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齊龍新
(濟寧市第一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新課程改革將促進教學策略的重大變化,其中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由傳統(tǒng)的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的轉變?!疤摗嵒パa教學法”就是我們在“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摸索和打造出的一種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法。
“虛·實互補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由真實教師組織,虛擬教師輔助,二者形成一個指導共同體,在教學中相互補充,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這里“實”是指課堂中的真實教師,是課堂組織的元首,在學生自主學習中進行不斷巡視,對學生個別輔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逐塊點撥、落實?!疤摗笔侵刚n堂中的虛擬教師,是真實教師的助手,每時每刻都陪伴在每位學生的身邊,對學生進行即時引導、解疑。虛擬教師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是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編寫的自學輔導教材。我們把這個輔導教材命名為“虛擬教師”,其編寫依據以下原則。
1.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的結果,不僅對學習過程具有引導功能,而且是學生評價自己學習結果的依據。為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每一章節(jié)的前面都要安排準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以便于學生對照目標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
2.根據教科書實際內容設置若干“自主學習塊”
高中數學每節(jié)內容一般都是線性的,邏輯非常鮮明,層次清晰、環(huán)環(huán)緊扣,如果前面的內容不掌握,后繼的學習就不能進行,需要對學習內容及時復習鞏固,需要老師及時點撥。為此,“虛擬教師”要把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分塊,各個“自主學習塊”之間的時間要由真實教師進行精講,為下一個“自主學習塊”的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3.以問題為線索
精解教材內容,以問題為線索,把本節(jié)課學生應掌握的知識、技能、規(guī)律都編成一個個問題,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通過經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過程,從而水到渠成的去建構新的知識。問題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
(1)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精神。
(2)要本著小步走,難度漸次增加的原則進行編排。
(3)要有探究提示與知識回溯。
4.課本例題要有變式練習
變式就是只改變問題的形式,不改變問題的實質,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把問題的本質展示給學生,使得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本質特征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要適時閱讀教科書
我們編寫自主學習輔導教材并不是拋棄教材,而是依據教材并且與教材同步,教材語言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定理、定義等說理清晰透徹,例題講解示范性強、易于效仿,因此在利用“虛擬教師”自主學習結束后,一定要提醒學生閱讀教科書。
6.要為自學提供反饋與評價
①探究與練習一定要提供答案。在自主學習中,對于自己學得如何,學生往往需要外部提供一些反饋,因此一定要為探究與練習提供詳細的答案,以方便學生對照答案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
②通過測驗進行及時評價。為了對自學的成果及時地加以強化,在“虛擬教師”中針對每個自學的環(huán)節(jié)都進行測驗與評價,測試評價的主內容是重點知識與基本技能,以此讓學生自己來檢驗是否真正理解了教材中的內容,并借助于反饋進行診斷,發(fā)現學習的困難之處,同時也為下面真實教師的有效指導提供了第一手依據。
“虛·實互補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實際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改變他們學習方式的氛圍的過程,而學生永遠都是這一過程的主角。其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情景引入—自主學習塊1—教師引領—自主學習塊2—教師引領—……—自主學習塊n—教師引領—自我評價”,這里自主學習塊的多少視每節(jié)課的具體情況而定,其流程圖如下:
1.情境引入
在每節(jié)課的剛開始,都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設計出內容和形式都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間的問題情境,對實現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能使得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覺中,順利進入問題的核心。
2.自主學習塊
