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民
§語言學研究§
“是”與“真”的哲學追問與語言學流派問題
劉利民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川成都610064)
西方語言學諸流派的思想源自于他們各自對語言之“是”與“真”的形而上哲學追問。我國語言學在世界上之所以尚無自己獨樹一幟的語言學流派,其中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我國語言學界沒有關(guān)于語言的形而上學反思傳統(tǒng)。僅僅認識到哲學對于語言學研究和發(fā)展的重要價值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懂得如何就什么是語言的本質(zhì)、什么是語言學知識這類事關(guān)語言本身的“是”與“真”問題進行哲學的追問。
“是”與“真”;語言哲學;語言學流派
現(xiàn)代西方語言學學派紛呈,各種語言學思想在語言本體、方法論等問題上交鋒激烈,由此不斷推動著語言科學研究向縱深發(fā)展。我國也不例外,持不同語言學學術(shù)觀點、立場者也針鋒相對。但一個重要問題是:這些學派全是西方的,我們沒有自己獨立的語言學學派。錢冠連教授于2004年在《以學派意識看漢語研究》[1]一文中明確提出了這個問題。文章引起了很大反響:《光明日報》接連發(fā)文進行討論,2004年首發(fā)的《中國學術(shù)年鑒》以及教育部的《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報告2005》也先后收錄錢文并附以評論①詳見2004年12月16日《光明日報》發(fā)表的戴慶夏的文章《學術(shù)氣度,學派意識》,以及該報2005年2月3日刊出的譚學純的文章《中國學術(shù)研究:呼喚學派意識》?!吨袊鴮W術(shù)年鑒》2004年人文社科版277頁;《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報告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23頁。。教育部《報告》的評論指出:“中國語言學要得到進一步長足發(fā)展,集中到一點,最重要的是提倡形成‘語言學的中國學派’”;因為“偉大的思想,只能在學派的爭鳴與摩擦中產(chǎn)生。
……沒有學派,就沒有該學科的國際地位;沒有國際地位,則從根本上取消了我們的國際交流的話語權(quán)。”可見此問題事關(guān)重大。
錢教授于2007年再次發(fā)文,就外語界的語言學學派問題展開討論[2]。如同其2004年所發(fā)文章一樣,該文也從我國研究者的理論習慣、研究方法、心理障礙、科研監(jiān)管及評價機制等維度進行探討。在這兩篇關(guān)于學派的文章中,理論求真均作為重要問題提出,但限于篇幅,沒有論證。后來的文章也未見深入探討求真問題,至少,沒有論及哲學到底如何能夠?qū)φZ言學研究起到思想啟發(fā)的作用。而這對于語言學而言,卻是至關(guān)重要而又不好把握的問題。
這本身是個大題目,非本文能畢其功。本文僅打算就西方哲學的精神氣質(zhì)和語言學對象的特殊性角度來對語言學流派以及哲學如何能夠指導語言學研究的問題做個思考。
王路指出,西方哲學的本質(zhì)在于對“是”與“真”②“是”與“真”英文分別為“being”與“truth”。漢語詞“是”與“being”勉強對應(yīng)?!癰eing”具有“存在”的含義,同時作為動詞to be的變位,又具有其述謂、斷真之義,這使得其詞義遠較漢語系詞“是”豐富?!癰eing (是)”的哲學意義為:那是其所是之本質(zhì)。本文的討論在此哲學意義上使用“是”這一詞。的追問[3]。西方哲學浩繁卷帙,玄理深奧,但其要旨卻始終在于追問人所理解、把握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什么本質(zhì)的對象,如何確保人關(guān)于世界的認識具有真理性(即知識的確定性、必然性、普遍性)。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追根溯源地梳理哲學的起源,只想簡短地從語言的視角說明,正是西方思想家求真的追問,使得哲學與語言學同源。
無疑,哲學產(chǎn)生于人對宇宙、人生的好奇,但從語言的角度看,哲學卻是從語言思辨中盤旋而出的。維特根斯坦說:“語言休假了,哲學問題就產(chǎn)生了。”[4]38確乎如此?!罢Z言休假”亦即語言不工作了。語言本來該做什么工作?當然是人際交際、表達思想、提出假設(shè)、抒發(fā)感情、發(fā)布命令、做出請求等,即語言使用者在一定的“生活形式”中的“語言游戲”[4]23。在這種游戲中,語詞、語句意味著什么,對于游戲者是清楚明白的。但是,當語言“休假”,即與語言交際及其活動語境相割裂,被抽象出來當作考察對象時,問題就產(chǎn)生了:語言何以能夠表達意義,語言意義的本質(zhì)是什么?
