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卿
中國人歷來講究酒文化,各種社會應酬都離不開飲酒,因此社會上酗酒的風氣越來越濃,但是酒風卻不夠文明,越來越不正。君不見在酒館飯店乃至家宴中,勸人喝酒之聲不絕于耳?!案鐐z好不能少”,“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等等,如此吆五喝六,劃拳行令,誰輸誰喝,酒場上掐脖子灌酒,不醉不罷休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在不少國人的心目中,似乎酒量越大,一醉方休就越有些英雄氣概,不會喝酒的人就是十足的無能之輩。如此這般整日泡在酒場上,以嗜酒為樂,患上酒精依賴癥,不僅出盡了洋相,身體也受到很大傷害。難怪人們說某些人“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更有的還酒后駕車,導致發(fā)生車禍,害人害己??梢哉f,這些不文明飲酒、勸酒之舉,實在是背離和玷污了我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是一個應該改掉的社會陋習。
由勸酒想到了勸學。時下,在飯局酒場上熱心勸酒的屢見不鮮,而衷心勸人讀書學習的卻鳳毛麟角。我想,如果拿出勸酒的那種精神來勸學,對于改變時下過度酗酒的不良習俗,形成讀書學習的社會風氣,可能會大有裨益。
荀子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最有名氣,在民間流傳最廣的,要數(shù)那篇膾炙人口的《勸學篇》,勸導人們看書學習,用知識來完善豐富自己。三國時期呂蒙是一個很能領兵打仗的將領,吳王孫權對他說,你現(xiàn)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于是開始學習。于是后來就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成語流芳于世。
西方一位哲人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人格。勸學使人增智,是行善之舉。
前不久,從報紙上讀到一則消息,說的是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讀書研究會,勸告人們親近書籍遠離煙酒,大興讀書學習之風,令人感到欣慰。勸學是積善,有利于人的進步,尤其是在當今的知識經(jīng)濟時代,不學習就要落伍掉隊。希望勸人讀書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氣,讓讀書之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時尚。多了一個喜歡讀書之人,社會上就多了些文化氣息和文化人,當然也就會少了一個酒鬼,少一些酒后駕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