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中醫(yī)科,上海 200120)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絡,氣血不暢而致以胸悶心痛,甚則心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平臥為主癥的心脈疾病。多見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嚴重威脅著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筆者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患胸痹心痛的中、老年患者,除了有胸悶、胸痛、心悸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外,大多伴有神疲乏力、胃納不佳、口淡無味,舌象多見舌質胖而暗,邊有齒痕,苔白膩。因此,在中醫(yī)治療時采用“通”、“補”兼施,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胸痹心痛的發(fā)生多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年老體虛等因素有關。尤其是久食肥甘厚味,長期情緒波動,導致氣機阻滯,血行不暢。病位在心,與脾腎有關。病理機制總屬陽微陰弦,本虛標實?!督饏T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篇云:“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故也。今陽虛知其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指出上焦陽氣不足,胸陽不振,致使下焦陰寒邪盛,乘虛上乘陽位,痹阻胸陽[2]。本虛為陽氣虧虛,標實為陰寒、痰濁、血瘀痹阻胸陽,阻滯心脈。臨床多表現(xiàn)為虛實夾雜證,筆者抓住這一特點,采用“通”、“補”兼施的方法治療。
患胸痹心痛的中老年患者最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就是胸悶、胸痛,甚至夜晚不能平臥,伴有心悸氣短,畏寒肢冷等證。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篇對胸痹進行了專門的論述:“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樓薤白白酒湯主之”?!额愖C治裁·胸痹》詳細闡述了胸痹的成因及表現(xiàn):“胸痹胸中陽微不運,久則陰乘陽位而為痹結也,其癥胸滿喘息,短氣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陽氣不舒,濁陰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則氣結咳唾,胸痛徹背。夫諸陽受氣于胸中,必胸次空曠,而后清氣轉運,布息展舒,胸痹之脈,陽微陰弦,陽微知在上焦,陰弦則為心痛,以金匱、千金均以通陽主治也”。因此,在臨證時以宣痹通陽,寬胸理氣立法,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方中瓜蔞利氣開郁,滌痰散結,前人謂“能洗滌胸膈中垢膩郁熱”;薤白辛開溫通,苦泄痰濁,能散陰寒之痰濁凝滯,宣胸中陽氣以寬胸;半夏辛散消痞,化痰散結。方中可再加桂枝溫煦散寒,又善通胸陽,助心陽;郁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丹參活血祛瘀,養(yǎng)血安神;降香活血散瘀,降氣定痛。
患有胸痹心痛的中老年人,除了上述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外,大多兼見神疲懶言,氣短乏力,四肢冷楚,納差脘痞,動則汗出,夜寐欠佳等脾胃氣虛表現(xiàn)。因此,筆者在宣痹通陽,寬胸理氣的同時,多加用益氣健脾化濕之品,如生黃芪、黨參、蒼術、白術、砂仁、茯苓等,不僅可增強治療胸痹的臨床療效,而且可以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充沛精力,提高機體的整體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根據胸痹心痛的基本病理機制——陽微陰弦、本虛標實而組成基本方:生黃芪、黨參、瓜蔞、薤白、半夏、降香、桂枝、丹參、郁金、蒼術、白術、砂仁、茯苓。方中黃芪、黨參為君藥,健脾益氣,以固其本;桂枝、蒼術、白術、砂仁、茯苓、瓜蔞、薤白為臣藥,健脾化濕、宣痹通陽、寬胸滌痰;半夏、降香、丹參、郁金為佐使藥,消痞散結,活血祛瘀,降氣定痛。全方配伍,共奏“通”、“補”兼施,標本兼顧之功。
患者男性,76歲,2009年4月16日初診?;颊咝貝灐⑿赝?、心悸5年,西醫(yī)診斷為“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有高血壓、慢性胃竇炎史。曾服用可達龍、消心痛、慢心律、麝香保心丸、諾迪康、壽比山、猴菇菌片等多種藥物,療效不佳,故求助于中醫(yī)治療?;颊吣暧馄哐?,正氣自虧,見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短氣自汗;胸陽失展,胸悶胸痛;心神失養(yǎng),心悸怔忡,入夜艱寐;脾氣虧虛,健運失司,則胃脘痞滿,納谷不馨;腑行不暢,大便干結。舌質暗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濡。治擬宣痹通陽,寬胸理氣,益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方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全瓜蔞24g、薤白頭15g、姜半夏9g、桂枝12g、降香9g、郁金15g、丹參15g、砂仁3g、蒼白術各15g、枳實15g、生黃芪15g、太子參15g、茯苓15g、生龍齒30g。矚其停用以往所服藥物(除降壓藥外)。服用中藥1個月后,患者胸悶、胸痛、心悸癥狀減輕,早搏減少。隨證加減治療3個月后,患者精神較前明顯好轉,偶有胸悶、早搏,無胸痛,食納增加,可外出散步,睡眠改善,舌苔轉為薄白苔,舌質暗減輕,脈象較前有力。再隨證加減治療半年后,患者胸痛未再發(fā),無早搏,偶感胸悶不適,飲食、睡眠、二便均正常,可參加戶外鍛煉,患者消除了思想顧慮,精力充沛,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患有胸痹心痛的中老年人,在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臨證診療時,除了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通”、“補”兼施以減輕癥狀、提高機體整體水平外,還應注意健康教育,對患者加以正確的引導,消除他們的諸多思想顧慮甚至恐懼心理,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并在飲食起居、保健養(yǎng)生方面加以指導,飲食要有節(jié)制,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不急不躁,不慍不怒,眉頭舒展,笑口常開。避免他們步入誤區(qū),走向極端,要么終日以手搭脈,臥床不動;要么為了增強體質,盲目地進行體育鍛煉,結果事與愿違,誘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的發(fā)生而危及生命。筆者認為,患有胸痹心痛的中老年人,應在積極治療疾病的前提下,面對現(xiàn)實,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并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增加心臟功能。
[1]上海市衛(wèi)生局編.上海市中醫(yī)病證診療常規(guī)[S].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03:38.
[2]張玉嶺.《金匱要略》胸痹篇學術思想之探微[J].四川中醫(yī),2010,28(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