既然把語言本身作為分析、考察的對象,那么與語境和語言使用者相割裂(separate)而抽象地考察語言本身的純語言性盤旋似乎不可避免。這不是說語言原本具有分離的屬性,而是出于分析的需要而不得不拆解之,因為作為整體的語言并未提供分析性認識的切入點。對語言的割裂、抽象具有認知必然性(cognitively necessary),它構(gòu)成了分析的基礎(chǔ)。藉此割裂,西方古代思想家得以對語言本身進行元認知,即不是用語言來范疇化地切分、歸類并概念化具體實在之世界萬物,而是用語言來對語言認知活動本身進行分析、思辨。這種元認知切分和概念化的后果就是,原本與人、社會、文化、歷史密切而復雜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言被割裂出來,成為客體化的考察對象。但是這種割裂對于哲學和語言學卻意義重大。錢冠連曾比喻道:哲學是語言研究的營養(yǎng)缽,語言學就躺在哲學的搖籃里[5]。他的比喻很精到。筆者認為,哲學對于語言學的重要意義在于兩個方面:(1)哲學的思辨構(gòu)筑了語言分析的基礎(chǔ);(2)哲學的追問催生了語言學的思想。這里先說前者,后者留到下一節(jié)再談。
早期古希臘哲學是“直接面對自然”的“原始樸素哲學”,但超越自然的、思辨的形而上學則是由蘇格拉底“最發(fā)人深省的重大哲學問題”所促進,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推進而誕生的[6]。這種發(fā)人深省的重大哲學問題就是諸如“什么是‘善’、‘正義’”等語詞所表達的意義。蘇格拉底追問的是巴門尼德式的“是其所是”的語義本質(zhì),即“善”之為善、“正義”之為正義本身是什么,而不是考察具體交際語境中“善”、“正義”是如何使用的。這的確是一個關(guān)鍵的思維水平的突破,由形而下層面進入了形而上層面。哲學家對語詞意義本質(zhì)的思辨同時構(gòu)筑了形而上哲學和語言學(盡管還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語言科學)的基礎(chǔ)——分析的方法和基本的概念范疇。哲學與語言學同源,即哲學家對語言原本一體的語形和語義的思辨性分析。
柏拉圖的理念論就是這樣一種開創(chuàng)。他從名稱意義本質(zhì)的追問切入,認為語義就是一類事物的本質(zhì)共相。他事實上提出了西方語言學史上第一個語義理論,即本質(zhì)論。但柏拉圖沒有就此止步,他進而以“理念”來把語詞的意義本質(zhì)共相實在化,提出只有“理念”才是絕對的,因而最具真理性的實在,而具體事物作為殊相,只是“理念”的虛幻的摹本。由此,柏拉圖在現(xiàn)實世界之外,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理念(精神)世界?!袄砟睢睆拇顺蔀槔_西方哲學的剃不掉的“柏拉圖胡須”(Quine語);理性領(lǐng)域的真理從此成為后人繞不過去的問題。柏拉圖不僅貢獻了第一個語義理論,而且最早明確區(qū)分出“名詞”和“動詞”(更準確地說,應(yīng)為“名稱”和“述謂”)。由于這個區(qū)分,語句的句法結(jié)構(gòu)也得到了顯現(xiàn),形成了后來獨立的語言考察維度。畢竟,每個陳述句都是以名稱(x)來確定一個言說對象,并且對這個對象做一個陳述(is y等)。表達命題的語句都具有諸如“x is y”的形式。柏拉圖不是語言學家,他對語法的切分著眼于語義的哲學真理性,但他的“名稱”和“述謂”卻成為“構(gòu)成未來一切歐洲語言學描寫中句法分析和詞類劃分之基礎(chǔ)的最主要語法區(qū)分”[7]32。
亞里士多德反對柏拉圖的理念論并強調(diào)個體才具有實在性,才是真的“是”,但他的思考也有賴于名詞與動詞的元范疇化切分。例如他的《范疇篇》中關(guān)于名詞沒有時間性,而動詞具有時間性;“是”應(yīng)當是超越時間而具有同一性的本體等等問題的思辨。重要的是,為了確立作為個體的本質(zhì)的那個本體之為“真”,亞里士多德從語詞推進到了語句,因為只有名詞和動詞組成的陳述語句才能表達命題,只有命題才有真假。這使得他不僅進一步區(qū)分出連接詞、冠詞、代詞等,而且著力從語句層面反思如何才能保證陳述意義的確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并進而提出了邏輯學的基本定理,建立了形式化研究的經(jīng)典邏輯體系。同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也不是語言學家,他的語法參照框架今天看來并不恰當。但是,正是他們把語言割裂為不同層面,打造了用于分析語言的“技術(shù)性元語言”[7]34,從而構(gòu)筑了現(xiàn)代語言學的基礎(chǔ)和分析的出發(fā)點。
