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榮權(quán)
從史料記載來看,夏代流傳下來的有兩大樂歌,一是以頌揚大禹功績?yōu)橹饕獌?nèi)容的歌舞《大夏》,后代文獻又稱之為《夏》或《夏籥》;另一個是大型組歌《九夏》,它包括《王夏》、 《肆夏》、 《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等九大樂歌。
《莊子·天下篇》云:“禹有 《大夏》?!保?]《漢書·禮樂志》云: “禹作 《夏》?!保?]《呂氏春秋》說,禹“命皋陶作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3]105。
《大夏》和《九夏》為周人所繼承,并作為重要的禮樂而廣泛用于重大典禮、燕享之中,《左傳》、《國語》、《周禮》、《儀禮》、《儀禮》中屢次提到。雖然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它們的具體內(nèi)容,然而,從現(xiàn)存的文獻資料和周人對《大夏》和《九夏》的使用場合、方式等,仍然可了解它們的相關(guān)信息。
學者或以為《大夏》即《九夏》,二者異名而同實。今人韓高年先生在其《〈大夏〉鉤沉》一文中,在總結(jié)前人諸說的基礎上提出四條證據(jù),以伸張《大夏》即為《九夏》之說[4]:《呂氏春秋》說大禹命皋陶作“《夏籥》九成”,這里的《夏籥》就是《大夏》,可見《大夏》也是九個曲子,它與《九夏》在樂曲結(jié)構(gòu)方面是相同的,都與“九”有關(guān),所以《大夏》即是《九夏》;《周禮·大司樂》鄭玄注說:“《大夏》,禹樂也。禹治水傅土,言其德能大中國也。”《九夏》與《大夏》內(nèi)容應相同,均為頌揚大禹治水傅土之功的頌詩;“九”和“大”在先秦時期音近義通,因此,《九夏》與《大夏》在先秦可以互稱。舜之樂為《大韶》,又稱《九韶》,所以按此來推論,《大夏》也可以稱為《九夏》。據(jù)此,韓先生認為《九夏》即《大夏》,應不成問題。但是仔細推敲,這四個證據(jù)都有值得商榷之處。
韓先生的第一條證據(jù)主要是從形式上認定二者完全相同。文獻記載“《夏籥》九成”,所以說明《大夏》也有九篇。實際上,所謂“九成”,這只能說明《大夏》是一個復雜的大型樂曲,由多個部分組成,但最終卻以一個整體存在,其在用于表演時也應是一個整體。而從周代文獻記載來看,《九夏》卻是相對獨立的樂曲,它們分別用于不同場合、不同儀式。正如《楚辭》中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九辯》雖然都以“九”命名,但卻有實質(zhì)的區(qū)別:《九歌》是一組詩歌,而《九辯》則只是一首詩歌。所以盡管《大夏》和《九夏》都與“九”有關(guān),卻并非同一種樂曲。
韓先生的第二個證據(jù)說《大夏》是頌大禹之德者,所以“《九夏》與《大夏》內(nèi)容應相同”,這純屬推測,并且失之武斷。因為《九夏》可以用于祭祀、朝聘、燕享乃至鄉(xiāng)射等很多禮儀場合,由此可見《九夏》在內(nèi)容上絕非和頌揚大禹之德的《大夏》相同。
韓先生的第三、第四兩條證據(jù)可以歸為一條,即“九”與“大”在先秦時代音近而義通,所以“九”即可為“大”,那么《九夏》當然即為《大夏》。這種漢字的通假現(xiàn)象確實存在,然而它卻不具有普遍性,尤其很多與專有名詞相關(guān)的“九”與“大”是不可以通用的。如“大雅”不能說成“九雅”,湯樂《大鑊》而不稱《九鑊》;“九州”不能說成“大州”,“九歌”、“九辯”也不能說成是“大歌”、“大辯”。正因如此,“《九夏》是《大夏》的別名”之說沒有直接的文獻證據(jù),是不可信的。
從夏滅亡到周王朝建立的500多年歷史中,夏代樂歌奇跡般地得以保存、流傳。周王朝建立之后,繼承了夏、商禮樂制度,所以《逸周書·世俘解》就記載了周武王克商之后,舉行為期六天的開國大典,其中論及周武王在典禮中用夏樂的情況:“乙卯,籥人奏《崇禹》、《生開》三終,王定?!嬗谔臁⒂陴?。用牲于百神、水土、社?!保?]劉師培《周書補正》認為“崇禹”即“夏禹”,“開”即“啟”,夏啟也。[6]說明周武王所奏的《崇禹》、《生開》兩曲是和大禹、夏啟有關(guān)的夏代樂歌??梢娤臉吩谥艽跄甑闹匾匚?,這種情況一直到康王定樂歌、重修禮樂制度之后才有所改變。盡管康王之后周代有了自己的禮樂制度以及相對應的樂歌,但并沒有完全拋棄夏樂,而且還在祭奠、燕享等重大禮儀場合繼續(xù)使用夏樂。
