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清
(孝感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湖北孝感432000)
無精子癥是指經過兩次以上的精液分析,并將精液離心沉淀后,顯微鏡下仍未發(fā)現(xiàn)精子者。無精子癥在男性不育中較為多見,約占7%-14%[1]。無精子癥分為精子通路梗阻或缺如導致的梗阻性無精子癥及精子發(fā)生障礙所致的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明確無精子癥的病因及正確評價無精子癥患者睪丸生精功能狀況將有助于指導無精子癥患者選擇適當?shù)闹委煼椒?。本文對我院男科門診無精子癥病例進行分析總結,以探討無精子癥患者病因及生殖激素水平測定在評價無精子癥患者睪丸生精功能中的應用。
1.1 對象 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間本院男科門診就診的無精子癥患者528例,平均年齡29.1±4.5歲。
1.2 方法 首先對病人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及常規(guī)的內分泌檢查、染色體核型分析和Y染色體微缺失檢測。然后根據(jù)病人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直腸B超檢查或開放性睪丸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及輸精管造影。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 x—±s表示,實驗結果用 t檢驗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528例無精子癥病因分類見表1。
2.2 72例無精子癥患者睪丸組織病理類型見表2。
2.3 528例無精子癥生殖激素水平測定見表3。梗阻性無精子癥與非梗阻性無精子癥生殖激素水平有顯著性差異(P<0.05)。
無精子癥是男性不育的最大難題,其病因較復雜,從表1可看出,無精子癥的首位病因是先天性異常與特發(fā)性無精子癥。其中梗阻性的以輸精管發(fā)育異常為主,非梗阻性的以睪丸生精功能障礙引起的居多。特發(fā)性無精子癥因為無明確病因而治療困難。對不同類型的無精子癥,傳統(tǒng)的鑒別診斷方法精管及精囊發(fā)育異常通常采用睪丸活檢加病理觀察,通過睪丸活檢可明確無精子癥的病因,但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活檢,對睪丸均會造成損傷。生殖激素水平測定在鑒別梗阻性無精子癥與非梗阻性無精子癥中有重要價值。表2中,梗阻性無精子癥因為由輸或缺如引起,其睪丸生精功能全部正常,非梗阻性無精子癥主要是由下丘腦疾病、垂體、睪丸疾病等引起的生精障礙,其睪丸體積明顯縮小,睪丸生精功能全部受損。測定兩者生殖激素水平(表3),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患者促濾泡成熟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升高而睪酮(T)下降,梗阻性無精子癥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全部在正常范圍。因此,根據(jù)病史、體檢、第二性征、睪丸體積結合生殖激素水平測定,就能初步判斷睪丸功能。如果睪丸功能正常,就可初步判斷為梗阻性無精子癥;如果睪丸的容積小,FSH水平顯著升高時已可證實睪丸的生精功能嚴重受損,為非梗阻性無精子癥,而不必再行睪丸活檢這種損傷性方法加以證實。
表1 528例無精子癥病因分類
表2 72例無精子癥患者睪丸組織病理類型
表3 528例無精子癥生殖激素水平測定
[1]薄雋杰.無精子癥如何進行診斷和治療.男性學雜志,1997,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