可見,古希臘哲學家對于語言學的貢獻是奠基性的。首先,其奠基意義體現(xiàn)在他們對語言的元認知反思;包括:(1)對語義的切分形成了諸如主項、述謂、概念、命題、指稱等等元概念,構(gòu)成了哲學反思的出發(fā)點,導致“是”與“真”的形而上學問題的提出;(2)對語形的切分則導致了諸如名詞、動詞、陳述、疑問、時、體、態(tài)以及更上位的詞法、句法等元概念,這些正是語言學不可或缺的基礎(chǔ)性概念。后來的傳統(tǒng)語言學,甚至在今天的語言學理論框架中,這些仍然是最基本的概念。其次,古希臘哲學的精神實質(zhì)就是從雜多中追求純一,變動中把握秩序,偶然中探索必然,現(xiàn)象中追問本質(zhì)。正是這種追求“是”與“真”的理性沖動最終導致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科學體系在西方產(chǎn)生,其中包括現(xiàn)代語言學。
(一)觀點創(chuàng)造了對象
西方哲學的理性分析性思維方式及對于語言的元認知割裂對后世語言學影響深遠。這一影響由于語言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性而更顯突出。關(guān)于語言學的對象,現(xiàn)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有一個重要的、卻不常被提及的論斷:“別的科學都是對預先確定了的對象進行工作,接著就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去加以考慮。而在我們的領(lǐng)域里……是觀點創(chuàng)造了對象?!盵8]28索緒爾的這個觀點對于理解語言學流派問題非常關(guān)鍵。
嚴格地說,語言學的對象當然并非由研究者的觀點所創(chuàng)造,但研究者把語言視為一個什么本質(zhì)的對象確實將決定其方法論取向。這的確是語言學的特點:一般科學用語言來認識和把握客觀實在的、可感知的對象,而語言學則是用語言來認識和把握語言本身。因此,作為研究對象,語言一方面是具體可感知的,具有音、形等客觀屬性;另一方面,“語言是存在之家”[9],語言本身就是人的理性存在,因而又有自我指向的主觀性,即以認識方式來認識認識方式本身。語言的這種雙重屬性決定了語言學研究的目的、體系、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研究者視語言為何“物”?,F(xiàn)代語言學學科細化,流派紛呈,而各種流派的研究體系無一不是基于研究者對于“什么是語言的本質(zhì)”和“什么是語言學的知識”,即語言學研究之“是”與“真”問題的不同回答。
索緒爾把語言活動(langage)劃分為兩個維度:語言(langue)和言語(parole),視語言為具有價值的符號系統(tǒng),而符號的價值取決于與其他符號的關(guān)系[8]163-169。既如此,只有關(guān)于語言符號的形式、關(guān)系的知識才是語言學的知識,而言語問題涉及面太廣(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因而不適合語言科學的研究。索緒爾把語言視為一個封閉、自洽的體系,使得語言學不再囿于從語言之外的世界去尋找語言確定性依據(jù)的西方哲學思想傳統(tǒng),而成為具有獨立對象的科學。但另一方面,他恰恰秉承了西方哲學傳統(tǒng)對于語言形式結(jié)構(gòu)的元認知切分,并且強化了語言學以語形之所“是”如何為“真”作為其追求的研究取向。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盡可以批評索緒爾強調(diào)語言結(jié)構(gòu)而忽略語言的其他維度,但是他關(guān)于語言學的對象取決于研究者視角的論述卻得到了佐證。限于篇幅,這里略舉其要:
語言學流派或分支什么是語言(“是”)什么是語言學的知識(“真”)美國結(jié)構(gòu)主義言語行為的結(jié)構(gòu)體系言語結(jié)構(gòu)的純粹經(jīng)驗描寫轉(zhuǎn)換生成語法理想說話人內(nèi)在的語言能力普遍語法的規(guī)則及原則體系系統(tǒng)功能語法社會產(chǎn)物、交際功能實現(xiàn)系統(tǒng)從社會情境導出語義選擇的解釋現(xiàn)代認知語言學具身的認知世界的方式形與義整合的語言認知機制心理語言學個體的言語行為心理過程言語使用與習得的心理機制社會語言學群體交往的言語樣態(tài)社會結(jié)構(gòu)與語言變體的系統(tǒng)聯(lián)系語用學施事的言語行為言語意圖及其實現(xiàn)的恰當性條件
這當然不是語言學的全部流派,但已足以表明,正是研究者們對語言之“是”與“真”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使得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百花齊放,從不同維度推進了關(guān)于語言的科學認識。
(二)爭議推進了認識
現(xiàn)代語言學各流派立場之間看上去似乎相互對立、互不相容。TG語法與結(jié)構(gòu)主義都著重語言的形式,且前者的短語結(jié)構(gòu)與后者的直接成分非常類似。但兩者的取向卻完全不同。喬姆斯基反對結(jié)構(gòu)主義局限于具體言語的經(jīng)驗主義描寫,認為這不具有“解釋充分性”,不足以解釋語言使用者內(nèi)在的先天的語言能力。他認為語言是生成規(guī)則的集合,所體現(xiàn)的是“人類的本質(zhì),也就是心靈的獨特特質(zhì)”[10]100;因此語言學的任務(wù)是揭示體現(xiàn)于語言形式的人類理性的共性,探索洪堡特所定義的“在以明晰的結(jié)構(gòu)組織信號來表達思想的心理行動背后那恒常的、不變的過程體系”[10]71,即建立一般語言的普遍語法。TG理論再現(xiàn)了哲學追求知識必然性、普遍性和確定性之“真”的傳統(tǒng),的確是語言學領(lǐng)域的唯理論研究進路。
