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部厚重的學術著作
——評世界史專家李長林史學文存《采蜜集》

2011-04-08 01:02:12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1年9期
關鍵詞:蘭克李教授采蜜

杜 平

(湖南科技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湖南 永州 425100)

一部厚重的學術著作
——評世界史專家李長林史學文存《采蜜集》

杜 平

(湖南科技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湖南 永州 425100)

李長林1931年生于遼寧沈陽市。1954年7月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分配到湖南師范學院(今湖南師范大學)歷史系工作,現(xiàn)為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曾任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湖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是我國世界古代史研究領域富有成果的著名學者。一生致力于世界古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發(fā)表史學論文近百篇,其中20余篇為人大復印資料《世界史》、《戲曲研究》、《中國近代史》全文復印轉載;有些文章被《中國歷史學年鑒》摘錄、《世界歷史》學術研究綜述中評介。出版著作5部。2010年9月,他選編了發(fā)表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等刊物上的論文70多篇,結集出版,共80萬字,取名《采蜜集》,由岳麓書社刊印出版。文存有五個特征與亮點。

《采蜜集》;李長林;書評

一 真學真用馬克思主義

《采蜜集》第一部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研讀,是李長林教授幾十年長期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研讀《起源》的一個縮影,是一個學者致力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辛勤工作的智慧結晶。

馬克思主義是世界無產(chǎn)階級改造世界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chǎn)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我們不但要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要進一步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李長林教授真學真用馬克思主義,為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作出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在教學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并長期鉆研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它是一部把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與方法同歷史資料結合起來進行科學研究的典范,也是將革命性與科學性高度統(tǒng)一貫穿于研究工作全過程的典范。對于歷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社會學、民族學、倫理學等學科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李教授認真刻苦研讀《起源》,力求讀透經(jīng)典本義,正如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二卷序言中指出的那樣:“一個人如想研究科學問題,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時候學會按照作者寫的原樣去閱讀這些著作,不把著作中原來沒有的東西塞進去?!睘榱藥椭髮W生學好經(jīng)典著作,李教授廣泛搜集資料,對《起源》一書典故作了精辟注釋。他還闡明了《起源》一書的論述方法和研究方法,探索了此書的寫作出版與在中國流傳的情況。李教授這些努力,為我們學習《起源》用以指導史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參考。

二 注重以史為鑒,力求古為今用

北京師范大學著名教授劉家和先生為《采蜜集》作序時,特別提及李長林教授在史學研究中,重視史學功能,“注意以史為鑒,力求古為今用”。

社會道德的興衰與政權的興衰,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李教授1984年發(fā)表的《古羅馬興衰時期的社會道德》在我國學術界較早地對這種聯(lián)系進行了探討。這篇文章勾勒出了古羅馬道德的變化與國家興衰的大致過程。羅馬共和國初期,羅馬注重道德,自由民崇尚樸素,且廉潔奉公之風盛行。崇尚樸素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無疑有利于保持財產(chǎn)上相對平等的關系,對當時的城邦制度起了鞏固作用。忠于城邦,既是政治要求,也是道德準則。羅馬公民認為,只有城邦才能給人以功勞、名譽和光榮。為了保衛(wèi)城邦,應該勇于自我犧牲。公元前二世紀,羅馬成了地中海強國,奢侈之風盛行,“及時行樂”的道德觀念也隨即出現(xiàn)。道德的解體是促進羅馬衰亡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們追求享樂和奢侈,從事農(nóng)業(yè)經(jīng)營的奴隸主便把大批的資金、土地以及勞動人手用于經(jīng)營設有養(yǎng)鳥室、獵場、魚池等享樂之用的別莊,從而使農(nóng)業(yè)再生產(chǎn)的條件日益惡化。道德的解體必然加劇政治的解體。因為道德上的墮落使統(tǒng)治階級昏庸無道,使公民的愛國心和勇敢精神趨于消失,也使軍隊日益腐化。應該說,古羅馬的興衰,社會道德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考察對我們當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無疑具有借鑒作用。

