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彬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綏化市消防支隊衛(wèi)生隊,黑龍江 綏化 152100)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日常生活中許多患者因此而倍受困擾。消化性潰瘍主要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在臨床上后者的發(fā)病率要高于前者。發(fā)患者群的年齡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趨向,十二指腸潰瘍多發(fā)于青壯年,胃潰瘍則多見于中老年。從臨床癥狀上看,消化性潰瘍常表現(xiàn)為腹痛、噯氣、反酸、流誕、惡心、嘔吐和上腹飽脹不適等反應。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出現(xiàn)出血、幽門梗阻、穿孔或癌變等并發(fā)癥。此類潰瘍病癥更為嚴重的情況是復合性潰瘍,即胃和十二指腸同時有潰瘍形成;而當胃或十二指腸同時發(fā)生兩個以上的潰瘍,則發(fā)展為所謂的多發(fā)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1,2]。防治結合,才能從根本上使更多的人遠離消化性潰瘍的侵擾,筑起消化系統(tǒng)的健康防線。
消化性潰瘍發(fā)病機制是在多種病因作用下,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害因素和保護因素之間失去應有的平衡,損害因素增強或保護因素削弱,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具體病因及誘因大致有以下幾類:
Hp感染引起的胃炎是潰瘍病發(fā)生的重要基礎,引起慢性胃竇炎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潰瘍病患者有較高的Hp檢出率,由此,根除Hp對于加速潰瘍愈合及減少潰瘍復發(fā)具有關鍵性意義。一般來說,凡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潰瘍,均需抗菌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如此才有根治的可能。
其中比較重要的要屬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皮質激素類藥物(如保泰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它們都有可能可引發(fā)此病。除了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的損傷以外,還會抵制前列腺素和前列環(huán)素之合成,特別是阿司匹林。
精神上的長期緊張、恐懼以及憂郁,都可引起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增加胃酸分泌和運動功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癥狀或使原有的消化性潰瘍復發(fā)。
日常攝取的食物和飲料中有一部分可對胃黏膜構成物理性或化學性的損害。粗糙食物可使胃黏膜發(fā)生物理性損傷,酸辣的刺激性食物直接刺激以至傷害胃黏膜,同時也促進胃酸分泌。另外,暴飲暴食或無規(guī)律的飲食都能影響胃消化功能,引發(fā)常被提及的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導致該病的發(fā)生。
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胃對胃黏膜的損害甚大,長期吸煙使胃酸分泌過多,進而增加患上此病的風險。吸煙對潰瘍的不良誘發(fā)作用是通過尼古丁這一物質發(fā)生的,它降低幽門括約肌張力,引起十二指腸胃反流,胃的血管收縮,減少胃黏膜血流量,最終致使該病的發(fā)生。
臨床實例表明,慢性肺部疾病、肝硬化、慢性腎功能衰竭、胰腺炎、高鈣血癥等患者,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率要高于一般人群。
使用制酸藥,如氫氧化鋁-鎂乳合劑(每次15~30mL,在餐后1~2h服一次)能降低胃、十二指腸內的酸度,緩解患者的疼痛感覺,也起到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抗膽堿能藥物,如顛茄浸膏(15~30mg每次餐前1/2~1h服一次,睡前服一次,常與制酸藥同用),由于它能抵制迷走神經而減少胃酸的過量分泌,解除血管痙攣而改善黏膜血運,并能松弛平滑肌以延緩胃排空,從而有利于延長制酸藥和食物中和胃酸的作用力;此外還有H2-受體拮抗劑,如甲氰咪胍每次劑量(200mg每次餐后服一次,晚間睡前加服400mg,4~6周為1個療程)。
硫糖鋁以粉劑為最好,餐前服用以達到較為理想的療治效果。如用片劑,應咀嚼成糊狀后用溫水吞服,劑量每次1g,日服4~5次。
使用抑酸劑或黏膜保護劑可使?jié)兠嬗?,這種治療方法的局限和缺點也很明顯,即停藥后易復發(fā)。幽門螺桿菌治療雖然并不能縮短潰瘍時間,但能顯著降低潰瘍復發(fā)率。
在有效治療之下,大多數(shù)消化性潰瘍會在4~8周內潰瘍愈合,因此藥物的療程可初定為4~8周,再根據臨床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延長治療時間與減少停藥后的復發(fā)率之間并不存在直接關聯(lián)。僅對有癥狀性復發(fā)時重復給予一個療程的治療,這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更容易為多數(shù)患者所接受和采納。用維持量預防復發(fā),每晚前服甲氰咪胍400mg或呋喃硝胺150mg,對于老年人、預期潰瘍復發(fā)可產生嚴重后果者,可終身維持治療。藥物維持治療是極其重要的措施。
與很多疾病類似,消化性潰瘍也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緊張、焦慮和憂傷等情緒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腦下中樞的調節(jié)作用減弱或消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良情緒是此病久治不愈的一個不容忽略的原因。迷走神經反射使胃酸分泌增多,胃運動增強,交感神經興奮則使胃黏膜收縮面缺血,胃運動減弱;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而使皮質酮釋放,促進胃酸分泌并減少胃黏液分泌。所以欲對潰瘍祛標治本,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實為必需
該患者一定要有規(guī)律合理的生活習慣,不可過分疲勞,注意適度休息,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而且會妨礙潰瘍的愈合。除了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潰瘍病發(fā)作也與氣候變化有一定關系,患者應格外留心節(jié)氣冷暖,適時添減衣物。
要保持進餐的規(guī)律性,盡量避免質感粗糙、溫度過冷過熱以及刺激性大的飲食,如辛辣、香料調味、濃茶、咖啡等。依據身體反應摸索出進而去規(guī)避那些能夠引起胃部不適食物。癥狀嚴重者可暫進流質或半流質的飲食,少吃多餐,減輕對胃部的刺激。
非甾體抗炎藥(NSAID)如阿司匹林是脂溶性物質,在酸性環(huán)境下不能離子化,因而能穿透上皮細胞膜破壞黏膜屏障,被吸收的阿司匹林抵制環(huán)氧化酶活性而干擾十二指腸黏膜內的前列腺合成,使黏膜失去了前列腺素的保護。所以避免使用損傷黏膜的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飲酒能促進胃酸分泌和破壞胃黏膜的屏障,對病情的好轉形成嚴重阻礙。吸煙能延遲潰瘍的愈合,長期吸煙還能加強迷走神經張力,促進胃酸分泌,對本病的治愈也大有不利。
有效預防、合理治療消化性潰瘍,首先在人體內營造出穩(wěn)定協(xié)調的“內環(huán)境”,在生活節(jié)奏迅疾、心理壓力普泛的今天,意義不容忽視。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84-399.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74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