系統(tǒng)功能語法則強烈反對語言學的心理化和形式化。韓禮德視語言為社會產(chǎn)物,是在交際中實現(xiàn)意念功能、人際功能等的選擇系統(tǒng)。既如此,語言的意義與功能是不可分的,意義實現(xiàn)于功能。他因此提出作為語言使用者“能做(can do)”的意義潛勢和作為在社會情境中語言使用者的“所做(does)”的交際功能實現(xiàn),要求從社會結(jié)構(gòu)與交際情境中導出語義選擇的解釋[11]。系統(tǒng)功能語法追求語言事實的經(jīng)驗歸納之真,其經(jīng)驗論哲學立場十分明顯。
現(xiàn)代認知語言學也反對語言學的形式化。萊科夫認為形式主義過于強調(diào)句法自主而忽略語義,把抽象推理視為獨立于人的體驗和認知過程的符號運算,遠離了實際的語言事件和現(xiàn)象,是一種“笛卡爾-形式主義哲學的混雜”[12]470。他要求以“具身的(embodied)”哲學為原則,“讓語言學理論適應(yīng)關(guān)于心靈與大腦的經(jīng)驗科學發(fā)現(xiàn)”[12]496。有意思的是,萊科夫拒絕把認知語言學立場歸入唯理論或經(jīng)驗論。在他看來,以前的語言學、哲學都試圖把語言、認知的研究割裂并且分別客體化(即他所指責的“客觀主義”)。他力圖顛覆整個西方哲學的傳統(tǒng)而突出他所謂的“肉體中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 flesh)”[12]1-20。然而,且不談他的思想是否真的與西方哲學傳統(tǒng)特別是經(jīng)驗論傳統(tǒng)相決裂,他自己所聲稱的“內(nèi)在實在論”事實上正是當代科學哲學的一種思想立場[11]74。現(xiàn)代西方科學哲學中的非實在論觀點之間差別雖較大,但總的趨向是認為理論之“真”并不超越于人的認知證據(jù)[13]。認知語言學強調(diào)綜合形與義,基于具身的認知體驗來考察語言,認為語言及其意義并非客觀實在,而是人的認知構(gòu)建。這說明認知語言學所著重的還是認知證據(jù)。筆者因此認為,萊科夫等人強調(diào)認知過程,如范疇化、概念化等,而不使用“意義”“概念”之類有指稱實體之嫌的術(shù)語,事實上正好標明了其非實在論立場。由此觀之,若說現(xiàn)代認知語言學有力地推進了語言學的研究,那么這種推進還是始于認知語言學家們在語言的“是”與“真”問題上的哲學反思。
其他的語言學流派也有著自己的關(guān)于語言的哲學立場。如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作為經(jīng)驗科學,其哲學立場幾近于實證論,因為其語言研究的結(jié)論只能基于觀察、實驗和數(shù)據(jù)分析。而語用學本身就誕生自20世紀西方語言哲學潮流中與人工語言學派對立的日常語言學派哲學,語用學的鼻祖奧斯丁和格賴斯兩人正是日常語言哲學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詳細列舉各語言學學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這里略舉幾例,是想說明:語言學各流派的思想和方法均源自于他們對語言的本質(zhì)是什么、語言學知識是什么這樣的根本性問題的哲學反思。言及此,本文必須立刻補充說明,語言學流派之間的觀點和研究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這與哲學立場的對立十分不同。
(三)同源而不同態(tài):語言學流派的對立問題
有人說,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埋葬它的從業(yè)者”[13]xlvii,即哲學流派的思想、立場可能截然對立,后來者的思想對先輩的思想構(gòu)成否定。這是因為哲學關(guān)注的多是終極性問題,它不允許未經(jīng)辯護的預設(shè)。哲學爭論恰恰集中于根本性預設(shè),如世界如何存在、認識是否可能等。不同哲學思想流派對于同一問題給出的截然相反的回答(如唯物論與唯心論、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等)的確相互對立,不容調(diào)和(除非以新的方式提出、解決或者消解問題):認為世界的本質(zhì)是物質(zhì),就不能同時認為世界的本質(zhì)是精神;認為世界是可知的,就不能同時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如此等等。語言學雖與哲學同源,但學派理論的對立并不同態(tài)。首先,如羅素所指出:科學關(guān)注的是具體對象,其認識是局部的、片段的,基于概率的、嘗試性的認識[15]??茖W只針對所確定的對象,將它切分為部分、依據(jù)當前研究范式和條件進行觀察而做出“可能如此”的推斷,而不是關(guān)于對象的存在和可知性預設(shè)“必然如此”的總體性、根本性斷定,因而科學理論是需要不斷修正的。一般科學如此,語言學更是如此。
