,女校長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得分低于男校長,即男校長和女校長相比更加容易產生低成就感,這可能與我國傳統(tǒng)的社會性別角色觀念有關,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發(fā)展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內或男事業(yè)女持家的傳統(tǒng)觀念,在多數人的眼里,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就對男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對于女人來說相夫教子管好家似乎比事業(yè)更重要。雖然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但傳統(tǒng)思想難以完全消除,它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在事業(yè)上男人容易給自己高定位,如果工作沒有達到理想水平,則容易帶來低成就感。
中學校長職業(yè)倦怠得分高于小學校長,即中學校長感受到的職業(yè)倦怠顯著高于小學校長,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已經取消了小學升初中的考試,這對于小學校長來說無疑是一場徹底的解放,再也不用為升學壓力所累。而中學老師還需要面對中、高考,面對升學率等硬性指標的要求,升學率高低也是社會和教育行政部門評價校長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中學校長多數都有較高職業(yè)目標或高的自我期望,但是升學率高低或教學成績的好壞,并不是校長自身努力就可以提高的,是全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經常會出現校長高的成就目標與殘酷現實差距較大的局面,但是社會對一個學校好壞的評價更多的是集中在校長一個人身上,這就使得校長承受了和常人相比更多的壓力,致使他們身心疲憊、情感衰竭。因此和小學校長相比,中學校長的職業(yè)倦怠更加明顯。
研究結果發(fā)現,40—50歲的校長感受到的職業(yè)倦怠顯著高于40歲以下和50歲以上的校長。這是因為40—50歲一般處于事業(yè)發(fā)展的頂峰時期,再加上此年齡段也是家庭負擔最重的時期。多方面的壓力使得處于中年階段的校長無論在年齡、精力、家庭負擔諸多方面都不及青年校長,多年不斷重復的枯燥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使他們的工作熱情逐漸消退,再就是中年校長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如教育子女、贍養(yǎng)老人、繁瑣社會關系等)更多,也使他們的精力不斷消耗,這樣,中年校長的職業(yè)倦怠程度要明顯增加。而那些40歲以下的青年校長,多是剛剛上升到校長職位,對校長工作充滿新鮮感和挑戰(zhàn)的心理,再加上他們年輕、精力旺盛,來自家庭生活和經濟的負擔相對于中年校長也較輕,所以職業(yè)倦怠程度也較低。
農村校長職業(yè)倦怠顯著高于城市校長,這是因為和城市學校相比,農村的中小學在硬件設施、師資和生源上都是處于弱勢。在有限的條件下,要和城市學校取得相同的成績,無疑農村校長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再加上農村學校師資和城市相比經常出現師資短缺的現象,所以對于部分農村校長而言,他們既是普通老師也是領導,既要直接面對學生,處理學生的學習和日?,嵥閱栴},同時也要站在領導的高度去總攬全局解決整個學校的發(fā)展問題。再加上農村本身的各種條件都相對較薄弱,為了讓學校生存下去,他們不但需要爭取外援,同時還要自給自足。所有的這一切都需要校長出面協(xié)調和處理,這種多重角色的身份使得校長和普通老師相比承受的負荷更大。而相對來說,城市學校在各方面都處于優(yōu)勢,尤其是城市的重點學校,不管在政策上還是民意上都有更多的照顧和傾斜,比較而言,農村學校校長的職業(yè)倦怠更嚴重。
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己經存在,而且呈現出一定的態(tài)勢,具體表現為,(1)女校長職業(yè)倦怠狀況顯著高于男校長;(2)中學校長職業(yè)倦怠狀況顯著高于小學校長;(3)40—50歲校長職業(yè)倦怠最嚴重;(4)農村校長職業(yè)倦怠顯著高于城市校長。
職業(yè)倦怠是人們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人們在長期壓力體驗下產生的情緒、態(tài)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tài),因此要想減輕校長的職業(yè)倦怠就必須從減輕校長的工作壓力入手,筆者認為減輕校長的工作壓力應該從校長本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管理藝術,充分發(fā)揮角色優(yōu)勢。
(1)樹立正確、積極的自我概念。按照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不恰當的行為來自不合理的自我概念。中小學校長首先應積極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對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在職業(yè)壓力面前,要正視壓力,接受存在壓力的事實,積極進行自我調適,然后探究其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消除壓力,從而減少職業(yè)倦怠。
(2)正確認識領導與管理。校長既是領導者又是管理者,就學校而言,校長作為管理者,其著眼點在于學校的具體事務,作為領導者,其著眼點在于學校整體規(guī)劃和發(fā)展?,F在許多校長把重點放在對學校具體事務的管理上,事無巨細,一手包辦,結果不但具體事務沒有辦好,而且學校發(fā)展方向也不明朗,給校長造成很大的壓力。校長要擺脫內外交困的局面,必須要了解自己的領導職責。只有校長站在作為領導者履行領導職責的高度上,學校才會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發(fā)展,校長的壓力才會真正的減輕。
(3)有效的授權。上層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把下層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出來。這就需要有效的授權。校長要充分信任師生員工,給予他們自主管理的權力,鼓勵和培養(yǎng)其積極進行自主管理。校長可以根據本校發(fā)展的目標,對中層干部以及教職工規(guī)定具體的目標,賦予他們相應的權力并承擔相應的職責,落實崗位責任制,使大家各司其事、各負其責。這樣管理效率提高了,校長的管理壓力也明顯減輕了。
第二、營造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整體效能
