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評論員 荊 平
春去夏來,關于“虎媽”的熱議已漸漸降溫。“熱”后思“熱”,每個教育“有心人”恐怕都不會再停留于一般的感性評論,而是開始更深層次的理性思考。
為什么一個簡單的家庭教育個案會引發(fā)世界性的激烈爭論?要找到爭論的力量之源,既要觀察國內(nèi)、觀察群眾、觀察教育,也要觀察世界、觀察政府、觀察社會?!盎尅毕破鸬木薮蟛?,不僅飽含著億萬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高度關注和中外民眾對本國教育的復雜心情,也體現(xiàn)著不同教育價值觀的頑強對壘。如果再聯(lián)系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種種態(tài)度和上海學生在PISA測試中得分第一對西方的震撼,就不難看出,其中還摻雜著西方國家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恐慌、羨慕和不解。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從中深切體會出教育對民眾和國家的重要,體會出教育改革的艱巨和復雜,體會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為什么美國媒體要炒作“虎媽”?《虎媽戰(zhàn)歌》于今年1月1日由美國企鵝出版社出版;《華爾街日報》1月8日以“中國母親為何更優(yōu)秀”為題刊登書稿摘錄;之后,《時代》周刊讓蔡美兒登上封面,讓美國父母思考“我們是不是就是她所說的‘失敗者’”;《紐約時報》、《紐約客》等著名報刊也用巨大篇幅進行報道;各種各樣的辯論會、演講會紛至沓來……為一本通俗讀物值得這樣炒作嗎?如果聯(lián)系“競爭的關鍵是人才,人才競爭的根本在教育”的論斷;聯(lián)系美國教育部長阿恩·鄧肯在PISA測試結果公布后在《華盛頓郵報》上說的話:“我們什么時候對美國人在任何一個領域平庸的表現(xiàn)滿足過?那是我們的目標嗎?我們的目標是領導世界教育”;聯(lián)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國情咨文:美國人開始面對“危急時刻”……可以肯定,中國學生奪得第一僅僅一個月就這樣炒作一個有華裔背景的母親,絕不是簡單的商業(yè)運作,而是有著更深層的考量。因此,我們要關注教育方式之辯,更要關注“虎媽”背后的國際較量,常懷憂國憂民之心。
為什么對“虎媽”的指責中國比美國更為強烈?據(jù)報道,在美國對“虎媽”說好說壞的都有,相當多的人表示理解,在國內(nèi)卻是“一片斥責、抨擊之聲”。究其原因,兩國民眾希望改變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是個因素??墒?,“虎媽”的教育方式畢竟更貼近中國而與美國的主流價值觀相距甚遠,“虎媽”能夠被美國人接受而不能被中國人理解,難道是中國人的教育理念比美國更“美國”嗎?如果不是,不有些奇怪嗎?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隱約指出了問題所在。他說,現(xiàn)在認為中國教育有很大問題,需要做根本性的調整和改變,“似乎在媒體中形成了某種主流的聲音”。實際上,“從‘虎媽’的事例看來,教育的成功與否存在不同的標準……中美教育的比較也是一個難以簡單判斷的議題”。以此為鑒反思,我們是否存在著被某些媒體所影響而對中國教育全盤否定的傾向呢?我們該對中國教育進行怎樣的繼承,該對國外教育進行怎樣的學習和借鑒呢?是否該進行廣泛討論、科學評估,擇善而從呢?
為什么與西方有關的成功個案在我國更能引起轟動?不僅“虎媽”引起了國內(nèi)的教育論戰(zhàn),“哈佛女孩”劉亦婷、“跳舞跳進哈佛”的常帥、被美國五所名校同時錄取的張晨波,都牽動著無數(shù)家長的神經(jīng)。這恐怕也不能簡單歸結于對西方教育的崇拜。人們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理論功底不深,缺少獨立品格和自信,不善于進行客觀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斷,可能更為主要。如果對“虎媽”不是感情用事,而是盡可能全面地考察她的育兒全過程,綜合分析家庭因素、就學環(huán)境、子女特質,就會發(fā)現(xiàn)“虎媽”、“貓爸”、張首晟的育兒觀各有各的特點,更有許多共同之處,根本是因材施教。三個家庭除都是知識家庭之外,“露露對音樂有著近乎完美的感受力”,常帥“一直喜歡跳舞”,張晨波“六七歲時最入迷的書都是數(shù)學書”;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都轉換過育兒方式:在孩子缺少是非自辨能力之前嚴格管教、培養(yǎng)興趣,在孩子具備一定辨別能力之后主要尊重孩子意愿,有條件放開,“虎媽”允許露露辭去首席小提琴手而改學網(wǎng)球,“貓爸”在常帥十歲后才給一些自由的空間,張晨波上高中后喜歡物理“完全沒受父親的影響”;在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上,既堅決負起家長的責任,又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經(jīng)過這樣的冷靜思考,我們對因材施教、“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教育理念,對尊重與強制、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等各種教育手段,形成了更為深刻和全面的認識,還會對媒體的炒作一驚一詐、人云亦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