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云
論語言磨蝕機制與模式
王湘云
語言磨蝕研究語言技能的丟失和衰減,在歐美已得到學術界廣泛重視。研究語言磨蝕產生的機制和磨蝕模式對于提高語言保持效果意義非凡。對語言使用者而言,語言磨蝕產生的內部因素包括使用者的語言態(tài)度與學習動機、文化程度以及與目的語接觸的頻率;語言磨蝕產生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目的語文化氛圍以及不同語言之間的干擾。語言磨蝕在程度、分布、速率和順序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語言磨蝕的內外部因素共同決定著語言磨蝕的模式。
語言磨蝕;語言使用者;目的語;語言保持;磨蝕模式
作為一種動態(tài)的自足體系,語言可以習得、保持、遷移及干擾,同時也可以忘卻或磨蝕。當今語言磨蝕學界主要關注語言習得者或學習者在停止習得或學習一段時間后的目的語遺忘情況。根據(jù)被磨蝕語種的不同以及發(fā)生磨蝕的語言環(huán)境的差異,語言磨蝕可分為四種類型:母語環(huán)境中的母語磨蝕、外語環(huán)境中的母語磨蝕、母語環(huán)境中的外語磨蝕和外語環(huán)境中的外語磨蝕。目前,國外語言磨蝕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語環(huán)境中的母語磨蝕和母語環(huán)境中的外語磨蝕方面,國內的部分學者也開始關注語言磨蝕問題。本文將著重就語言磨蝕的內部機制和外部機制以及由它們共同決定的磨蝕模式進行研究。
語言磨蝕產生的內部機制非常復雜,是使用者對目的語態(tài)度與學習動機、使用者文化程度以及使用者與目的語接觸頻率等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
1.態(tài)度與動機:態(tài)度越積極,動機越強烈,磨蝕程度和速率越低
語言態(tài)度是與語言使用者所屬群體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緊密相關的一系列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對第二語言習得和對母語的記憶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可分為正面和負面兩種。Ben-Rafael與 Schmid發(fā)現(xiàn),與政治、經濟等因素相關的語言態(tài)度對語言磨蝕有很大影響。①Ben-Rafael,M.&Schmid,M.S.,“Language attrition and ideology:Two groups of immigrants in Israel”,in B.Ko·pke,M.S.Schmid,M.Keijzer&S.Dostert eds.,Language Attrit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pp.205-226.他們對移居以色列的移民進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來自法語國家的移民中,其母語 (法語)磨蝕程度非常高。究其原因,對這些人來說,講希伯來語已經成了一種上升到意識形態(tài)高度的訴求,也就是說,他們對講希伯來語懷有一種深厚的民族情感,而對講法語則懷有一種消極態(tài)度,這種情感和態(tài)度在自覺或不自覺的情況下降低了使用法語的頻率,結果是其母語法語的磨蝕在所難免。而來自俄羅斯的移民其母語 (俄語)磨蝕程度卻很低,原因是對這些人來說,希伯來語只是他們在外謀生的經濟手段,俄語才是他們的民族語言,負載著他們的民族情懷,因此他們在家中與家人交流時總是選擇使用俄語,因此俄語的磨蝕就被降低到最低限。
除與政治、經濟等因素相關的語言態(tài)度外,文化動機對語言磨蝕也有深刻的影響。如一個人是否把說好每種語言看作是一種必要?是把語碼轉換看作雙語交際碼,還是反對語言混雜?是把母語的磨蝕看作融入第二語言文化的標志,還是看作個人文化身份的喪失?這些問題都對語言磨蝕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對某種語言具有負面的看法或刻意抵制這種語言的使用,那么他在這種語言上的磨蝕就會很嚴重。一些學者曾分別對從俄羅斯、烏克蘭和中國來到美國的孤兒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雖然起初非常排斥講英語,但很快又轉而只講英語而拒講母語,其英語進步神速,卻把母語忘得一干二凈。究其原因,是由于這些孩子渴望融入美國文化,將英語與其新結識的人和地方聯(lián)系起來,進而選擇只說英語;或者是由于他們渴望忘卻淪為孤兒的創(chuàng)傷性記憶,進而在潛意識中選擇放棄母語。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對一種語言的忘卻與一個人要忘卻的某種負面記憶相關。如果與目的語相關的文化內涵能夠給語言使用者以愉悅感,那么這種語言的磨蝕程度就會降低;而如果與目的語相關的文化內涵使語言使用者感到壓抑或不舒服,那么這種語言的磨蝕程度就會增高。