在關注當今社會生態(tài)平衡問題的背景下,李教授寫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與西羅馬帝國的衰亡》,認為戰(zhàn)爭的破壞,統(tǒng)治者的榨取致使地力衰竭,發(fā)生饑荒;濫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進而引發(fā)瘟疫流行,人口減少,因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是西羅馬帝國衰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這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壯舉。美國史學家斯·茨維格指出:“哥倫布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最初使歐洲人驚訝不已,隨后便引起了我們古老世界從未經(jīng)過的發(fā)現(xiàn)和冒險的狂熱。要知道一個勇敢者的成功,總會激起一代人的奮發(fā)努力和勇往直前?!备鐐惒紓ゴ髩雅e如何震動了古老的中國,如何激起了維新圖強的思潮?李教授《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與清末維新圖強思潮》對此進行了探討。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經(jīng)歷了失敗的奇恥大辱,渴望了解世界大勢。魏源在《海國圖志》中給予哥倫布以高度評價:“惟有度外之人,則能通自古未通之絕域。”有識之士,藉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世界”的事跡,教育國人創(chuàng)造新世界。梁啟超在宣傳維新思想時,對哥倫布進取冒險精神十分欣賞,說他:“勇?lián)喜磺?,有進無退,卒覓得亞美利加,為生靈開出一新世界。”梁氏在1902年寫的《過渡時代論》一文中,特別指出中國正處于趨向進步的過渡時代,在這一時代人們必須發(fā)揚哥倫布那種“漂泛于泰洋,賭萬死以搏一生,天下險象,寧復過之”的精神,才能成功。這些歷史考察對于人們在創(chuàng)造歷史時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具有啟發(fā)意義。

“《馬賽曲》與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紀念法國大革命二百二十周年”一文,系填補空白的力作。李教授從浩瀚的史料中,梳理出法國大革命中誕生的《馬賽曲》,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歷史階段,對激勵中國人民愛國熱情、奮勇前進、英勇殺敵的積極作用。1904年日俄戰(zhàn)爭在我國東北爆發(fā),《新新小說》譯刊《馬賽曲》,其意在于喚醒中國人民反侵略愛國之情。1926年在北伐行進過程中,葉挺獨立團以軍號高奏《馬賽曲》展開了勝利進軍,后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馬賽曲》又成了中國人民抗戰(zhàn)救亡的戰(zhàn)斗武器,堅定了中國人民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冼星海受雄壯激昂的《馬賽曲》的感染,創(chuàng)作了極富戰(zhàn)斗激情的《義勇軍進行曲》。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此后《馬賽曲》在中國的流傳,繼續(xù)激勵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在改革開放偉大時代,昂首闊步,勇往直前。

三 積極探索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過去研究世界史的學者往往忽視利用本土學術資源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李教授多年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中,注意挖掘本土學術資源,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恫擅奂返诙糠帧⒌谌糠衷S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文章就是最好的例證。

中國對兩河流域文明了解與研究起步較晚。公元前4000年興起的兩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文化發(fā)展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至今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遠古文字記載材料(泥版)。我國世界古代史研究奠基者林志純先生曾指出,古典文明研究(包括亞述學的研究)的空白必須填補。李教授積極響應前輩號召,刻苦用功,常在文獻堆里耕耘,努力探尋當初空白情況以及后來又如何逐漸填補的。他認為,理清這些過程,對于我們加強亞述學的研究將有所幫助?!?0世紀上半期國人對古代兩河流域的了解與研究》一文,體現(xiàn)了作者的這種學術追求。清末鴉片戰(zhàn)爭后,西學東漸,國人開始對古代兩河流域的歷史有所了解,但都是一些零星的信息。20世紀初,隨著對外聯(lián)系的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了解日益增多。在國人編寫的著作中,最早提到古巴比倫的很可能是林則徐在1842年編寫的《四洲志》。法國學者拉克伯里(1844-1894)牽強附會的“中國文明巴比倫起源說”,其觀點錯誤,但當時梁啟超、章太炎、陶成章、蔣觀云對此說頗感興趣,客觀上起到了介紹巴比倫歷史文化知識的作用。20世紀20—30年代,胡適、陳哲衡、鄭振鐸以及《東方雜志》、《地理學雜志》致力于了解研究兩河流域的歷史。20世紀30—40年代,國人注意引進外國學者的有關著作,如《萬國通史》、《近東古代史》、《西南亞細亞文化史》、《罕穆刺比法典》(即《漢謨拉比法典》、《古代東方社會》、《古代世界史》。1947年蔡儀寫有《從漢謨拉比法典看巴比倫奴隸》和《蘇末人原始國家的建立》,根據(jù)他的研究成果,應該承認他是中國兩河流域文明史研究的早期的拓荒者。李教授這篇文章提供了鮮為人知的一些學術信息。