(1)真正使校長責權匹配。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應按有關規(guī)定行使職權、履行職責,并代表政府承擔管理學校的全部責任[4]。但是由于長期的中央集權和計劃體制使得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不敢或不愿輕易放權,校長負責制只是一種形式,校長通常感到責大于權,有責無權。于是在學校管理中常造成政令不通,校長不得不花費巨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時間協(xié)調各種關系,給校長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壓力。因此,教育部門應給予校長與其責任相當的權力和自主權,保證他們工作的順利開展,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壓力。
(2)建立發(fā)展性校長評價制度。要把評價建立在服務的理念上,制定全面科學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評價標準,并且在具體評價時行為與標準要一致,通過評估,正確地診斷學校的問題,幫助學校解決問題,為校長減負。特別要減少形式主義的檢查、評比,這樣校長才能解除后顧之憂,全心全意地實施素質教育。
(3)完善校長任用制度。目前,我國中小學校長的任用制度趨向多樣性,包括委任制、招聘制、選任制、考任制、聘任制以及幾種方式的綜合運用。其中校長聘任制應值得大力推行,通過聘任上崗的校長容易獲得教職工的信任,便于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減輕校長的工作壓力。
第三、完善教育培訓機制,優(yōu)化中小學校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
(1)從教育制度上為中小學校減負,為校長減壓。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教育法規(guī),保證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改善基礎教育的辦學環(huán)境,特別是要進一步改革教育評價和考試制度,引導全社會樹立起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人才價值觀,徹底解除應試教育對基礎教育的束縛,這是緩解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壓力的根本措施。
(2)關注校長生活,提高其社會待遇。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提高中小學校長的待遇,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安心學校的教育工作。另外,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壓力的研究,正視中小學校長的職業(yè)壓力,關注中小學校長的身心健康。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 Syndrome in Alternative Institutions Psycholthera:Theory[J].Research&Practice,1974(12):72—83.
[2]朱浩亮,黃飛,張建新.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倦怠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16(2):167—169.
[3]閻海燕.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工作滿意度現狀及其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7.
[4]彭勇.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壓力及其減輕方法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04(1):36—38.
[責任編輯 侯翠環(huán)]
A Pat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bout Job Burnout of Headmaste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U Yan-ping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Shijiazhuang,Hebei 050091,China)
Objective:to study Burnout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Principals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to reduce job burnout.Methods:to measure 195 headmasters who come from the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s in Luanpinig County,Hebei Province,with the Scale for the Job Burnout.Conclusion:Headmaster Burnout has been in existence,but showed a certain trend,manifested in(1)Headmistress burnou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 principals;(2)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 burnou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imary school principals;(3)30 to 40 years old principal factor scores were the highest emotional exhaustion;(4)Rural principal burnou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urban principals.
headmaste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job burnout;emotion exhaustion;depersonalization;a reduced sense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武雁萍(1964—),女,河北張家口人,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副教授,主研方向犯罪心理學。
G443
A
1005—6378(2010)04—0135—04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