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讀寫能力越強,語言保持越好
一般來說,使用者文化水平高,具有較強的讀寫能力,就能夠比較有效地減少目的語的磨蝕。Olshtain曾以語言使用者的語言水平作為對抗語言磨蝕的因素之一做過一項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在英語語言水平達到了以英語為母語者的讀寫能力的以色列人,比那些沒有英語讀寫能力的以色列人,英語磨蝕要少得多,因為前者盡管聽說英語的機會有限,但是他們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卻能夠使他們經常接觸英語,尤其是書面英語,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對英語的遺忘。①Olshtain,E.,“The attr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with speakers of Hebrew”,in B.Weltens,K.de Bot&T.van Els eds.,Language Attrition in Progress.Dordrecht,Holland:Foris,1986,pp.187-204.另外,較強的英語讀寫能力也可以使那些英語使用者產生保持較高英語水平的渴望,甚至心生再次訪問英語國家的強烈愿望。
語言使用者的文化程度對目的語保持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從社會語言學視角來看,語言使用者較高的文化程度可以使他們通過閱讀來印證和鞏固目的語知識,從而有助于目的語的保持;其次,同樣從社會語言學視角來看,對能夠讀懂目的語書面材料的渴望可以增強語言使用者保持目的語水平的動機,從而防止遺忘;最后,從神經功能和心理語言學層面上講,語言使用者的讀寫能力可以在其記憶中增加文字的圖像表達和新的神經突出連接,從而可以“固化”其大腦中原有的語言知識。因此,盡管在語言磨蝕研究中,以讀寫水平為主的語言使用者的文化程度很難與使用者的年齡以及他們與目的語的接觸頻率等因素截然分開,但毋庸置疑,提高使用者的文化程度,尤其是提高他們的讀寫水平是對抗語言磨蝕的有效途徑之一。
3.與目的語接觸頻率:頻率越高,磨蝕越少
一般而言,語言使用者如果在語言學習結束后不再接觸或很少接觸目的語,就會發(fā)生目的語的磨蝕,而增加與目的語的接觸則會抑制或減少磨蝕。根據(jù)接觸方式的不同,語言使用者與目的語的接觸可以分為兩大類:自然接觸和人工置入式接觸。
很明顯,與目的語自然接觸的頻率過低會增加目的語的磨蝕,而頻繁地與目的語自然接觸則有利于語言的保持。Edwards曾對加拿大 455位公職人員 (英語或法語為其第二語言)聽力、口語、閱讀、寫作進行過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一直學習、使用英語的人并未產生語言磨蝕現(xiàn)象,而把法語作為二語使用的人卻產生了明顯的語言磨蝕。②Edwards,G.ed.,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in the Public Service of Canada.Ottawa: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Canada,1977.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在加拿大某些省份,有些人將法語作為母語來學習和使用,而大多數(shù)人則將英語當作母語來學習和使用。顯然,那些母語是法語而第二語言是英語的人比起那些母語是英語而第二語言是法語的人,有更多機會接觸目的語 (英語),因此其第二語言也就會得到更持久的保持。這就說明高頻率地與目的語自然接觸會使儲存于語言使用者大腦記憶中的語言知識一次又一次地被激活和強化,從而有效防止了記憶中知識的休眠、淡忘和丟失。因此,與目的語接觸頻率越高,目的語磨蝕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人工置入式接觸對語言的保持也有顯著作用。美國陸軍語言署、中央情報局等部門通過對使用外語的雇員定期進行測試、實行補貼、獎勵成績優(yōu)異者等措施,人為地增加雇員們使用外語的機會,激發(fā)其使用外語的熱情,以減少語言磨蝕,收效相當明顯。日本的一些民間組織也通過為那些從英語國家歸國的人員提供與英語母語者一對一深入接觸的機會,來減少這些人員的英語磨蝕。結果表明,每月數(shù)小時的人工置入式語言接觸可以有效減緩這些歸國人員的英語磨蝕。