教師引領是安排在自主學習塊之后,提倡“先學后講、不學不講”,所以在自主學習塊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自學的獨立自主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三個對象,真實教師、虛擬教師與學生,真實教師與虛擬教師組成一個指導共同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著全方位的指導。學生則在指導共同體的幫助下進行獨立的自學,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調節(jié)、修正和控制。在自主學習中,真實教師不斷巡視、進行個別指導,絕不當眾講話,只是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信息的收集。而虛擬教師則陪伴在每一位學生的周圍,進行有效地即時指導。制止學生瀏覽式地粗看,強調要先獨立思考,遇到困難再向虛擬教師尋求幫助,實在不能解決再向真實教師求助。
經過實踐,我們體會到,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一定要反復強調學習方法,要求嚴格遵守操作程序,為此我們向學生提出“自學八條要求”,經常對照,反復訓練,使得自主學習活動程序化,科學化。八條要求如下。
①自學時聚精會神,不作其他任何活動。
②自學不趕進度,認真、仔細,一步一個腳印。
③遇到困難不要輕易退卻,所有問題(包括例題與練習)都要先嘗試自己獨立解決,反復思考,實在不能解決再向老師求教,做到有問題不隔天。
④嚴格按照“虛擬教師”的要求對問題進行探究,對探究結果及時反饋,自我反思。
⑤根據“虛擬教師”規(guī)定的時機閱讀教科書,對重要語句、關鍵字詞,要圈圈點點,做出記號,揣摩含義,并加強記憶。
⑥對例題要認真體會,學習解題方法、技巧和書寫規(guī)則;對練習要努力做到準確、迅速、規(guī)范、靈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筆準確;對答案要認真負責,不但要對結果,還要對解題過程。
⑦每個自主學習塊結束后要對知識與方法進行自我梳理。
⑧每堂課即將結束時要對本節(jié)課自己的自主學習效果進行反思,自主學習不到位的地方課后要及時補救。
3.教師引領
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包辦代替不好,放任自流則更糟,那么自主學習后教師需要干什么呢?
(1)自主學習檢查
自主學習檢查的關鍵是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學習信息,因此要涉及到如下內容:①學生的學習目標(主要指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哪些已經完成,哪些沒有完成?練習正確與否?②如果學習目標沒有達到,有幾種表現形式?③沒達到學習目標的原因何在?自主學習檢查的有效形式是讓學生做緊扣課本內容的練習題。
(2)組織學生討論
通過自主學習檢查,一般可以發(fā)現,有些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已經達到了某些學習目標,有些可能還沒有達到。這表現為有些學生的練習題做對了,有些沒有做對,這時候教師仍然不要講解,可以引導學生對練習結果進行討論,力求通過集體討論,使得學生自己糾正、解答一部分沒有做對的習題,進一步理解、掌握學習的內容。
(3)教師重點精解
經過自主學習和討論后,有些內容和問題已經被學生掌握或解決,而有些內容學生還沒有理解或掌握,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講解。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所進行的課堂教學是一種高水平的教學,它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用于解惑的“精講”,因此對教師的講解也有很高的要求。
①教師的講解不要從頭開始。這里的講解與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中的講解不同,因為學生的起點不一樣。在講授式教學中先講后學,是因為學生對新知識不甚了解,必須從頭講起;在自主學習的教學指導模式下,學生經過自學課本、嘗試練習與課堂討論后,對新知識已有初步了解,因此講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據前幾步的反饋信息,針對重點和難點講解就可以了。
②應以基本原理或規(guī)則為核心內容,要結合具體練習題講,重點分析做對的道理以及做錯的原因,抓住導致理解困難的癥結。
4.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的繼續(xù)和深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敢于“放手”給學生,為學生搭建進一步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平臺。同時自己也要積極參與其中,適時點撥,正確引導。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復述知識點
通過復述可以使得對知識的認識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使得學生掌握本節(jié)的知識點變得輕而易舉。但在復述要點時要避免老師的重復啰嗦,否則,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體驗數學學習方法,領悟數學思想
通過數學學習,學生獲取重要的數學知識,更要體驗學習、研究數學的方法,領悟其中的思想,在引導學生自我評價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總結數學學習的經驗與方法,發(fā)展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能力。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虛·實互補教學法”只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的一個大膽的探索,還希望廣大同仁多提意見。
[1]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鄭金洲.自主學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 盧仲衡.自學輔導心理學[M].地質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