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麗
(湖南科技學院 國際交流處,湖南 永州 425100)
論當代大學生的自卑心理
鄧麗麗
(湖南科技學院 國際交流處,湖南 永州 425100)
自卑是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該文論述了大學生自卑的主要表現(xiàn),以及自卑產生的背景及主要原因,并從家庭、社會、高校和大學生自身提出了解決對策和措施。
從“馬加爵事件”到“朱海洋事件”,凸顯出大學生日益嚴峻的心理健康問題。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研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自卑是大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據(jù)內蒙古財經學院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對2004年新生進行的《大學生UPI人格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其中選擇“缺乏自信心”的占有心理問題學生的37.96%;選擇“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問題學生的23.27%[1]。這反映出自卑已成為大學生中不容忽視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自卑是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作出過低的評價,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自卑的人,并不一定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處,而是不能正視自己,自漸形穢,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自我否定;自卑的人,情緒低沉,郁郁寡歡,不愿與人往來,缺少知心朋友,自我消沉;自卑的人,常常缺乏自信心,優(yōu)柔寡斷,無競爭意識,自我封閉;自卑的人,常感疲勞,心灰意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缺少生活的樂趣。
然而,自卑并非有心理問題的人才有,自卑感人人有之。適當?shù)淖员翱梢约ぐl(fā)自我去彌補不足,超越自我;過度的自卑會導致抑郁,影響身心健康;長期的自卑則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學習和生活。
當前,部分大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常感自卑。有的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或屢犯錯誤,變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有的因為學校、家庭、學歷、自身條件等原因,認為低人一等,自慚形穢;有的因為社會輿論、家庭、就業(yè)壓力等,常感能力不夠,缺乏信心,形成一種“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等等。
當前,部分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影響了其成長和成才。自卑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不再是人人羨慕和稱贊的對象,不再是社會的精英。伴隨著高校分配體制的改革,大學生從業(yè)優(yōu)勢不復存在。相反,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和競爭壓力,使大學生措手不及,其往日的豪情壯志、自信、自負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顯得力不從心,取而代之的是自卑、彷徨、失落。當前,部分大學生面臨著“畢業(yè)即失業(yè)”的打擊,心理脆弱者難免會滋生自卑情緒,長此以往,影響學習和生活。
同時,高等教育質量不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不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也是大學生自卑產生的重要來源之一。當前,高等教育與社會脫節(jié),課程與行業(yè)脫節(jié),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現(xiàn)象嚴重。高校人才培養(yǎng),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提升,大學生能力和素質普遍不高,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學生在人才市場中缺乏競爭力,不能適應企業(yè)用人需要。一部分大學生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屢屢受挫,自信心受到打擊,自卑情緒油然而生,對于參加企業(yè)招聘,參加面試充滿恐懼。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長期以來,社會和家庭對大學生期望過高,大學生心理壓力大,當大學生感到個人能力與家長和社會期望有差距時,常感自卑。在部分家庭,特別是在農村偏遠地區(qū),培養(yǎng)一名大學生很不容易,大學生身上承載著太多的期望和寄托。同時,長期以來,大學生被認為是社會的高級知識分子,是社會的精英,社會對大學生寄予厚望。然而,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巨大反差,大學生身份的轉變,同時,一部分大學生缺乏技能本領,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面對殘酷的就業(yè)市場競爭,加上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使部分大學生感到慚愧、自卑和失落。
同時,部分大學生自身的劣勢也容易導致自卑。如性別、種族、家庭、身材、相貌等原因是大學生自卑產生的重要來源。一部分身體有缺陷、身材矮小、長相較差的學生天生有種自卑感;一部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也容易自卑;同時,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少數(shù)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相處時容易自卑;部分女學生與男學生相比時常感自卑。當前,一部分用人單位對大學生性別、身高相貌等有明確要求,使部分處于淘汰之列的大學生也常常感到自卑。
自卑作為一種心理狀態(tài),一方面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受個體主觀意識的約束。外界事物是影響人產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是否自卑關鍵在于主體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受外界影響的程度。所以,大學生自卑的形成主要受其主觀意識的影響。一部分意志堅定、自信、樂觀、開朗的人不容易自卑,一部分封閉自我、抑郁、悲觀的人容易自卑。
每個人都有自卑的時候,都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面對困難和問題,關鍵在于如何對待,一部分人能很快走出自我,樂觀的擁抱未來,然而,一部分人卻裹足不前、害怕、畏縮,長期陷入自卑而不能自拔,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自卑是當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適度的自卑對于個人并非是壞事,關鍵是對待自卑的態(tài)度及處理的方式。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人,不同的處理自卑的方式和手段,對于自卑問題的解決效果不同。要消除大學生自卑,須從家庭、社會、高校以及個人多方面加以努力。