與目的語的自然接觸和人工置入式接觸都可以通過強化語言使用者已經獲得的語言技能進而使其得到保持,從而有效抵制語言磨蝕。二者孰優(yōu)孰劣,則取決于多種因素。就前者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二語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性 (即接觸頻率),因為這與使用者對周圍環(huán)境與生活的滿足感以及事業(yè)上的成就感密切相關,而滿足感和成就感又能促進語言使用者形成積極的語言學習態(tài)度,從而增加使用者學習語言的動力,這明顯有助于抵制語言磨蝕。而就后者而言,它既可以為語言使用者提供優(yōu)良的客觀學習條件,又能為使用者提供足夠的外部刺激 (如升遷、物質獎勵等),極大地調動了使用者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使用者主動學習的主觀愿望,這些都可以有效抵抗磨蝕。
語言使用者的使用動機與態(tài)度、文化程度、與目的語的接觸頻率等,固然是造成語言磨蝕的關鍵原因,而語言使用者所處的目的語文化氛圍及其他語言的干擾等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語言的磨蝕。
1.目的語文化氛圍:氛圍越濃,磨蝕越少
語言磨蝕和語言習得一樣,與語言使用者的大腦機制和認知過程密切相關。然而,大腦機制和認知過程只是提供語言學習和保持的潛質,而這種潛質能否發(fā)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使用者的目的語文化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目的語文化氛圍的欠缺同樣是語言磨蝕產生的重要因素。
目的語文化氛圍之于語言磨蝕的重要作用主要源于“社會認知因果鏈”(Social Cognitive Causal Chains)的作用機制。社會認知因果鏈是一個因果事件連續(xù)體,指由發(fā)生在某一語言社區(qū)成員中的一系列前因后果的事件或次事件組成的認知過程。在這個認知過程中,施事者的意圖就是起點,事件結果即為終點。正由于施事者有通過使用語言做某事或達到某目的的意圖,才會有特定結果的出現(xiàn)。在語言習得和語言磨蝕的過程中,社會認知因果鏈可幫助人們確立人際間的語義關系,對既定語言社區(qū)內的特定表達和語言規(guī)范的確立、保持和鞏固起著關鍵作用。所以,那些脫離目的語社會認知因果鏈的語言使用者由于缺少了語言保持其穩(wěn)定性的證據(jù),因此他們的語言將會變得極易磨蝕。
作為位于社會認知因果鏈起始端的目的語文化氛圍,它對語言磨蝕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語言使用者如果在其語言社區(qū)中無法獲得足夠的語言輸入,無法從該社團中得到任何積極的印證,那么其目的語保持就會受到很大局限,他們就僅能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通過書籍、電視、報紙和網絡與其他目的語使用者進行非常有限的單向接觸,因此與目的語相關的社會認知因果鏈就會越來越弱,該語言也會變得越來越難以保持。在這種情況下,語言磨蝕,尤其是輸出性語言技能的磨蝕就不可避免了。另一方面,語言使用者如果擁有很多使用目的語和驗證新的社會認知因果鏈證據(jù)的機會,那么即使在語言學習結束后,他們仍能夠繼續(xù)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來自目的語的語言輸入。除了諸如書籍、報紙、電視和網絡等輸入性資源之外,他們還可以在俱樂部、教堂等場所與其他使用者接觸,進行面對面的雙向交流,這些都有助于他們提高運用該語言的靈活性,從而更有效地對抗語言磨蝕。
2.語言干擾:可消解與磨蝕處劣勢地位的語言
“語言干擾”也稱“語言影響”或“語言遷移”,是指操雙語或多語者的不同語言間相互影響的現(xiàn)象,其過程表現(xiàn)為語言使用者在習得二語之前或之后所學習、記憶與處理的其他語言信息,與二語爭奪認知資源,結果是,其中一種語言明顯處于優(yōu)勢地位,且使用頻率增加,從而消解和磨蝕另一種處劣勢地位的語言。
就磨蝕程度來講,如果被磨蝕語言在結構特征上與優(yōu)勢語言存在明顯差異,那么這些差異將會導致磨蝕程度增加。相反,如果兩種語言結構特征相似,被磨蝕語言的磨蝕程度就會減少。也就是說,兩種語言在語言分類和語用規(guī)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目的語能力的保持,而兩者的差異容易導致語言干擾和語言磨蝕的發(fā)生。如漢語和英語分別屬于漢藏語系和印歐語系,兩種語言在語言類型、語言結構和語言規(guī)范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極易導致處于劣勢地位語言的磨蝕。①王湘云:《英語作為外語磨蝕模式與原因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2010年,第 150頁。