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其輝煌燦爛的文明,對古代和后世都起過巨大的促進作用。因地理上的阻隔和社會條件的限制,直到明代歐洲傳教士的東來,中國才對古希臘文明有了少許了解。清末以后,隨著對外交流的加強,中國對古希臘文明的了解逐漸加深,翻開了兩國文化交流史上新的一頁。它對中國人民了解世界,吸取外國優(yōu)秀文明遺產(chǎn),無疑起了積極作用。在《清末中國對古希臘文明的了解與評述》一文,對此作了深入探討。李教授認為,清末國人最先介紹古希臘史的當推徐繼畬,《瀛寰志略》卷六有“希臘國”一節(jié)內容。介紹古希臘學術的首推王韜,其《西學原始考》記載了從泰里斯以來希臘學術的發(fā)展概況。到20世紀初,以梁啟超為代表,中國學者開始了對古希臘學術成就的研究。其后,我國學者對古希臘神話、戲曲、荷馬史詩、歷史、科學等都有了全面的評介和研究。由于徐光啟、李善蘭等人對科學的倡導,《幾何原本》等譯著在士大夫中盛行一時,重視客觀考察,講求分析推理的學風也開始流行。

歐洲文藝復興文化何時傳播到中國,其歷程如何,是一個饒有興趣,又是學術界沒有系統(tǒng)全面考察的問題。《歐洲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的傳播》一文闡明了這些問題,指出歐洲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傳播過程,即三個階段:明末清初歐洲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開始流傳,清末中國對文藝復興文化的了解與吸取,五四運動時期及20世紀30、40年代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難能可貴的是李教授研究這一課題時,查閱了大量資料。有關這方面的注釋即有146則,可見功夫之深。李教授不僅講過程并且具體分析每個階段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李文在論述有關問題時又展開了學術爭鳴。如在明末文藝復興文化是否傳播到中國?再如在五四運動時期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是否形成熱潮。對這些問題李教授根據(jù)確鑿的資料做了明確的分析,指出在明末耶穌會傳教士不僅在中國傳播歐洲的舊學,而且?guī)砹宋乃噺团d時期的新學。李文又指出,在五四運動時期,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形成高潮,其表現(xiàn)有四:1、文藝復興史知識在中國的廣泛流傳;2、文藝復興構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淵源之一;3、中國學者對文藝復興展開了專門的研究;4、文藝復興時期重要著作的翻譯與出版。李教授對文藝復興文化在中國的流傳這一課題的研究,視野相當開闊?!恫擅奂分兴嬋氲年P于莎士比亞在中國流傳的兩篇文章(詳見《文存》第430-443頁)也是屬于這一課題的研究內容。

四 認真研究西方史學在華傳播史

《采蜜集》第四部分西方史學流傳中國,是文存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李教授邁進21世紀之后在史學史研究領域潛心研究的結晶。每篇文章洋洋萬言,以平和的心態(tài),以商榷的語氣,與各位同仁商討西方史學在華傳播情況,以理服人,以自己的真知灼見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蘭克(1795-1886)是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他的史學在19世紀西方史壇上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李教授根據(jù)自己掌握的資料,寫有《蘭克史學在中國的早期的流傳》,認為蘭克史學在20世紀初流傳到中國,并引起中國史學界的關注。他不贊同有些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蘭克史學在20世紀初雖有零星輸入,卻反映不大。李教授分析,王國維很可能是在中國出版的書籍中最早提到蘭克的學者,時間在1900年。20世紀前10年,中國學者通過翻譯日本、德國、美國等國的史學著作如《歐羅巴通史》、《史學研究法》、《西洋史學史》,比較全面地了解到蘭克的生平、學術活動、代表作和治史特點——“求真”。20世紀20—30年代,陶孟和、陳訓慈、繆風林、徐則陵、盧紹稷等在自己的論著中對蘭克史學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評述。這些評述反映了中國學人對西方史學(包括蘭克史學)持一種開放、積極引進的態(tài)度,并努力挖掘在史學方法和史學思想方面的積極內容。李教授指出:“20世紀頭三個十年,蘭克史學在中國的流傳,不應予以忽視,并且要加以恰當?shù)脑u估”。李教授還鑒于學術界對陳寅恪與蘭克史學關聯(lián)的研究不足,寫有《陳寅恪與蘭克史學》一文,就有關問題進行有益探討。陳寅恪在留日期間開始接受蘭克史學的影響,1909年到1925年在歐美各國留學,直接受到蘭克學派的熏陶。因此,陳寅恪在史學思想、史學方法及教學方法上與蘭克有著許多的相似或暗合之處。

