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利
清朝有三次大的科場案,其中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發(fā)生在南京貢院的“江南科場案”震驚朝野。這不僅是因為揚州鹽商子弟科場舞弊中舉,更離奇的是作弊者和審判者最后一起被問罪。對于在揚州開審的這起案件,到底有沒有審出名堂,各地史志記載多有出入。近日,出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一封清宮密奏,撥開了歷史迷霧。
“江南科場案”堪稱清朝一大奇案。康熙五十年八月,江南鄉(xiāng)試如期舉行。發(fā)榜后人們發(fā)現(xiàn)新科舉人吳泌、程光奎竟然都是粗通文墨的半文盲,均為揚州鹽商紈绔子弟,于是輿論嘩然??滴趸实埤堫伌笈?,御批在揚州公審。審案中,行賄的考生將兩江總督噶禮牽扯進來,從而引發(fā)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分別向康熙參奏,相互彈劾。由于兩人素有恩怨,案情向高層推進,多名官員落網(wǎng),案件頓時變成一團亂麻。
據(jù)許多文章和地方史志說,康熙御批幾次改組審判官員,在揚州沒有審出名堂來,后來才有北京的六部九卿會辦。其實不然,應該是北京會辦和揚州審判同時進行。這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宮揚州御檔》中,兩淮鹽政李煦的密奏可以證明。而且揚州會審也審出了名堂,對康熙親自裁決起到重要作用。
李煦密奏呈報了揚州審案結果:江南科場主考官左必蕃縱容舞弊,被革職查辦;副主考官趙晉、閱卷官王曰俞、方名受賄,被斬立決;程光奎、吳泌等生員賄買考官,騙取功名,分別擬絞或枷責。同年10月,康熙最后裁決:科場舞弊人員一律依法處決;兩江總督受賄縱容舞弊,著即革職聽參;江蘇巡撫忠貞秉正,即留任原職。至此,這場審理了一年之久、震驚朝野的“江南科場案”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