從周代的《大夏》、《九夏》樂來看,這兩者明顯存在著巨大的區(qū)別,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樂曲。其證據(jù)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呂氏春秋·古樂》說:“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漻水以導河,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這里的《夏籥》即是周代所稱的《大夏》。由此可見, 《大夏》的主要內(nèi)容是歌頌大禹之功德的,它具有史詩性質(zhì)。《呂氏春秋》所載在《左傳》中得到印證,《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當吳公子季札聘于魯時,魯人為之展示中原的樂舞,“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7]1122從魯國樂人舞《大夏》和季札的評語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兩個方面的信息:其一,周人的《大夏》樂舞的主題基本上保持了夏代的原貌,仍是歌頌大禹之德的;其二,《大夏》舞在周代和《大武》、《韶濩》、《韶》等一樣廣為流傳,否則,遠在吳地的季札不可能如此熟悉,也不可能評價得如此到位。從此來看,《大夏》首創(chuàng)于夏禹時期,以頌揚大禹治水、平治天下之功德為核心,其樂舞內(nèi)容相對單一。
而《九夏》則不同,不僅由多個各自獨立的樂歌組成,同時也用于不同的場合?!吨芏Y·地官司徒》載:“鐘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鄭玄注引杜子春語云:“內(nèi)當為納,祴讀為陔,鼓之陔。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四方賓客來,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陔夏》;公出入,奏《驁夏》。”[8]800
《王夏》、《肆夏》、《昭夏》、《祴夏》、《驁夏》等五首樂歌的演奏場合已見之于《周禮》和《儀禮》,所以《周禮·地官司徒》說:“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尸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保?]790《祴夏》,也稱為《陔夏》,或直稱《陔》,在《儀禮》一書中多次出現(xiàn),在鄉(xiāng)飲酒、鄉(xiāng)射、燕及大射等禮事活動中,當賓客下堂出門時,都要奏《陔》樂?!厄埾摹窐犯枰惨娪凇秲x禮》,《儀禮·大射禮》說:“公入,《驁》。”[9]1044
《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等四曲所用的禮事活動卻不見于先秦典籍,杜子春當有所本。從《周禮》、《儀禮》和漢人的記載來看,《九夏》具有兩個顯著的特征:其一,《九夏》中的九首樂歌不是一套樂歌的九個部分,而是各自獨立的,它們在不同禮事活動、不同場合中分別演奏。其二,《九夏》的樂歌不僅可以用于節(jié)制人們的禮儀行為,同時也可以用于祭禮、慶功、朝聘、燕享等,說明它是夏代禮樂的集大成。從它的用途、名稱來看,它們大多數(shù)都與歌功頌德無關(guān)。
先秦典籍中大凡提到《大夏》者,一般都和舞聯(lián)系起來:
《禮記·明堂位》:“皮弁素積,褐而舞《大夏》?!保?0]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大夏》者……”[7]813
《穀梁傳·隱公五年》中有:“舞《夏》,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保?1]
《周禮·地官司徒》:“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保?]787
然而,在提到《九夏》的相關(guān)樂歌時,大都只言“奏”:
《周禮·地官司徒》:“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尸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保?]790
《周禮·地官司徒》:“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保?]790
《儀禮·大射禮》:“奏 《肆夏》,賓升自西階?!保?]1030
《儀禮·大射禮》:“奏 《陔》……公入,《驁》?!保?]1044
《左傳·襄公四年》:“穆叔如晉,報知武子之聘也,晉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保?]813
王子初在其《先秦〈大夏〉〈九夏〉樂辯》一文中說:“《大夏》用‘舞’,可知《大夏》是一部樂舞。”“《九夏》之樂當是怎樣的一種形式呢?先秦記載均用‘奏’字,其決非樂舞。”[12]王氏的觀點是正確的。也可能在各種禮儀場合,《大夏》舞需要有音樂,甚至有歌,而《九夏》的演奏也可能會用舞蹈,但它們的主體形式和主要用途卻有質(zhì)的區(qū)別。這也正可以說明《大夏》與《九夏》的不同。
《周禮·地官司徒》說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其中包括《大夏》,而接下來又提到在不同禮事場合演奏《王夏》、《肆夏》、《昭夏》等樂歌。可見在《周禮》中,將《大夏》與《九夏》中的各篇分得十分清楚,《大夏》就是《大夏》,《九夏》自是《九夏》,二者涇渭分明,不可混淆。
