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明, 鄭林用 , 許曉燕, 江 南, 魏 巍, 楊志榮 , 羅 霞**
(1.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65;3.四川省農(nóng)科院,四川 成都 610066)
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Curt.:Fr.)Sing.,又名冬菇、樸菇、構(gòu)菌、青杠菌、毛柄金錢菌,隸屬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層菌綱 (Hymenomycetes)、 傘菌目 (A-garicales)、 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 金錢菌屬(Flammulina)[1]。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故稱金針菇,其菌蓋滑嫩,菌柄脆嫩,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且具有眾多的藥理作用,是較普遍的藥食兩用真菌,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就目前所研究的金針菇活性物質(zhì)及其作用進行了綜述。
金針菇多糖 (FVP)是金針菇主要活性物質(zhì)中研究最多的一種化學成分,它的單糖組分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巖藻糖等。據(jù)目前報道,已分離出的多糖既有均一多糖也有雜多糖,且結(jié)構(gòu)特征具有多樣性。
日本學者Yoshiok[2]早已分離純化出4種具有β-1,3-葡聚糖結(jié)構(gòu)的金針菇多糖,而隨后的研究證實了β-1,3-葡聚糖結(jié)構(gòu)是非常重要的抗腫瘤活性單元。近兩年,王玉峰等[3]從金針菇菌絲體中分離純化得到2種金針菇雜多糖,命名為FVP-1和FVP-2。通過柱色譜、紅外和核磁共振法確定了2種多糖的基本結(jié)構(gòu):FVP-1是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組成 (摩爾比為 100∶2.5∶1.5), 帶有 α-D-Glu(1-6)-支鏈, 以 α-D-Glu(1-4)-為主鏈的雜多糖;FVP-2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巖藻糖組成 (摩爾比為 100∶14∶7∶4), 且所含葡萄糖具有 α、 β 兩種構(gòu)型, 結(jié)構(gòu)比FVP-1更為復雜,因此未能測得其主鏈結(jié)構(gòu)。Fhernanda RS等[4]研究金針菇多糖結(jié)構(gòu)過程中分離出1種以半乳糖為主的雜多糖,經(jīng)GC-MS分析,單糖組成為巖藻糖、甘露糖和半乳糖 (摩爾比為20∶16∶64),通過核磁共振等方法測得多糖結(jié)構(gòu)是以α-D-Gal(1-6)-為主連,含有α-D-Man (1-2)-、 α-L-Fuc (1-2)-和 α-D-Man (1-3)-α-L-Fuc(1-2)-支鏈的雜多糖。鐵梅等[5]研究了富硒對金針菇多糖結(jié)構(gòu)的影響情況,其從富硒金針菇子實體中分離純化硒多糖實驗結(jié)果表明,富硒未改變水溶性硒多糖主體結(jié)構(gòu),其與一般水溶性多糖結(jié)構(gòu)類似,都是具有β-糖苷鍵的吡喃多糖,可能是硒是以Se-H形式連接于硒多糖支鏈的原因,但硒能影響堿溶性硒多糖主體結(jié)構(gòu),可能是硒以硒酸酯存在的原因。
金針菇多糖具有眾多生物活性,首先金針菇多糖具有抗腫瘤活性,日本大家重遠[6]等從金針菇的發(fā)酵液中提取的胞外雜多糖,對肉瘤S180和腹水瘤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又如常春雷[7]的研究中顯示,多糖可通過刺激巨噬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TNF-α、INF-γ等以及誘導一些凋亡途徑等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其次金針菇多糖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如袁強[8]研究表明金針菇多糖能拮抗環(huán)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降低,恢復免疫受抑小鼠的淋轉(zhuǎn)功能以及NK細胞殺傷活性,提高免疫活性,王玉峰[3]分離得到的金針菇多糖精品均有顯著的免疫增強活性,金針菇多糖還具有保肝作用,劉冬[9]研究表明金針菇多糖能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轉(zhuǎn)氨酶 (ALT)、谷草轉(zhuǎn)氨酶 (AST)活力,降低肝勻漿中MDA水平從而起到保肝作用,張健[10]等對金針菇多糖保肝研究結(jié)果顯示,多糖能顯著增加小鼠原代肝細胞的活力,可使原代肝細胞培養(yǎng)液中的ALT活性明顯低于模型,說明金針菇多糖具有保護肝細胞作用。