就表現(xiàn)形式而言,語言干擾不僅表現(xiàn)在語言使用者的劣勢語言技能的遺忘或丟失,還表現(xiàn)在他們的劣勢語言在語言結構上對優(yōu)勢語言的借用 (語碼轉換)、直譯、語義拓展、語義相關替代,以及由此而導致的被磨蝕語言在詞匯多樣性、準確性、靈活性等的降低上,同時還表現(xiàn)在,在處于優(yōu)勢地位語言的干擾下,被磨蝕語言在構詞法則上的簡化、替代和忽略上,以上種種表現(xiàn)就是所謂的語言遷移。
就語言遷移的作用機制而言,當優(yōu)勢語言在結構上無標記性 (unmarked)而劣勢語言在結構上有標記性(marked)時,就可能發(fā)生優(yōu)勢語言的語言特征向劣勢語言遷移;反之,語言遷移發(fā)生的可能性則會很小。當然,并不是兩種語言間的所有差異都會導致語言遷移,只有當劣勢語言的結構標記性更強時才可能發(fā)生語言遷移。從心理類型學上來說,語言使用者對劣勢語言和優(yōu)勢語言的心理距離感,即語言使用者是否愿意將其預先習得的優(yōu)勢語言的特征遷移到后習得的劣勢語言中去,會直接影響使用者對劣勢語言的學習與保持。優(yōu)勢語言中的那些常見的、規(guī)則的、在語義或結構上清晰的、無標記性語言特征最容易遷移到劣勢語言中。相反,優(yōu)勢語言中的那些鮮見的、不規(guī)則的、在語義或結構上含混不清的、有標記性的語言特征最不容易遷移到劣勢語言中。語言遷移實質上是優(yōu)勢語言對劣勢語言的語言特征的消解,是劣勢語言的磨蝕。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語言磨蝕在磨蝕程度、磨蝕對象的選擇性、磨蝕速率和磨蝕順序上具有較強的規(guī)律性。
1.磨蝕程度:習得水平越高,磨蝕水平越低
磨蝕前的目的語終極水平是影響語言磨蝕的關鍵性因素。傳統(tǒng)心理學認為,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磨蝕在整個知識框架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因此,與目的語終極水平低的語言使用者相比,目的語終極水平高的語言使用者在停止學習目的語后會遺忘得更多。而事實是,語言使用者目的語的終極水平與磨蝕速度會呈現(xiàn)出一種“倒置關系”。隨著語言使用者目的語水平的提高,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磨蝕在整個知識框架中所占的比例卻會逐漸縮小,磨蝕前的終極語言水平與磨蝕率成反比,即達到的水平越高,磨蝕率就越低。也就是說,學得越多,忘得越少。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受蝕者的終極語言水平中間存在著一條明顯的分界線,終極語言水平處于分界線上方和下方的語言使用者的語言磨蝕速度和程度有著明顯的差別。這條分界線就是所謂的“關鍵門檻(critical threshold)”。如果語言使用者的終極語言水平沒有達到關鍵門檻,那么由于其語言知識水平低,知識結構就會孤立和零散,磨蝕也就容易發(fā)生,語言磨蝕速度也會加快,磨蝕范圍也會加大。如果語言使用者的終極語言水平達到或超過這一關鍵門檻,那么由于他們的語言知識水平高,目的語知識就會呈現(xiàn)出系統(tǒng)性,各種語言技能之間的關系就會緊密,記憶也就會牢固,所以其目的語磨蝕水平就會越低。另外,達到或越過關鍵門檻的語言使用者大腦中的網絡思維圖式也達到了一種穩(wěn)定平衡的狀態(tài),對語言磨蝕產生強烈的阻抗作用。
2.磨蝕對象的選擇性:語言技能不同,其磨蝕速度不同
根據(jù)語言技能分類標準的不同,受磨蝕語言技能呈現(xiàn)以下三個不同的選擇性。首先,根據(jù)使用者對語言信息處理方式的不同,語言技能可分為接受性語言技能 (receptive skills)和輸出性語言技能 (productive skills),前者主要包括語言使用者的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后者則主要指他們的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與接受性語言技能相比,輸出性語言技能對磨蝕更為敏感,磨蝕的速度也更快。產生這種磨蝕現(xiàn)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語言使用者在應用輸出性語言技能時,在語言的計劃和協(xié)調上需要動用更多的認知資源;二是由于受蝕者掌握的語言信息處于休眠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可導致暫時的通達困難。如果能提供正確的通達路徑,語言使用者仍可以檢索到此類信息。①倪傳斌:《外語磨蝕的本質屬性》,《外國語》2007年第 1期。
