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先哲用十六個字道出了成功教育的真諦。既然興趣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那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成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文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 和諧師生關系是激發(fā)興趣的前提
愛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而愛的基礎是理解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來影響學生,給他們以微笑、一顆火熱的心和一份真誠。當學生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時,給他們表揚和獎勵;當學生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給他們信心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使之明白教師的一片真誠和苦心。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一種權威,認為自己知識水平高于學生而對學生耳提面命,會讓學生產生反感,甚至漠視教師的行為;相反,教師視自己與學生平等,則會促生一種積極的交往氛圍,促進師生合作和積極反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開放教學方法是激發(fā)興趣的關鍵
在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語文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其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和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學實踐證明,精心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又取決于教師本身的素質。首先,教師必須對語文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才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其次,教師基本功必須過硬。課堂上的語言清晰明白、準確無誤,教態(tài)親切,板書整齊美觀,從而使學生產生愉悅感,激起學習興趣。再次,應具有一定的美術功底,簡筆畫要畫得既好又快,因為圖畫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講《要下雨了》一課時,邊理解課文內容,邊在黑板上畫出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魚、小螞蟻的圖示。那生動有趣的形象一經畫出,學生就會被課文中的內容吸引住,同時學得認真,聽得仔細,教學效果顯著。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在教學中,要堅持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fā)生、形成、發(fā)展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只有這樣,教學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才能真正實現主動參與。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知識能力,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并在變中求新,在新中求創(chuàng)意,以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雷雨》時,為了能突出雷雨前的靜及天氣的突變,我采用了填空式檢查學生的自讀自悟情況,用比賽式指導朗讀,比一比誰最能用自己的朗誦讓聽者感受到身臨其境般的靜。為了抓住雷雨中的特點,我指導學生用總結式歸納出“雨下起來了——雨越來越大了——漸漸小了”,讓學生用接力式朗讀,感受雷雨時的猛。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男女對答式朗讀突出雷雨后的美。這樣安排,既抓住課文每一段的重點,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更能表達出雨后的清新、清潔,充滿生機的美。
三、激勵性評價是激發(fā)興趣的保證
課堂是師生交往的主要場所,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表現在課堂上。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即時評價的功能,把握評價的契機,審時度勢地給予恰當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通過多元評價,竭力捕捉學生閱讀中的亮點,激發(fā)其興趣,促進其思維,張揚其個性。如一位教師執(zhí)教《賣火柴的女孩》時,提問:“你對小女孩的死有何感想?”一女生說:“我為小女孩的死感到高興,因為對她來說,死是一種解脫。”師評價:“你能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思想,說明你對這個問題做了認真的思考,你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僅有一次,遇上再壞的情況,如果你活著就有改變的希望,但如果死了,還能有什么呢?”教師先肯定了學生善于思考并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學生構建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保持學生的心理平衡。這樣的評價既指導了學習方法,給了學生一份人文關懷,也給了學生一個提升品德和審美情趣的啟示,讓學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這就是啟發(fā)性在激勵性評價中的魅力所在。
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的。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起步階段,如果能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設計出學生能理解的方案,學生就容易接受,其學習興趣自然就高。
(責編侯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