除去多糖這一主要活性成分外,金針菇中也含有很多的功能性蛋白,例如核糖體失活蛋白 (RIP)、免疫調(diào)節(jié)蛋白 (FIP-fve)和金針菇火菇素。
研究顯示,金針菇免疫調(diào)節(jié)蛋白 (FIP-fve)為單純蛋白質(zhì),由114個氨基酸構(gòu)成的一條多肽鏈,不含糖基,分子量是12 704 u,它的結(jié)構(gòu)同樣類似于人免疫球蛋白 (Ig)重鏈的可變區(qū)[11]。
核糖體失活蛋白 (RIP)可以破壞核糖體的功能,抑制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核糖體失活蛋白的功能主要通過2個方面產(chǎn)生,即RNA的N-糖苷酶活性和RNA水解酶的活性[12]。研究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RIP均來自于高等植物,只有少數(shù)幾種真菌和細菌中發(fā)現(xiàn)RIP,已經(jīng)從金針菇中分離、純化出4種RIP。RIP可分為3類[13],第1類是單肽鏈堿性糖蛋白,分子量約為30 kD,具有RNA的N-糖苷酶活性,有高度保守的活性中心,而大多數(shù)RIP都屬于這一類;第2類蛋白為異源二聚體,分子量約60 kD,此蛋白A鏈具有RNA的 N-糖苷酶活性,B鏈是一個對半乳糖專一的凝集素,A、B兩條鏈通過1對二硫鍵連接,并通過強烈的疏水作用結(jié)合在一起,B鏈可以介導A鏈逆向進入胞質(zhì)溶膠,A鏈就可以參與翻譯過程,破壞蛋白質(zhì)的合成;第3類RIP是由無活性的前體 (proRIP)通過酶在活性位點加工形成活性RIP,這類蛋白比較少,僅在玉米和小麥中有發(fā)現(xiàn)。
金針菇火菇素 (Flammulin)是1種結(jié)構(gòu)簡單的堿性蛋白[14]。周凱松等[15]對這種具有抑瘤活性的堿性蛋白火菇素進行分離純化和性質(zhì)研究,首次將金針菇火菇素提純至電泳純,確定了火菇素的分子量為1.99×104Da,pI=8.9。通過基質(zhì)輔助激光解吸離子化質(zhì)譜 (MALDI-MS)分析,測得火菇素的指紋圖譜,顯示它是一種新蛋白,并且缺少甲硫氨酸。
金針菇毒素 (Flammutoxin)產(chǎn)生于金針菇子實體發(fā)育與生長階段,是1種具有細胞溶解作用的蛋白質(zhì)。Tomita T等研究表明,由cDNA編碼的原毒素FTX為無活性的二聚體,胰蛋白酶作用于Lys251和Met252之間的肽鍵,酶切后形成具有活性的單體FTX[16]。
根據(jù)已有研究顯示,金針菇蛋白質(zhì)具有顯著提高腹腔細胞對癌細胞的殺滅能力,抑制癌細胞增長,促進人外周血淋巴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調(diào)節(jié)免疫,抗增殖及抗過敏等作用。如Lin JY[17]等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OVA特異抗體IgE的應答反應明顯減弱,而Th1細胞所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顯著增加,表明了金針菇蛋白具有抗過敏的效應。金針菇蛋白能抑制腫瘤生長,如祥輝等[18]通過RT-PCR得到FIP-fve,構(gòu)建pUC19-FIP-fve和表達質(zhì)粒pET30-FIP-fve,轉(zhuǎn)化大腸桿菌DE3(BI21),經(jīng)IPTG誘導,基因大量表達,表達產(chǎn)物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明顯增加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及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生長。金針菇蛋白還具有抗病毒、抗蟲、抗真菌以及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活性,可直接作用于病毒的DNA或RNA,使病毒失去復制和轉(zhuǎn)錄功能[19]。
黃酮類化合物是具有酚羥基的苯環(huán) (A-與B-環(huán))通過中央三碳原子相互連結(jié)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黃酮種類相當多,其作用也相當廣泛。
對金針菇中黃酮的研究報道較少,僅繆成貴[20]等對金針菇黃酮抗油脂氧化作用進行了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金針菇黃酮對豬油的氧化具有明顯抑制作用,抗氧化能力隨著質(zhì)量分數(shù)的提高而增強,這為從食用菌中尋找黃酮類天然抗氧化劑提供了可參考的思路。