語言研究對象之所“是”問題事關(guān)重大,語言學家也會對語言學對象預設(shè)進行反思,其工作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對預設(shè)進行辯護或挑戰(zhàn)的哲學活動。但這畢竟不是語言學的主要工作,且語言學關(guān)于語言對象預設(shè)的爭辯與哲學也很不相同。如果說哲學基本立場的對抗是“x v-x”,即預設(shè)要么是x,要么不是x,那么語言學的爭辯實則是“x v y v z……”,即x,y,z等等之一作為對象的選擇性預設(shè)。語言學的不同理論不是對同一對象的斷言,而是各自針對各自的對象、回答各自的問題,并不相互排斥。
其次,如前所述,語言作為研究對象不是純粹客觀的,因為它就是認識的主要方式本身。波林格說:“討論語言如同在木頭爐子里生火”,因為人“不能在語言之外進行思維,也不能在思維之外運用語言”[16]。既如此,語言科學家對于語言某一維度問題的專注將決定他提出的語言對象“是”什么,這又將決定他用什么研究方法來追求語言知識之“真”?,F(xiàn)代語言學各種學科、流派正是這樣,以語言的不同維度切入,對語言特定領(lǐng)域進行深入考察,從各自的進路達至對語言的認識。由此觀之,形式主義語言學無法替代經(jīng)驗論語言學的探討;反之亦然;同樣,現(xiàn)代認知語言學也不構(gòu)成對在此之前的語言學流派的否定。畢竟,對于語言之“是”與“真”的不同理解導致各流派提出的問題根本不同,所獲得的語言學知識也是關(guān)于語言不同問題的回答?,F(xiàn)代語言科學大廈正是由這些不同的追問添磚加瓦共同建設(shè)的?;蛟S將來有一天,人們站在一個理論累積起來的高度反觀整個語言學,幡然領(lǐng)悟:“原來語言是這么回事兒!”但在那個時刻到來之前,我們作為語言學工作者,還只能經(jīng)由自己所理解的語言之“是”來達至語言知識之“真”。
上文所述的中心意思是:西方語言學流派都有其哲學思辨的源頭。而我們沒有自己的語言學學派,其中一個極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不善于哲學的形而上思辨。這或許與我國思想傳統(tǒng)的重經(jīng)世致用而輕邏輯思辨有關(guān),也與經(jīng)注、經(jīng)注的經(jīng)注的傳統(tǒng)有關(guān)。至少,我國傳統(tǒng)語言學史上沒有關(guān)于語言的本質(zhì)是什么,什么才是關(guān)于語言的知識這類根本性問題的形而上邏輯思辨,這是事實。
國內(nèi)語言學學者也并非完全不關(guān)注哲學或語言哲學。前輩語言學家如漢語界的呂叔湘、外語界的許國璋等人均非常關(guān)注語言哲學的問題。當代語言學學者的研究也不乏自覺的形而上思辨性。然而,總體上看,語言哲學的討論未引起語言學界的高度重視,也還沒有學派形成所必須的語言哲學思辨氣候。其中的主客觀因素,錢冠連[1][2]已經(jīng)做了較充分的討論。但本文想說,僅僅認識到哲學對語言學的研究與發(fā)展很重要,希望語言學研究的深化發(fā)展得益于哲學的指導,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懂得如何提出關(guān)于語言的形而上學問題,即對于語言之“是”與“真”的形而上追問。要讓自家的花園同隔壁鄰居的花園一樣百花盛開、爭奇斗艷,僅僅移植、嫁接非常不夠;即使成功,充其量也只是仿制了鄰家花園的多樣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借鑒鄰居種花的理念,努力培育出自己的語言學理論奇葩來與鄰居爭艷,那才是我國語言學真正的成就。而這一點,我們似乎還沒有充分意識到。
2008年10月,筆者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參加了一場學術(shù)研討會,主題是“語言哲學與外語教學研究”。這是外語界首次明確把語言哲學與外語教學研究的結(jié)合作為學術(shù)會議主題,對于推動我國外語教學研究的深化而言,這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會議。不過,筆者也注意到,與會的語言哲學和外語教學專家們各自說各自的話,兩個領(lǐng)域之間尚未出現(xiàn)論題交集。筆者認為,如果會議更明確提出“語言習得的本質(zhì)是什么”、“外語習得如何可能”之類根本性的形而上學議題,則哲學和語言學者們更有可能共同找到語言哲學與外語教學研究之間的界面,提出關(guān)于外語教學研究的深刻問題,從而催生我國自己的外語教學研究流派。當然,認識到哲學的重大價值畢竟是一個契機。一旦我國語言學者把握了哲學的精神實質(zhì),開始提出關(guān)于語言的真正的哲學問題,我們就有理由期盼中國語言學、語言教學思想流派的誕生。
[1]錢冠連.以學派意識看漢語研究[J].漢語學報,2004,(2).
[2]錢冠連.以學派意識看外語研究[J].中國外語,2007,(1).