《大夏》和《九夏》在夏代的固有形式是什么樣子?到了周代又有了什么變化?根據(jù)它們的用途、樂歌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周代文獻的相關(guān)記載,我們認為,《大夏》和《九夏》原本都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它們產(chǎn)生的基礎是詩歌,然后加以配樂、編舞,只不過因為用途不同,《大夏》之樂主體是舞蹈,而《九夏》諸歌則以樂歌為主體。至周代,這些詩歌的歌詞因為不被周人所采用而逐漸不為人們所熟悉,然其樂曲及其舞蹈還用于周人的各種禮事活動當中。
史傳大禹曾經(jīng)征伐三苗、平定水土,《大夏》正是在這之后產(chǎn)生的。作為一部歌頌大禹功德的作品,應當是有歌詞的,只不過在沒有系統(tǒng)文字的時代,其歌詞不會太繁復。但是在表演過程中,為了延長演奏和舞蹈的時間,通過變化曲調(diào)和舞蹈來反復地演唱這些簡短的詩歌,這就是所說的“九成”或“九變”,也正是“《夏籥》九成”的含義。從現(xiàn)存典籍可見,至周代以后,沒有任何歌《大夏》的直接或間接的證據(jù),它只作為用來表演的樂舞而存在。其歌詞亡佚的時代我們已經(jīng)無法詳知了。
相比《大夏》來說,《九夏》的情況要好得多,從周代諸多文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九夏》組歌中的某些篇章的歌詞還仍然在流傳。
鄭玄《周禮注》說:“《九夏》皆詩篇名頌之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崩亦從而亡,是以頌不能具?!保?]800鄭玄的說法并非是推測,這在周代的文獻中可以找到相關(guān)的證據(jù)。
《左傳·襄公四年》載:“穆叔如晉,報知武子之聘也,晉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鳴》之三,三拜?!保?]813《國語·魯語下》也記載了這件事情:“叔孫穆子聘于晉,晉悼公饗之,樂及《鹿鳴》之三,而后拜樂三。晉侯使行人問焉,曰:‘子以君命鎮(zhèn)撫弊邑,不腆先君之禮,以辱從者,不腆之樂以節(jié)之。吾子舍其大而加禮于其細,敢問何禮也?’對曰:‘寡君使豹來繼先君之好,君以諸侯之故,貺使臣以大禮。夫先樂金奏《肆夏》、《樊》、《遏》、《渠》,天子所以饗元侯也;夫歌《文王》、《大明》、《綿》,則兩君相見之樂也。皆昭令德以何好也,皆非使臣之所敢聞也。臣以為肄業(yè)及之,故不敢拜。今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貺使臣,臣敢不拜貺。夫《鹿鳴》,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敢不拜嘉?!端哪怠罚哉率钩贾谝?,敢不拜章。《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保?3]63
從《左傳》和《國語》記載來看, 《文王》之三指的是《大雅》前三篇: 《文王》、 《大明》、《綿》,《鹿鳴》之三指的是《小雅》的前三首:《鹿鳴》、《四牡》、《皇皇者華》。而《肆夏》之三,《國語》韋昭注:“《肆夏》一名《樊》,《韶夏》一名《遏》,《納夏》一名《渠》,此三夏曲也?!保?3]63杜預《左傳》注說:“《肆夏》,樂曲名?!吨芏Y》,以鐘鼓奏‘九夏’。其二曰《肆夏》,一名《樊》;三曰《韶夏》,一名《遏》;四曰《納夏》,一名《渠》。蓋擊鐘而奏此三‘夏’曲?!保?]813因為《周禮》記《九夏》的順序是《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韋、杜二人依據(jù)“《文王》之三”和“《鹿鳴》之三”的說法而認為“《肆夏》之三”即《肆夏》以及它后面的另兩篇《昭夏》、《納夏》是有道理的。又依據(jù)《國語》,認為《樊》、《遏》、《渠》分別是《肆夏》、《韶夏》和《納夏》的別名。晉人將《九夏》中的《肆夏》等樂歌與《文王》、《鹿鳴》等一起用來娛樂魯國的使者,以示兩國交好,而《文王》、《鹿鳴》等詩見于今本《詩經(jīng)》,可見《肆夏》等在周代還是有歌詞存在的。
據(jù)《史記·周本紀》載,成王平定東夷之亂以后, “興正禮樂,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14]。《竹書紀年》說:“(康王)三年定樂歌。”[15]可見,在武王剛剛滅商時,尚沒有自己成熟的禮樂,所以這才會出現(xiàn)在開國大典中用夏樂之事。至成、康之際,國家安定,為了配合禮制而作樂,于是周人才有了自己的頌詩,由此產(chǎn)生了一系列用于祭祀、朝聘、燕享等各種禮事活動的樂歌。當周樂成熟之后,周人并沒有完全拋棄前代的樂歌,而是有所選擇并加以改造,這也包括對夏人樂歌的改造。周人對夏代樂歌的改造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篩選夏人的樂歌而重新定名,《九夏》之稱源于周代。
