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麗,李秀梅,曹燕飛
新生兒期的病理性黃疸主要以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最為常見。而藍光照射治療(光療)是一種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的簡單易行的方法。其原理是未結合膽紅素在光的作用下轉變成溶性異構體,經(jīng)膽汁和尿液排出。由于新生兒對光療依從性差[1],其治療護理的決定權仍有家屬負責,所以做好新生兒護理和取得家屬的配合,對能否順利進行光療起著重要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2008-01~2009-12出生于筆者所在醫(yī)院診斷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者285例;年齡為出生后1~7 d;陪護家屬93%為新生兒父母,7%為祖父母,初中以上文化,職業(yè)不限。
1.2 方法 采用雙面光療,420~470 nm波長的藍色熒光燈照射,嬰兒位于上下光源當中,燈管與嬰兒皮膚距離為33~50 cm,照射光亮度保持在160~320 W,調節(jié)箱溫33~34℃。除經(jīng)對癥治療外,藍光照射8~12 h/d,共2~4 d。
1.3 適應證 凡患者總膽紅素在205~256 μmol/L的高膽紅素血癥,并同時檢查病因;產(chǎn)前已確診為新生兒溶血癥,生后24 h內出現(xiàn)黃疸者;換血前后的輔助治療。
1.4 禁忌證 直接膽紅素>68.4 μmol/L;有心肺或肝功能損害;有出血傾向;有嘔吐或腹瀉表現(xiàn);尿量減少;體溫過高>38.5℃。
2.1 新生兒光療的依從性 67%表現(xiàn)為恐懼、哭鬧不安、使治療暫緩或停止。
2.2 患者親屬對光療的認知程度 34%親屬對光療的認知情況處于一般水平,認為藍光照射是輔助性治療,因對藍光照射不良反應的道聽途說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治療過程中配合積極性不夠,一旦患者在溫箱中哭鬧時間稍長,親屬就會焦慮不安,要求醫(yī)務人員暫緩或停止光療。
3.1 一般心理支持 護士鼓勵新生兒父母在新生兒煩躁或哭鬧時以輕柔的語言或音樂進行安撫,并通過對新生兒頭部、背部或手部皮膚的撫觸使患者安靜,達到心理上的滿足與舒適[2]。
3.2 認知療法 醫(yī)務人員將有關光療的知識宣教貫穿于治療的全過程,并根據(jù)患者親屬不同的文化層次等,使用相應的語言和溝通技巧,使其真正理解光療的目、方法和效果,從而取得他們的積極配合。針對患者親屬焦慮、恐懼的心理,醫(yī)務人員通過談心、加強巡視、細致護理等方式,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使其心理得到安慰,保證光療的順利進行[3]。
3.3 光療前的準備
3.3.1 光療前的器械準備 使用前檢查燈管是否全亮,不亮或超時的要及時換。用95%乙醇擦拭燈管,去除灰塵,以免影響光線的穿透力。用0.2%~0.5%的“84”消毒液擦有機玻璃床及四周玻璃。藍光箱的周圍用柔軟的棉布制成一圈,形成鳥巢形,使患者舒適、安全,防止頭、手、足的皮膚損傷。
3.3.2 環(huán)境管理 保持病室整潔、安靜、空氣清新、光線適宜,使患者充分感受到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光線等帶來的舒適感,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藍光箱溫濕度適宜:儲水槽內注入蒸餾水2/3滿,調節(jié)濕度55%~65%,箱溫32~34℃,藍光箱置于通風處。
3.3.3 光療前患者的準備 光療前,先給患者洗澡,清潔皮膚,以減少感染機會,洗澡后不撲粉,以免影響光療效果;剪短指甲,避免在光療過程中,患者因為哭吵而抓破皮膚;暴露患者皮膚,佩戴藍光眼罩、會陰罩,松緊合適,做好相應的輔助檢查,如血清膽紅素濃度的測定、經(jīng)皮膽紅素測定等,以便與治療后比較[4]。
3.4 光療期間的護理
3.4.1 舒適體位 長時間單一臥位對局部的壓迫,可增加患者的不適。光療時,護士須協(xié)助其變換體位,如左側臥位、右側臥位、平臥位交替,既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又利于身體各部位均勻照射,提高療效。
3.4.2 合理喂養(yǎng) 新生兒患者多數(shù)情況下實行按需喂奶,每次以患者自覺飽感為宜,并喂適量溫水。新生兒食管較短,胃呈水平位,光療時不能抱起拍背,促進胃內空氣的排出,易出現(xiàn)溢奶。因此,喂奶時宜將患者頭部稍抬起,使奶水充盈奶瓶前部,避免溢奶和窒息的危險。光療時新生兒丟失水分多,不顯性失水量增加,因此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3.4.3 皮膚的護理 光療過程中患者容易哭鬧,出汗較多,護士及時給予擦干汗液,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受涼。定時更換尿布,防止尿液浸濕臍部而引起感染,并注意及時清潔臀部,防止紅臀。
3.4.4 光療時靜脈輸液的護理 使用小兒靜脈留置針淺靜脈輸液,并用微量泵控制輸液速度,使液體均勻輸入。減少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輸液過程中嚴密觀察有無液體外滲、膠布脫落等,保證患者安全舒適。
3.4.5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嚴密檢測體溫變化,維持患者體溫在36.5~37.2℃為宜,患者體溫突然上升超過38.5℃時,要暫時停光療,經(jīng)處理體溫恢復正常再繼續(xù)進行。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面色、呼吸、脈搏及黃疸情況,若出現(xiàn)煩躁、嗜睡、拒乳、皮疹、發(fā)紺等癥狀,應及時與醫(yī)師聯(lián)系,尋找病因,及時處理,必要時中斷光療。
3.5 光療的護理 光療結束后,及時為患者清潔皮膚,穿上衣服,注意保暖,摘除眼罩。記錄照射時間,并再次檢查患者全身皮膚顏色及有無破損。做好藍光箱的消毒工作,記錄燈管工作累計時間。護士還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況、吃奶情況、大便顏色及性狀,以及黃疸的消退情況,為治療提供依據(jù),促進新生兒盡早康復。
綜上所述,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是簡單易行、經(jīng)濟實惠且療效顯著的方法。由于醫(yī)務人員宣教工作不到位,操作流程欠規(guī)范,患者家屬對光療認識不夠,導致光療不能順利完成。通過對患者做好心理支持和家屬的認知療法,規(guī)范護理操作,對其進行心理干預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增加了家屬的合作程度,進一步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工作滿意度。
[1]黃 漫.新生兒藍光照射治療依從性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對策.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6A):23-24.
[2]馮 靜.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的舒適護理.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7):852-854.
[3]于桂霞.影響患兒家屬對治療護理依從性的因素與護理對策.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6):728-729.
[4]韓永新.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的護理體會.吉林醫(yī)學,2009,30(12):1092-1093.