[3]王路.“是”與“真”——形而上學的基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45.
[4]L.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9.
[5]錢冠連.西語哲在中國:一種可能的發(fā)展之路[J].外語學刊,2007,(1).
[6]楊適.古希臘哲學探本[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205.
[7]R.H.Robins.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8]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名凱,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
[9]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7:229.
[10]N.Chomsky.Language and M ind[M].New Yo 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11]M.A.K.Halliday.Exp 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M].London:A rnold,1973:25-100.
[12]GLakoff,et al.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 Yo rk:Basic Books,1999.
[13]江怡.西方哲學史·現(xiàn)代英美分析哲學(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453-460.
[14]M.Baghramian.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C].Washington D.C.:Counterpoint,1999.
[15]B.Russell.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M].New Yo rk:Simon&Schuster,1972:491.
[16]波林格.語言要略[M].方立,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363.
Philosophical Inquiry after“Being”and“Truth”and Schools of Thought in L inguistics
L IU Limin
(College of Fo 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Sichuan,China)
The ideas of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in modern western linguistics have their origin in their metaphysical inquiry after“being”and“truth”of language.There has been no unique Chinese school of linguistic thought in the world so far,at least in part because Chinese linguists do not have such a metaphysical tradition.It is far from enough for the Chinese linguists to be consciousof the importance of philosophy for linguis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w hat they really need is how to make philosophical inquiry after the“being”and“truth”of language itself,i.e.,w hat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is and w hat constitutes the true know ledge of language.
“being”and“truth”,philosophy of language,schools of thought in linguistics
book=61,ebook=42
H0-05
A
1006-0766(2010)05-0061-06
(責任編輯:龍 石)
2009-10-20
劉利民(1957—),男,重慶人。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