斯賓格勒的“文化形態(tài)史觀”在中國的傳播是一個饒有興趣的問題,又是頗具學術價值的問題。李教授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前“文化史觀”在中國的傳播》一文考證,王光祈是介紹斯氏文化史觀的第一人,從而糾正了長期以來中國史學界不實的說法,將時間提前了近10年。文章指出,斯氏文化史觀傳入中國,對中國史學界、思想文化領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戰(zhàn)國策派”、“東方文化派”的形成,就是典型代表。中國學者在“引進與評論文化形態(tài)史觀時,是抱著論辯學術是非,追求真理的態(tài)度,不是盲目的推崇或簡單的否定。文化形態(tài)史觀的流傳,無疑對中國學術界提出了挑戰(zhàn),從而促進了中國學術的發(fā)展?!薄段幕螒B(tài)史觀與現(xiàn)代中國史學的演進》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史觀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末,在差不多一個世紀里,對中國史學界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史學大家雷海宗、林同濟、吳于廑和閻宗臨等,運用文化形態(tài)史觀研究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以及中外文化歷史比較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研究成果,在中國現(xiàn)代史學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頁。李教授認為“要理清學術思路,端正視角,排除誤解,對戰(zhàn)國策派的文化形態(tài)史觀就會有全面、科學、公正的評價?!倍欠N認為文化形態(tài)史觀在中國現(xiàn)代史學發(fā)展過程中曇花一現(xiàn)的說法,是不合符實際的。

李教授的其他文章,如《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關于西方古典史學的評述》、《美國魯濱遜新史學派在近代中國曲折的歷程》、《美國學者麥克尼爾的著作在中國臺灣學界的反響》等,都是他研究中外史學交流的力作,應該引起學界的注目。

五 注意評介中國世界史學名家的貢獻

李教授治學嚴謹,淡泊名利,是一位非常忠厚老實、重情誼的學者。在《采蜜集》第五部分史學名家業(yè)績評述里,他對史學界前輩或同輩名家的史學成就,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tǒng)、客觀、公允的評述。既表達了他本人對他們的崇敬之情,又希望通過對名家的評述,激勵后輩學習先人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和愛國情懷,繼往開來,為繁榮發(fā)展中國史學研究作出新的貢獻。他對我國世界史研究先驅陳哲衡、法國革命史和非洲史研究開拓者楊人梗、埃及學拓荒者夏鼐、西方史學名著翻譯家謝德風、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奠基者林志純、埃及學家劉文鵬、臺灣學者邢義田等學術成就和大家風范,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發(fā)掘。昭示我們這些學者的史學遺產(chǎn)和精神財富,永遠值得吸取和發(fā)揚光大。

總之,《采蜜集》是一本厚重的學術著作,又是當今一些學術浮躁者的一面鏡子,讓他們自感慚愧。李長林教授甘坐板凳十年冷,他對于近百年來之書刊雜志以至論著,凡有可能,幾乎都作了地毯式的瀏覽和搜集,因此才結出了較為豐碩的果實。但他并不以此為滿足,在《采蜜集》后記中,他寫道:研究任何問題只有“進行式”,而沒有“完成式”。

K107

A

1673-2219(2011)09-0066-03

2011-03-05

杜平(1964-),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世界史與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

(責任編校:周欣)

猜你喜歡
蘭克李教授采蜜
蘭克學派
凱瑟琳·蘭克對奧伯格費爾訴霍奇斯案的意見
反歧視評論(2021年0期)2021-03-08 09:13:40
采蜜忙
當代工人(2019年13期)2019-08-05 06:11:34
采蜜
保健與生活(2019年8期)2019-07-31 01:53:53
小蜜蜂 采蜜忙
育槐
廚子救人
故事會(2016年20期)2016-10-24 09:54:45
一張合影背后的故事
鄉(xiāng)音(2016年3期)2016-04-06 03:46:16
采蜜
別人的眼中
巫山县| 平谷区| 明光市| 玉山县| 启东市| 隆林| 桃园市| 衡山县| 绥滨县| 喜德县| 克东县| 荥阳市| 汽车| 宜春市| 鄂温| 甘孜| 洞头县| 乐清市| 鄱阳县| 丰城市| 慈溪市| 泗阳县| 汾阳市| 高邮市| 崇明县| 榆社县| 南开区| 伊通| 洞口县| 额尔古纳市| 江华| 南召县| 滦南县| 雅江县| 远安县| 吉木乃县| 黔江区| 女性| 宝清县| 文成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