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敏/文 李搖輝/評
很多人誤解了讀書的意義。
在一些人看來,讀書,不過是為了完成學業(yè)。而另一些人認為,讀書,僅僅是為了研究某個問題。如果這樣看待讀書,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價值。
確確實實,為了完成學業(yè),我們需要讀書。因為讀書是獲取知識的途徑。為了研究問題,我們也需要讀書,因為我們可以從書籍中獲得有用的資料和信息?;蛘呖梢哉业轿覀冃枰拇鸢?,解決我們的疑問。但這僅僅是我們讀書的功用之一。如果我們的理解到此為止,就會丟失很多東西。
讀書是一種行為。但它是一種不同尋常的行為。這是因為,當我們面對一本書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一種人類精神的結晶。
書中有知識,那是我們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珠;書中有情感,那是那些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理想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久的思考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種植的永恒之果;書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拷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因此,一部書決不是一件冰冷的器物。書是溫暖的,有靈性的,活生生的存在。只有透過那一張張印滿了文字的紙張,看到了站在紙張后面的一個個活生生的面容,聽到了那一個個面容所發(fā)出的——或溫暖,或嚴厲,或多愁善感,或慷慨激昂的——聲音,我們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書。
只有真正理解了書,你才會熱愛書。
真正愛書的人,才真正領會讀書的意義。
讀書是一種對話與交往。你如果坐擁書城,那就是擁有了一大批隨時準備接受你訪問的重要人物。他們是作家、詩人、思想家、科學家,各種各樣的古今名流。所有這些人,你都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你走近他們的思想,可以贊同與欣賞,也可不以為然,或者批評與反詰。你走進他們的情感之流,讓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流動起來,在這種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對話中,你得到了很多收獲:你會讓自己的知識與情感豐富起來,讓自己的思想充實起來,你將獲得生活的自信與行動的力量。
讀書是一種超越。當你沉浸在閱讀之中,當你實現了與那么多古圣先賢與異域他鄉(xiāng)的偉大人物對話之時,你就是在超越你自己的生命。你在精神上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你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在這令人沉醉的時刻,你讓自己的生命飛翔起來,你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無限廣闊,你心通四海,意接八荒,穿越靈魂,洞燭幽冥,你體驗了生命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不斷地超越自己的有限境域。
讀書是一種挑戰(zhàn)、搏斗與探求。人的一生,應該是與自己的無知進行搏斗的一生。讀書,是與無知的搏斗,是對黑暗的挑戰(zhàn),是對光明的探求。每一本有價值的書,都會帶給我們一片新的光明。每一次有價值的閱讀,都會使黑暗悄悄退卻。
當然,對于我們正在學習的學生來說,讀書首先是一種學習。但學習是什么?學習就是探求,就是挑戰(zhàn),就是搏斗,就是超越;就是不斷地豐富自我、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真正的學習應該是全方位的。我們不僅應該從優(yōu)秀的書籍中獲得知識的力量,還應該從中獲得道德的力量。對于人生來說,這種道德的力量往往是比知識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在春雨淅淅的夜晚,還是在雪花輕輕飄散的假日;是在聚精會神的課堂上,還是在行跡匆匆的旅途中;當你拿起一本書,忘情地翻開那散發(fā)著墨香的書頁時,你不會感到一種生活的溫馨悠然而至嗎?
熱愛讀書的人,常常也是最熱愛生活的人。因為讀書會使人更深切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
當你感受到生活的詩意的時候,你得到的是散發(fā)著清香的幸福時光。這是多少擁有無數金錢珠寶的人,都無法得到的東西。
讀書是一生的事。而會讀書的人,是幸福的。
但是,讀書本身也是需要學習的。只有學會閱讀,學會讀書,才能實現對話與交往,實現超越與尋求,才能使閱讀成為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感悟]許多人都寫過關于讀書的文章。但這篇《讀書溫暖人生》,讀來仍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作者從人們誤解讀書的意義起筆,描述了人們對讀書意義的幾種錯誤認識。進而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讀書之于我們人類的諸多好處:讀書是一種行為,讀書是一種對話和交往,讀書是一種超越,讀書是一種挑戰(zhàn)、搏斗與探求,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帶給人的感受是幸福的,有多少人想讀書卻沒有機會,有多少人有讀書的資本卻不用心讀書以至于“老大徒傷悲”。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既然擁有讀書的機會,就讓我們細心地去體會讀書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