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華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1)
2002年歲末,得悉我的博士研究生導師邢其毅先生驟然離世,心情頓感沉痛,想盡快趕到燕園奔喪,卻由于先生喪事從簡,未能成行,至今心存遺憾。光陰如逝水,恍然過去了8~9年,看到師母祭悼先生100周年冥誕的愫函,恩師的音容笑貌又重現(xiàn)眼前,那是經(jīng)過悠長時光洗滌不掉的深深記憶,也是我進取努力中的一份彌足珍貴的財富。一樁樁小事,像一粒粒歲月纏繞珍藏腦海深處的閃亮珍珠,拾掇拾掇串接起來,定然光彩奪目。
最初見到邢先生,是1983年在北京大學化學南樓,物理化學研究所召開成立大會,教室擠滿了老師和同學。我也擠進去想湊個熱鬧,看到有位瘦削但顯得非常精干的老先生,正拿著一張照片在說:“這是盧瑟福發(fā)現(xiàn)α射線的實驗,是一個跨越式的發(fā)現(xiàn),……希望(北大)物化所也能做出原創(chuàng)性的重大新發(fā)現(xiàn)?!毕逻呌袑W生小聲議論說:“這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邢其毅先生,合成胰島素的,差點得諾貝爾獎。”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邢先生,也是第一次聽到原始創(chuàng)新這個詞,但當時對這個詞沒有什么更深的印象。到了21世紀,中國科學院到處都在推崇原始創(chuàng)新時,這一幕記憶深刻的畫面,才被驀然喚醒。
從那以后,再見到邢先生是10年以后了。1993年,在當時化學系主任孫亦樑先生的大力幫助下,我得到了回母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孫先生非常熟悉我的專業(yè)和工作情況,把我推薦給邢先生做學生,邢先生欣然同意。去燕東園拜訪邢先生,當時很緊張,但邢先生卻非常親切地對我聊起云貴的情況,他熟悉的山水風景,民俗人情,其知識之淵博讓我欽佩不已。當然也談到了專業(yè)課程考試和博士論文撰寫等方面非常細致的要求,至今我也把這些作為對研究生論文的標準。我作為來自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學子,做夢也沒有想到能夠成為邢先生這樣大師的學生,欣喜若狂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我又開始了一段新的求學歷程。邢先生委托葉秀林老師直接指導我,由于兩位先生的實驗室非常擁擠緊張,實驗和論文撰寫就允許我在昆明完成,我通常是在每年冬季學期去考試,來來往往與兩位先生就熟悉了。在接觸的過程中,不但深受學術熏陶,還感受到兩位先生人格魅力的影響,改變了我對事業(yè)、人生、生活的態(tài)度。
畢業(yè)前的一天,到先生家討論學位論文。說完正事后閑聊,邢先生對我說:“現(xiàn)在你們工作條件好,只要國家有經(jīng)費投入,發(fā)表一些高水平的論文肯定不是太難的事,但是我們國家還很窮,要搞一些有點應用價值的課題,做一些對社會更有用的事情,不能光顧了發(fā)文章,把人民的血汗錢都花光了。”這一席話徹底改變了我的研究思路,也改變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我開始把目光投向資源利用技術,這也是后來把除蟲菊產(chǎn)業(yè)技術開發(fā)項目揀起來的直接原因?,F(xiàn)在中國的除蟲菊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在我們手里初具規(guī)模,技術領先同行,在國內(nèi)外環(huán)保、綠色的有機農(nóng)業(yè)中發(fā)揮著作用,這里也包含了邢先生的教誨之功。后來,我從師母錢先生的口中得知,邢先生在建國初期也是急國家和民族所急,合成氯霉素等產(chǎn)品,服務于民,報效國家。
邢先生嚴謹、謙遜的品質(zhì),更使我銘心難忘。作為名師的學生,總希望有些論文與老師共同發(fā)表,但我做的是天然產(chǎn)物(植物化學),又是在昆明完成,在后來發(fā)表的論文上,先生不許署他的名,說他自己沒有參與太多的工作,對實驗過程也不了解,不能隨便署名;署名容易去掉難,白紙黑字要慎重,希望我們以后也不要隨便在論文上掛名。最難忘的一次考試是天然有機化學的綜合考試,那是一次面試,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提問的范圍和原則。老師先讓我介紹熟悉的產(chǎn)物化學方面的相關進展,然后開始討論式地問些五花八門的問題。雖然老師們知識淵博,但主要還是順著我的思路提問,合成、分離結(jié)構、立體化學、手性合成和天然產(chǎn)物方面的熱點課題,邢先生問得最多。后來我把這次考試內(nèi)容整理成了一篇題為《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綜述文章發(fā)表(《化學進展》,1998,7(3):255-262),邢先生同意署名。而另一篇關于黃楊科的化學分類的論文,我們提出了一些新觀點,與博士論文內(nèi)容相關,但邢先生不同意署名,只好在文末注明謹以此論文祝賀邢先生90華誕。在邢先生饋贈的北大院士文庫《邢其毅文集》上,邢先生親筆寫著:“請明華學友正誤”。先生這樣的虛懷若谷讓我們晚輩深感汗顏,也令我更加欽佩。