(一)家庭和社會應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
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不只是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會共同的責任。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樂觀、向上心理的形成。作為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生活和學業(yè),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當前,大學生面臨著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處于心理形成的關鍵期,父母要常和孩子交心,和他們做知心朋友,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況,幫助他們解答困惑和難題,幫助他們擺脫失敗的陰影,樹立成功的信心等。對于出現(xiàn)的自卑傾向,要耐心開導,幫助其盡快從自卑中走出來。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最有發(fā)言權,把家庭教育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解決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是人成長的沃土,社會環(huán)境對大學生心理的形成十分重要。社會是個復雜的大環(huán)境,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針對大學生自卑在社會層面的主要原因,作為社會,要關心大學生的成長,首先應關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應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關心大學生的成長和心理健康。同時,應合理評價大學生,不應過高估計大學生的能力,也不宜盲目貶低大學生的能力,雖然大學生的數(shù)量較以前有大幅提升,但大學生的整體水平不容置疑。作為企業(yè),在選聘畢業(yè)生時,不宜限定性別、身材和相貌,應更多的關注其能力和水平。同時,社會應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和就業(yè)機會。多關心大學生弱勢群體,進一步完善弱勢大學生的就業(yè)幫扶和救助政策,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yè)和實現(xiàn)就業(yè)等等。
(二)高校應多方并舉,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心理健康關乎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的重任,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一要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大學生能力和水平。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自信來源于什么?自信主要來源于主體對自我的滿足,來源于主體對自我學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評價和認可。如果一個人學業(yè)成績不好,各方面表現(xiàn)不突出,能力一般,綜合素質不高,沒有優(yōu)勢和特長,也就缺乏自信的資本,容易滋生自卑心理。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不僅是提高大學生能力和水平的需要,也是其心理健康成長的需要。高校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應更關心那些學業(yè)成績不好、能力素質不高、家庭條件差、自身條件差的學生,加強對他們的學習輔導,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提高其能力和素質。
二要重點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防范于未然,通過心理健康講座、心理訪談、挫折教育等方式和途徑,培養(yǎng)大學生樂觀、自信、豁達、堅韌、健康的心理品質。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加強問題學生心理輔導。對于有自卑傾向的學生,要分析其自卑產生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其盡快從自卑的陰影中走出來。對于有嚴重自卑心理問題的學生,應從源頭上加以解決,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培養(yǎng)其樂觀的態(tài)度、豁達的心態(tài)和處事的信心。
三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關心和幫扶弱勢大學生。弱勢大學生是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問題的群體。家庭經濟條件、學業(yè)、能力等處于劣勢地位的大學生,更需要得到關心和關愛。高校因努力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機會,設立貧困生獎學金、助學金,為貧困生提供助學貸款,消除其經濟上的顧慮,幫助其樹立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對于學業(yè)成績差的學生,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通過一對一幫扶、專門指導、個別輔導等途徑,提高其學業(yè)成績。對于個人能力、性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學生,要加以開導,為其創(chuàng)造各種鍛煉、學習的機會,提高其應用、溝通、管理和交際能力等,培養(yǎng)其豁達、樂觀、開朗、善于交際的性格品質。
(三)當代大學生應良好的心態(tài)
個人良好的素質和及時的自我調節(jié),有利于化解自卑。要摒棄自卑心理,首先要做到客觀地分析自己,認識自己也和他人一樣擁有人格與尊嚴,從而樹立起生活的勇氣。其次要走出自我,擴大生活范圍,積累生活經驗,多接觸人和事,廣交朋友,建立友誼。在交往中,通過別人的啟迪、誘導、說教等,可使自己茅塞頓開,心理也同時得以矯正。再次要敢于承認失敗。失敗乃兵家之常事,對于大學生同樣如此,大學生不可因成功而沾沾自喜,亦不可因失敗而妄自菲薄。面對失敗和挫折,應客觀分析失敗的原因,通過再創(chuàng)條件,彌補自身不足。其次,應正確對待自卑。適度的自卑是心理正常的一種表現(xiàn),每個人都有自卑的時候,當自卑時,不應過度緊張和在意,應以平常心對待。如果自卑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可通過與同學交流、向老師和父母傾訴等方式,通過心靈的溝通來緩解自卑帶來的心理壓力。最后,大學生應努力提高自身學業(yè)成績、能力和素質,通過刻苦學習、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提高自身水平,增強自信心。
[1]陳笑麗,郝玉梅.自卑心理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克服方法[EB/OL].笑麗青少年心理網-學術論壇.http://www.nmg.xin2huanet.com/wxylibrary/xiaoli/px-xslt10.htm.
大學生;心理健康;自卑
G444
A
1673-2219(2011)12-0135-02
2011-05-10
鄧麗麗(1984-),女,湖南永州人,研究方向為高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