倍半萜是指含有15個C的萜類化合物,可分為無環(huán)型、單環(huán)型、雙環(huán)型、三環(huán)型和四環(huán)型,也可分為倍半萜醇、醛和內(nèi)酯等。就已研究報道顯示,對金針菇中倍半萜研究也較少。Noemia KI等[21]從金針菇培養(yǎng)液中分離出花冊柏烯型倍半萜,通過HR-MS、1H和13C NMR以及二維NMR法測得其結(jié)構(gòu)為2,3,4,5-四氫-2,7-二羥基-5,8,10,10-四甲基-2,5-亞甲基-1-苯并氧雜、五甲基-2(3-氧-1,2,2-三甲基環(huán)戊基)苯醌。金針菇倍半萜具有抗菌活性,如Noemia KI分離得到的倍半萜就具有抗枯草芽孢桿菌和分支孢子菌的活性[21]。
金針菇干品具有獨特香氣,然而尚未見有關其芳香成分研究的報道,為此汪金玉等[22]對其揮發(fā)性成分進行了研究,以水蒸氣蒸餾法提取金針菇揮發(fā)性成分,然后應用GC-MS方法鑒定其化學成分,結(jié)果從提取物中分離出30個組分,其中揮發(fā)性成分中富含活性物質(zhì)亞麻酸等成分,亞麻酸、軟脂酸和軟脂酸乙酯相對含量分別為32.74%、6.41%、4.96%。
據(jù)測定金針菇中含有18種氨基酸[23],每100克鮮菇中含氨基酸總量達20.9 mg,其中含有8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4%~50%,異亮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而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也分別達到5%~6%和0.45%~0.55%?,F(xiàn)代醫(yī)學證明,賴氨酸可以增強記憶、開發(fā)智力,對幼兒增加身高、體重和智力生長非常有益,而且干金針菇中含鋅量為 1.3 μg·g-1~6.8 μg·g-1, 而鋅也是兒童生長發(fā)育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因此金針菇被譽為 “增智菇”。
金針菇中還含有其他很多成分,如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每100克鮮菇中含有2.7 g纖維素[24]。食物纖維素有助于腸內(nèi)大腸桿菌合成多種維生素。纖維素體積大,進食后可刺激胃腸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腸道蠕動增強,可防治糖尿病、便秘。
金針菇含有VB1、VB2、 VPP、VC、VE和胡蘿卜素,每100克鮮菇中含有VB10.15 mg、VB20.19 mg、VPP4.1 mg、 VC 2 mg、 VE 1.14 mg、 胡蘿卜素 30 μg[24]。 而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須的一類有機物質(zhì),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zhì),日需要量常以毫克 (mg)或微克(μg)計算。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健康有極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fā)生某種疾病。
金針菇中還含有P、K、Na、Mg、Fe、Cu、Mn和Xe,且每100克鮮菇中含有P約97 mg、K約195 mg、Na約4.3 mg、 Mg約 17 mg、 Fe約 1.4 mg、 Cu約 0.14 mg、 Mn約0.1 mg、Xe約0.28 mg[24]。這些微量元素與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對人的生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通過與蛋白質(zhì)和其他有機基團結(jié)合,形成了酶、激素、維生素等生物大分子,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
就目前對金針菇研究的現(xiàn)狀來看,對其各種成分以及作用都有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國內(nèi)外對金針菇多糖結(jié)構(gòu)的研究還不是很透徹,這主要是由于多糖結(jié)構(gòu)復雜所致。而多糖結(jié)構(gòu)與其生物活性之間又有著密切關系,所以研究金針菇多糖結(jié)構(gòu),既有利于闡明多糖的構(gòu)效關系,又可能成為將來的研究熱點。同樣對金針菇黃酮以及倍半萜這些成分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鑒于這些成分所具有的生物活性,其也可能成為金針菇未來研究發(fā)展的一個方向。而對金針菇蛋白的研究已相當成熟,與其他多糖的研究遠遠滯后于蛋白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金針菇中活性物質(zhì)作用較多,如抗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保肝、抗病毒、抗過敏、抑菌以及抗氧化等,可以應用于藥品開發(fā)、保健品開發(fā)和食品抗氧化劑等方面,因此開發(fā)利用金針菇的各種活性物質(zhì)具有重大意義。
[1]畢志樹,鄭國揚,李泰輝.廣東大型真菌志[M].廣東:廣東科教出版社,1994.