其次,根據(jù)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語言技能又可分為整體語言技能和具體語言技能。在語言習得過程結束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者的低層次的具體語言技能不斷衰減,而整體技能不但磨蝕現(xiàn)象不明顯,而且有些人還會有所提高。這個發(fā)現(xiàn)似乎與人們的直覺相矛盾,但如果將各語言間的相似性、語言使用者對其他語言的繼續(xù)學習及其不斷增長的考試技巧等考慮在內,關于整體語言技能會與日俱增的觀點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三,根據(jù)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語言磨蝕主要研究語言使用者的聽力理解技能、詞匯知識和閱讀理解技能。在這三種具體的語言技能中,詞匯知識的磨蝕程度最為明顯,其次是閱讀理解技能,而聽力理解技能的磨蝕程度則最小。詞匯知識對磨蝕的敏感性主要是由于詞匯知識通常是在孤立的情況下習得的,這些彼此間缺乏聯(lián)系的詞匯知識最易磨蝕。聽力理解技能之所以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磨蝕性,主要是因為聽力理解不只是單向的自下而上的理解過程,而是一個結合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個過程的、更加復雜的雙向理解過程。在這樣一個復雜的理解過程中,很多“冗余而且系統(tǒng)的”信息被添加了進來,這些“冗余而且系統(tǒng)的”信息在聽力理解技能的保持中起到了關鍵作用。②王湘云:《英語作為外語磨蝕模式與原因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2010年,第 142頁。
3.磨蝕速率:前快—中慢—后快
在正規(guī)學習結束后,語言使用者的目的語磨蝕就會隨之出現(xiàn),但是磨蝕速度并不是呈直線性的遞減,而是呈現(xiàn)出快慢相間的非均衡性。傳統(tǒng)的遺忘曲線理論認為,磨蝕在學習過程中斷后馬上就會發(fā)生,幾年之后慢下來,再往后磨蝕就會停止,語言技能在此期間會平穩(wěn)地保持很長時間。
但如果從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 (數(shù)月至數(shù)年)考察語言磨蝕,語言使用者的語言水平在學習過程結束后的六或七個月甚至數(shù)年內保持穩(wěn)定。在語言學習結束后使用者語言水平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初始平臺(initial plateau)”,這個時間段結束后語言磨蝕才會真正開始。
而如果從一個更長的時間 (數(shù)十年)考察,語言磨蝕的速度則遵從“先快—中慢—后快”的模式。一般來講,在語言學習結束的最初 5年里,語言使用者的目的語磨蝕速度很快;在隨后的 20年里,他們的語言技能保持穩(wěn)定不變;而在這之后的 25年里,磨蝕又快速發(fā)展。如果我們忽略上述第一個階段,那么第二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就正好符合初始平臺假說;如果我們忽略第三個時期,那么第一個時期和第二個時期則正好與遺忘曲線相一致。無論怎樣,我們可以做出以下推斷:如果語言使用者已達到較高的終極語言水平,他們較高水平的語言技能的抗磨蝕期就會覆蓋其第一階段的快速遺忘期,這個時期就會與第二個穩(wěn)定期連在一起共同構成所謂的初始平臺期;如果語言使用者的終極語言水平未達到足夠高的水平,語言學習結束后就會出現(xiàn)一個快速遺忘時期。
4.磨蝕順序:后學先忘,先學后忘;難學易忘,易學難忘
語言磨蝕與語言習得的模式非常相近,但順序卻恰好相反:先習得的語言技能后磨蝕,后習得的語言技能先磨蝕,即語言磨蝕呈現(xiàn)出一個與語言習得模式相同但順序卻相反的鏡像特征。同時,由于語言技能的習得總是遵循這樣一個順序:簡單的、容易掌握的技能先習得;復雜的、難以掌握的技能后習得,因此磨蝕順序還表現(xiàn)為:難學易忘,易學難忘。③王湘云:《英語作為外語磨蝕模式與原因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2010年,第 147頁。
