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王某、林某預謀駕駛摩托車搶劫。當行駛到某一路段時,發(fā)現(xiàn)被害人張某手里拿著一手提包搭乘蔡某的出租摩托車正在同方向的前面行駛,二人就決定搶張某的包。王某隨開車靠近張某。由坐在后面的林某用力拉扯幾下了張某的包,把包搶了過來。拉扯過程致使張某乘坐的摩托車失去平衡,連車帶人摔倒在地,致張某手腳擦傷,摩托車司機蔡某頭撞地上當場昏迷。王某、林某犯罪得手后即逃離現(xiàn)場。經(jīng)鑒定蔡某為重傷、張某系輕微傷,
本案爭議焦點。搶劫罪量刑加重情節(jié)中的“搶劫致人重傷”是否包括第三人。
[速解]本文認為,這里的“人”包括第三人。
刑法第263條中“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適用。注意兩點:一是“致”。即是要注意搶劫行為與重傷死亡加重結果間的因果關系;二是“人”,即考慮在何人重傷、死亡時搶劫犯罪行為人才構成結果加重犯。搶劫罪所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一是財產(chǎn)權,二是人身權,對于同一個行為所造成的兩種危害結果,按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處理,完全體現(xiàn)了對搶劫罪所侵犯的社會關系的保護,所以對王某、林某的行為以“搶劫致人重傷”加重情節(jié)處理符合有關搶劫罪法益保護的立法精神。
行為人實施犯罪時,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客觀上也實施了采取暴力、威脅等方法劫取財物的行為,其行為的暴力性造成財物持有人以外的他人的重傷,也應在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范疇之內(nèi),所以對于他人重傷的結果按搶劫罪的加重情節(jié)處理并沒有違背主客觀相一致原則。如行為人實施搶劫時對第三人的重傷死亡同時存在故意,若對暴力搶劫對第三人的重傷死亡的行為另行定罪,則會導致對搶劫行為的重復評價。
同時,我國刑法明確規(guī)定刑罰的輕重必須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對于在實施搶劫行為的過程中造成財物持有人以外的他人重傷,按加重情節(jié)處理亦符合刑法罪責刑相一致的基本原則。
(作者單位: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檢察院[572000])
趙某的行為成立放火罪還是尋釁滋事罪
張仁杰
[案情]2009年7月24日17時許,趙某酒后攜帶裝有汽油的鐵桶、打火機進入加油站營業(yè)廳內(nèi)要求加油,被油站工作人員勸出后,其在加油站出口處將桶內(nèi)的汽油倒在身上,再次進入營業(yè)廳,并恐嚇營業(yè)員,要求加油。值班經(jīng)理發(fā)現(xiàn)趙某手中持有打火機,便要求其交出打火機,趙某交出火機后,加油站按要求給其加了汽油。趙某走到出口處再次將油桶內(nèi)汽油傾倒在自己身上后,返回加油站再次要求加油。經(jīng)理見狀。立即要求工作人員將加油站電源關閉停止營業(yè),并拒絕再次為其加油。趙某遭拒絕后離開加油站。在此期間,加油站被迫停止營業(yè)長達2小時之久。
本案中,爭議焦點在于行為人的行為構成放火罪還是尋釁滋事罪。
[速解]本文認為,行為人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
首先,放火罪與尋釁滋事罪在犯罪構成上存在較大差異。從所保護的法益上看,放火罪所保護的法益是公共安全,而尋釁滋事罪所保護的法益是社會公共管理秩序。從客觀行為上看,放火罪在客觀方面是指行為人實施了放火行為。而尋釁滋事罪在客觀方面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但兩罪在客觀方面也可以有相似的表現(xiàn)形式。從主觀惡性上看,放火罪的行為人在實施放火行為時。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嚴重的危害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的發(fā)生,其主觀惡性要遠遠大于那些僅因逞強、耍威風而無故滋事的行為人。
其次,趙某的行為客觀上屬于起哄鬧事。雖然趙某有要點燃自己的言語表示和拿出打火機的行為,只是為了宣泄自己心中對加油站的不滿,不能將此行為混同于放火罪的行為。同時,趙某的行為造成了社會秩序的嚴重混亂。加油站是為機動車輛提供燃料的地方,是全天候營業(yè)的公共場所,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機動車進出加油站接受加油服務。趙某的行為導致加油站停止營業(yè)長達兩小時之久,造成加油站附近的公共秩序的嚴重混亂。
最后,趙某主觀上并不是真的要實施放火行為。其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嚴重擾亂公共場所——加油站附近的秩序,仍然實施該行為。主觀上具備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尋釁滋事犯罪故意。根據(jù)主客觀相一致原則,趙某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檢察院[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