邢先生的認真嚴謹,也表現(xiàn)在對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上。我一開始是按植物化學學位論文模式撰寫的。邢先生和葉先生看后,說這不是化學學科的思路,要按化學系統(tǒng)重新撰寫。我當時心里直犯嘀咕,論文重寫,可謂天翻地覆,而不同植物種中有些結(jié)構相同,就只能描述一次了,篇幅會減去不少。但兩位先生毫不讓步,說既然是化學專業(yè)的學位,就必須按照化學結(jié)構寫。那時搞得十分辛苦,但也是理論水平提高最快的時候,許多我們平時不怎么注意,甚至已經(jīng)發(fā)表的新結(jié)構,理論上有些也未必搞透,被邢先生和葉秀林先生一一指出,逐個指導,論文的面貌因此大為改觀。
邢先生留給我的不單單是嚴格、嚴謹,誨人不倦,更有對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人格魅力。1996年春節(jié)前,考完試后,我還在北京等邢先生的下一步安排。2月2日我家鄉(xiāng)麗江地震,當晚我從同學那里知道了消息。由于父母在震區(qū),心里總是忐忑不安,睡得很不踏實。第二天一早,我寄宿的中科院動物所招待所的服務員跑來說有電話,我想這么早肯定是麗江打來的,心里緊張得很。電話是邢先生打來的,他問我:“麗江地震了知道嗎?”我說已經(jīng)知道了。邢先生又說:“剛剛從電視新聞里看到你家鄉(xiāng)地震了,想到你母親會不會有事,就拿起電話打過來了。家里沒事就好,你是獨生子,無論如何也要先回去處理,其他事先放一放。如果錢有困難,可以到我這里來拿一點?!蔽翌D時熱淚盈眶。現(xiàn)在麗江古城成了家喻戶曉的旅游景區(qū),但那時還是一個陌生的小鎮(zhèn),而一個學術大師對我這樣一個普通學生家鄉(xiāng)家里的情況那么熟悉,設身處地為你著想,能不讓我感到震撼嗎?1996年7月,我終于拿到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吹轿业膶W位證,邢先生說:“你還是花了一點功夫,學位證以后會有點用處,但功夫心思要花在學術上,不要花在證書上?!毙舷壬€要我先給父母報個喜,讓他們也高興高興,不能忘了父母。之后,先生還在家里破例穿導師服與我合了影。
邢先生淵博的知識,敏銳的目光,獨到的視角,應該源自他長期孜孜不倦地勤學與博覽群書。從盧瑟福的發(fā)現(xiàn),到納西小鎮(zhèn)的風土人情;從魏蘭德獲諾貝爾獎的實驗,到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標志,都能在不經(jīng)意間隨口而出,信手拈來;他不但給人知識,給人智慧,更能給以人格魅力的感動。我以前沒有注意過邢先生家里的擺設,直到有一次帶了我女兒去看望邢先生,她說爺爺家不好玩,到處都是書,什么玩具也沒有;有個小烏龜還不讓玩。我這才注意到先生家里的家具以書架為主,可能邢先生坐在哪里都會隨手拿本書翻翻吧,而我也知道了邢先生除書外喜好收藏烏龜。第二次帶女兒去時,邢先生已經(jīng)準備了滿滿一個茶幾的各種烏龜工藝品,很多來自歐美,還有的來自澳洲和阿根廷。邢先生給我女兒講述了許多烏龜工藝品的來源和趣事。在回來的路上,我女兒對我說爺爺知道的事情真多。在有機化學或化學學科方面,邢先生作為我國的學科帶頭人,知識是極其淵博的,我們大學本科用的,就是邢先生編著的《基礎有機化學》,后來邢先生也送了我一套,我自己也買過各種版本的很多套書,供研究生參考使用。很多研究生開始看時因為書太厚而感到恐懼,但仔細閱讀后越來越迷,經(jīng)常是連書也帶走。
邢先生豁達、無私、樸實、求真的品質(zhì),永遠是我追求的目標。邢先生一身傲然風骨,是一位真正的方正之士?!安焐矶桓艺_,奉法令不容私,盡心力不敢矜,遭患難不避死,見賢不居其上,受祿不過其量,不以亡能居尊顯之位?!边@段話用在邢先生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我一直感慨,能作為邢先生的門徒,是一件非常有幸的人生快事,也是我一生的幸運。在邢先生百年冥誕之際,謹以此文紀念,以表對恩師的感恩、敬意、欽佩和銘記。愿先生為學生的努力工作和追求創(chuàng)新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