語言磨蝕所表現(xiàn)的后學先忘、先學后忘與難學易忘、易學難忘的鏡像特征仍然可以用認知門檻假說解釋。那些最后習得的、最復雜的、最難以掌握的語言技能都是些支離破碎的技能,尚未融入已習得的語言知識架構,即并未達到認知的關鍵門檻,因此最先被磨蝕;相反,那些最先習得的、最簡單的、最易于掌握的語言技能已牢牢嵌入語言使用者固有的語言知識架構,已經與其他語言能力融為一體且達到或超過了認知的關鍵門檻,并在使用者大腦中形成了一種圖式,因此此類語言技能可以保持得最久。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語言磨蝕諸多因素和模式之間存在如下關系:(1)磨蝕模式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內部因素是關鍵,外部因素通過內部機制起作用,內部因素最終決定著語言磨蝕在磨蝕水平、速度、分布、順序等方面的模式。(2)諸因素之間,包括內部因素之間和外部因素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例如使用者的語言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會影響他們接觸目的語的頻率,而使用者所感受到的目的語的文化氛圍又會反作用于他們對待目的語的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同時也會影響他們接觸目的語的頻率。而使用者的語言水平又能強化或驗證使用者對待目的語的態(tài)度和對文化氛圍的感受。沒有任何因素可以脫離其他因素獨自發(fā)揮作用。(3)不同的因素產生影響的路徑不同。有些因素如文化程度、目的語文化氛圍和語言干擾等決定著被磨蝕語言技能的種類,而另外一些因素如目的語的接觸頻率、使用者語言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等則影響著語言磨蝕的程度。
[責任編輯:丁秀菊 ]
The Mechanism and Patterns of Language Attrition
WANG Xiang-y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P.R.China)
Language attrition,the loss or erosion of learners’language skills,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many researchers in Europe and America.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external affect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language attri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fficiency of language maintenance.The internal mechanism includes users’language attitude and motivation,literacy and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The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target language,and the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language(s).Patterns are exhibited in the degrees,distribution,rates and order of language attrition.The combined function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deter mines the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attrition.
Language attrition;language users;target language;language maintenance;attrition patterns
2010-06-01
本文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中國大學生英語磨蝕實證研究”(09CWXZ30)的階段性成果。
王湘云,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 (濟南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