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前些天老師找我談話,說孩子在班里偷拿了同學的東西,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了。其實我家的經濟條件并不差,但為什么孩子會有偷東西的毛病呢?
A 孩子偷竊行為的產生,主要有幾方面的心理原因:1.強烈的占有欲,比如看到別人有令人羨慕的玩具或物品,向別人索取無效而家長也不能滿足時,就采取了這種手段。2.換取感情或注意。有的孩子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便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來炫耀或送人,以換取感情或注意。3.發(fā)泄內心不滿。有些孩子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遭遇挫折時,以此來發(fā)泄不滿或表示反抗。4.成人教育不當。
面對孩子的偷竊行為,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所有權”意識。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所有權”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將家中的物品進行“所有權”確認,哪些是個人的,哪些是公用的,并定下規(guī)矩,未經所有者許可,不得使用或拿走他人的物品。
二、正面教育。一味地斥責、打罵,不一定能達到效果,關鍵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錯在哪里,要以正面教育為主。首先從詢問孩子“為什么拿別人的東西”入手,如果是因為“那個東西好玩而自己沒有”,可以教導孩子怎樣通過正當途徑獲得想要的東西。如果是因為“別人也偷拿過我的東西”,要讓孩子理解相互報復不僅于事無補,還會造成更壞的結果。總之,要針對孩子的心理特點,提出具體的要求,并促使他照著去做。
三、誘發(fā)內疚情緒。這種方法就是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偷竊行為對受害者造成的不良影響,并通過對受害者處境的同情,使孩子產生內疚心理,從而良心發(fā)現(xiàn),主動改正錯誤。有研究證明,這種誘發(fā)孩子的內疚、使之對受害者產生同情的辦法,比懲罰的方法更有效。
面對兒子的“我偏不”該怎么辦
Q “我不要你管!”“為什么要我做……我偏不!”這是我11歲的兒子最近常跟我說的兩句話。只要我對他提要求,他就用這兩句話回應我,有時甚至會捂起耳朵,對我置之不理。作為母親,我非常焦慮。面對我兒子的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呢?
A 您兒子的情況應該屬于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逆反心理的突出表現(xiàn)是拒絕和頂撞家長及老師的要求,總是“唱反調”。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獨立意識發(fā)展的具體表現(xiàn)。
弄清楚孩子頂嘴的原因,父母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去解決這個問題:
1 尊重孩子要求獨立的愿望。家長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自主的機會和環(huán)境:不一味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動;當孩子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設想或是做了一件從來未做過的事,父母應積極支持,及時贊許;遇到孩子與父母意見不一致時,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如果確是孩子錯了,應該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2 批評教育孩子切忌嘮叨。父母對孩子的不當言行,有責任給予必要的提醒、忠告,乃至嚴肅的批評,但必須言簡意賅,切忌一味重復,喋喋不休。還要重視不言之教,運用行動、榜樣等引導孩子發(fā)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3 注重與孩子的精神交流。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父母應學會經常聽聽孩子的意見,努力理解他們的感受,并用“我想……”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評價,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溫存、撫愛,從而樂于接受父母的意見。
4 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并允許孩子參與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責編 肖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