[2]閔三弟,臧珍娣.金針菇抗癌有效成分研究進展[J].食用菌,1992(5):44.
[3]王玉峰,王曼,尹鴻萍.金針菇菌絲體中多糖的分離、結(jié)構(gòu)鑒定及免疫學活性[J].中國天然藥物,2008,6(4):312-315.
[4]Fhernanda RS,Elaine RC,Guilherme LS.Characterization of a heterogalactan:Some nutritional values of the edible mushroom Flammulina velutipes[J].Food Chemistry,2008(108):329-333.
[5]鐵梅,李闖,費金巖,等.富硒金針菇子實體中硒多糖的分離純化技術(shù)及紅外光譜研究 [J].分析測試學報,2008,27(2):158-161.
[6]大家重遠.樸菇抗癌劑的制造法[N].特許公報,1978.
[7]常花蕾.金針菇多糖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
[8]袁強,陳芝蕓,嚴茂祥.金針菇多糖對環(huán)磷酰胺的增效減毒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12):933-935.
[9]劉冬,姚文兵,張健,等.富鍺金針菇多糖對小鼠肝臟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6,37(6):565-568.
[10]張健,姚文兵,謝晨.富鍺金針菇多糖肝保護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7,28(6):366-368.
[11]Wang PH,Hsu CI,Tang SC,et al.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 induces interferon-γproduction through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J].J.Agric.Food chem.,2004(52):2721-2725.
[12]孫宇峰,沙長青,于德水,等.金針菇功能性蛋白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06,26(4):50-54.
[13]李建國.核糖體失活蛋白的研究進展[J].分子植物育種,2005,3(4):566-570.
[14]金湘,婁愷,毛培宏.金針菇生物活性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7,38(10):1596-1598.
[15]CHEN Chang,XUE Jiu-gang,ZHOU Kai-song,et al.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ammulin,a basic protein with anti-tumor activities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3,12 (2):60-65.
[16]Tomita T,Mizumachi Y,Chong K,et al.Protein sequence analysis,cloning,and expression of Flammutoxin,a pore-forming cytolysin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J].J.Biol.Chem., 2004, 279(52):54161-54172.
[17]Wang HX, Ng TB,et al.Flammulin: a novel ribosome-activating protein from fruiting bodies of the winter mushroom Flammulina velutipes[J].Biochem Ceil Bio, 2000(78): 699-702.
[18]孔祥輝,張介馳,張丕奇,等.金針菇免疫調(diào)節(jié)蛋白基因表達及活性初步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7,28(5):304-308.
[19]孫宇峰,沙長青,于德水,等.金針菇功能性蛋白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06,26(4):50-54.
[20]繆成貴,韓飛園,鐘敏.金針菇總黃酮的提取及抗油脂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9,15(23):157-159.
[21]Noemia KI,Keiko Y,Satoshi T,et al.Highly oxidized cuparene-type sesquiterpenes from a mycelial culture of Flammulina velutipes[J].Phytochemistry,2000(24):777-782.
[22]汪金玉,陳康,林勵,等.金針菇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5):1145-1146.
[23]何軒輝,廖森泰,劉吉平.金針菇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研究開發(fā)進展[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70-72.
[24]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