《山海經(jīng)》載夏啟有《九辯》、《九歌》[16],《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初》載孔甲作《破斧歌》[3]116,《文心雕龍·通變》說“夏歌《雕墻》”[17],可見,夏代流傳的歌詩數(shù)量還是十分多的,只是經(jīng)商周時期文獻失載而佚失。當夏人在系列的祭祀、燕享、朝聘禮儀中除《大夏》之外,一定有自己的系列樂歌,其數(shù)量當不限于九,其名稱也不是周人所說的《九夏》?!毒畔摹分侵苋嗽诤Y選過夏歌之后而留下的九篇歌詩的總稱。
其二,《九夏》由詩樂轉(zhuǎn)變?yōu)槎Y樂。
《周禮·地官司徒》說: “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尸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8]790這里的“王出入”、“尸出入”、“牲出入”指的均是祭祀之禮,此時演奏《王夏》、《肆夏》、《昭夏》諸樂章正是為了節(jié)制君王、尸和牽牲者的步伐的。這正說明了《肆夏》等樂歌在周代禮事活動中的實際作用。
《九夏》中的《祴夏》即《陔》在《儀禮》的飲酒禮、鄉(xiāng)射禮、燕禮及大射禮中都有廣泛地運用,一般都是在賓客出門時演奏,如《儀禮·鄉(xiāng)射禮》說:“賓興,樂正命奏《陔》。賓降及階,《陔》作。賓出,眾賓皆出,主人送于門外,再拜?!保?]1009從主人站起身到走出門,這其中的時間并不會很長,所以奏《陔》的時間也會很短,這樣,作為《九夏》之一的獨立樂歌在這里就變成了禮事活動的結(jié)束曲。
關(guān)于樂歌的演變,朱謙之在其《中國音樂文學史》中說,三代音樂文學的發(fā)展,起初是原始的歌、樂、舞一體的,戰(zhàn)國以后,各國間盟會聘問見于《國策》者,始有只奏樂器,不必歌詩的情況,也才有了歌、樂、舞的分離,即所謂“器樂曲”[18]。三代之樂固然是歌 (詩)、樂、舞一體,然而歌與樂、舞的分離早在西周至春秋時期便已開始。所以《詩經(jīng)》除305首詩歌之外,還有6首是有目無辭的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這6首詩原本不應該叫做詩,它就是后代的曲,主要由笙這種樂器來演奏。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大夏》、《九夏》是夏代最重要的樂歌,它們不僅名稱不同,內(nèi)容更有質(zhì)的區(qū)別?!洞笙摹肥菫榱烁桧灤笥砉Φ露幹频拇笮蜆肺?,《九夏》則是周人挑選夏人遺留下來的樂歌而重新編定、命名的一組綜合性樂歌?!洞笙摹?、《九夏》產(chǎn)生的基礎是詩歌,然后加以配樂、編舞。至周代,《大夏》仍然是周人最重要的樂舞之一,其歌詩內(nèi)容不詳;《九夏》諸樂歌至周代以后,其歌詩已漸漸退至幕后,而其樂曲則成了周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不同的樂章來節(jié)制步伐使之合乎禮儀。
[1]王先謙.莊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班固.漢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62:1038.
[3]呂不韋.呂氏春秋[M].北京:線裝書局,2007.
[4]韓高年.《大夏》鉤沉 [J].文獻,2010(3):173—175.
[5]黃懷信.逸周書匯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55.
[6]劉師培.劉申叔遺書[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7]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賈公彥.周禮注疏 (十三經(jīng)注疏本)[M].北京:中華書局,1979.
[9]賈公彥.儀禮注疏 (十三經(jīng)注疏本)[M].北京:中華書局,1979.
[10]孔穎達.禮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M].北京:中華書局,1979:1488.
[11]楊士勛.春秋穀梁傳注疏 (十三經(jīng)注疏本)[M].北京:中華書局,1979:2369.
[12]王子初.先秦《大夏》《九夏》樂辯 [J].音樂研究.1986(1):71.
[13]國語 [M].上海:上海書店,1987.
[14]司馬遷.史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90.
[15]徐文靖.竹書紀年統(tǒng)箋 (二十二子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77.
[16]山海經(jīng) (二十二子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47.
[17]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0.
[18]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